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尾城在哪里
‘壹’ 日本各地区地名
日本地名
§地名§
日本自平安时代初期形成六十六国二岛的行政区划,直至幕末无变化。明治元年(1868年)曾细加划分,新增十一国,废藩置县时被一起废除。六十六国二岛共分为五畿七道,分别是:
畿内五国(五畿):大和、山城、摄津、河内、和泉;
东海道十五国: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总、下总、安房、常陆;
东山道八国: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七国:若狭、越前、加贺、能登、越中、越后、佐渡;
山阴道八国: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山阳道八国: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
南海道六国:纪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
西海道九国二岛: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萨摩、大隅、壹岐岛、对马岛。
有时候,也根据中国的习惯而称各国为州,如甲斐为甲州,远江为远州,纪伊为纪州等,故西海道九国合称“九州”。相应,各国的国守,谓之曰太守。另外,陆奥、出羽(不少游戏中分陆奥为岩代、磐城、陆前、陆中、陆奥,分出羽为羽前、羽后,其实是明治初年的细分)地方为“东北”;山阴、山阳两道为“中国”(这是相对京都、奈良的距离远近而言,六十六国各有远、中、近之分,如九州诸国就属于远国,但通常“中国地方”仅指山阴、山阳两道;同时也有“日本国中部”之意,因为古代奥羽的大片土地还是虾夷人的居住区);京都、大坂地方为“关西”;箱根(在伊豆与相模的交界处)以东的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上野、下野八国地方为“关东”,上杉谦信的“关东管领”职,名义上管领的就是这些地方(外加甲斐、伊豆)。
各国的政厅(国衙)所在地称为国府或府中,府中所建的城堡自然就是府中城。这种公家政治时代的产物直到战国时代仍有遗留,其实骏府就是骏河府中的简称,同样甲府城也就是甲斐府中城。当然,其作为国衙所在地的职能早已名存实亡。
国中还有其它各种城、砦、关等,其名多由所在地名而来。天皇与足利氏(将军家、管领家等)的居馆专称“御所”,如京都御所、室町御所、镰仓御所、小弓御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名有重复出现:备中、伊豫、武藏都有松山城;石见、能登都有七尾城;与羽柴秀吉水淹的备中高松城隔濑户内海相望的有讃岐高松城,等等。同一个地名,在同样的读音下有时会有数种汉字写法:“小弓御所”也作“生实御所”;德川家康的居城远江滨松城的前身有“引马”、“曳间”、“引间”、“曳马”排列组合的四种写法;等等。究竟该怎样写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贰’ 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战争战役有哪些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包括富士川之战 一之谷之战 屋岛之战 坛之浦之战)
名称说明
“源平合战”是一般的俗称,但并不足以正确描述事实,甚至有所误导。
虽然“源平合战”的两大阵营领袖为源氏和平氏,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持源氏,平氏就支持平氏。事实上,同族间的战争屡见不鲜。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为难,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离析,彼此交战的悲剧。类似的故事在数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亦多有所闻。
·支持源氏的平家
北条时政、熊谷直实、畠山重忠、梶原景时、三浦义澄、千叶常胤、上总広常等。
·支持平家的源氏
新田义重、志田义広、佐竹秀义、源季贞等。 正中之变后醍醐天皇试图推翻镰仓幕府的第一次未遂事件。发生在正中元年(1324年),故名。这年9月,后醍醐天皇召美浓国豪强土歧赖兼,多治见国长等人,抵京都共商起兵倒幕,事泄。镰仓幕府六波罗探题派兵突然查抄土歧,多治见住所,以煽动推翻幕府罪逼迫二人自杀。随后又逮捕日野俊基等人,并流放日野资朝至佐渡。
中先代之乱中先代之乱:建武政权时,北条时行欲恢复镰仓幕府所发生的战乱。1333年推翻镰仓幕府后。北条氏利用后醍醐天皇推行新政的失误,其残党在各地纷纷起事,企图恢复北条的统治。其中以北条高时之子北条时行势力最大。1335年7月北条在信浓地方豪族趣访赖重等支持下举兵,聚集各地残党,在武藏地区大败相模守足利直义的军队,攻下镰仓。8月,尊氏急领大军东征,收复镰仓,趣访赖重等自杀,北条时行逃亡。因时行占领镰仓后,称父高时以前为先代,而自称中先代,史称中先代之乱。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张国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桶狭间合战 桶狭间合战让一个名字响彻全日本,这个名字叫做“织田信长”。信长因桶狭间合战而迅速崛起成为一方霸主,之后便开始了梦想统一全日本的战略。 河越合战河越合战是日本战国三大夜战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严岛合战、桶狭间合战。
河越城位于整个武藏国的中心地带,武藏野大平原的北部,在西面和南面是地势平坦的平原一直向远方延伸与东边荒川沿岸的低地相连接。小田原城的北条氏将河越城看作自己进图天下的第一步,在击败关东上杉氏后成功夺得河越城的控制权。但此举引起周边大名的不安,于是在北条氏康接任死去的父亲北条氏纲继承家督后,今川家、武田家、关东两支上杉家的军事力量怀着各自的如意算盘联盟后共同对抗北条氏,声势浩大的上杉联军将河越城团团围住。严岛合战【战役简介】严岛合战是日本战国三大夜战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河越合战、桶狭间合战。
严岛又名宫岛,是个周长30.9公里,面积仅30.17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对岸的大野,也不过1.8公里而已。昔日平家曾在此修建了严岛神社,岛遂以社名。姊川合战 1570年6月,织田信长为报被浅井和朝仓前后夹击之仇,率领本部和德川盟军进攻浅井长政。
于是,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在姊川遭遇,隔河布阵。织田军以坂井政尚,池田恒兴,羽柴秀吉,柴田胜家,森可成,佐久间信盛六队前锋沿姊川布阵。织田信长统领中军在后压阵,另有左军稻叶一铁,右军氏家卜全、安藤守就、丹羽长秀。德川家康领德川军在织田军的左方布阵,由酒井忠次、石川数正两大家老辅助。对岸,浅井长政以矶野员昌为前锋,自为中军与织田军对阵。朝仓军由朝仓景健,朝仓景纪率领与德川军相抗。这一战是侧面引军突入作战的典范。
