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的学校教孩子什么

日本的学校教孩子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0-08 07:23:51

Ⅰ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防灾训练方面加以区别:

1、中日思想教育区别

中国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成仁”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就带有全面发展孩子德智体美劳的目标,虽然平时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仍然存在于很多中国家长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

比如,有很多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带到学校的包必须由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孩子中午吃的便当由妈妈准备,从而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这跟当前中国小学生每天扛着厚重的作业回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日能力教育区别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家庭课和很多实践课,教学生做便当、种花草、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同时日本注重的是课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课堂,比如说学生一起参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旅行,与同学们共度美好时光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而中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压迫式学习——老师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靠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求得高分。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经受非常功利的考试,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讽刺的是,中国教育就像“赌博”,每次考试来临,教师与学生就开始猜题估题了,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远离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条,封闭,走向厌烦,消极,虚浮,不重实际,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

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体制,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资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参考链接网络 日本教育

Ⅱ 日本教育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考试;开学季在4月1日开学;给食教育,向所有的中小学师生提供统一的午餐,并在教室里吃;修学旅行,根据学习内容不同被细分成若干类别;书法教育很普及;校服地域特色明显。

1.小学无考试

在日本的公立小学中,学生在升入四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考试,只有一些小的单元测试,他们的教育目的不是“一开始就用考试来判定孩子们的知识、记忆和考试能力”。

2.不同于别国的4月1日开学季

虽然全世界大多数学校都是在9月左右开始新学年,但在日本一定是樱花烂漫的4月。

据记载,当时高等师范学校上书文部省列举了选择4月为新学年的四条理由:

(1)9月开学制使得毕业考试总是设在炎热的夏季举行,对学习不利。

(2)9月开始的学年同四月开始的会计年度不一致,导致学校财政处理十分不便。

(3)地方小学是4月开学,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随大学在九月开学,因管理需要应该统一。

(4)征兵令规定每年9月到来年4月为申报期间,即9月被学校录取的青年在来年4月可能就会被应征入伍。

所以,后来日本就开始慢慢实行4月为新学年。4月是樱花开放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出芽的春天。

另外,日本学校学年分为3个学期,一般情况是:4月—7月,9月-—12月和1—3月(各个学校有所差异)。所以他们一年有暑假、寒假、春假三个假期。

3.独特的“给食教育”

为了确保学生吃到健康和均衡的膳食,日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以标准化菜单向全校师生提供统一的午餐,并在教室里吃。

“给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饱喝足,各所学校配备有专业营养师,每月底学校向家长们派发下月每天午餐的食谱,为了让家长放心,也有利于家庭的晚餐计划。

每到午餐时间,校园里热闹非常,学生轮流值勤,轮到的孩子穿上规定服装,给大家分发食物。全体吃完后一起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4.让人羡慕的修学旅行

日本的修学旅行因学习的内容不同被细分成若干类别。比如历史学习,主要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学习历史知识。这种旅行多去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地,还有体验大自然的森林修学旅行和农业修学旅行等。

5.日本书法教育的普及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书法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文化氛围。在日本,中小学校都会开设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直到初中毕业,而且大学也有书法专业,业余的书法教育也遍及全国。

6.校服地域特色明显

大家应该都知道,论校服的普及和设计水准,日本可以排在首位。日本人潜意识里非常注重统一制服所带来的社会认同感,其中校服不仅体现学校校风和地域特色,还能消除学生之间的社会障碍。

另外,日本校服的设计非常与时俱进,紧跟时尚潮流并对校服改进,这也是学生们认同校服的原因之一。

Ⅲ 日本小学教育,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

其实很多日本人都给大家心目中留下了很有素质并且很懂礼貌的印象,这也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小学教育。那么既然日本的教育小学教育闻名于世界,那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它到底有哪些方面做得很好。

其实日本的教育,是很注重于分数,他们更注重于团结和分享精神,他们通常通过集体活动或者日常活动让学生们懂得合作的意义,而且懂得要学会承担责任,这也是日本学校教育中值得学习的优点

