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投降国民党怎么对共

日本投降国民党怎么对共

发布时间: 2022-10-20 23:21:25

① 日本投降后内战是怎么暴发的

国共内战之所以难以避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共两党的目标完全不同。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仿西方法国大革命以后,关于民主、自由等的思潮和理念,其政治制度理想以美国、英国等为蓝图,孙中山也参仿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思想。孙中山病逝之后,中国国民党由蒋中正接任党主席,因为与共产党的权力争夺及理念不同,决定进行“清党”以及“剿共”。继而产生许多冲突和战事,对日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因为对沦陷区的“受降”、“接收”问题有相当多的冲突和龃龉。加上双方皆以外国势力为靠山(国民党—美国,共产党—苏联),不断的扩张版图,终至再度发生冲突。就在冲突日益扩大时,美国的马歇尔奉命前来进行调停工作,虽曾达成国共双方共组政府的协议,但在国民党不愿分享权力,共产党不愿放弃武力的情况下,短暂的合作再度破裂,内战再次爆发。

② 国共合作与日本投降的关系

国共第一次合作,不到半年,国民革命军就从珠江打到长江。后来,国民党右派叛变后,国民大革命顷刻瓦解。国共开始了十年对峙,这让日本人有机可乘,不断扩大对华战争。随着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国共开启了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骨干部分,经过浴血奋战,打败日本。日本投降后,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爆发了内战,使得台湾至今与大陆不能一统。我们期待着国共第三次合作,我们期待着祖国早日统一。

③ 日本投降后,国共部队各接收多少日军投降,接收武器弹药和地盘各多少

国民党共接受投降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有步骑枪685897支,手枪60377支,轻重机枪29822挺,主要火炮12446门,步枪机枪子弹180994000余发,手枪子弹2035000余发,各种炮弹共2070000余颗,炸弹6000吨,战车(坦克?)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特种车15785辆;

各种飞机1068架(其中可用者291架,待修626架,不堪用151架),飞机用油1万余吨,舰艇船舶1400艘,共54600余吨,其中军舰19艘(90至1100吨,仅三艘可出海),驱逐舰(驱潜艇)7艘(每艘约百吨,6艘可用),鱼雷快艇6艘(15至25吨各三艘,均可用);

小型潜艇3艘(50吨内两艘可用),小炮艇200艘(每艘8至25吨,大部不堪用),马匹74159匹。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主要在日军后方及日占区进行游击战,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人,歼灭伪军118.7万人,缴获各种69.4万余支(挺)、各种炮1800余门,军队发展到130余万人,建立了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3)日本投降国民党怎么对共扩展阅读:

日本投降后,中国军队缴获了多少武器。

1945年8月15日,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到9月2日,在不包括中国东北的中国战区内,共有日军1283237人。这些部队被编为1个司令部,3个方面军、10个军,1个战车师团和2个飞机师团及36个师团。

而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通过对日本移民尤其是开拓团进行动员,在投降前扩编到75万人,装备了3700门火炮、600辆坦克和150架作战飞机。因此,当日本这部战争机器逐渐停下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超过200万日军手握近70个师团的装备,等待向中国军队移交防区和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远处大西南的国军,还是正在华北、华中和华南攻城略地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武装,都希望能够尽快接收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壮大自己。

而如何凭借手中掌握的武器装备甚至是知识和技巧,换取自己的性命,成为摆在所有投降日军面前的最大问题。

对这同一个问题,各地日军采取了不同的选择。对于关东军而言,面对苏联红军展开的“八月风暴”,首先考虑得就是尽快逃到关内或者海上去,武器弹药全部是逃命的累赘,应首先予以丢弃。

因此,我军进入东北后,很快组织大量人员和群众一起,进行“捡洋捞”和“挖窖”两项活动。所谓捡洋捞,是指派出部队到冰天雪地中搜寻日军在溃败后遗留的各种武器。例如日后威震东北的日械九六式150毫米重榴弹炮,就是东野炮兵部队从冰封的兴安岭等地一点点刨出来的。

曾看到一位老同志的回忆,提到他为了挖炮,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发现火炮后又因为太兴奋就去拥抱炮管,结果在炮管上留下了两个大大的血手印。

而“挖窖”,顾名思义是指寻找日军遗留的地下军用仓库。这些仓库中仅有一小部分被苏联红军接管。在东北解放战争打响前后,首先打出关外的八路军是李运昌的冀热察军区部队。

开国少将曾克林和唐凯这对好搭档带着队伍很快获得了苏军的支持,开始接收投降日军的装备,部队很快由4000人扩充到上万之众。多年后,时任第16旅48团副团长的董占林回忆当年他们运输武器时仍显得意犹未尽:“我没有多装!就按着一个连9挺轻机枪,一个营6挺重机枪的标准!”