开战伊始,浅井军前锋矶野员昌对织田军猛烈攻击,织田军前锋一到四队都被击破。形势危急之际,稻叶一铁从后赶上对浅井军的右侧面发动急攻,解救了织田军前锋的危机。浅井军不敌织田军,败退。同时,德川军神原康政也迂回到朝仓军的右侧面发动急袭。在德川军的勇猛攻击下,朝仓军败退。姊川一战,浅井、朝仓两家大败,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织田信长对抗。最后,浅井、朝仓两家依次被织田信长所灭。 三方原合战
1562年,德川与武田联手灭掉今川家后,两家领土相邻面积更大了,关系也日趋恶化。到了1572年,武田信玄加入信长包围网,并成为支柱;而德川家康是信长唯一的盟友。两家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1572年10月,就在信长为包围网焦头烂额时,武田信玄终于出兵,率武田与北条联军共25000人从信浓攻入远江,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山县昌景率军5000进攻三河,秋山信友率军2000进攻美浓的织田领地,同时武田家的水军也从骏河出发,军容极盛。此时德川家康的兵力只有1万人,除去各城的守兵,实际能调用的兵力只有8000人。信长此时因为各地战况的紧迫,仅派出了由佐久间信盛和平手凡秀率领的3000援军。。。。。长篠之战,又称长筱合战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场着名战役。此战对于武田胜赖来说,是一幕不得不出演的悲剧。他以外姓回归本宗,担任家督后,见威望不足以服众,面对其父武田信玄留下的诸多骄横的老将,必须打赢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才能使自己的宝座稳如泰山,为此他只能屡屡发兵西进,寻找与织田、德川决战的机会。然而此时织田信长已从畿内乱局中腾出手来,统率数万大军支援德川家康,相比之下,武田军兵力既寡,士卒也因顿兵坚城长筱之下而日显疲惫,从纯军事角度来说,胜赖实在应该退兵,但从政治影响来考虑,他却可悲地不得不经此一战——只要一退,立刻威信扫地。 手取川之战天正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明神宗万历五年)九月十五日,成功攻陷七尾城的上杉谦信于十七日攻占能登半岛的要冲末森城,接着率领三万人进入加贺国石川郡的松任城。此时织田军则是从越前侵入加贺,将小松,本折,安宅,富监一带的本愿寺一揆(农民反抗军)势力配合火攻加以消灭后向北推进;而且织田军的先锋部队阵容包括 柴田胜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前田利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佐佐成政等织田家中赫赫有名的精锐武将,信长有一战之意图.。
知悉织田军动向的谦信则表示要“堂堂正正地迎击”谦信在看了由实盛演出的戏“扬名北国街道”时也喊出:“这是好兆头!”并决心与信长决战。另一方面,织田军不知七尾城已被上杉军攻占,还好整以暇地渡过凑川=手取川向加贺北部进击,并屯驻于石川郡的水岛,而此地距离松任城仅有六公里。在石川平原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紧迫气氛时,织田军终于接到了七尾城陷落的消息,并于九月二十三日深夜开始撤退。谦信见机不可失,立即鼓舞部队士气并展开追击战,上杉军出松任城之后,一路向水岛进军,对织田军的背后展开急攻。由于被谦信的部队神速推进的惊人气势压倒,无数织田军被手取川的激流冲走,而来不及逃走被俘的人数超过一千。谦信在初次交锋大胜之后,威名更盛。
讨伐武田1581年为信长全盛期。2月28日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一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为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信长公记提到此演练:“贵賎群众者、得以生于如此可喜可贺天皇之世、……心怀感激演练逐次进行,乃成从上古至后世之壮景。”1581年5月,织田军的攻势凌厉。并趁防守越中的上杉军武将河田长亲突然死去的空隙,行军至越中,占领了大部分的土地,终得以夺回于1581年3月23日即为武田军占领的高天神城。此时在纪州的杂贺众开始内部分裂,支持信长派的铃木孙一与反信长派的土桥平次等人互相争斗,导致杂贺众势力衰退。接着针对高野山于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残党与足利义昭密通等与信长为敌的动作,信长派出数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决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却不合理地将信长派去的使者全部杀害。被激怒的信长逮捕织田领地中数百名高野山僧人,并命令河内、大和的各大名包围高野山。1582年2月1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义昌向信长提出投奔织田家的请求。信长答应后,于2月3日向信忠发出针对武田的大动员令。于是德川家康从骏河、北条氏直从关东、金森长近从飞驒、信忠从木曾处各自开始进攻武田领土。其兵力数量,据言超出十万以上。面对此境的武田军,在伊那城的守城将下条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献给织田军、接着信浓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岭、骏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骏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争先恐后地投降织田军,于是连有组织地抵抗都没有的武田军就此败亡。信长出阵讨伐武田是在3月8日、当天信忠占领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东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胜頼信胜父子,至此武田氏灭亡。
山崎合战
