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战什么时候海军力量强盛
❶ 一战和二战中日本为什么那么强大
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日本并不强大。也许在亚洲范围内,日本毫无争议是第一强国,但是在欧美,日本的实力就差了许多。
首先是一战时期,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在国际社会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日本在一战里面完全就是打酱油了。日本只是看着同盟国失败在所难免,所以对德国宣战。而他们的实际目标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所以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战争当中。
而在二战时期,这个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日本在1939年5月,对苏联控制的蒙古地区发动了试探性的作战。为此日本不惜动用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并且出动了自己所能动用的大部分坦克装甲车辆,但是在装备和军事思想上落后苏联整整一个时代。在苏蒙联军的不对称打击下,参战的接近10万军队当中,能安全撤回中国境内的只有数千人。这就是诺门坎战役。这场战役之后,日本在整个二战历史上,再也没有敢对苏联动一丝一毫的歪脑筋。
而在跟美国的战争当中,除了偷袭珍珠港稍微能够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没有一次成功的战例。中途岛、莱特湾、所罗门,每次海战都损兵折将,铩羽而归。瓜岛、塞班、硫磺、冲绳……每次陆战,虽然这些小岛上根本无法展开美国优势的装甲部队,虽然日军作战意志极强,几乎没有投降的日军。但结果仍然是日本惨败。
而日本在中国大陆的胜利,更多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更加落后的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当时的军队,基本上除了几个精锐的美械师和德械师之外,其它部队大多是没经过多少训练,比民兵强不了多少的军队,当然比不上经过正规职业军人训练的日军了。
在东南亚,日本的对手是荷兰、英国和法国。荷兰和法国本土已经沦陷,英国正在德国的轰炸中焦头烂额,当然没多少力量来和日本作战。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军队在作战,有多高的作战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于说大名鼎鼎的Z舰队,炒作的那么高,不过是英国为了鼓舞士气的无奈之举,只有一艘还没磨合完成的新式战列舰,一艘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这样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动日本的联合舰队。所以马来海战的悲剧也就成为了必然。
最后总结,日本海军,虽然装备上差距至少在前期并不大,但是作战思想落后,虽然空有巨大的吨位和强大的纸面实力,但在美国先进的海军作战思想和舰队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陆军更是跟当时世界一流军队存在着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为豪的98式坦克,在苏联即将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别提T34和KV1这样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战争潜力在跟欧美列强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无线电很早开始在美国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达、飞机、鱼雷、战舰制造工艺方面全面落后。更别提每年下水的舰只的吨位比了,更是没法比。同时日本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都极度贫乏,在战争后期,日本大量飞机和军舰都没法出动,只能在家趴窝怕。
所以,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日本,远不能说是强大。只能说是一个二流强国而已。
❷ 为何日本海军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几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一流海军强国,俄国海军建军几百年仍未成气候
俄罗斯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看俄罗斯4大舰队,波罗的海的位置离大西洋很远,黑海被土耳其受着出口,北海舰队已经在北冰洋上了,太平洋这边就是海参崴,但是俄国的重心一直在欧洲,这边不论从人口、基础设施、运输条件看都差很多。
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好,从沙皇时代一直到苏联,经济都很是问题。
德国一战时的海军已然很强了,最后由于一战失败基本被解除武装。希特勒不怎么喜欢大型水面舰艇,所以二战时候德国主要是在发展潜艇。
美国的地理条件确实太好了,两边都是大洋,没有人有能力进攻美国本土,所以可以安心发展,加上从建国就订下了良好的制度,经济实力足够强大。
最后说的是像俄罗斯、德国、中国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陆国家,日本和英国那种属于海洋国家,美国两种都很强。 两种国家的思维肯定是不大一样的。
❸ 日本军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强,还是第二次,还是战后
日本的军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世界第一.一战的时候的日本军队只能算是一只二流军队.到了二战或许海空军会强一些,但是军事比的不仅仅是准备,还有战争潜力,就日本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的潜力是不可能超过其他国家的.所以日本就算再强也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持久.