但是,东北关东军的大部分武器,苏军并没有移交给挺近东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据后来统计,苏军前后从投降日军手中缴获了70万支步枪和超过1.2万挺轻重机枪,但是中共方面曾克林和88旅周保中仅从苏联方面接收了数万支步枪和不到4000挺轻重机枪。

而同时期关内国军接收了近70万支步枪和30万挺机枪。

平心而论,日军移交的这些武器装备对国共两方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在日后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东野特种兵纵队边战斗边学习边扩编,最终掌握了关东军遗留的重炮。到辽沈战役时,东野的150毫米重榴弹炮已经可以轻松击毁国民党军赖以顽抗的高耸城墙。

而国军方面,到睢杞战役时,黄百韬第七兵团这样的非嫡系重装军团仍然以日械重炮作为主战装备。

但是,日军在投降后,仍然是“狡猾狡猾地”。为了给中国军队接收武器制造困难,日军玩弄了很多伎俩。首先就是将部分武器隐藏起来。

在解放战争中主管东北军事工业的何长工曾在回忆里写道:“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期间,修建了许多地下仓库,里面储存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这些仓库非常秘密,存放的弹药和物资不靠墙不沾地,保存非常好。”

日军在投降后,却没有交代大部分仓库的位置,宁愿让这些物资在地下逐渐腐朽。

而上海等关内的日军,同样将大量武器私藏起来。1945年中共华南局的王牌情报员华克之,就曾策动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少将冈田,将私藏的194挺机枪秘密移交给新四军。这批机枪在被移交前,就埋在冈田住所的客厅下面。

而且,日军出于恶毒的目的,同时也由于日本在战败前已经陷入油尽灯枯的窘境,大部分日军移交的重武器和技术兵器,必须要经过大修,更换大量关键部件才能使用。例如在东北剿匪和锦州攻坚战中屡立战功的东野“功臣号”坦克,就曾出现多次危险的战场故障。

据日本研究者在20世纪70年代披露,1945年日本投降时,国军在短时间内接收了1000多架飞机以及大批零部件。而这批飞机和零部件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熬到1947年。

④ 日本接受中国投降为什么中国不

中国为什么接受日本的投降?为什么不与日本血战到底?

当时日本收到的命令是只投降国民党军队,不向共产党投降。国民党接收日军所占领的地区和武器,而有些国民党军队里还有日本军人帮着国民党打共产党,阎西山的部队里就有日本的投降部队,只是脱下了日军的服装换上了国民党的军服。如果继续打,对国民党也是不利的,那样的话,国民党部队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来收复失地,这与蒋介石保存兵力打内战的想法是不利的,如果不用一枪一弹就收复失地,还能得到大批的武器弹药,你会选哪种。

⑤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1.态度和目的

在态度上,国民党和中共都是坚持抗日的。虽然在国民党内部有过分歧,但是最后的主流都是坚持抗日。同时,中共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一直摆明态度,宣传抗日。最后双方的目的也都是要抗日的。

2.军事

在军事上,双方都进行过无数次的具体战争。国民党早在30年代就着手准备防控、军资等方面,并在正面战场,牵制大量日军,中共在敌后的游击战、反扫荡中牵制大量的日军。

⑥ 日本投降后国共在重庆谈判是要建立联合政府吗联合政府是什么样子的

不是。当时,毛泽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但是蒋介石根本连提都不提。

联合政府,是仿照国共合作期间的做法,议会由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按比例分配议席,那一方都不能独大,需要联合另一个政党才能获得议会多数。政府官员由议会提名,不分党派。军队,按照议会通过的方案进行整编,各人管个人的,但服从统一的军事委员会。其他的机构也是如此。
当时,毛泽东认为,他可能会在新政府担任副主席,可是,蒋介石却没有这个联合政府打算。