本能寺事变后,秀吉立刻与正面敌人毛利家讲和,从备后彻夜赶回姬路城。休养二日后,六月九日,以浅野长政为先锋,开始向京都进军,十一日赶到摄津尼崎时,留守有冈城的信长部将池田恒兴、崛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加入秀吉军,使秀吉军的总兵力达到四万余。十二日夜,大军在摄津富田扎营,秀吉登上大坂城,会见了织田信孝与丹羽长秀,然后合兵一处向京都进军。 小牧·长久手之战小牧·长久手之战是于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其时耗费将近一年,虽以德川军胜利告终,但因羽柴秀吉外交策略奏效,导致德川家康失去此战的正当性,不得已之下向羽柴秀吉议和,此战才告结束。而此战之后,在丰臣秀吉心中亦埋下了对德川家康这位敌手的敬佩和猜忌的种子。小牧·长久手之战后,羽柴秀吉借此笼络了最大的反对势力德川家康,为桃山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德川家康的实力还依旧保存,成为其日后建立德川幕府的基本力量。关原合战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此战是德川家康与丰臣秀赖的家臣石田三成的直接对决。由于其战争的胜负影响了谁可以拥有天下,所以此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最终在小早川秀秋叛变之下,使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为其建立德川幕府奠定了基础。 大坂之战发生于江户时代早期,是江户幕府消灭丰臣家的战争
‘叁’ 日式建筑的城堡
日本城堡,从公元前后到近代有着将近20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御敌于外,因此大多结构坚固,实战性强。日本城堡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既是日本各地长期军事发展的最终产物,也是日本从古至今军事变革的见证,它从另一个侧面记录着日本的战争历史。 日本的城郭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
1.弥生时代~平安时代这是一个开始出现战乱的时代。以抵御外敌为目的的“设施”在此时开始显得必要。因为与当时的唐朝、朝鲜关系紧张,九州地方普遍出现了土筑的水城,这是日本最为古老形式的城。后来,全国各内陆地区陆续开始出现模仿唐朝、朝鲜而建的“朝鲜式山城”,在这种城的形式上发展成后来以山为防御本体的山城,可以说,这时日本的城还是有很浓的外来色彩。
2.镰仓时代~室町时代镰仓时代武士的出现对日本城郭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武士的居处大多在平坦的地势上,出于作战、防备的本性,武士们常常在居所周围垒土台、挖深沟,构筑相对安全的施设。这种形式的“居所”后来发展成为“馆”、“平城”。在镰仓末期、南北朝时期,恶党、山贼群起,他们凭借地势有利的山体,让讨伐的幕府军队吃尽了苦头。各守护大名纷纷效仿的将自己的“馆”、“平城”移到了地理位置优越的山头上,这就形成了战国时期叱咤一时的山城的雏形。
3.战国时代军事的高度紧张使得城郭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时期有平城、平山城、山城、水城等几种形式。
4.江户时代在这个政治稳定的时代,城作为防御单位的作用大为减弱。这个时期主要以街道、市町的建设为主。出于经济发展、交通便捷的目的,战国时代的主流---山城显得不合时宜,因此绝大多数的山城遭到毁弃,平城和平山城是这个时代城的主要形式。 1.山城 在要害处筑起的城。城中所属武士平时居于山中或山下,战时则登上位于山头的城郭作战,不同的山势所筑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体筑成。而备中松山城则是筑在山顶。因为对地势越高越不易遭受进攻的共识,一般的山城都不会放弃高度上的优势。当时号称“长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浓稻叶山城、出云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杰出代表。但是随着铁炮的出现,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强大火力来稳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优势也就不再明显了。山城致命的一个缺点就是交通不便。在军事行动中的机动性远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发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大名纷纷将居城从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织丰时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2.平山城 对这种形式的城郭,容易错误的理解成山城--->平山城--->平城的发展顺序。实际上平山城是与山城同时出现的一种城郭形态。主要是因为自然地势条件的限制,如筑于丘陵、小山上的城。这种形式的城郭在战国时期为数甚多。如近江安土城、播磨姬路城、肥前熊本城都属于这种情况。因为是以整个山丘为筑城本体,所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城的规模非常壮观。
3.平城 大坂城就是最巨大的一座平城。随着战国中后期城郭的平地化,这种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的平城成为了城的主流。但是对于仍处在战乱中的大名们来说,对于这种平地式的城塞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所以后来又出现了大批辅助防御的卫星支城。即大名坐镇中心的平城,周围边境上筑起山城,委派家臣守备。尤其是当兵农分离实现后,这种防御体系更加体现出了优势。到了江户初期,因为局势的平静,平城才真正成为了主流。同时大部分的支城也都在一国一城令下被毁。
4.水城 周围完全被海、川围绕的城。对这种形态的城来说,船是唯一的攻击手段。因此在防御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很难被围困。战国时期最有名的水城当属村上水军所处的濑户内海上的能岛水城。丰后大友家的水城也非常有名。在丰后丹生岛水城一战中,大友军用大炮猛轰岛津水军,让敌人吃足了苦头。这在后来给水城攻守都提示了一个新的方法。 江户城始建于15世纪中叶,当时规模不大,仅100多户.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并在此设立幕府后,江户便成为日本的首都.明治元年(公元1866年),明治军队进占江户后,把江户改为东京。本江户城遗址位于东京都中心千代田区,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的特别史迹.十二世纪初,因是豪族江户氏的居馆,因此的名。
江户城从庆长十一年开始大规模建造起,至宽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止,前后建设了近半个世纪.当时的江户城东西约5.5公里,南北约4公里,四周围有内壕和外壕,外壕周长约16公里.有城廓两重,内廓的总面积264万平方米.城内建筑宏伟,有望楼20座、城门36个,还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宫殿.江户城历经几十年的沧桑,面貌与当年差别很大.外壕基本已平,望楼仅有樱田橹和富士橹,城门仅田安门、清水门和樱田门依然如故,本丸、二之丸、西之丸和5层城楼天守阁遭火焚后已不复存在,唯有巨大的石垣垒成的内壕完好无损.
