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什么特点
1. 日本经济特点是什么
日本经济特点是: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品。
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其经济得到调整和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其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价格比较高。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日出之国”,它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一个着名的岛国。该领土由7200多个小岛和四个大岛组成,即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总面积为378000平方公里。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有限,日本主要依靠进口,导致日本普通商品价格远高于其他国家。
3、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缓慢。
2017年末,日本GDP总量为48675美元,约为中国GDP总量的1/3,同比增长1.6%,增速较慢。早在1994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49070亿美元。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日本的经济总量变化不大。
4、易受其他经济影响。
除了丰富的森林和渔业资源外,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部分依赖进口。从国外进口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铁矿石和铜矿。日本依靠海港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5、受全球经济影响。
日本主要出口汽车、电器、通用机械、化工产品等。其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日本经济主要依赖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型工业产品,这导致日本经济受到全球经济的极大影响。
2. 二战后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地位如何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地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956年-1973年,日本进入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1956年,日本进入以赶超先进工业国家为目标、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长率则平均达13.6%。这种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在此时期,日本工业生产增长8.6倍,对外贸易从1965年开始出现顺差,到1973年8年中增长3.5倍。
这18年时间(即1956年-1973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所谓“经济奇迹”主要是指日本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
(2)日本发展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二战后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日本经济崛起的一个最根本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变革落后封建因素之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是日本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铲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无疑将会为本国经济发展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打通迅速前进的道路。正是有效的措施才使生产力越提高,经济跃居大国之首,这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根源。
2、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对军国主义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军国主义浓厚,正是这股势力的膨胀,最终酿成了亚洲文明遭到践踏。日本人民痛定思痛,大肆消除法西斯主义,虽然难动摇其根,残余犹在,但民主势力已占上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军国主义的抬头。
3、日本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本国国情,日本政府把目光转向了科技教育,依靠科技来促进经济的伟大复兴,建立高科技高资本高附加值的新兴企业。通过一系列教育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生产率大大提高。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科技才能兴国,只有科技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日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正是这样做的。
4、明治维新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二战后经济的再次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向帝国主义过程中,日本国家政权还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使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最大的债务国家变成债权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5、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属国,但由于美苏争霸需要,美国积极地调整战略,扶植日本经济,保留了日本的经济基础,使之不但未遭破坏,反而坐收渔利。此外朝鲜和越南的军事订货在更大程度上刺激其经济发展。
3.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的工业区。 2. 影响日本工业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依靠国际市场,是形成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4. 日本经济特点是什么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价格比较高。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名意为“日出之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有名的岛国,领土由7200多个小岛和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
日本因为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有限,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日本国内的普通商品价格比一般国家高出不少。
3、近几十年经济发展甚是缓慢。
2017年底,日本GDP总量48675美元,是中国的GDP总量的1/3左右,同比增涨率为1.6%,增速缓慢,早在1994年日本GDP总量已达到49070亿美元,可以看出近二十多年日本经济总量没有很大变化。
日本自从上世纪九十代初爆发了泡沫危机之后,GDP增速一直持续低迷,并且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了GDP负增长。那么日本经济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优劣势。
4、容易受其他经济影响。