❹ 一战时各主要参战国海军实力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共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73艘,德国则有52艘。
以下数字是从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强国建造新舰的费用比较(单位为英镑),看完即可一目了然:
| 年份 | 英 国 | 法 国 | 俄 国 | 德 国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❺ 日本曾经的联合舰队究竟有多强,现在看来
日本曾经的联合舰队究竟有多强,现在看来依然是庞然大物
19世纪中期,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可谓是一飞冲天。这其中尤以日本联合舰队最为出名,简称GF(Grand Fleet)。
联合舰队前身是1889年7月29日组建的常备舰队。1894年,它的战绩让世界震惊!谁也没能想到,号称东亚第一的满清北洋舰队会如此简单的被击垮。
如果说打败北洋舰队是崭露头角的话,那么由东乡平八郎大将率领的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大胜沙俄海军则是真正让日本在世界海军强国站稳了脚跟。
日本曾经的联合舰队究竟有多强,现在看来依然是庞然大物
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莱特湾海战(1944年)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海军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为打破封锁,德国海军决心同英国海军决战。英国海军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海军即将出海,乃先于对方派出舰队前往迎击。
双方参战兵力:英舰151艘(战列舰28、战列巡洋舰9、巡洋舰33、水上飞机母舰1、驱逐舰79、布雷舰1);德舰110艘(战列舰22、战列巡洋舰5、巡洋舰11、驱逐舰72)。
1916年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自罗赛斯出航东驶,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于5月31日2时由亚德出航北驶。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舰转舵自西北向东南驶去,德前卫舰队判断对方有断其归路的企图,乃转向回驶。15时20分,双方呈同向异舷机动势态,德舰先行发炮攻击。战至一小时后,英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先后被击沉,德舰“狮”号、“虎”号亦中弹受伤。此时,英海军4艘战列舰赶来支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R·舍尔也率主力舰队赶到。英前卫舰队见势不利,遂北撤,企图与己方舰队主力会合后再战,德舰队乘胜追击。
下午5时许,德英主力舰队相遇,在德舰队先导舰轰击下,英装甲巡洋舰“武士”号在德舰炮火下爆炸沉没。德舰“威斯巴登”被英舰炮火击中下沉。6时半以后,英主力舰队强大炮火袭来,德舰队前锋舰只几乎全部被击中失去攻击力,但德战列舰“吕措夫”号和战列巡洋舰“德芬格尔”也以准确火力将英巡洋舰“常胜”号炸成两截,该舰随即沉没,1026名官兵全部丧生。
一小时后,英舰以强大火力在交战中渐占优势,德舰队见众寡悬殊,势难取胜,遂在夜幕掩护下,释放烟雾撤退。在撤退中,德战列舰“黑森”号(17000吨)将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4000吨)撞沉。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被德战列舰击沉。德老式战列舰“波墨恩”号被英驱逐舰鱼雷击沉。此时双方主力舰队均已退出战斗,由小型军舰互相进行鱼雷攻击。6月1日凌晨,德舰队终于突破英舰队拦截,驶返威廉港,英舰队追之未及。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
日德兰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一战爆发时波罗的海舰队拥有战列舰4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64艘(新型1艘,老式雷击舰50艘)、潜艇14艘-其中训练用6艘、布雷舰6艘、布雷艇30艘、炮舰6艘等。德军舰队拥有巡洋舰9艘、驱逐舰16艘、潜艇4艘。黑海舰队拥有战列舰5艘(另一搜老式的“格奥尔基-波别多诺谢茨”做为后备)、巡洋舰2艘、驱逐舰29艘(新型9艘)、鱼雷艇17艘、潜艇6艘、布雷舰2艘、炮舰3艘等;另在建造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2艘、潜艇4艘。太平洋分舰队有9艘建于04-06年的潜艇。1916年7月正式成立北冰洋区舰队,1917年底有战列舰1、巡洋舰2(1艘在英国利物浦修理)、驱逐舰6(2艘在英国利物浦修理)、潜艇3、扫雷舰10、布雷舰1、扫雷艇33、船27。18年8月2日主要舰船被英法美缴获,仅余小部分。由于日俄战争中的损失和一战爆发时未能步入正轨的造舰计划。一战时沙俄海军实力相当空虚。 而其中最着名的应该是“阿芙乐尔”号。十月革命的功臣。 一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而同期德国海军编有战列舰队、侦察巡逻舰队和潜艇舰队,总兵力约16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20艘,潜艇57艘,总吨位约35万吨。
❼ 甲午战争前日本疯狂扩充海军
甲午战争前一二十年日本居全国之力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
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及备用旗舰“镇远”当时也是闻名于全世界的战舰,但到甲午海战暴发时,实际上日本的联合舰队已取代了北洋水师的亚洲海军第一的位置。而且日舰火炮以速射炮为主,火力上超出很多