Ⅳ 从小是哪种教育的日本,让综合素质能排在世界前列

虽然因为早几年的事,我国很多人都不待见日本人,和对方都站在了对立面,但是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我国和日本的关系也是越发的好了起来。

联姻的事例也越来越多。如今就总的综合素质来说,日本人的综合素质也还是可以名列前茅的,从日本人从小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们能够超前的原因。



同时,日本很多学校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会让孩子进行对某个小生命进行培育,比如说种朵花养个小宠物,让孩子精心照料与其养出感情,再让孩子亲手扼杀这个生命,让孩子对世间万物都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的心。

当孩子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之后,日本的家长也会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对对方说谢谢。在日本的学校里,学生午餐之后,老师们都会安排特定的人员上台引导着大家对做这顿饭的厨师和帮手们进行郑重的感谢。

Ⅳ 日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日本的孩子,一年四季都穿短裤短裙,上学时,日本妈妈在孩子后面喊:“少穿点!”,而中国的妈妈总是在后面喊:“多穿点!”,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出现。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家,在整体的儿童教育方面,投入得更多,做得更细致,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地方。

1、无处不在的礼仪教育

国外曾有个关于日本幼儿园的视频,记录得是一家极其普通的日本幼儿园的日常。

孩子们被父母送到幼儿园后,孩子们第一件事就要自觉的换上室内鞋。

孩子们需要自己把自己的物品摆放进自己的柜子,也不需要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帮忙。



每个孩子从一个居室到另一个居室的时候,都会感谢照顾他们的人。

带领孩子们离开的老师会先温和的做示范:“好,大家注意,我们来问候老师吧。”

然后孩子们会一起鞠躬,说:“谢谢!”

而这个房间的老师,以及比他们年龄大一点点的孩子们,则会起身热情的响应:“不用谢!”

在日本幼儿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每个孩子微笑以及说感谢。

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小细节里,都藏着对孩子们礼仪的教育。

比如要如何保持自己的干净整洁;比如怎样才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怎样对老师和同伴表达谢谢;比如怎样跟老师和同伴问好……

孩子们会习惯于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知道要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之后长大也会成为一个优雅大方,彬彬有礼的人。



2、界限分明的自立教育

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日本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教育要独立自主,不要依靠他人。

日本街头经常看见的一幕,是小孩子自己拿着书包和相关的东西,大人即使接送,也只是空着手在一旁陪伴。

而且大部分家庭都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整理收拾自己的房间和身边的东西等等。

关于这样做的原因,日本亲子教育专家菅原裕子的解释是:

这种看起来有些“狠心”的做法,让日本的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己整理房间、处理自己的事情、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在每一件点滴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素养,会让一个人无论输赢成败,都保持一份对生活的坚持和体面。

3、全员参与的合作、感恩教育

提到日本教育,有一个词是一定要提到的,就是”食育“。

在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

在孩子刚刚会说话,能简单交流的时候,父母和育儿师就会有意识的给孩子们灌输关于食物来源、制作、营养价值、应该怎样吃和吃多少的知识。

等孩子们上学了,每天都会在学校吃午餐,而学校则会更进一步的把食育的教育传递给孩子们。



4、坚定自然的抗挫折教育

抗挫折教育并不是说要认为的给孩子制造挫折,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日本的抗挫折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让孩子勇敢尝试失败,并鼓励孩子一步步走线成功来体现的。

比较典型的是让孩子参加各类的体育活动。老师通常会给孩子们设定一个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只要孩子这次比上一次的成绩好,就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

网上有段日本幼儿园小朋友跳箱子的视频,一名叫做凌的男孩,因为家庭的原因需要转学,因此幼儿园提前为他举办了一个人的毕业典礼。

老师为他颁发完毕业证书之后,还为他准备了一个挑战——10段跳箱。

其实,凌很不擅长体育运动,对跳箱也很恐惧,经常失败,还为此哭过。

但是面对这次的挑战,他还是认真做准备动作,开始尝试。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还是失败……

在经历过好多次失败后,凌开始哭泣,并且打算放弃。

这时候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来,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给凌吧!”

