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的枪怎么来的

日本的枪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2-10-19 23:48:22

① 二战期间日本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它的军事武器从何而来

二战期间日本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他的军事武器其实是由国际技术转移得来的,而且很多的原料都是从欧美这些国家进口而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侵华战争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心寒与愤怒,那么对比中国的军事武器,日本确实先进了很多,他们有装甲车有舰艇,而且还有飞机,手上的步枪也非常的先进,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这离不开它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可是据了解,当时日本的军事工业体系水平并不是很高,只属于二流水平而已,因为他们受到日本国内很多原料制造厂的限制,但是相比于陆军的话,海军情况要好一点,接下来就为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日本的军事武器是怎么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② 火炮是如何传入日本的

日本“战国”时代火炮与火枪

一、日本铁炮(火枪)的来历:

--元朝入侵日本时,让日本第一次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自此之后,火铳逐渐从中国传入日本。但是日本火枪发生质的飞跃是在公元1543年,当时一条由厦门开往宁波的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吹得迷失了航向,来到了日本种子岛(在鹿儿岛附近)。

种子岛家第十四代当主,年仅十六岁的种子岛时尧同意这些南蛮人的船只停在赤尾木港,从南蛮人手中以两千两金子的巨大代价购得了日本最初的两挺铁炮。(有意思的是,当时给双方做翻译的,是个叫五峰的明朝人,据说也不懂日语,双方通过写汉字做笔谈,这个五峰其实就是明代倭乱时的首领王直。)

他将其中的一把铁炮交给了家中的“锻冶栋梁”八板清定(即八板金兵卫)叫其仿制,结果经过数月的研制,却以失败告终,然后过了一年,不甘心失败的八板清定以自己的漂亮女儿为交换代价,从再次来航的葡萄牙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铁炮技术,成功的制造了所谓“国产第一号”的铁炮。从此,铁炮便由这里传到了日本的每个角落。

二、基本形制

当时的日本,作战时普遍应用了火枪,炮的数量即少,质量也不高,直到德川幕府时期,火炮才在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大阪攻防战,在这之前的关原合战中,石田三成军虽然也曾使用过炮,但只是单方面偶尔为之,谈不上实质意义的炮战。

在日本战国史及侵朝战争中真正起到重型火器作用的,还应该算是大筒。广义上来讲,大筒是一种大口径铁炮[日式火绳枪],大筒和火炮的最大区别是扳机击发,其口径跨度很大,稍小者又称为大铁炮,其中超大口径者,近于小型火炮。

大铁炮:长九十公分左右,重量在二十斤以下,口径在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间,射程三百步开外。

要塞大筒,行军时需要两个人抬着走了,长一百四十公分左右,重二十斤以上,类似清朝的大抬杆,其口径在四十厘米左右,射程可达四五百米。

现存的一尊大筒,口径达80厘米,重一百余斤,使用的弹药是号称“千人杀”的大威力霰弹,射程可达800米之远,而且其命中精度也颇高。当然,这种武器的使用年代已经是江户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还出现过一种“火矢筒”,状如蹲伏的大蛤蟆,口径极大,差不多有水桶那么粗,不过筒身极短,这种武器据笔者猜测,应该是一种近距霰弹武器,而且并没有在战争中得到普遍应用。 (另:根据日本现代学者宇田川武久的学说,日本大型火器可以分为大铁炮、大筒和大炮。大铁炮就是大口径火绳枪,大筒是采用铁板卷制技术的大炮,也有铸造的。大炮是和铁炮一起传来的“佛郎机”。)

铁炮枪管由铸铁制成,重约6-8公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所使用的铅弹,包在棉布块中在火药之后由枪口装入,棉布块可使弹丸不至于从枪口滑出,这样由上至下的攻击就可能了。再有每发弹丸所用的黑火药使由固定容器量装的,一般发射一发用的药量为6克左右。

铁炮口径一般在8.5-20毫米之间,枪全长110厘米-130厘米,而武士头领所用的铁炮称为侍筒,全长约100厘米,口径18毫米,这种火绳枪,其射程使用直径13毫米标准弹丸时,可达130米,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内,不过,由于侍筒比较粗,所以发射的弹丸最大可达200米左右,有效射程相应的有所增加

