本多立太郎日本人怎么看
⑴ 2005年5月16日,九十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
我认为这个老兵真正的,从心里彻底的来忏悔自己过去所做的业障,自己从心里来讲,感觉到对不起中国的老百姓,他她对咱们中国来讲伤害的太多了,所以他就千方百计的到中国来忏悔,就从他这一年,咱们也应该原谅她,那个年代也许不是出于他本能的去侵略战争,而是迫不得已拉去,当兵的在部队里,他就得听一切行动,他的听上头的指挥,在那种情况下,她不跟着部队走,不去跟着人家统一行动,那他肯定也是活不到今天的,为了了却自己心里的一桩心事,因为她的罪业罪障,太重,所以在有生之年必须向中国来,谢罪忏悔,说明他是有良知的一个日本公民
⑵ 为什么日本很少出现内奸
因为日本的文化里有“耻”的观念,背叛、出卖自己国家或自己所属团队的人会受到周围的人强烈地批判,在战前的日本社会甚至要求做“内奸”的人剖腹自杀来谢罪。现代日本人做事情还是很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协助完成一个项目,要是其中有人偷奸耍滑的话会被别人瞧不起,虽然不至于被要求自杀以谢罪,但以后在团代或公司里会一直抬不起头,失去生存的空间。
但是,也有一些日本人与“耻”的观念背道而驰,情愿当日本的内奸。比如,以井上靖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本多立太郎、山崎宏为代表的日本老兵,多次带队来中国承认日本侵华士兵残杀中国无辜平民,犯下滔天罪行,指出日本政府隐瞒部分日军侵华历史的丑陋面目,并在卢沟桥向中国人下跪以表示谢罪。表面上看,他们是背叛了国家,背叛了日本人,甘当日本的“内奸”,我觉得他们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抚慰他们内心的不安,也体现了有良知的日本人还是有的。中国有句古话说:“知耻而后勇”,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先帮你写这些了,楼主接着展开吧。
⑶ 本多立太郎的经历
1937年8月23日,日军第11师团在上海宝山川沙河口登陆后,对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居民实行“三光政策”,共杀害无辜居民2244人,毁坏房屋10908间。当日是农历7月18日,后被当地居民称为“总忌日”。
78岁的金兆其是罗泾村至今仍然在世的惟一幸存者。据金兆其回忆,当时他所在的罗泾村有数十人被日军杀害,其中包括他的外公和舅舅。
本多立太郎在听了他的亲口讲述后说:“我对金老先生的不幸遭遇感到非常悲伤,我一定要把历史真相告诉下一代。这次到中国以后发现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国以后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国内的朋友。”
21日下午,本多立太郎还在淞沪抗战纪念馆与市民代表举行了见面会,并向纪念馆赠送了书籍。
本多立太郎1914年出生在日本北海道,1939年5月应招参军,隶属日军第15师团,并于同年8月被派往中国,1941年5月回国。他曾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并在《朝日新闻》担任过两年的记者。据悉,本多立太郎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日本国内演讲,揭露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91岁的原侵华日军老兵本多立太郎来到北京,就日本的战争罪行向中国人谢罪。60多年前,他用刺刀亲手杀死了一名中国战俘。此后,“感受到了孙子辈的可爱”,他不断忏悔,希望晚辈们能友好相处…
⑷ 本多立太郎的介绍
本多立太郎,1914年出生于北海道小撙市。1939年5月入伍,曾参加侵华战争。2010年病逝,享年96岁。
⑸ 日本老兵来华谢罪,求见一名中国女子,这是为何
2005年5月19日10点45分,一个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北京卢沟桥桥面,走到桥中间时,他突然双膝跪地,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他就是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
除此之外,本多立太郎还前往了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博物馆,多次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向着中国人民谢罪,并表示会将这段历史告诉下一代,让他们同样铭记。
⑹ 一位日军侵华老兵3次来到中国,长跪在卢沟桥谢罪乞求原谅,结果怎样了
我作为一名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兵,对当年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深表歉意,同时希望中日两国的年轻人能够成为永远友好的伙伴,希望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本多立太郎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远远不止看到的那些,亲人被杀害,家园被摧毁,国家被践踏……对于我国来说,抗日战争中发生过的一切都是十分痛苦的经历。虽然战争的最后,是我国取得了胜利,但是我国在战争中牺牲的那些战士和群众,却永远也看不到胜利的果实了。残酷的战争给大家的心里留下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在日本一口否决侵华事实时,中国人民都十分愤怒。好在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泯灭了良知,一位名叫本多立太郎的日本老兵曾经3次来到中国,甚至还长跪在卢沟桥谢罪,乞求获得中国人民的原谅。这位老兵当年也参加过侵华战争,从他的行为中能够看出来,他是诚心诚意地想要向中国人民表示忏悔。
结语
他曾经说过,作为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兵,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给更多的中国青年下跪道歉。同时,本多立太郎表示,日本否认侵华事实的事情不值得提倡。其实他在国内演讲时,都会呼吁日本青年正视历史,承认事实,并且能够以正确的态度与中国青年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往来。为了忏悔自己曾经助纣为虐的过错,本多立太郎甚至表示,在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拿到中国,铺在地上。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会被中国人践踏,只是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弥补中国人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原谅。而他三次来华,甚至长跪在卢沟桥谢罪,也只是为了寻得大家的原谅。
⑺ 本多立太郎,感人啊!