于是,小朋友们有序地围成一个圈,大声地喊着“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

接下来,奇迹真的出现了,当凌再次鼓起勇气去尝试的时候,准确的踩到了踏板上,然后真的跳过了10级的箱子!

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在为他欢呼和鼓掌,这个6岁的孩子,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超越,也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抗挫折教育。

这种抗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害怕失败,而是把失败看做是走向下一个成功的必经之路。

不可否认,社会和家庭联手,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着力培养孩子礼貌体贴的性格,独立自主的习惯、敬天爱人的情怀,百折不挠的勇气,这份用心,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和陪伴,也要给孩子足够好的规则意识和习惯,这些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可见日本的教育,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Ⅵ 日本的教育被各国称赞,日本教育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大多数去过日本或者与日本人有过接触的都有着“素质很好”、“有礼貌懂规矩”的印象。随着越来越多当代家长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对于有着高素质教育的日本,他们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那么日本教育有着哪些可取之处呢?到2014年为止,已有20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另有2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平奖和文学奖。另一方面,你可能看见过别人分享的日本垃圾分类之细或是参观日本幼儿园时受到的“惊吓”等等相关文章,感叹于日本人过硬的国民素质。如果前者能一定程度上代表日本顶尖的科研能力,后者则能多少反映日本基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成功,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教育存在其过人之处。不如让我们回到初心“教育是为了什么”,来探究日本教育到底特别在哪里。

正如日剧《半泽直树》里所提到的“日本是由这样一个个小螺丝支撑起来的。” 我们的社会也是由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个职业人支撑起来的,教育应该做的就是让每个人怀着骄傲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教育是为了培育有个性有素质的人。

一个人形成思想、树立三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程度。我们的教育可能疲于应对考试,而忘记了教授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育“人”。“饭前要洗手,见到老师同学要打招呼,不要欺负同学,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饭要好好吃觉要好好睡,要有爱心帮助别人。”一个人要是能把幼儿园老师教过的事情养成习惯在做,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人了。而日本国民的高素质,正是得益于他们不断身体力行在做,以身作则在教,常言谢感恩、排队守秩序等等已是他们融入骨血的习惯。这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Ⅶ 日本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国旅游,大家虽日本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人太有礼貌了!不论是对家人、朋友、陌生人,他们都秉着敬意在对待别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培养孩子的自身素质,懂礼貌会感恩,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责任与承担。





Ⅷ 日本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1、所谓的“脏”与“不脏”

幼儿园会邀请即将入园的小朋友,到幼儿园进行体验。一是为了让小朋友之间相互认识,增加彼此的了解;二是为了让即将入园的小朋友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朋友跟我讲,日本的幼儿园里会有一块,用木桩特意围出来的沙土地,旁边放着各种玩具餐具、小铲子、小水桶之类。老师会主动叫小朋友坐在土地上,和孩子一起认真的玩沙土。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裤子上、鞋子上、衣服上都是土。而朋友的孩子,全程都比较排斥,因为他觉得这些土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看到哪里有沙土,会兴高采烈的跑上去乱踩一通。而此时,父母会马上制止,因为怕我们把衣服弄脏。每次在外面跟小朋友玩,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回家后总会被父母埋怨。脏与不脏,完全在自己怎么理解,我们只是将成年人世界里的“脏”,带到了一个小孩子身上,从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快乐。

2、“集体”与“个人”

在日本的幼儿园里,最先教会孩子的是:什么是集体!集体,意味着扁平化各种差异的孩子,比如校服要统一、装书本的袋子统一、毛巾、饭盒、水杯、鞋子等等,都是统一整齐的标准。每个小朋友入园,都要准备擦地板、擦玻璃的抹布;课间的时候,大班的小朋友会带着小班的朋友一起玩;吃饭的时候,除了要把饭菜吃干净,桌子也要擦干净。