③ 日本步枪发展史是什么

日本军用步枪
日本近代正规军建立于明治维新时期的1870年,1872年开始以几种外国步枪作军用
制式。明治维新使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军国主义势力壮大。为了对内镇压叛乱
、对外扩张领土,日本大力发展军用步枪和其他武器。明治时期至“二战”结束前
发展和装备的步枪主要有村田式、有坂式、三八式和九九式等非自动步枪;“二战
”后,战败国日本成立“自卫队”,除了装备美式自动步枪外,还装备64式、89式等
自动步枪,迈上现代步枪发展之道。

日本帝国内战的军用步枪

日本从江户幕府末期到近代的历史,基本上是战争史,国内内战,战争不断。当时,国
内只能生产火绳枪。1849年,幕府命令各藩加强海防,开始购进大炮和西洋枪。
1868年,日本发生打倒幕府的戊辰战争,东军(官军)与西军(倒幕军)开战,双方以高
价向美、英、荷、俄等国采购枪支,从1863~ 1869年的7年间共购进枪支47~48万
支,双方还聘请外国军人当军事顾问并参战。
明治政府成立后,1870年(明治3年)开始组建近代正规军,陆军按法式编制,海军按英
式编制。1871年实施废藩置县,没收各藩的枪支,其中火绳枪 30万支、进口步枪60
万支、国内产的洋式枪10万支 ,共50种100万支。由于戊辰战争后经济困难,政府无
力进口新装备作制式。1872年,日军在法国军官焦尔朱·鲁邦大尉的协助下,从已没
收的18万支外国步枪中选定4种步枪作为制式,即法国的夏斯波、英国的施奈德和恩
菲尔德、德国的德莱赛(有资料说还有美国雷明顿步枪,共5种)。
1877年,日本国内爆发西南战争,对政府政策不满的西乡隆盛在鹿儿岛树起反旗,政
府军以大量枪炮弹药镇压西乡军,作战达8个月之久。在后来的战斗中,政府军每天
消耗约55万发步枪弹,这个数据相当于由1个旅约 3500人射击,平均每人射击157发
。当时,政府军的弹药制造能力为每日4万发,而西乡军仅日产4000~5000发,当然战
败。
西南战争是日本步枪研制的分水岭。此前由于国内内战,日本国产的制式枪研制非
常缓慢。西南战争后,日本国内形势趋于稳定,这一时期步枪研制呈现出较为活跃的
局面。

村田式步枪

村田式非自动步枪由过去属于萨摩藩的着名射手、在枪械方面造诣很深的村田经芳
陆军中校设计。样枪的设计始于1874年,1875年村田到欧洲考察,回国后又经5年研
制,于1880年(明治13年)研制成功11mm单发步枪,命名为“大日本帝国村田枪”(简
称村田枪或十三年式步枪),并定为日军制式步枪。该枪的外观、大小和内部结构几
乎与法国夏斯波步枪相同,据说还参考了荷兰的比蒙步枪。
该枪由日本东京炮兵工厂小石川步枪制作所生产,并请法国军官焦尔朱·鲁邦大尉
全面指导,机械加工和弹壳制造技术请比利时和德国的10多名技术员指导。
十三年式步枪口径为11mm,发射1871年式毛瑟圆头弹,初速435m/s,表尺射程1300m,
全枪长1275mm,枪管长817mm,全枪质量4.06kg,配用十三年式刺刀,刀长710mm,质量
0.79kg。该枪的大小适合日本人的体形,但批量生产的性能较差。
1885年(明治18年),村田对十三年式步枪进行改进,省略枪机卡笋,使批量生产性能
提高,弹膛形状改为锥形,膛内开2个排气孔,制成了十八年式村田枪。该枪配用十八
年式刺刀,刀长580mm,刀质量0.55kg。
1884年法国人发明了适宜作步枪弹发射药的无烟火药,各国均以这种新型弹药进行
枪械设计,日本也不例外。1889年(明治22年),村田参考奥地利斯太尔公司M1884步
枪,采用无烟火药作发射药,研制出1887年式步枪弹和8发容弹量的管式弹仓,制成村
田式8mm连珠步枪,命名为二十二年式步枪。该枪配用二十二年式刺刀,刀柄有长型
和短型2种,长柄长83mm,短柄长67mm,刀刃长均为280mm。该枪约生产15万支,曾在中
日甲午战争时被日军用作侵华武器。由于管式弹仓受沙尘影响严重,且每当发射时
枪的质心发生偏移,影响射击精度,故评价不佳。
如前所述,西南战争后,日本国内的形势比较安定,这一时期村田枪的制造也比较精
细,枪托采用橡木等优质木材制作,并且分上下两部分,以燕尾槽联结。枪托木纹呈
反方向装配,以防翘曲和裂缝。这种拼合式枪托一直延用到后来的九九式非自动步
枪。