❽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海军力量对比与国力对比等
一、日军实力明显强于清军 北洋水师成军的1888年,日本还没有像样的现代化海军。甲午战争前4年,清朝依然占有27000吨比17000吨的海军总吨位优势。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总吨位暴涨至72000吨,全面压倒清军。 而实际参战的两国主力舰队中,也是日本联合舰队以4.1万吨反超北洋水师的3.5万吨。而且日军是新舰,北洋水师是老舰,日方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优势。 人员就不比了,这对海军没多大意义,而且基本上是与总吨位成正比的。 所以,北洋海军远东第一只是曾经的传说,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已被日军以惊人的速度反超了。 二、无论战略战术上都是日本强 战略上,日本的厚积薄发,精心策划多年,有备而来,处积极进攻态势,全国军民士气高昂,君臣同心协力。清朝认为日本是“蕞尔小国”,麻痹轻敌,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仓促应战,处被动防御地位,士气低弥,君臣将领们各有小算盘,未形成合力。 战术上,日军作战设计明确,海陆军配合默契,作战指挥果断,士兵战技术熟练。清军没有像样作战计划,海陆军间甚至陆军内部各部队处各自为战、消极抵抗状态,指挥混乱,除北洋水师外,士兵士气和技战术素质差劲。 三、清国理论上国力占优,但实际可动员经济实力两国旗旗鼓相当,但日本实际动员经济力量占优。 当时两国都还没有科学全面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后世有些的经济史学家根据两国人口总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推测,认为清朝GDP不仅远超日本数倍,甚至还可能高于欧洲强国。但我认为,这种推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清朝几乎是纯农业国,那些推测的GDP绝大多数是用来吃饭的,转化不成国家办大事的经济实力。 实际上,当时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七八千万两白银的样子。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工商业迅速发展,甲午战争前其财政收入已达七八千万两日圆,大约折合五千多万两白银的样子,已经相当接近清朝了。何况,清朝财政支出中庞大官僚体系、治河救灾及平叛等开支巨大且无法节省,更不能忘记太后办寿、修颐和园、修陵、皇上大婚等等甲午战争前惊人的开支。所以,实际上日本可动员的经济实力并不亚于清朝,清朝对日本并不具备某些历史学者所称的绝对经济优势,“蕞尔小国”的称号是清廷过于狂妄自大的表现。 再看实际的经济动员结果。当时日本将财政收入的60%用于军费,也即相当于每年3000万两白银的军费用于购舰备战。而清朝财政收入极少用于改善军备,北洋水师1888年成军后就再未购一船,北洋水师的日常维持费应为每年两百万两白银,实际仅五六十万两。 科技方面,经历明治维新的日本明显占优,但这一优势在战争中并无太明显表现,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科技实力仍与西方有明显差距,日本和清朝都是靠购买西方先进军舰和武器弹药。甲午战争主要是拼经济而非科技。由于日本投入高且较晚,因此甲午战争中双方进口的武装装备中,日本占明显优势,比如军舰航速更高(采用更先进锅炉),火力更强(最先进的速射炮日对清占95比0的绝对优势)。 近年来,有些人借甲午战争鼓吹经济无用论,这纯属扯蛋!这场战争恰恰证明经济才是军事的坚实基础,你看看日本在战前远超清朝N倍的军费投入,就会明白日本的胜利就是拿钱堆出来的,实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四、西方列强基本上对甲午战争持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 东亚两强相攻,肯定是西方列强的机会,他们乐见中国因此被进一步消弱,从而带给他们机会,但并不愿意看到日本因此强大而与其在华形成竞争关系。 日本在战前舆论公关做得比中国好,在国际上极力宣传中国在朝鲜的“残暴统治”,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的样子,因此国际舆论上特别是美国,对日本稍同情些。但是,从国家政策角度,则西方几乎清一色地保持中立,未对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也未对任何一方采取武器禁运等。 但当甲午战争以日本一边倒的胜利结束时,西方列强逐渐转向“同情中国”甚至出面干涉和阻止日本瓜分中国,这当然是为了防止日本成为他们自己瓜分中国的竞争对手。 其中,最有名是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强迫日本吐出已吃到嘴里的辽东半岛,俄国为此甚至向日本提出武力威胁。英、美觉得马关条约的开放条款对此不无坏处,因此既未参与干涉还辽,也未阻止,算是中立到底。
❾ 一战前的日本为什么那么强
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日本并不强大。也许在亚洲范围内,日本毫无争议是第一强国,但是在欧美,日本的实力就差了许多。
首先是一战时期,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在国际社会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日本在一战里面完全就是打酱油了。日本只是看着同盟国失败在所难免,所以对德国宣战。而他们的实际目标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所以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战争当中。
