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里水果最便宜
1. 东京胖黄瓜为什么便宜
一点都不便宜,日本水果是很贵的
日本为岛国,纬度偏北。岛上多山地,地形呈现山河相间的状态,虽然降雨丰富,但由于太偏北,多半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寒冷。且东部有千岛寒流流经,起减温作用,同时,由于光热条件的相对不足。
所以,日本岛上的水果的质量不是很高,且个头较小,大部分的农产品依赖进口。如日本就从我国的山东、河北、东北等地进口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因此,日本的气候虽然比较舒服,但是由于特殊的自然作件和地形的限制,水果会比较稀少。
90%得原因是日本关税限制,为保护本国的水果产业,必须把进口来的水果提高关税,使得进口来的也没有太大价格优势。就跟用把进口来的汽车提高关税是一个道理,让进口来的车更贵,都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2. 为什么日本和韩国的水果都很贵
1、面积狭小,纬度高,数量和种类产出有限。
2、农业保护主义。有很多水果可以进口的,但这样就会压低本国农民收入,老百姓反对,政客们为了选票,讨好农民。
日本最便宜的水果是香蕉,为什么便宜,因为日本不产,即使进口也不会影响本国农民。全赖进口反而便宜。
当然有很多因素,有些由于运输、保质期的原因难以大量输入,当然这属于上述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本质上就是变相征税。
3. 日本人买菜都是去什么地方买的蔬菜,水果,肉
在日本买菜也是根据人的生活水平而去不同的地方。有钱人绝对不肯放下身段去小菜店买菜。
象伊势丹之类的高档店,地下也设有超市,但是物价略高。
象伊藤洋华堂(北京有华堂连锁超市)之类面向平民的综合超市,大多数人都习惯去这类的地方买。
象“スーバー生鲜馆”之类的食品超市,通常规模不是很大,去买菜、买水果的老百姓很多。
还有一种叫“八百屋”的小店,菜价很便宜,但是有些蔬菜、水果没有经过洁净处理,买回家后需要自己动手。类是我们国内个人开的小菜店。
肉类的话,超市比较好,收拾得干净。日本有的地方有专门的肉店,感觉没有超市处理的干净。蹄头下水之类的非常便宜,因为日本人吃这类东西的人不多。另外,鱼等水产品在日本不算肉类!
便利店的东西是比较贵的,其卖点是方便,24小时营业。
相对来说,日本的物价比较平稳,大店和小店的价格差距不是特别大。
总体来说,普通老百姓通常选择去综合超市和食品超市买菜。
71222542的81倍收入和81倍物价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个人感觉10倍左右比较恰当。
还有,日本自己产的大米不便宜,日本从国外进口的大米更便宜。
4. 日本东京的菜市场,大型超市
东京最大的百货超市是 沃尔玛旗下的 西友超市(Seiyu), 在东京周围有近 20家,许多是24小时营业的,水果与蔬菜种类比别的超市多,可以去看看。
5. 日本特大红富士苹果多少钱一斤
日本卖水果一般按一袋或者一个多少钱。不按斤的。。。在日本一个大红富士苹果在超市卖最便宜也要200日元--300日元。300日元是人民币16元左右。比起出口到中国可能要便宜的多。
6. 日本什么水果便宜
日本,他是一个农产品,不是特别丰富的国家,它的农产品相对都贵一些,所以它的水果与我们国家比较价格是很贵的,我感觉在日本没有什么便宜的水果。
7. 日本北海道两个蜜瓜拍出16万,为什么日本的水果那么贵
1、日本劳动力与种植面积有限
日本的劳动力和土地面积都很有限,所以产量也有限,由农业合作社(JA)统一运营的特征。 JA在销售农作物的过程中,为了调整需求和供给,增加附加价值,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高价出售,增加农家利益,省略了农家自己找买主的麻烦。