有坂式6.5mm步枪
(又称三十年式、金钩步枪)

1897年(明治30年)村田退役后,东京炮兵工厂厂长有坂成章上校负责新制式步枪的
研制,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研制成功。新枪被命名为三十年式,实际上制式认可时间
是1898年2月。1898年三十年式步枪开始大量生产,由南部麒次郎少校负责生产指挥
。他从各地调集优秀枪工,制成加工精细、扳机引力平稳、命中率高的步枪,1903年
普遍装备日本陆军,日俄战争(1904~1905年)中,该枪被大量使用。
该枪采用改进的毛瑟旋转后拉式枪机,发射6.5mm有坂圆头弹,初速 762m/s,由5发弹
仓供弹,托弹簧用钢丝制作,枪尾保险机呈钩状,所以在中国俗称“金钩步枪”。全
枪长1270mm(不含刺刀),枪管长790mm,全枪质量3.86kg(不含刺刀),6条右旋膛线,直
立式表尺,表尺射程 2000m,分划为4~20。
还有一种三十年式骑枪,全枪长仅971mm(不含刺刀),全枪质量3.5kg (不含刺刀)。

三十年式步枪和骑枪均配用三十年式刺刀,刀全长525mm,刀刃长400mm,刀质量0.
69kg。

三十八年式步枪及其派生枪

1905年(明治38年),有坂在三十年式步枪基础上改进制成三十八年式步枪(简称三八
式),用于取代三十年式和村田式步枪,日军沿用到“二战”结束,是日军在侵华战
争中的主要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该枪与南部麒次郎先行改进的海军用
三十五年式几乎相同,故也称南部式步枪。
该枪为非自动步枪,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有坂圆头弹或尖头弹。表尺为
折叠式框形,保险机构设在枪机尾部,可用手按压转动,配用三十年式刺刀。
该枪的优点是弹头飞行稳定,后坐冲量小,射击精度好;缺点是全枪过长,杀伤力不足
。该枪曾向中、英、俄、墨西哥等6国出口约100万支,旧中国太原兵工厂等曾仿制

派生枪
三十八年式骑(马)枪其结构与三八式步枪相同,仅缩短枪管、减轻全枪质量,以适
应骑兵要求。全枪长961mm,枪管长463mm,弹仓容弹量 5发,初速743m/s,表尺射程
2000m,瞄准基线长347mm,全枪质量3.05kg,配用三十年式刺刀。
四四式6.5mm骑(马)枪该枪是三十八年式骑枪的改进型,于1911年(明治44年)定型
。该枪配用折叠式三棱锥形刺刀,平时折叠于枪管下方,使用时压下枪管附近的刺刀
卡笋,使刺刀由下向前打开,便于射击后立即骑马袭击。
该枪发射6.5mm有坂圆头弹或尖头弹,初速730m/s,弹仓容弹量5发,带刺刀全枪长
970mm,带刺刀全枪质量3.8kg,刺刀长350mm,枪管长 486mm,膛线右旋4条,瞄准基线
长347mm。
九七式6.5mm狙击步枪该枪于1937年(日本神武纪元2597年)定型,除了配装瞄准镜
和脚架之外,其他结构均与三八式步枪相同。
该枪发射6.5mm有坂圆头弹或尖头弹,初速760m/s,表尺射程 2400m,弹仓容弹量5发
,全枪长1276mm,全枪质量(含瞄准镜)4.75kg,枪管长 797mm,膛线右旋4条,瞄准基线
长687mm,配用三十年式刺刀。