江户城皇宫是古典式楼阁,隐没在郁郁葱葱的林荫之中.经过二重桥,越过内壕,进入皇宫的正门——二重门,迎面至高约13.4米的仪见橹,白壁灰顶,既典型又庄重.皇宫内共有宫殿7座,全是战后所建,总面积为23000平方米,白色的墙壁、茶褐色的铜柱、绿色的瓦顶,极富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正殿是皇宫的中心,正殿的松之阁是皇室举行主要活动和礼仪活动的场所.长和殿是每年1月2日新年和4月29日裕仁天皇生日时接受群众祝贺的地方.丰明殿是宴会厅,吹上御所则是天皇居住之地.皇宫东面的东御园于1968年重建.苑内的大手门原是旧江户城的正门,里面的百人番所是德川幕府时代谒将军的最后一个检查守卫站,再深处就是昔日将军的私邸和幕府执政之地.东御苑内的桃华乐堂是皇后的音乐堂,还有不管从哪一方向看都是同一形态的富士见橹和被烧毁的天守阁残留下来的天守台等古建筑遗迹.苑内的二之丸于1960年重新修复,园内景色优雅,是日本回游式庭园.园西北天池壕旁种植着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各种名贵树木260株.皇宫北面的北之丸,是一个三角形地带,被千鸟渊、牛渊、清北壕包围,1969年起辟为公园.园内有日本武道馆、科学技术馆、国立近代美术馆、西部是幽静的日本式花园.皇宫外苑里面有高耸的苍松翠柏和宽敞洁净的大草坪,这里已成为国民公园。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冈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现在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门、樱门、橹、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户屋形等成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走过石桥就进入大阪城内城,循着步道经过一片有六百株的樱花林,即可达天守阁,阁内已改为博物馆典藏着大阪的历史资料,1997年3月完成天守阁的整修,并将城迹修建后增添市民之林、纪念树之林和运动场,成为拥有丰富绿地的市民绿地。
大阪城天守阁本来是于十六世纪由丰臣秀吉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兴建工程。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也是由各地三年内动诸侯所捐献而来,并且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个长达 12 公里 的石墙,估计约动用了 50 万块的石块。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然经过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从残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怀想当年德川与丰臣交战时的惨烈情形。其它如大手门以及多门箭楼则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颇值得观赏,除此之外,在樱门的部分则有一块约有36 帖榻榻米大的石块,更让观者匪夷所思,到底当年是花费多大力气力与血汗才得以镶钳竖立在石壁之上。
天守阁指的是大阪城内主要的建筑主体,而现在的天守阁则是经过1931 年模仿丰臣时代的天守阁外观所建造的。高 13 公尺 的天守台上矗立着高 39.8 公尺 的天守阁,最高的第八层楼上则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层楼则展示了包括各种的武器、丰臣秀吉的木像、书简、以及以模型展示当年作战的作战图等,还有以电视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绘丰臣秀吉的一生,除此之外也呈现了大阪城复原之后的模型。在 2 至 7 楼的数据馆中,你将可以看到短小的丰臣秀吉由一介平民成为不可一世的英雄,其辉煌却也悔恨的一生,所以天守阁等于是了解这位日本战国时代枭雄的最佳地点。经过 1997 年重新翻修之后,现今天守阁有着白色的墙面配以绿色的屋瓦,并在每个飞翘的檐端妆饰着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与龙头鱼身(有鲤跃龙门之意)的动物造型,看来相当金碧辉煌,也仿佛重现当年丰臣秀吉壮阔的雄心与曾有的辉华。 熊本城位于日本熊本县熊本市,熊本城又名银杏城(由于当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时,已经考虑到万一发生围城战时,城内需要有食物供应,因此便广植银杏,甚至连城内铺床的材质,都是利用里芋的茎晒干做成的,可以作为围城战时的战备存粮)是日本着名景点之一,与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称为日本的三大名城,为名将加藤清正耗费七年心血完成,前身是室町时代隈本城加以改建成,是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模式。江户时代丰臣政权入主肥后国后,当地藩主的官邸,面积达九十八万平方公尺,最有名的特色就是“令军队想放弃”(武者返し),意即易守难攻;不过在西乡军发动攻势之前(明治10年(1877年)的西南内战中),其天守阁意外发生大火,火势虽然立刻获得控制,但是许多重要的文物、城楼已遭到烧毁,日本政府于战后经将熊本城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1960年开始重建。熊本城,是由丰臣秀吉的旗下大将 --- 加藤清正,在他为熊本城主时,于 1607 年建造的。加藤清正以擅于筑城闻名,最初的熊本城以纯木造的 49 座塔闻名,但在 1877 年时遭祝融肆虐,现已不复见。过去的熊本城,曾在明治时代的动乱“西南战争”稳住日本的半壁江山。当时九州豪杰西乡隆胜的大军,从鹿儿岛誓师北上,所向披靡。但是大军杀到熊本城后,百攻不下,只能望城兴叹。城堡的大天守阁及小天守阁(日本城堡的军事指辉中心)曾遭受毁坏而重建,现已成为熊本城的代表与象征,而储存粮食和武器的宇土橹,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另外还有“武者返し”之称的石墙、以及内藏加藤和细川家族所遗留下来的甲胄、刀、剑、旗号及古玩的天守阁,都是不可错过的参观品。现今熊本城主要的天守阁是在昭和 35 年 (1960) 重建的,但熊本城整体的格局还是保存得相当完整。
‘肆’ 日本战国前田家族是在四国岛吗
你说的是前田利家的前田氏吗?