除了丰富的森林和渔业资源,日本的自然资源贫乏,基本大部分都依赖进口,通过国外进口的自然资源有石油、铁矿石、铜矿石等。日本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日本主要出口的产品有汽车、电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日本经济主要依赖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型的工业产品,导致日本的经济受全球经济影响很大,一旦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5. 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一、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在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日本有实力的大企业纷纷搭上经济全球化快车,加大对外并购、建厂等海外投资力度。 二、日本经济发展中的劣势: 1、日本劳动力人口下降、消费市场饱和也是制约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原因。 据日本总务省最近发表的2018年劳动力状况调查,现有就业人口5596万人,比2012年增加435万人。 但新增就业中四分之三属于派遣工、钟点工等临时就业人员,且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妇女,劳动力结构中非正规雇用人员占到37.9%,这些人工资低、无奖金,甚至还要自己承担上下班交通费。 2、劳动生产率下降,也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2017年日本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35个成员中排名第20位,在西方七国中排名最后。 (5)日本发展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2018年的日本经济状况: 日本内阁府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速报,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质经济增长率环比增长0.3%,折合年增长率为1.4%。 日本经济界在庆幸2018年夏天自然灾害冲击个人消费的情况得到缓解、内需回升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对国际经济形势前景表现出较大隐忧。 具体看2018年四季度经济变化情况,内需拉升GDP总量0.6%,特别是占GDP近60%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6%,与上一季度0.2%的负增长形成明显反差,餐饮、住宿、航空、娱乐等服务业恢复明显,汽车消费等也有所增加,说明2018年夏天自然灾害对个人消费的负面影响已经消除。 住宅投资增加1.1%,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增长,民间设备投资增长2.4%,其中制造业的机械设备投资贡献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学者:从GDP看日本经济现状
6. 日本的经济特点有哪些呢
日本的经济特点有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品。
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其经济得到调整和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价格比较高。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日出之国”。它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一个着名的岛国。该领土由7200多个小岛和四个大岛组成,即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总面积为378000平方公里,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有限,日本主要依靠进口导致日本普通商品价格远高于其他国家。
3、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2017年末,日本GDP总量为48675美元,约为中国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百分之1.6,增速较慢,早在1994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49070亿美元。
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危机爆发以来,日本GDP增速持续低迷,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GDP出现负增长。那么,日本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劣势是什么。
4、易受其他经济影响。
除了丰富的森林和渔业资源之外,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部分依赖进口。从国外进口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铁矿石、铜矿等,日本依靠海港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7.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什么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价格比较高。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名意为“日出之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有名的岛国,领土由7200多个小岛和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
日本因为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有限,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日本国内的普通商品价格比一般国家高出不少。
3、近几十年经济发展甚是缓慢。
2017年底,日本GDP总量48675美元,是中国的GDP总量的1/3左右,同比增涨率为1.6%,增速缓慢,早在1994年日本GDP总量已达到49070亿美元,可以看出近二十多年日本经济总量没有很大变化。
日本自从上世纪九十代初爆发了泡沫危机之后,GDP增速一直持续低迷,并且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了GDP负增长。那么日本经济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优劣势。
4、容易受其他经济影响。
除了丰富的森林和渔业资源,日本的自然资源贫乏,基本大部分都依赖进口,通过国外进口的自然资源有石油、铁矿石、铜矿石等。日本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日本主要出口的产品有汽车、电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日本经济主要依赖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型的工业产品,导致日本的经济受全球经济影响很大,一旦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7)日本发展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日本经济的大致发展:
回顾日本的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成功”转向“失落”的曲线。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率先复苏,突飞猛进,曾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10年被中国超越)。
1985年,日本经济进入泡沫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陷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能完全走出来。
1868年~1945年属于明治维新后的崛起阶段。
经过1894年的甲午海战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攫取了大量的资源类产品,成为西方国家中的后起之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6.8%,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在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中,日本同样受到巨大打击,工业生产降幅超过35%。
在此背景下,日方开始宣扬对外扩张理论,并走上了扩军备战之路。
从1931年入侵我国东北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再到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的战争费用直线上升,国债余额从1930年的62亿日元增加到1945年底的1439亿日元。战争最终拖垮了日本经济,到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946年~1985年属于战后经济复兴及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46年~1955年为战后经济复兴时期。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推进了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完成了从战时统治经济向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变,这被称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二次大改革”。