九九式7.7mm步枪
(岩下式步枪)及其他

20世纪30年代初,日军鉴于三八式步枪侵彻力不足的缺点,开展步枪选型试验,选中
名古屋兵工厂的岩下式7.7mm步枪。1939年(神武纪元2599 年),该枪被命名为九九
式,并作制式,用于侵华战争,“二战”后仍装备日本自卫队。
该枪有长枪(作步枪)和短枪(作骑枪)两种,结构均与三八式步枪相似。都发射7.
7mm尖头弹,弹仓容弹量5发,配用三十年式刺刀或九九式刺刀。长枪全长1250mm,全
枪质量4.1kg,枪管长797mm,膛线右旋4条,初速740m/s,表尺射程1500m;短枪全长
1115mm,全枪质量3.9kg,枪管长655mm,初速718m/s。
另外,日军还在1941年(神武纪元2601年)定型并装备一式6.5mm步枪,1942年定型并
装备二式7.7mm步枪。
除以上非自动步枪之外,1945年曾改进并生产了美国M1步枪,命名为五式7.7mm半自
动步枪,但因质量差而停产。(待续)
京和编译
(编辑/王晓涛)

摘自:《轻兵器》2002年03期作者:

④ 以前日本的枪名都是怎么来的,歪把子,九二式,都怎么来的

是这样的,一开始是按照武器定型时间对应的天皇年份来编号的
比如:38式,就是明治38年,1905年定型的
歪把子机枪的正式编号叫大正11式机关枪

后来,对编号进行了统一,一律按照日本纪元编号
比如92式重机枪,就是在皇纪2592年定型的,取最后两位,92式

此后的99式步枪、96式轻机枪都是按照这种规则命名的

至于歪把子、野鸡脖子、王八盒子、三八大盖之类的称呼都是后来根据这些枪械的特点起的
比如大正11式轻机枪的枪把有一个弯曲弧度,被形象地称为歪把子

92式重机枪枪管上有一圈散热片,看上去就像野鸡脖子里的毛一样

南部14式手枪装载枪套里后,只露出一小截枪管,配合那个圆圆的枪套,就像个王八,所以叫王八盒子

38式步枪有一个防尘盖,所以有三八大盖的称呼

⑤ 火枪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

1543年。葡萄牙人把“铁炮”(火枪)带到日本种子岛。
日本人把这个历史事件称为“鉄炮伝来(てっぽうでんらい)”
然后种子岛的藩主种子岛时尧购买了这些铁炮,让家臣学习了它的制法,逐渐将火枪推广到全国诸大名。
今天,种子岛是日本的航空发射中心。
据说,给当年的葡萄牙人担当翻译的是个中国人,自号“五峰船主”。这个“五峰船主”有可能是倭寇的首领王直,后来投降明政府被杀头。

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文禄、庆长之役”发生在1592年,从时间上看,已经距铁炮传来已有50年,火枪已经在日本普及,那么在日军在朝鲜大规模使用火枪是具备条件的。同时期的明军其实也开始广泛使用火枪和大炮

⑥ 安倍遇刺事件疑问重重,枪支弹药是从何而来的

日本的枪支管理十分严格

日本是世界上枪支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甚至比我国的管理更加严格,日本全国每年携带枪支的案件都不超过十起,可见日本人持枪是一件概率十分低的事情;但是刺杀安倍晋三的兇手却有着一把手持的霰弹枪,根据日本警方透露的消息称,兇手是自己制作的霰弹枪,而制作枪支的材料在日本也是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同时即使制作了枪支依旧需要弹药,而在弹药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所以袭击安倍晋三的枪支来历依旧有着疑点。

⑦ 侵华战争中日军的先进武器都是哪来的

马尾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比较奇怪,一个圆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很有点中国古代流星锤的味道,我们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很少看到这种武器,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武器在红军和早期的八路军当中相当流行,而后来看到的鬼子香瓜手雷和仿制M24的木柄手榴弹,当时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档品呢。

汉式(汉阳造)步枪
从1895年开始, 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于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由于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

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双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外露单排弹仓,5发, 曼里夏式弹□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mmx57
枪管长度: 29.13"
枪重: 4.14 kg

巩造九八式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枪管长度: 73.8公分
枪重: 4.08 Kg

中正式步枪

抗战期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兵工厂内,曾仿制过这种步枪供八路军使用。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4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八式步枪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三八式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山字形准星
口径: 6.5x50mmSR
枪管长度: 79.7cm
枪重: 3.95 Kg.