前田利家的前田氏开始时从属于织田信长,前田利家一直是柴田胜家的部下,但与丰臣秀吉是好友
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与柴田胜家开战,通过贱岳合战打败了柴田胜家,并最终攻占了柴田胜家的本城北之庄城,柴田氏灭亡
当时,前田利家一直在上司和好友之间徘徊,虽然参加了贱岳合战,但两不相帮,战后投奔了丰臣秀吉,之后屡立战功,成为丰臣秀吉手下仅次于德川家康的大人物(五大老排名第二),受封加贺、能登国主
前田利家死后,德川家康灭亡丰臣氏,但前田氏由于和德川氏有复杂的姻亲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虽是外样大名,但以准亲藩的身份受封加贺藩藩主,领有加贺、能登、越中三国的大部分领地,还兼有前田利家之妻前田松的嫁妆领地——近江国弘川村
所以,前田氏不可能跑到四国岛去的,他们的领地一直是加贺一带
‘伍’ 箕轮城的日本一百名城
根室半岛砦迹群
五棱郭
松前城 弘前城(青森县)
根城(青森县)
盛冈城(岩手县)
仙台城(宫城县)
多贺城(宫城县)
久保田城(秋田县)
山形城(山形县)
二本松城(福岛县)
会津若松城(福岛县)
白河小峰城(福岛县) 水户城(茨城县)
足利氏馆(鑁阿寺)(栃木县)
箕轮城(群马县)
新田金山城(群马县)
钵形城(埼玉县)
川越城(埼玉县)
佐仓城(千叶县)
江户城(东京都)
八王子城(东京都)
小田原城(神奈川县) 新发田城(新潟县)
春日山城(新潟县)
甲府城(山梨县)
武田氏馆(武田神社)(山梨县)
松代城(长野县)
上田城(长野县)
小诸城(长野县)
松本城(长野县)
高远城(长野县) 高冈城(富山县)
七尾城(石川县)
金泽城(石川县)
丸冈城(福井县)
一乘谷城(福井县) 岩村城(岐阜县)
岐阜城(岐阜县)
山中城(静冈县)
骏府城(静冈县)
挂川城(静冈县)
犬山城(爱知县)
名古屋城(爱知县)
冈崎城(爱知县)
长筱城(爱知县)
伊贺上野城(三重县)
松阪城(三重县) 小谷城(滋贺县)
彦根城(滋贺县)
安土城(滋贺县)
观音寺城(滋贺县)
二条城(京都府)
大阪城(大阪府)
千早城(大阪府)
竹田城(兵库县)
筱山城(兵库县)
明石城(兵库县)
姬路城(兵库县)
赤穗城(兵库县)
高取城(奈良县)
和歌山城(和歌山县) 鸟取城(鸟取县)
松江城(岛根县)
月山富田城(岛根县)
津和野城(岛根县)
津山城(冈山县)
备中松山城(冈山县)
鬼之城(冈山县)
冈山城(冈山县)
福山城(广岛县)
郡山城(广岛县)
广岛城(广岛县)
岩国城(山口县)
萩城(山口县) 德岛城(德岛县)
高松城(香川县)
丸龟城(香川县)
今治城(爱媛县)
松山城(爱媛县)
汤筑城(爱媛县)
大洲城(爱媛县)
宇和岛城(爱媛县)
高知城(高知县) 福冈城(福冈县)
大野城(福冈县)
名护屋城(佐贺县)
吉野里遗址(佐贺县)
佐贺城(佐贺县)
平户城(长崎县)
岛原城(长崎县)
熊本城(熊本县)
人吉城(熊本县)
大分府内城(大分县)
冈城(大分县)
饫肥城(宫崎县)
鹿儿岛城(鹿儿岛县)
今归仁城(冲绳县)
中城城(冲绳县)
首里城(冲绳县)
‘陆’ 能登国的历史
从南北朝时代以来田山氏就是该国守护,应仁之乱后战国大名化,但随着田山七人众的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退。以七尾城为主城的守护田山家进入战国时代后,在田山义总死后,其弟及其子对立争权,在重臣温井一族的帮助下,义总次子义续继承了家督之位,而此后温井氏逐渐掌握了田山家的实权。但另一重臣游佐氏与温井氏激烈对抗,最后形成了除了以上两家的长、三宅、伊丹等七人众的重臣合议制,至此田山家的守护权力尽失。
但随着七人众中的主导权之争,温井和游佐两家的争斗再开,最终游佐续光被击败,逃往越后。但新守护田山义纲不甘心做重臣傀儡而暗杀了在争斗中胜利的温井绍春,拟重掌本国支配权。但此举造成了重臣层的极大反感,最终于1566年重臣们流放义续和义纲父子,立义纲之子义庆为主。新政权由长和游佐两家主导,守护权力再次傀儡化。
1576年,越后的上杉谦信图谋拥立一直在上杉家的上条政繁为能登守护,以此为借口悍然出兵能登。上杉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陷的能登诸城,直逼田山家主城七尾,而在战乱中守护田山义庆被重臣毒杀,最终游佐续光为上杉家内应,同时杀光了对头长氏,七尾城落城。守护田山氏的统治终结,能登并入上杉家版图。
而在1578年谦信死后,能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长氏一族唯一的幸存者长连龙在织田信长的援助下反攻能登,很快能登就变更到信长版图之下。信长任命菅屋长赖,福富行清,前田利家作为奉行对能登进行统治,而前田利家更是于1581年受封能登一国。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对立,利家于柴田的统率下参加了贱岳合战,但在战中不救援友军佐久间胜政而撤退,加速导致了柴田军败北。战后利家因功获得了能登一国和加贺半国的奖赏。
利家死后,次子利政在关原之战中属于西军而遭到改易,而加入东军的长子利长因功获得了奖赏,最终领有了加贺、能登、越中百万石的封地,建立了加贺藩,作为德川政权下实力最强的外样大名延续于江户时代。
‘柒’ 日本战国时代,镇守越后春日山城的大名是谁
享禄元年(公元1530年),一月二一日,在春日山城,越后国大名长尾为景的末子出世。
寅年出生的他,被父亲取名为虎千代。
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被送入春日山城下的林泉寺(今上越市中门前),在名僧天室
光育禅师的门下开始了禅道的修行,同时也在禅师的指导学习文武之道。时年七岁。
同年八月三日,其父为景宣布退隐,并将家督之位让于长子晴景。
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奉兄长晴景之命,离开了林泉寺。元服,改名平三郎景虎。
时年一十四岁。同年,其父为景病死。