而在二战时期,这个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日本在1939年5月,对苏联控制的蒙古地区发动了试探性的作战。为此日本不惜动用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并且出动了自己所能动用的大部分坦克装甲车辆,但是在装备和军事思想上落后苏联整整一个时代。在苏蒙联军的不对称打击下,参战的接近10万军队当中,能安全撤回中国境内的只有数千人。这就是诺门坎战役。这场战役之后,日本在整个二战历史上,再也没有敢对苏联动一丝一毫的歪脑筋。
而在跟美国的战争当中,除了偷袭珍珠港稍微能够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没有一次成功的战例。中途岛、莱特湾、所罗门,每次海战都损兵折将,铩羽而归。瓜岛、塞班、硫磺、冲绳……每次陆战,虽然这些小岛上根本无法展开美国优势的装甲部队,虽然日军作战意志极强,几乎没有投降的日军。但结果仍然是日本惨败。
而日本在中国大陆的胜利,更多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更加落后的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当时的军队,基本上除了几个精锐的美械师和德械师之外,其它部队大多是没经过多少训练,比民兵强不了多少的军队,当然比不上经过正规职业军人训练的日军了。
在东南亚,日本的对手是荷兰、英国和法国。荷兰和法国本土已经沦陷,英国正在德国的轰炸中焦头烂额,当然没多少力量来和日本作战。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军队在作战,有多高的作战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于说大名鼎鼎的Z舰队,炒作的那么高,不过是英国为了鼓舞士气的无奈之举,只有一艘还没磨合完成的新式战列舰,一艘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这样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动日本的联合舰队。所以马来海战的悲剧也就成为了必然。
最后总结,日本海军,虽然装备上差距至少在前期并不大,但是作战思想落后,虽然空有巨大的吨位和强大的纸面实力,但在美国先进的海军作战思想和舰队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陆军更是跟当时世界一流军队存在着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为豪的98式坦克,在苏联即将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别提T34和KV1这样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战争潜力在跟欧美列强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无线电很早开始在美国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达、飞机、鱼雷、战舰制造工艺方面全面落后。更别提每年下水的舰只的吨位比了,更是没法比。同时日本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都极度贫乏,在战争后期,日本大量飞机和军舰都没法出动,只能在家趴窝怕。
所以,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日本,远不能说是强大。只能说是一个二流强国而已。
❿ 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败北洋水师之后,他们的海军力量是不是已经超过英国了
还差的远呢。
北洋水师的实力当时号称世界第十一,而日本更在这之后。日本在甲午海战胜利,完全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而英国的舰队,是世界第一的舰队。日本与英国的实力相差一直很大。直到一战结束的时候,英美日的海军巡洋舰数量比还是5:5:3的.日本是3。所以日本打赢甲午海战,获得了其5年的国民产值的资金,成了日本发展的第一桶金。
日俄战争其象征意义很大。由于俄国一直是西方列强,因此西方一直觉得被殖民的远东、非洲,不可能再发展起来。可是日本战胜俄国,使得西方人突然感到头皮发麻。因为如果中日,凭借中国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巨大的财富、无尽的人口(1900年,中国仍占世界总GDP的11%,拥有近30%的人口,可供全球使用上百年的煤炭)以及日本的技术、训练、科学实力。完全可以对世界格局有颠覆性影响的。甚至有西方画家画了一幅《黄祸图》,内容是一个日本武士,骑着一条龙向欧洲杀将过来……
但是不得不佩服欧洲银行家对于日本民族的深刻洞察,才使得这一看似完美的构图,变成了不可能事件。
要知道,在甲午海战之后,日本一直极力恢复日本在中国的形象。比如八国联军期间,日本军纪最严,未出现抢劫财物与强x妇女的现象。并且吸引很多中国留学生,去日本留学,并大量派日本学者来中国讲学,传播科技知识。中国有大量现代汉语词汇都源于日本,比如宗教、金融、物理、化学、系统等。日本在一开始,也确实想通过平稳和平的方式,与中国结成同盟甚至是合并。很多日本人也甚至为中国有进步而高兴。
但是,欧洲人一直惧怕的,并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因为中国缺的,无非是科学技术,剩下的强国的条件,中国都具备。而日本再科技发达,也必须依赖外国的资源。于是,让日本强,让中国弱,是欧洲人的思路,这样,都不需要欧洲人管理,日本也会越来越想获得中国的资源和土地。这样日本攻,中国守,成为必然趋势。这样,日本就成了限制中国崛起的第一道门闩。假如日本比中国还穷,那日本就没法做欧美的看门狗了。
于是,中国在辛亥之后,欧洲人支持中国各地军阀混战。日本也开始支持中国军阀。从此日本开始干预中国内政。引起华人不满。加之日本国内,所有人都认为,日本想要强国,必须拿下中国和朝鲜。于是中日从互相切磋的邻居,变成了交恶的敌手。
二战之后,日本一直作为防守中苏扩张的桥头堡。依然做欧美的看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