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为什么能逃过美国的惩罚
1. 1987年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这个公司的
在美国知道日本东芝公司私下将先进的机床卖给苏联后,自然是怒不可遏,据说美国政府还因此提出了对日本进行严厉的处罚:
- 赔偿美国一百五十亿元的天价赔款
- 日本东芝公司出口美国的物件、商品增加一倍的关税。
- 五年内停止进口日本东芝公司的物件、商品。
- 强制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工厂等。
后来经过日本政府、东芝公司的努力,对该事件进行了弥补:
不管东芝犯了什么错,日本政府也会顾虑和保护这家大企业,毕竟这家公司可是日本国内的大财阀,支撑起了日本GDP的大头。为了能够让美国政府“消怒”,据说当时的日本首相因为此次事件,只身赴美向其政府道歉,东芝公司的负责人也花了一亿美元的天价,买通和打点了美国境内的几十家权威媒体,以此为窗口向美国政府、民众道歉。

小结
虽然这起事件看起来是苏联和日本通商造成的,但如果真的深入研究,大家就会发现,造成美国当局愤怒的重要原因则是“美苏问题”,以及日本的“站错队”。毕竟当时的美国在意的不是日本将这样的精密仪器对外售卖,而是在意日本将“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这样的先进仪器卖给了谁。
2.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后来美国是如何收拾东芝公司
1987年,美国政府爆出了一个天大的丑闻,日本的东芝公司竟然背着美国将精密机床卖给了苏联。美国政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美国政府又将如何处罚日本的东芝公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苏联得到这批精密机床后,他们的潜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直接降低了30分贝的噪音,令美国人的水下声呐吃瘪了。后来,美国中情局经过调查,发现了日本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的丑闻,这是赤裸裸地背叛,愤怒的美国国会议员公开抡起大锤砸日货,而美国政府更是直接3年内禁止进口东芝公司的产品。而日本人为了平息美国人的愤怒,一是东芝公司高层全部下台,二是花费1亿日元在美国主要的媒体刊登悔罪书。最后,要不是日本政府请求,东芝公司差一点就破产了。
3. 东芝事件说明了什么
事件的发生缘由:
东芝笔记本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拥有极大的市场,一贯以品质优良着称。不过,马有失蹄,去年,东芝的一种使用了intel公司PⅡ芯片的笔记本电脑,被两个美国人发现了BUG,就是在某种非常不常见的情况下,会引起东芝笔记本电脑的软盘驱动器出现故障,并导致数据丢失。于是,这两个美国人便以这种“可能引起消费者损失”为由,联合起诉了东芝公司,据东芝公司讲,他们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矢口否认这是个质量问题,但鉴于美国法律对商家要求极为苛刻,故此,与原告方达成了厅下和解,赔付包括原告在内的所有使用东芝笔记本电脑的美国人共计10.5亿美圆。
然而,在中国却没有进行如此的赔偿。继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原因:
1、首先要知道,中国的法律和美国的法律是不一样的。
美国实行的是判例法,属于不成文法,又称海洋法系、英美法系(除路易斯安那州以外),该法系的重要特点是,不谋求由政府或其他权利机构制定成文法,所有判决以法院为最高权威(合议庭起着重要的作用),突出了法律至上和公民至上的意义。由于这种判例法的听证制度,商人在与消费者发生利益纠纷的案件中,更很少有有利于商家的判决,因为事实上无论合议庭组成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在生活中他们一样都是消费者。美国的商业判决之严厉是全世界都少有的,比如:只要消费者发现某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一般法院都会判决商家赔偿,甚至消费者只是对某种产品不喜欢,法院一般也会判决商家败诉,至少原价退赔。所以,在美国和英国这类国家,把一件穿了二十年的大衣退给当初的销售商是绝对正常的。故此,东芝公司害怕在美国的德州把官司打下去的说法是可以理解的,第一,美国有不利于东芝公司的法律环境;第二,美国有不利于商家的法律体系;第三,德州有巨额赔偿的类似案例在先。所以,东芝公司虽然在法庭上据理力争,表示产品的瑕疵绝对不会对客户造成伤害,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原告庭下和解的做法,因为官司如果真正的打下去的话,他面临的赔款何止十亿美圆。
但是,中国的法律却与美国的判例法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实行的是大陆法系,是成文法。他是经过一个长期设立的专门的的民意部门代替民意设立各种成文法。有的国家是通过立法院,中国大陆则是通过人大。这种比较古老的法律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很容易对涉案双方作出判决,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快速判决。因为所有法律条款都很清楚的写在那里,只要用案件去套就行了。但这种法律模式不容易操作的因素是:必须有一个绝对独立于各种利益集团之外的,或者各种利益集团比例相对均衡的立法机构来制定法律,否则就谈不上是公正的法律。另外,成文法不容易对特殊案例进行比较公正的判决,因为它从发现特殊案例到制定相应的法律,是要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立法机构各利益集团之间不断搏弈的过程的。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判例法和成文法之间很难说出谁更科学,双方都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弱点。
2、在这次东芝事件里,民族情绪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有人甚至在网上论坛里写了数千字的文章,说明这次东芝事件和五十多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有直接的关系,网上新闻评论中带有这种倾向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使得中国人对日本的新仇旧恨都夹杂在一起了。