天文十四年(公元1544年)奉兄长晴景之命由三天城移镇附近豪族有不稳迹象的栃尾城
(今栃尾市大野),一战击溃了近邻的豪族势力的攻击。(详情见栃尾城之战)时年十五
岁。
天文十五年(公元1545年)十月一二日,上杉家家臣黒田秀忠杀害了景虎的兄长上杉景
康,于黒滝城(今西蒲原郡弥彦村麓字,据说是极其险峻的要害之地,我看见过一张照
片,感觉上了不起就是个制高点罢了…………搞不懂小日本的思维方式))起兵谋反。晴
景下令命景虎讨伐秀忠。秀忠以离国出家为条件,提出了讲和的请求。景虎同意,退兵回
到了栃尾城。(详情见黒滝城之战)
天文十六年(公元1546年)一月,黒田秀忠再一次占据了黒滝城起兵反乱。同年二月二八
日,景虎奉越后守护上杉定实的命令出阵黒滝城,落城。黑田秀忠以下一族三十余人尽皆
切腹自尽。以此为契机,在越后开始响起让景虎担任越后守护代的呼声。同年四月,晴景
起兵讨伐景虎未果。
天文十八年(公元1548年)一二月三〇日,景虎在越后守护上杉定实的调停之下,与其兄
晴景结“父子之义”,以晴景养子的身份继承上杉家的家业,入主春日山城。时年十九
岁。
天文十九年(公元1550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后守护上杉定实病死。二日后,景虎接到室
町幕府一三代将军足利义辉下达的白伞袋、毛毡、鞍覆等物的使用特许,开始享有与国主
大名等同的待遇。时年二十一岁。同年一二月,一门众长尾政景在坂戸城(今南鱼沼郡六
日町)起兵谋反。(详情请见坂戸城之战)
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二月一日,长尾政景向景虎送去降伏的誓词,景虎允诺。至
此,景虎已经将整个越后纳入其掌握之下了。
天文二十一年(公元1552年)一月十日,关东管领上杉宪政败于北条氏康之手,逃往上野
平井城(今群马县藤冈市)依附于长尾家。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后奈良天皇命景虎叙任从
五位下弹正少弼。同年六月二十日,景虎派遣平子孙太郎、庄田定贤镇守沼田城(今群马
县沼田市)。
天文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二月十日,其兄晴景病死。同年六月,信浓诸将村上义清、
高梨政赖、井上清政、岛津忠直、栗田宽明因被武田晴信夺去领地,赶赴越后向景虎请求
援助。欣然同意的景虎立刻发兵八千出阵川中岛。九月归国。(第一次川中岛合战)九月
下旬,率精兵二千人上洛,拜揭后奈良天皇、将军足利义辉。十二月八日,京都大德寺前
住持第九十一世彻宗九,授之以“宗心”的法号。时年二十四岁。
天文二十三年(公元1554)十二月,北条城(今柏崎市)城主北条高広,在武田信玄的唆
使下起兵谋反。(详情请见北条城之战)
弘治元年(1555年)一月十四日,景虎命安田城(仅柏崎市)的安田景元及柿崎景家的琵
琶岛城众进攻北条城。同年二月,景虎自善根(今柏崎市善根)出阵,并亲自在阵头指
挥。孤立无援的北条高広遂降伏于景虎的军门之下。同年七月,再次率领八千大军出阵川
中岛。两军对阵达百五十日以上,闰十月十五日,在今川义元的调停下,和武田家和睦,
率兵归还越后国。(第二次川中岛合战)时年二十六岁。
弘治二年(1556年)六月,景虎决意要出家为僧,并开始前往高野山。乘此机会,箕冠城
(中颈城郡板仓町山部)城主大熊朝秀私通武田晴信起兵谋反。听闻大熊的谋反的休息之
后,被长尾政景说服,暂时断绝了出家的念头,回归春日山城。于驹归一带(西颈城郡青
海町)大破大熊部。(详情请见驹归之战)
弘治三年(1557年)二月十五日,景虎方的葛山城(今长野市)被武田军攻陷。四月二十
一日,景虎军势善光寺着阵。八月二十九日,两军于上野原(今长野市)发生大规模冲
突。(第三次川中岛合战)时年二十八岁。
永禄二年(1559年)四月三日,景虎统兵五千再次上洛。同年五月一日,拜揭正亲町天
皇、足利义辉。浏览京都周边仏阁等,同年六月二十九日归国。
永禄三年(1560年)一月二十七日,祝贺正亲町天皇即位大典献上金帛币物。同年三月二
十九日,松仓城(富山县鱼津市鹿熊)城主椎名康胤参阵助势。同月三十日,发动对富山
城(富山市本丸)城主神保长职的讨伐战。(富山城攻略战)同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关东
管领上杉宪政迎入厩桥城(群马县前桥市曲轮町)。
永禄四年(1561年)二月,率领武将二百余人,总军势十一万五千余骑的大军包围小田原
城。围攻一月有余,未能陷落小田原城,不得不收兵撤退。同年闰三月十六日,在镰仓鹤
冈八幡宫,继承了关东管领和上杉这个姓氏。上杉宪政还赠之以苗字,改名上杉政虎。同
年六月二十一日,从厩桥城出发,二十八日归还春日山城。(详情请见小田原攻略战)同
年八月一四日,与信玄在川中岛对决,率领一万八千大军自春日山城出法。同年九月九
日,于川中岛展开恶战。(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同年十一月,北条氏康进攻武蔵松山城,
政虎率部出阵。二十七日,于武蔵生山击破北条军。时年三十二岁。
永禄五年(公元1562年)拜领将军足利义辉的“辉”字,改名辉虎。同年一月六日,馆林
城攻略,小泉城(群马县邑乐群大泉町下泉字城内)城主富冈重朝请求参阵。同年二月九
日,讨伐馆林城的赤井照景,十七日落城。(详情请见馆林城攻略战)同年三月,在关白
近卫前嗣,前关东管领上杉宪政的陪伴下归城。同年七月,为救援松仓城的椎名康胤,出
阵越中,击破神保长职,使神保长职降伏于其军威之下。同年十一月,北条家五万大军逼
近松山城。岩槻城(崎玉县岩槻市)城主太田资正向辉虎求援。同月二十四日,辉虎为救
援松山城自春日山城出发,不幸大军为大雪所阻。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入沼田城越年。
永禄六年(公元1563年)一月,于厩桥城号令关东诸将救援松山城。同年二月四日,松山
城落城。将军势转向骑西城(今崎玉县北崎玉郡骑西町)。(详情请见骑西城攻略战)同
年四月十五日,进攻佐野昌纲的唐沢山城(今栃木县佐野市富士町)。(详情请见唐沢山