有点印象,记不太清了……
就记得还有个日本老兵70多岁了还在日本到处演讲,说出真相,那时候看到还觉得蛮感人的,不过应该也是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吧……
⑻ 让侵略者放下屠刀的中国姑娘是谁
年8月,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国大地,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和屠刀下,中国人民饱尝着血痛。
江苏金坛市中山公园(今华罗庚公园)。一个周日,只有17岁的她带着弟弟来玩皮球。突然皮球滚到附近长椅上正在看书的一名日本军人脚下,日本军人拣起皮球递给她的弟弟。只有5岁的弟弟接过皮球,礼貌地说道:”谢谢!“不远处的她听到弟弟在和日本军人说话,异常愤怒,厉声对弟弟叫喊道:”不许和日本人在一起!“然后,她带着弟弟离开了公园。那以后的每个周末,她带弟弟去公园玩的时候,只要看到那名日本军人,就远远地躲开。
有时候因为功课忙,弟弟就由爸爸妈妈带着到公园玩。不久,她发现,父母、弟弟和那名日本军人渐渐熟悉了。1940年3月的一个周日,她和家人一同到郊外顾龙山塔游玩,在父母的邀请下,那名日本军人也参加了。她虽然对这名日本军人充满愤恨,但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她强迫自己保持了冷静和沉默。游玩中,父亲让能歌善舞的她给大家唱一首歌,想到父亲让自己给这名日本军人唱歌,她勃然大怒,说道:”我会唱歌献给殉国的勇士,但我绝不会给日本人唱。“说完,满心悲伤的她跑向山间的桃林。
正是桃花灿烂的季节,漫山的桃花却无法让她感觉到一丝明媚。当她在一棵桃树下停下来的时候,那名日本军人居然追了过来,她怒视着日本军人,身体因为愤怒而剧烈地颤抖着。这时候,日本军人对她说道:”我相信,你唱起祖国光复之歌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而且,我也希望这一天更早地到来。“说完,日本军人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开。她愣怔在那里,那名日本军人眼里的愧疚和忏悔在眼前闪耀,她终于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嗜好血腥,不是所有的日本军人都毫无人性。那以后,她渐渐地默认了家人和这名日本军人交往。
这年的5月,这名日本军人所在部队接到了出征的命令。这名日本军人全副武装,穿着皮靴,跟随着队伍向前走着。多日来的交往已经让她对这名日本军人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有了几分喜爱。就要分别,或许一生都不能再相见,心底的关切和牵挂油然而生,她写了个纸条,让弟弟给那名日本军人送去,纸条上只有13个字:”愿君,不事杀戮;愿君,不战死疆场。“这名日本军人踏着金坛的石板路一步一回头地走远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日本军人叫本多立太郎。
时光流转,世事变幻。2005年5月24日,91岁的本多立太郎来到中国向当年被日本军国主义战火蹂躏的中国人民跪地”谢罪“的时候,讲述起这个故事。本多立太郎的”谢罪“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金坛市,他期望着能寻找到当年那个让他放下屠刀,下决心永不杀人的,美丽而刚强的金坛女孩。他说:”自认识那个刚强的中国女孩以后,没有再有意杀过人。“因为无名无姓,因为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本多立太郎最后没能寻找到当年让他人性复活的中国女孩,他说道:”很遗憾没有找到,但那个中国女孩,和她的刚强会让我一直铭记下去。“
⑼ 我眼中的历史
北京,大概没有哪座桥象卢沟桥那么有名。单单“卢沟晓月”四个字,就构成了燕京八景之一。望柱上活灵活现的498只石狮更是让卢沟桥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卢沟桥曾是出入京都,迎送客人的主要门户。然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一声划破月空的枪声,让卢沟桥,这个数百年来以“晓月”闻名的地方,沦为了一个血雨腥风,炮火纷飞的战场。
00尽管事先已知道永定河水已经干涸,卢沟桥不复往日的风姿。但当古老的卢沟桥突然屹立在我的视野内时,我的心还是震撼了。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啊,桥下已没有汨汨的流水声,河床上长满了荒草。古色古香的石桥上,随身可见弹痕斑斑。曾经作为石桥骄傲象征的石狮,满目疮痍,却依然将头颅倔强地伸向蓝天。抚摸着石狮,我的脚步无法轻松走过。卢沟桥上连绵的烽火,呼啸的枪声虽已被和平的翅膀带走了,战争的云烟在风尘岁月中也已化作了记忆深处一抹淡淡的回望,但"卢沟桥事变"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00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