⑦ 为什么日本投降了还有内战

国共内战,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大政党之间在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自1927年到1949年间,国、共之间发生过多次内战。分别经历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也称之为第一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打了3年。

⑧ 国共两党如何配合有效抗击日本

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争取取得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社会存在两种基本矛盾,一是民族矛盾.一是阶级矛盾.而在抗战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由民族矛盾决定的.事实上,国民政府是当时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也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他拥有几百万人的庞大军队.也由此它在国人心目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以因如此,日本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逼迫国民政府的投降上。其次,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无论兵力、武器装备等都还与日本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武器装备。国民政府始终未曾投降过日本,而是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

首先,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的抗战主要集中于正面战场。抗战初期,毫无疑问,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没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坚持抗战,牵制敌人大部分的兵力,就不可能有中共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此,是正面战场配合了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当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后,由于受到日本的诱降,国民党内部出现动摇,但其抗战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仍在为抗日做着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也由此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在国民党正面抗战和中共党敌后抗日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取得一些明显成效.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国民党为中国解放战争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其次,中共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⑨ 从西安事变到日本投降,国共打过什么仗

国民党“五中全会”前后顽固派发动的磨擦和“第一次反共高潮”

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抗日战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算是相对获得了安稳的局面,反共顽固派们就又开始挑事了。

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召开,会议主题之一就是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共方针,制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这个方针在蒋介石的会议讲语中被解释为“要严正—管束—教训—保育—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蒋对国共合作抗日的动摇开始表面化了。此后,国民党又发布了一系列反共文件,如1939年6月的《共党问题处置办法》,大肆散布反共舆论,制造多起反共磨擦和惨案。而且事实上,在1938年夏季,磨擦就已经开始了

(一)各地针对八路军的“磨擦”

自1938年夏季到1939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山东、陕西等地制造多起磨擦、惨案,陕西,胡宗南部制造了残杀八路军伤残干部和打死打伤八路军谈判代表的“旬邑事件”等150起反共磨擦;而以河北、山东最为严重,里面出了两个“磨擦专家”张荫梧、秦启荣。

***同志于1939年9月16日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说:“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磨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有许多铁的证据,如像张荫梧给其部下进攻八路军的命令等,我们已送给蒋委员长了。” 并宣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鹿钟麟和张荫梧在河北地区挑起的“磨擦”

河北省沦陷后,共产党八路军又是发动群众,又是举行暴动,收复大片领土,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紧跟着,蒋介石任命鹿钟麟为河北省主席,对他的上任,我八路军采取了一种欢迎和合作的态度。上任前,途经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时,彭总还与其进行了长谈,议定冀南和冀中的行政区领导人选暂照八路军任命的不变。在鹿钟麟前往河北时,八路军还派专人护送。可是,没想到,鹿钟麟一到河北,马上就改变了态度。

仅9月中、下旬就发生了3起事件,即:12日,王子耀部将尧山县抗日县长沈铁民扣押;13日,国民党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率部进攻驻博野、安国的我军,冀中二分区政委宋振桓、县委书/记何昆山等4位同志惨遭杀害;30 日,鹿钟麟收编的游杂武装胡和道部,勾结枣强县的“六离会”、“黄沙会”进攻驻在姚屯的我东进纵队独/立团的1个连,杀害战士13名,抢走步枪17支。

1938年11月中旬,驻河北的日军趁华南日军回师之际,向冀南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针对日军多用汽车、骑兵作战,在平原上机动能力大的特点,我八路军转入乡村组织反扫荡,冀南的党政军机关也随部队撤出了南宫。可是,鹿钟麟也就借此机会说,日军到来,冀南行政公署不知去向,难为民众办事,便下令取消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撤去杨秀峰的主任职务,还免了一批经过选举产生的专员、县长。并且立即向各地委派了一批专员、县长……特别是河北省民政厅长兼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积极追随鹿钟麟来反共搞磨擦,他也站出来委派专员、县长等职,并指示他的这些县长们向各村各户要款要丁,逼得老百姓叫苦连天。日伪军也乘机而入,开始搞维持,并委派伪县长……