城攻略战)同年六月归国。同年六月二十三日,辉虎之师,天室光育禅师逝世。同年十二
月,北条氏康武蔵原出阵,政虎被迫再次关东出阵。同年闰十二月十九日,进攻和田城
(今群马县高崎市高松町),常陆小田城(茨城县筑波郡筑波町小田)城主小田氏治暗通
北条氏康背叛辉虎。时年三十四岁。
永禄七年(公元1564年)一月二十九日,政虎停止了对和田城的攻击,转而向小田城发动
进攻。城主小田氏治兵败逃往菅谷氏的土浦城以图东山再起(小田城攻略战)。紧接着又
展开唐沢山城攻略。同年二月十七日,城主佐野昌纲降伏。色部胜长、荻原伊贺守、吉江
织部奉命留守唐沢山城。(详情请见唐沢山城攻略战)同年三月四日,得到武田信玄在信
越国境集结部队的报告,被迫退兵回归越后。同年七月下旬,率兵自春日山城出发。同月
二十九日,着阵善光寺。同年八月一日,在更科八幡宫祈愿胜利。三日后,进入川中岛地
区,期望与武田军决战。对阵六十余日依旧是不分胜负之局。在修复了饭山城,命桃井义
孝、加地春纲留守之后,于同年十月一日归国。(第五次川中岛合战)同年十月,佐野昌
纲再次背叛政虎。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上杉军沼田城着阵。二十七日,唐沢山城攻略,大
败佐野昌纲。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带着佐野家人质共三十余人归国。(详情见唐沢山城
攻略)
永禄八年(公元1565年)一月八日,武田信玄进军上野。同年十一月,北条氏康、武田信
玄开始攻击关东的上杉方诸城。受到出阵要请,辉虎再度关东出阵。同月二十七日,馆山
城(千叶县馆山市)城主里见义弘参阵。时年三十六岁。
永禄九年(公元1566年)二月、小田城攻略开始。十七日,小田城陷落。(小田城攻め)
同年三月,进攻千叶胤富的属城臼井城(今千叶县県佐仓市)原胤贞。千叶胤富与北条氏
康的联军前来救援,被迫退兵。同年五月九日,自关东归国。同年九月五日,上野金山城
(群马县太田市)城主由良成繁背叛辉虎私通北条方。二十九日、武田信玄攻陷上杉方箕
轮城(群马县群马郡箕轮町)。同年十二月二十日,辉虎关东出阵,进入沼田城,并催促
佐竹义重参阵。
永禄十年(公元1567年)二月二十日,下野佐野昌纲再度背叛。辉虎、小山秀纲、太田资
正共同出兵讨伐,唐沢山城再度落城.(详情请见唐沢山城攻略战)同年三月十五日,辉
虎、小山秀纲、宇都宫広纲联名要求佐竹义重参阵,义重允诺。同年四月六日,厩桥城城
将北条高広应北条氏康之约起兵谋反。辉虎对沼田城城将松本景繁、小中大藏少辅、新发
田右卫门大夫下达对高広的讨伐令。同年五月十六日,任命色部胜长为唐沢山城将,归还
春日山城。同年十二月,甲、相、骏三国同盟破弃,信玄展开骏河攻略。今川氏真向辉虎
求救。北条氏康和今川氏真都对武田领实施盐禁(武田领的甲斐国和信州都是内陆国,不
产盐),希望辉虎也采取同样的措施。辉虎以“自古以来,武士相争只有用刀箭,那有用
盐米之说”的理由,拒绝了氏真的要请。并命藏田五郎左卫门向武田领运盐。
永禄十一年(公元1568年)越中的椎名康胤,勾结一向一揆众开始威胁越后。辉虎率兵讨
伐椎名的松仓城,在渡过神通川之后,于放生津(富山县新凑市)着阵。同年三月十六
日,守山城(富山县高纲市东海老坂)攻击开始。鸟坂城城主中条藤资报告“本庄繁长谋
反”,被迫停止攻击。二十五日,归还春日山城。同年十月二十日,自春日山城出阵。同
年十一月七日开始攻击本庄城。是年大雪,难以展开攻势。(详情见本庄城攻略战).同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会津的芦名盛氏和米沢的伊达辉宗向辉虎提出了赦免本庄繁长的请
求,为辉虎断然拒绝。
永禄十二年(公元1569年)一月九日,本庄繁长以小分队奇袭辉虎的阵营,色部胜长战
死。同年三月、本庄繁长再次通过芦名盛氏、伊达辉宗向辉虎提出助命(就是叫饶命的意
思啦)的请求。辉虎允之。将繁长之子显长留做人质,凯旋回春日山城。同年八月二十
日,再次发动对椎名康胤的讨伐,越中出阵。二十二日,越过堺川(境川),开始对松仓
城展开攻击。攻略后,留河田长亲为鱼津城城将,统领越中守军。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关
东出阵,进入沼田城,开始召集关东诸将参阵。时年四十岁。
元亀元年(公元1570年)二月十八日,北条氏康、氏政父子向辉虎送去了誓言书,约定了
两家交换人质的事。同年三月五日,上杉、北条两家和睦。辉虎收北条氏康的七男,十七
岁的氏秀为养子,而上杉方则由柿崎城(中颈城郡柿崎町)城主柿崎景家之子晴家为人质
送往小田原城越相同盟成立。同年四月十二日,辉虎于沼田城迎接氏秀,结父子之义。二
十五日,归还春日山城,将幼名“景虎”赠于氏秀。同年九月五日,武田信玄侵略厩桥
城。从越后府内(上越市)出发,出阵上野。同年十二月归国。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在春
日山城看经所纳越中平定的祈愿文,起法号法号谦信。时年四十一岁。
元亀二年(公元1571年)十月三日,小田原城的北条氏康病死。同年十一月,佐竹义重暗
通武田信玄,北条氏政进攻小田城。小田氏治向谦信求救。谦信再度出阵关东,于上野总
社(群马县前桥市)布阵,与武田军对峙。同年十二月,停止对武田信玄属城石仓城(群
马县前桥市)的攻击,进入沼田城,在关东越年。
元亀三年(公元1572年)闰正月三日,再次对武田氏属城上野石仓城开动进攻,落城。紧
接着又与武田、北条联军在利根川对峙,同年四月归国。同年八月十八日,进军越中,攻
击与一向众僧徒作战。同年九月十八日,武田信玄奇袭春日山城大手口,春日山城警备戒
严。同年十月一日,富山城攻略(详情见富山城攻略战)。十八日,越中椎名康胤降伏,
归国。
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三月五日,椎名康胤再度背叛。谦信再入越中,攻击富山城。同
年四月十二日,武田信玄病死。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谦信自越中归还春日山城。同年七