3、这件事情经过媒体的炒作之后,变得几乎家喻户晓了,知名度高了之后,反面效果更加严重,使得东芝公司在中国更难以立足。
(问题=东芝产品在东芝事件后,在中国无法立足的原因)
第一点,是问题的开始;第二点是使问题爆发的根源;第三点,也就是加深问题。
4. 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样处罚他的
那时候美苏两国正在闹冷战,双方僵持不下,主要是在军事以及航天类方面比拼,在这个关键时期日本东芝悄悄的将精密机床给了苏联,肯定会惹来美国的不满。在美国与苏联冷战的风口浪尖上,日本人顶着压力背叛了美国,美国一定会报复日本的,所以美国将日本的加工厂全部关了,增加了进口的税额,并且索要了巨额的罚款。
这件事情在国际上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结果日本跑出来掺了一脚,并且性质恶劣,如果美国对日本的惩罚很轻,那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效仿,像这样恶劣的事情可能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总的来说,这件事情是日本人不厚道,他们不讲信用在先,虽然美国和苏联冷战的结果最终是美国赢了,但毕竟有这件事情存在过,美国人心里面还是挺膈应的,所以在后面都留着一手防日本人。虽然冷战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美国人对日本增加了信任,但是这件事情毕竟在当时影响很大,几乎很难被遗忘。
5. 百年公司发展强势,美国担心超越自己,罚款1万亿还关闭工厂,是哪家企业
华为一直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自从华为被美国紧逼后,更是牵动着国人的心。但是实力强大的华为却仍然屹立不倒,但是客观来讲,今年华为想要超越三星似乎有些难度。
这家百年公司发展强势,美国担心超越自己,罚款1万亿还关闭工厂。如今,全球硬实力的争夺从当年的半导体也转变成了现在的5G。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为可能是扮演着当年东芝的角色,但是华为绝对不会步入后尘,更不会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下而垮
6. 从“世界第一”沦为无人问津,日本笔记本电脑为何大不如前
日本的东芝公司曾经涉及了非常多的领域,把台式电脑缩减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并且把电脑这件物品推广到了世界的的各国企业当中。但由于美国曾经发起的制裁风暴,东芝公司不得不把一些业务给卖掉,只剩下了不受日本的民众喜欢,从美国花高价买下来的核电业务。
现在的索尼以及松下的企业,其实还在生产笔记本电脑,但是对于这些牌子的电脑,很少有人会知道,现在电脑摄像当中,品牌特别的多,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国产品牌电脑也都特别的不错,所以对于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在经过繁盛之后走向了衰败。
7.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呢
1986年10月,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奥格斯格在直布罗陀海湾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擦肩而过,虽然只是短暂的几秒,但让美国海军官神经紧绷,觉得不可思议。
美国海军知道,跟美国潜艇“相撞”的决不是北约潜艇,既然不是北约潜艇,那只有一种可能,这艘潜艇是苏联的。
就在苏联人绞尽脑汁,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机会来了。
8. 1987年,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日本东芝公司的结局如何
1949年11月,西方国家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它的简称,就是大名鼎鼎、令无数国人愤恨无比的“巴统”,该协会共有17个成员国组成。这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主要目的为限制加入该协会的成员国,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口高端技术和战略物资。
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有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偷偷违反“巴统禁令”,他们私自向东方出口违禁物品,违反成员国规定的偷运事件,在“巴统”存在时期屡见不鲜。其中,最着名,闹得沸沸扬扬的一起违禁出口事件,当属日本的“东芝事件”。

东芝事件
因此,在内外压力之下,东芝董事长和对苏联出口机床的东芝机械公司社长先后辞职,直接经手机床出口的东芝机械公司事业部部长等被逮捕并判刑。一系列惩罚之下,东芝公司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为了自救,东芝公司敏锐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美国人的态度。东芝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开始在美国大力游说。东芝公司的活动是极为成功的,第2年,美国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力度开始大幅下降,不但制裁范围缩小为东芝机械,而且,进口的期限也被缩短为三年。
东芝公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场几乎让其覆亡的危机。虽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但比之生死存亡而言,已经好过太多。而且,美国人的杀鸡儆猴之策显然也十分成功,东芝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再没有哪一个公司和个人,敢明目张胆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敏感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