短短的时间里,把八路军开辟的根据地,搅得乌烟瘴气。

共产党方面以大局为重,由彭德怀、刘伯承、***等人多次向鹿交涉,38年5月彭德怀和鹿钟麟谈判前,蒋介石也致电彭德怀,让彭 “速即前往,与瑞伯(鹿钟麟字)会谈,精诚相见,亲爱合作,共同杀敌”。可惜,这些努力根本没有得到鹿钟麟有诚意的回应,在1939年甚至变本加厉地挑起磨擦,杀害八路军官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939年2月1日,鹿钟麟甚至派人给一二九师送来公函,内容是转达蒋介石命令:“八路军按下列办法‘调整’之:一、所在地方行政权应一律交还各地政府,以统一政权;二、在冀察鲁豫之各部队及游击队应分别受所在战区司令长官或总司令指挥,绝对服从命令。” 不久,蒋介石又加委石友三、庞炳勋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并令石“在万难中拿住冀局,以对付八路军。”这里也可以看出蒋介石思想上的变化。

张荫梧,字桐轩,河北博野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投靠阎锡山,曾任晋军山西教导团团长、师长、北平市长、北平警备司令等职。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时,张荫梧曾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冯、阎在中原大战失败后,张荫梧与阎锡山脱离了关系,回到河北省,在博野、蠡县、安国、安平等县搞乡村自治。1929年张荫梧在博野夺取了“四存小学”校长的职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荫梧退到了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林县、陵川一带,以“四存中学”的教员和学生为核心建立了“河北民军”。蒋介石任命张荫梧为保定行营民训处处长及河北民军总指挥。抗战初期,张荫梧打着抗日的旗号,与八路军有一定的联系,他请来共产党员温健公任河北民军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

但张荫梧是骨子里是反共的,1938年夏,张荫梧在武汉受到陈诚(张与陈诚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召见时,陈诚即任命他为河北省三青团总干事及民政厅长。从此,张荫梧开始公开反共反八路军,千方百计地进行反共活动,甚至喊出了“专打八路军”的口号。 他也是曲线救国发明者。

1938年12月,他发动了反共的“博野兵变”。1939年2月,张荫梧策反了原为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二支队司令的柴恩波,不久,柴恩波投日当了伪军,张荫梧竟为其辩解说是“曲线救国,仍为本党做抗建工作”云云。1939年6月11日,张荫梧在河北深县杀害了八路军后方官兵四百余人,这就是着名的“深县惨案”。

1939年6月22日,为惩罚张的反动行径,八路军发动了对张部的进攻,在河北省深县南部张骞寺村把张荫梧的部队团团围住,予以歼灭,张荫梧只带几个卫兵侥幸逃脱。但张仍不悔悟,继续反共磨擦,在8月16日~24日遭到我129师所部歼灭性打击后,狼狈逃窜、一蹶不振。1939年9月19日,蒋介石在无可奈何之下明令“着张荫梧停职查办”(到10月24日正式“撤职查办”),但蒋介石仍暗地里让人捎信给张荫梧,要他忍耐,以后还要重用他的。

1940年2月,国民党军委会组织全国军以上参谋长会议,叶剑英在会上,就以在战斗中缴获的张荫梧日记、电报稿、密信,揭露张荫梧策划部队投降日军,杀害八路军后方留守人员的行径,驳斥蒋“游而不击、袭击友军,包庇叛军、杀害地方政府官员,破坏抗战、制造摩擦”等无耻滥言。白纸黑字,事实俱在,蒋介石哑口无言。

1941年,蒋介石任命张荫梧为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由于国民党的军政部和军训部的干涉,没有建成。这时,蒋介石一直把张荫梧留在重庆,每月给他优厚的待遇。1943年春,张荫梧以河北支团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中央干事会干事。1945年5月,张荫梧以三青团的资格参加了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北平和平解放后,张荫梧仍私藏大量武器弹药,阴谋破坏,被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逮捕,1949年5月因癌症病死。