月,讨伐椎名康胤、神保长职,彻底平定越中,挥军进逼能登、加贺。同年八月十日,在
加贺、越中国境的朝日山城(石川县金沢市加贺朝日町)与一向众铁炮部队苦战(详情见
朝日山城攻略战)。同年八月二十一日,北条氏政进军上野,在关东诸将的邀请下自越中
归国,做关东出阵的准备。时年四十四岁。
天正二年(公元1574年)一月二十六日,第十一度关东出阵。同年二月五日,进入沼田
城。同年四月十三日,与北条氏政在利根川对峙,进而进军由良成繁的金山城,并在武蔵
钵形城(崎玉县大里郡寄居町)、骑西城(崎玉县北崎玉郡骑西町)领内纵火。同年闰十
月十九日,攻破武藏羽生城(崎玉县羽生市),同年十二月归国。
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一月十一日,养子喜平次显景加冠,改名景胜,称之为上杉弹正
少弼景胜。同年二月十六日,制定上杉家诸将军役。
天正四年(公元1576年)五月十八日,与本愿寺显如和睦成立,与加贺、能登、越中的织
田军交战。同年九月,为了打开上洛的道路,自越中出阵,一路上势如破竹,先后攻破栂
尾城(今富山県县新川郡大沢野町船新)、増山城(今砺波市増山)。八日,包围汤山城
(氷见市森寺),于飞弹口筑二城,防备一向一揆。同年十二月,能登功略,十九日包围
能登七尾城(石川县七尾市古府)。二十四日,筑石动山城(石川县鹿岛郡嘉岛町石动
山),直江景纲、河田吉久、吉江资兼等奉命留守。时年四十七岁。
天正五年(公元1577年)一月十八日,与木落口与七尾城兵交战。同年二月,北条氏政进
攻谦信方的关东诸城,应关东诸将的要请归国。同年三月,回到春日山城,做关东出阵的
准备。这时,能登畠山氏重臣长续连被织田寝返,谦信方的熊木城(今石川县鹿岛郡中岛
町谷内)、富木城(今羽咋郡富来町八幡)被夺回,穴水城(今凤至郡穴水町川岛)被围
城。同年闰七月,谦信自春日山城出发,一路直逼能登。十七日,与天神川原布阵。此
时,七尾城城内传染病流行,城兵大量病死。长续连命一族长连龙作为使者向信长求援。
同年九月十五日,谦信送密书于游佐续光,以畠山氏旧领为条件于其达成密约。续光、温
井景隆发动谋反,将长续连一族百余人尽皆屠戮后向谦信请降。七尾城陷落。同年九月十
八日,织田军总军势四万八千军到达了加贺凑川(既手取川、今石川县石川郡美川町)。
斯时,织田军受到了七尾城城落城的消息之后,于二十八日夜,开始撤军。不料当夜天降
暴雨,凑川水势大增,使大军进退不得。上杉军于此时急袭而来,当场讨取织田军千余
人,织田军一战即溃,溃兵溺死者不计其数(手取川合战)。同年九月二十六日,重修能
登七尾城,鯵坂长实、游佐续光留守。谦信决意在关东平定后上洛。同年十二月二十三
日,春日山城军议,上杉军团八十一名动员名册“上杉家家中名字尽手本”作成,并决定
在翌年三月十五日关东出阵。
天正六年(公元1578年)三月九日午刻(十二时),因脑溢血倒不起。三月十三日(新历
四月二十九日)未刻(午后二时),这位被后世成为“战国时代最伟大的武将”的男人在
春日山城病没,享年四十九岁,法名“不识院殿真光谦信”
‘捌’ 古代日本城池有多大
1ha=公顷(Hectare)10,000 m²
小田原 348 ha(城墙周长13公里)
大坂城 330 ha(号称百万坪城墙周长12.7公里)
江户城 264 ha(但有最大的城下町)
姬路城 233 ha
七尾城 200 ha(估计值)
冈山城 113 ha(宇喜多秀家-池田氏完成)
熊本城 98 ha
安土城 96 ha
骏府城 47 ha(家康建造)
清洲城 34 ha
二条城 27.5ha
小牧山城 21 ha
真田丸 约 1 ha
春日山城 58.6 ha(目前日本国家指定范围..有说战国实际为160ha)
向羽黑山城 50.6 ha(芦名盛氏)
福冈城 48 ha(黑田长政)
‘玖’ 日本城堡的战国时期城郭分类
在要害处筑起的城。城中所属武士平时居于山中或山下,战时则登上位于山头的城郭
作战,不同的山势所筑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体筑成。而备中松山城则是筑在山顶。因为对地势越高越不易遭受进攻的共识,一般的山城都不会放弃高度上的优势。当时号称“长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浓稻叶山城、出云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杰出代表。但是随着铁炮的出现,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强大火力来稳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优势也就不再明显了。山城致命的一个缺点就是交通不便。在军事行动中的机动性远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发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大名纷纷将居城从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织丰时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福冈城(福冈县) 大野城(福冈县) 名护屋城(佐贺县) 吉野里遗址(佐贺县) 佐贺城(佐贺县) 平户城(长崎县) 岛原城(长崎县) 熊本城(熊本县) 人吉城(熊本县) 大分府内城(大分县) 冈城(大分县) 饫肥城(宫崎县) 鹿儿岛城(鹿儿岛县) 今归仁城(冲绳县) 中城城(冲绳县) 首里城(冲绳县)
‘拾’ 日本战国时代有哪些城堡
说说比较名的吧,比如:(就不按顺序了)
白鹭之城姬路城
乌城松本城
难攻不落之城:小田原
江户城;安土城;大阪城;岐阜城;熊本城;伏见城;二条城;甲府城;冈崎城;名古屋城;彦根城;春日山城;海津城;一乘谷城……剩下的太多了,几乎遍地开花啊
三大名城:名古屋城、大坂城、熊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