1946年采取的“倾斜生产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方式将经济重建重点放在煤炭、钢铁的扩大生产上,通过两者的循环增产,阶段性地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1951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日本经济起飞带来了机遇,大量的战争特需使日本工矿业明显活跃起来,经济触底反弹。1951年日本与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宣告美国对日本全面军事占领时期的结束,日本取得主权国家地位。
1953年日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55年又加入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以二战战败国身份回归国际社会。到1955年,日本的所有经济指标已全面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
8. 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一、1926年以来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特点
日本自进入昭和后,开始了新的经济建设。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的恢复并发展是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道路上呈现着自己的特色。值得分析很反思。
(一)呈一定的周期性
自日本长期锁国时代结束踏出进入近代国家形成的第一步——明治维新(1686年)以后,“日本历史的大转换基本上是以40年为一周期产生。”自开国以来,日本最先着眼的就是本国与欧美先进国在经济力、军事力方面的差距,自明治维新的时的政策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根据这个政策提高国力,从明治维新开始40十年左右的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开始日俄战争(日露战争),第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签订了朴次茅斯和
约。日本得到了库页岛和关东州,一跃挤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大正三年(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中以联合国方参展的日本,投入的战费很少,相反军需的增大迎来了好的景气。但是,在这之后,日本也进入了世界经
济集团化的队伍中,强化了对中国的殖民地政策,终于进行了太平洋战争为终止的入侵,迎来了“破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昭和20年(1945年),从日露议和开始算起整整四十年。
(二)企业中股东的存在感很弱
与美国的企业结构不同,日本股东的存在感很弱。在美国,并购变得日常化,与此相对的市民的指责声不再变大的是因为企业、股东、从业员的关系,与日本有着结构上的不同。日本的公司,不只是股东,还有雇员、从业员们一起合力所组成的,也就是说,由于企业是一家的思想为基础,不经过当事者同伴的同意所进行的买卖是扰乱和平的。 另一方面,在美国,在股东看来,公司就是产生利益的商品。与此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让它增大,要另安排经营者的首脑,因此,把作为商品的公司自由买卖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样的差距,使得劳资协调在日本的已显现。在欧美,一旦经济变得不景气,首先先不做劳动者的裁员,极力维持给股东的分红和给住院的奖赏,但是在日本,首先抑制的是给股东的分红,削减给员工的奖赏,只是极力回避对从业员的解雇。“也就是说,日本的有限公司与股东相比,更加重视企业结构成员利益,与美国型的重视
股东利益、分红优先主义形成了极大的对照。”
(三)情报通信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一大基础
“无论情报通信领域是否有所扩展,都决定了日本的经济去向,这么说一点一点也不过分。”
换句话说,只要该领域不能拉动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到此为止,仅仅是语言上的情报化社会是劳而无功的,那是由于现实上的经济活动并没有跟上。因此,就一部分来说,会出现情报化其实不能够赚取金钱这种失望的声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NTT到VAN,情报通信产业成为了非常有地位的广泛的产业,如果照此继续良好发展下去的话,它所波及的效果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
(四)高桥财政的特点
高桥财政具有三个特征:1、禁止黄进出口,降低日元汇率。然而,尽管交易条件对日本来说是不利的,由于日本企业希望赚取日元,所以,只要能够扩大出口,多赚取日元,就能刺激国内的景气,有助于摆脱萧条的现状。低汇率虽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是的确刺激了国内出口产业。2、低利率。由于活期贷款利率是金融机关之间的短期利率,因此,可以说它是最能灵敏地反映出金融市场资金的获胜和不足。利率的下降不但使得贷款办事业的人容易了,股票的价格也有所提高。3、1932年至1933年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高桥财政从昭和九年后半年的时候起把重心移到了景气的‘安定’,因此才开始把政策向抑制财政支出的方向改变......高桥财政是我国经济政策史
上第一个凯恩斯式的政策。”如图2-3:
(五)贫富差距较大
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财阀,也有古河、大仓、浅野、藤田等二流财阀,还有许多更小的作为个人具有相当财力的可以说是个人资本家的大小富翁。当时的货币价值中,他们被称为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具有相当的财力。他们虽然担任若干公司的大股东,并兼任几个公司的董事,但平时基本不上班,只是参加董事会而已。然而,他们从公司里获取巨额收入,除获取红利外,还要从利润中提取董事的巨额报酬。而一方面,工人们的收入却少的可怜,许多工人住在贫困的大杂院里,身着蓝色的工装上班。从而形成了阶级对立的现实问题。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日本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
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
1.货币政策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过分迁就行政干预和国际压力。
货币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宏观经济称定和国民福利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货币政策作为政治交易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及时,要抓住时机。对于日本的经济泡沫形成来说,日本央行由于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做出了误判,因此错过了货币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导致经济泡沫越来越大以致无法挽回。例如在198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很短暂的发展停滞,可以说这次萧条完全是日元升值的自然结果,市场会进行调整,日本经济也会很快的恢复增长68。但是,日本政府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对于这次短暂停滞做出了很危险的一个决定就是大幅
调低利息,实行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是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发生后,其他欧美各国纷纷上调利率的时候,日本却没有采取相同的对策,而是推行低利率不变,一直到1989年以后,日本政府才将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3.此外货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性,政策的时紧时松会破坏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使经济变的更不稳定。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引起经济泡沫的膨胀,但突然收缩又可能使泡沫破灭。在泡沫极度膨胀无法支撑时,银行应先放松银根,然后再慢慢收缩,这样会给泡沫一个一个时间过程去慢慢的自我释放,而不是过于激烈无法
控制。日本政府在1989至1990年实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做法无异于“休克疗法”,使日本经济彻底崩溃。其实由于泡沫经济中普遍存在这投机行为,而这种投机对于政策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更容易对经济造成不影响,避免不正当的政企关系影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