2、山东沈鸿烈、秦启荣挑起的“磨擦”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致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一封信》,提出解决国共合作的形式问题,拟订适用于山东特殊条件的共同遵守的统一战线纲领,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方面一直采取敷衍和拒绝态度。1939年2月5日,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召开全省军政会议,决定“统一划分防线”,把八路军分在滕县、泗水日伪密集的狭小地区,企图借日伪力量消灭八路军。并提出“枪不离人,人不离乡”、“统一行政、军不干政”、“给养粮秣、统筹统支”等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包含祸心的主张。会后,磨擦事件不断发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秦启荣制造“博山惨案”(又称“太河惨案”)

1939年3月,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鲁北清河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奉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之命,选派62名干部、战士去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组成约210人的护送营负责护送。为避免冲突,第三支队首先派人与驻博山太河镇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所属王尚志部联系,说明从此路过的意图,王尚志当时表示可以通过。但当队伍于30日途经太河镇时,王尚志却背信弃义,利用地形伏击第三支队的干部战士。护送部队营长吕乙亭等2人中弹牺牲。除60人突围外,其余200余人均被囚禁,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团长潘建军等8人被杀害。

“博山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对国民党顽固派予以坚决反击,歼灭了王尚志的警卫大队,收复了太河镇,救出了部分被囚禁人员。秦启荣、王尚志遭到共产党的严厉谴责和军事上的反击,在山东国民党内部也普遍受到批评和指责。

然而,正当他们十分孤立和被动的时候,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令嘉奖秦、王二人,赞扬其“能战敢为”。同时,国民党中央驻山东党务特派员裴鸣守也一再表示坚决支持秦启荣、王尚志在太河的举动。国民党上层的这种做法,对山东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不少原来与共产党有合作关系或保持中立态度的国民党人,纷纷向右转,沈鸿烈、秦启荣等顽固派反共气焰更为嚣张,提出了“宁伪化,不赤化”,“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的反动口号,反共“磨擦”更加频繁剧烈。

继续坚持反共立场的秦启荣,8月率部突袭驻莱芜县北部雪野村的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后方机关,制造了“雪野事件”,第四支队干部、战士伤亡29人。接着,秦启荣又率部围攻驻淄河流域的山东纵队第三、四支队各一部达十余日,制造了“淄河事件”。在鲁西,国民党顽军王金祥、卢翼之、齐子修等部接连挑起武装冲突;在胶东,以国民党顽军赵保原部为首组织了近3万人的“抗八联军”,专门攻打八路军;在鲁南,顽军阎丽天、王化云部联合向八路军武装挑衅。据统计,仅此半年内,山东国民党军队向八路军山东纵队所属部队进攻达90多次,杀害扣押八路军干部战士2000余人。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共产党组织及其武装以抗日大局为重,既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又保持必要的忍让,尽力维护山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在策略上,根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原则,把沈鸿烈和于学忠(苏鲁战区总司令)这两个国民党在山东的代表人物加以区别,制定了“拥护于学忠,联合东北军,孤立沈鸿烈,打击秦启荣”的方针。成功地建立并维持了与于学忠的统战关系,使山东国民党正规军在“磨擦”与反“磨擦”斗争中基本上保持了中立。

(二)各地针对新四军的摩擦“磨擦”

国民党顽固派除了针对八路军以外,对新四军也发动了多次“磨擦”,制造了多起惨案,其中“确山惨案”和“平江惨案”广为人知。***在延安讨汪大会上严正指出:“对于那些敢于闹‘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的人,对于那些敢于打击进步军队、进步团体、进步人员的人,我们是决不能容忍的,是必定要还击的,是决不让步的。”

1、平江惨案

1939年5月30日,蒋给徐永昌的密电说“据报中共在平江嘉义岭一带大肆活动……请查核办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于是,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驻湘鄂边第27集团军总司令部派特务营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县嘉义镇的通讯处,并将新四军高级参谋涂正坤(同时是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新四军司令部少校秘书曾金声2人当场枪杀。晚上,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通讯处秘书吴渊、家属吴泽众、赵禄英等4人活埋于平江县的黄金洞。通讯处财物及长短枪10余支、子弹1000余发被洗劫一空,8名通讯兵亦被抓走。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当局置若罔闻,***同志在延安追悼大会上愤怒地说:“这样一件杀死抗日同志的大事情,有谁出来问呢?自从6月12日下午3时杀了人之后,到今已是8月1日了,我们看见谁来过问了呢?……只是共产党出来过问这件事情。”随后,他又对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作了揭露和批判。