四四式骑枪

这种枪1909年在日本开始试制,在1910年底定型,命名为“四四式骑铳”,一直生产到1940年间。我军部队中的四四骑枪数量不少,在朝鲜战争中仍有使用。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山字形准星
口径 6.5x50mm
枪管长度 460mm
枪重 3.9 Kg
兼容性 三八短铳

C96手枪

在我国南方称为“驳壳枪”,北方称为“盒子炮”或“盒子枪”。

该枪因威力大、故障少,弹匣装10发子弹,性能优于日本“王八盒子”手枪,被我国抗日军民大量装备。

在战场上是“王八盒子”的死对头,是近战中令日本鬼子胆寒的武器。

作业原理: 起落式闭锁枪机,短后座力作业 ,半自动
弹匣容量: 10发内置式
击发方式: 单动式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63x25mm(7.63 Mauser)
枪管长度: 3.9吋
枪重: 2 lb.
兼容性: Mauser 1896
制造厂: Mauser
制造年代: 一 次大战之后

鲁格P08手枪

俗话说盒子挎鲁子,一个挎一个,我军也装备少量德制鲁格P08手枪。

作业原理: 肘节式起落闭锁 半自动
弹匣容量: 单行排列式弹匣8
瞄准具: 凹形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9x19mm
枪管长度: 101.6 mm
枪重: 0.85 kg

ZB26轻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网友,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捷克式轻机枪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从反围剿时期开始,到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其中在抗战期间使用这款武器的数量最多。

口径:7.90公厘
枪全长:1,165公厘
枪身重:9.0公斤
瞄准基线长:568公厘
枪管长:602公厘
来复线数:4条
来复线方向:右旋
来复线缠度:240公厘
初速:830公尺/秒
表尺射程:1,500公尺
射速:550发/分
装弹具式样:弹匣
装弹具装弹数:20发
自动方式:汽退式
冷却方式:气冷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十一年式轻机枪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非常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经缴获过不少日军的十一年式轻机枪。

⑧ 一个小小的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何有如此大的军事实力,他的武器从何而来

一提到二战的始作俑者,人们往往会异口同声的说出德国和日本,但这只是表面而已,因为这两个国家的背后还有一个巨无霸的存在——美国。

战争曙光挽救经济危机

美国在1929年-1933年爆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86000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金融业陷入崩溃。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 万以上。

所以后来人往往会武断的认为美国是多么无私,但如果把整件事连贯起来看,就会发现,美国后来的“大公无私”颇有些作贼心虚的嫌疑。而这才是资源缺乏的日本,为何能在二战期间有如此大的军事实力的重要原因!这也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日本为何在二战后期变得很被动与无力,因为美国给它“断奶”了,不进将钢铁禁运,就连工业的血液石油,也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⑨ 日本2021年仅有1人死于枪击,杀死安倍之人是如何得来的枪支

因为犯罪嫌疑人曾经是前海上自卫队队员,他在服役期间每年都会接受拆卸武器的训练,他懂得如何组装武器,通常也懂得如何购买零部件。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武器都是他自己组装的,可能是3D打印机制作的,警察从他的住所看到了很多组装的武器,还有一些零部件。

杀害前首相的人使用的武器是自己组装的。

因为警方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也不排除有人向这名犯罪嫌疑人提供武器。警方说这名犯罪嫌疑人组装了很多武器,他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么其他那些武器去了哪里?是不是还会有其他的袭击案发生?岛国警方应该加强安保力量,避免类似的案件继续发生。

⑩ 日本江户时代的火器是从何而来的

火器是13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但很少使用。葡萄牙火器于1543年引进,随后发展迅速,16世纪后期冲突期间当地制造强劲。日本当时几乎完全放弃了进一步发展和军事使用火器的做法。

火绳枪被广泛使用,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549年,小田信长下令为他的军队制造500个火绳锁。然而,与其他武器相比,火器的好处仍然相对可疑。当时,枪支仍然相当原始和笨重。根据16世纪日本的一个估计,一个弓箭手可以在炮手装载、装填和射击火器的时间内发射15支箭。[的有效射程也只有80到100米,在这个距离上,子弹很容易从装甲上弹下来。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