日本的水果如青森的苹果、山形的樱桃、北海道夕张甜瓜、栃木的草莓等,强调“产地”。除此之外,还有以白色为特征的草莓“初恋的香味”,以及令人惊讶的高价芒果“太阳蛋”等,“品牌价值”也非常突出。
8. 在日本买一个西瓜和多少人民币
11543日元,大约800人民币吧。
去过日本的中国人都知道,西瓜在日本确实属于“奢侈品”,想当个任性的“吃瓜群众”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日本超市里,价格约人民币500-600元一个的小西瓜司空见惯。
最近,日本舆论还对北海道当麻町的天价西瓜“田助君”津津乐道。 其实,剔除新闻的噱头,价值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的高档西瓜除了光泽鲜亮的全黑瓜皮,以及号称的最好甜度,即便伴有日本市场十分流行的竞拍头彩文化因素,但也似乎找不到太多能令其价格疯狂至此的“增值点”。
换个角度讲,比如日本新年伊始海鲜市场的金枪鱼年初竞拍,有时高达上亿日元一样,能够有潜力飙出天价的食品,一般就是日本引以为贵、引以为豪的特色产品。
拓展资料:
西瓜作为普通农产品,能玩出价格心跳,充分折射出日本农产品行业的生态。
第一,日本农产品行业发展销售模式单一化,缺乏竞争力。多年以来,竞拍成为日本很多农产、水产品牌提高身价、扩大宣传的代表性手段,但往往陷入“虎头蛇尾”的尴尬,并不能在后期形成广泛销路。在中国日渐普及的“电商”销售方式,也并未引起日本业者的多大兴趣。即使“吃货”有需要,农产品的流转也存在瓶颈,使日本农产品行业缺乏活力。
第二,日本农产品行业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多年来,日本一直乐于将“食品安全”挂在嘴上,而拥有众多精品品牌更是其农产品行业的自我骄傲。甚至被广大外国游客所熟知的日本水果品牌也不在少数,客观反映出其农产品栽培和改良技术的优势。
即便如此,在全球化加快的当下,日本农产品行业也开始出现保护主义。而包括农产品在内,日本不少产业正遭遇“对外开放”的危机。出于难以扭转的高昂成本,加之“日本制造”缺乏足够的国际视野,“田助君”们展现出的某种傲娇与自负,其实也是自己玩。
第三,日本农产品行业的国内市场已经进入严重的瓶颈期。随着人口锐减、经济下滑等趋势加重,日本消费品内需市场早已走过饱和期,深陷瓶颈,众多产业纷纷转向海外寻求新生机。
和其他制造业相比,日本农产品更难突破自身成本、技术和模式三大束缚,即便卖到海外也成为受众面十分有限的所谓奢侈品、高端货。听起来“华丽丽”,但对日本农产品拓宽销路却造成了很多障碍。
9. 日本人买菜都是去什么地方买的蔬菜,水果,肉
在日本买菜也是根据人的生活水平而去不同的地方。有钱人绝对不肯放下身段去小菜店买菜。
象伊势丹之类的高档店,地下也设有超市,但是物价略高。
象伊藤洋华堂(北京有华堂连锁超市)之类面向平民的综合超市,大多数人都习惯去这类的地方买。
象“スーバー生鲜馆”之类的食品超市,通常规模不是很大,去买菜、买水果的老百姓很多。
还有一种叫“八百屋”的小店,菜价很便宜,但是有些蔬菜、水果没有经过洁净处理,买回家后需要自己动手。类是我们国内个人开的小菜店。
肉类的话,超市比较好,收拾得干净。日本有的地方有专门的肉店,感觉没有超市处理的干净。蹄头下水之类的非常便宜,因为日本人吃这类东西的人不多。另外,鱼等水产品在日本不算肉类!
便利店的东西是比较贵的,其卖点是方便,24小时营业。
相对来说,日本的物价比较平稳,大店和小店的价格差距不是特别大。
总体来说,普通老百姓通常选择去综合超市和食品超市买菜。
71222542的81倍收入和81倍物价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个人感觉10倍左右比较恰当。
还有,日本自己产的大米不便宜,日本从国外进口的大米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