蒋介石迫于压力,不得不通令薛岳、杨森将肇事连长捉拿法办(找了个替罪羊),还发了5000元抚恤金,但是对反共的秘密文件则根本没有要取消的意思。

2、确山惨案

“确山惨案”历史上又称“竹沟惨案”,是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一起屠杀新四军将士和抗日爱国人士的大惨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抗日战争初期,竹沟镇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及中共竹沟地委、县委所在地,成为我党领导华中地区抗战的战略支撑点。它的存在和发展,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恐慌,多次蓄意制造摩擦,企图把新四军留守处挤走或就地取缔。

1939年10月,驻南阳的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亲拟进攻竹沟的方案,任命该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参议耿明轩(确山人)为进攻竹沟的总指挥。耿明轩受命后,调集确、泌、信三县民团16个中队计1800多人围攻竹沟。

11月11日拂晓,耿明轩亲自坐镇指挥开始进攻。13日上午,竹沟被攻占,国民党随即开始了一场血腥屠杀和抢掠。确山常备队抓到一名新战士,耿明轩亲自下令将其处决。卫生队女护士熊香被拖至荒郊,活活饿死。中原局印刷厂工务科副科长张潮音、女工武桂花等20多名重伤员均遭杀害,后勤机关掉队的30余人被集体枪杀。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恩九(留守处交际副官)奉命去确山与县长交涉,被确山县警备队曹懋臣部残杀于确山西南的孤山冲。确山顽军还在瓦岗西山尖屠杀新四军家属20余家,新四军4支队8团团长周骏鸣家产也被抄。在这场事变中,新四军干部、战士、伤病员、家属及革命群众共200多人被杀害。

3、程汝怀及“夏家山反共事件”

抗战时期,国民党鄂东挺进军第十七纵队司令程汝怀、副司令王啸峰,不仅不抗日,反而把枪口对着共产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939年5月我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成立不久程汝怀及桂军即加以袭击,并在七八月间进行围剿,使得第八大队损失殆尽,同时还残杀共产党员及我地方干部等200余人。

1939年8月中旬,国民党顽固派鄂东游击总指挥程汝怀勾结桂系一七二师师长程树芬围剿独/立游击第五大队(为了利用第五战区与程汝怀之间的矛盾,争取“合法”存在,解决给养问题,中共鄂豫皖区党委于12月主动与国民党第21集团军谈判,确定在保持我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和抗日行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将新四军第四支队所辖“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下辖四个中队,大队长张体学)驻地夏家山,调集十倍于五大队的兵力对五大队形成重重包围。25日,程汝怀“命令”五大队开往宋岐公路一线,扬言要来夏家山接防,逼迫五大队退出夏家山根据地。当时,大队长张体学在黄冈贾庙一带,部队通知他回到夏家山研究对策。30日晚,军政委员会在夏家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31日全部突围。

就在他们突围时,国民党顽军向他们开枪发起进攻,张体学带着警卫队、手枪队翻山越岭,穿过层层封锁线,于次日到达麻西陈家大湾,而张的妻子戴醒群被敌人抓去,不幸遇难。在夏家山事件中,五大队及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机关,损失惨重,牺牲500余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夏家山反共事件”。

此外,在确山惨案发生前后,蒋介石还曾密令骑兵第6军和第8师对新四军豫皖苏根据地制造磨擦,安徽省主席命令135师和地方部队对新四军驻地新兴集进攻,企图摧毁彭雪枫游击支队司令部

⑩ 鬼子投降前的最后一个月,国共两党都在干什么

您好,日本人在想着,早晚投降,必须让中国丢掉声望,于是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导致中国大量领土沦陷,也使得国民政府在世界的声誉下降了。共党乘机攻占日本守军少的县城,保存实力。国民党无力阻挡日本人,只能等待战争的结束。有人说在准备内战是错的,内战是二战结束1年后,双方发生摩擦才爆发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