这些细节和小习惯,都在秉持着一个原则: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要为集体着想。记得在网上看过一段日本小朋友的视频,播放的是一个幼儿园小男孩,挑战连续10段跳箱。这名小男孩跳了好多次,怎么都跳不过去,甚至都哭了,可是任然在坚持。

紧接着,看台上的一群小朋友把他围在中间,大家一起高喊“你能做到!你能做到!”。小男孩受到鼓舞后,终于一跃而过,可见集体的力量有多强大。

日本人不喜欢通过展现自我的不同,来凸显自己是很棒的人。会觉得这是一种“特别自我”的体现,是令别人讨厌的,他们更愿意说“大家都一样,大家才是最棒的”。

3、不一样的“健康”态度

日本的父母培养孩子,有一个原则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不会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的太少,秋天那么凉的天气,孩子们就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也不怕孩子受凉感冒。所以,你在日本很少会看到“小胖子”。

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不会那么着急,动不动就去医院打针取药,他们认为孩子具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全世界排第一,这说明日本的卫生条件、医疗条件、生态环境、儿童饮食、体育锻炼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儿园特别干净,孩子只要进入幼儿园,必须换拖鞋,不让鞋子上的灰尘进入学校。而且心理辅导老师,会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因为他们发现孩子很早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

4、真正的“独立自主”培养

孩子上幼儿园后,都会有自己的书包,里面放各种文具。在日本,除了一个大书包,还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包,用来装不同的物品。父母来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从来不会帮孩子拎书包,这也是幼儿园安排的,为了锻炼孩子独立自主,不依赖家长的能力。

就连皇室的王子上幼儿园,也要自己拿书包,家长不会给孩子任何特权。在幼儿园的食堂里,学姐学长们,会穿上干净的衣服,代替老师给同伴们打饭。

如果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家长反而要向老师道歉,觉得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让孩子在摸爬滚打中自然成长。而且女孩子也要参加足球比赛,不像我们有的家长,认为女孩子就应该琴棋书画,那些舞刀弄枪、你争我夺的游戏,都属于男孩子。

这些孩子,哪怕摔的遍体鳞伤,也会乐在其中,根本不会有什么“公主病”,早早地就能承受来自外界的很多压力。

5、不规定孩子的吃饭时间

从小就被教育,吃饭一定要快,一旦谁吃饭很慢,就会被贴上“拖拉”的标签。很多家长还会想办法整治孩子:谁要是最后一个吃完,谁就负责洗碗,谁要是第一个吃完,谁就能得到奖励。幼儿园也是,为了不影响孩子正常上课,往往会给孩子规定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日本幼儿园从来不规定,孩子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吃完饭。因为小朋友肠胃功能较弱,很容易消化不良,细嚼慢咽才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因为孩子吃饭慢,是因为他们咀嚼能力不如成人,很多家长就是因为没有耐心,所以导致孩子讨厌吃饭这件事。

虽然不规定吃饭时间,但是餐桌礼仪很严格,比如进餐前会说:“我要开动了”,结束后会说:“谢谢款待”。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会感恩、珍惜每一份食物的来之不易。

Ⅸ 日本语言学校都教什么呢

日本语言学校教的话日语是必须要学的,这其中日语一般会根据等级进行划分,部分学校会根据日语的用途分为求职所用的日语及升学所用日语两种,日语类课程会在开学前要在报名的时候确认好。
除了常规的日语课程,因为日本语言学校都是上半天课,所以说语言学校有的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其他的课程,比如说升学相关的(大学院升学辅导、EJU考试辅导等)、和特殊专业相关的,比如说艺术类的美术辅导、音乐辅导等等(日本艺术类大学都需要有对应的艺术类基础知识)。对应有就职需求的语言学校会围绕着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职(比如商务日语)、毕业后就读专门学校(强化日语达到N2)等不同需求进行培养。
总之日本的语言学校不少有除日语外其他课程,这些课程有的会收费有的是免费的,具体的还是要根据学校的情况来。一般情况下,收费的课程质量会更高一些。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5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6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6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2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