00卢沟桥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叶风雨中飘摇的小舟。偌大的中国,也在一夜之间颤动了。卢沟桥事变的第二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武装保卫平津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抗日将士同仇敌忾,发出了“愿与卢沟桥共存亡,卢沟桥为吾人之坟墓!”的誓言。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
00一座桥就像一部历史,承载着过去,连接着未来。卢沟桥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见证着世事沧桑的变化。作为中国纪念抗日战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卢沟桥,在2005年5月16日的这一天,迎来了一位老人。老人缓步走在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上。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他以下跪的方式,为自己在60多年前那场战争中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谢罪。这个人是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或者是良心发现或者是一辈子都在忍受良心的煎熬,本多立太郎在91岁高龄的时候,选择了在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卢沟桥上谢罪。
00"日本侵略过中国,该谢罪的就要谢罪,该赔偿的就要赔偿。我希望日本青年能够和中国青年和平相处。作为一个9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负有罪责的人,我希望中日之间永不再战。"本多立太郎——一个孤独的谢罪者,下跪之后如是说。他的这一跪,不由令人感慨良多。
00是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但没有哪一场战争象上个世纪发端于卢沟桥的这场战争那样惨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然而,一些患上了历史“健忘症”的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却偏偏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慨之情,再三祭拜那些罪恶的亡灵。日本官方的态度令曾经饱受伤害的中国人民心寒齿冷。好在,有本多立太郎的觉醒,他的觉醒尽管只代表自己,但却是灵魂对灵魂的拷问,是心灵对心灵的追问,是人间正义对邪恶的战胜。在本多立太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苏,在卢沟桥布满弹痕的桥梁上,我们看到了枉图遮盖历史真相者的卑劣和无耻。卢沟桥,一本无字的历史教科书,它的每一砖每一石里,都真实地记录着中国人民不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飘荡着英雄先烈们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歌声。
00硝烟散尽了,但历史的云烟永远不会散去。肉体的伤痛愈合了,但记忆的伤痛却永远不会愈合。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六十年,重新走在这座经历了风雨的桥上,心里的爱恨情仇像怒吼的江水翻滚不息。我知道,卢沟桥作为桥的意义,今天算是终结了。然而,在中国人民心中它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座桥,它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民族情感。
0有人说没有水的桥是没有生命的桥。卢沟桥却是一个例外。它跨越在历史长河中,烈士鲜血浇灌的桥梁上,永远回荡着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铿锵脚步声。卢沟桥,一座通向战争祭坛和和平的桥梁。它在平静地向游人诉说着那段悲壮时光的同时,一遍遍唤起的是国人对历史的追忆和为祖国和平大业前赴后继的执着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