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画是引进日本的
A. 中国最早引进日本的动画叫什么名字。
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动画版的《铁臂阿童木》,1981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漫画版《铁臂阿童木》。
《铁臂阿童木》(日语:鉄腕アトム,港译:《无敌小飞侠》、《小战士》)是一套科幻漫画作品,也是日本漫画界一代宗师手冢治虫的首部连载作品,于 1952年至1968年首次于光文社的《少年》漫画杂志连载。故事讲述少年机器人阿童木在未来21世纪里为了人类的福祉而活跃。中国大陆及香港版主角名称 “阿童木”是日语“アトム”的直译,词语源自英语“Atom”,意即“原子”。
本剧在1960年代以电视黑白动画片形式首次出现,共193集,1963年至1966年于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并取得全日本平均30%的收视率佳绩。其后此片被译成英文版本,并销往世界各地。
日本电视网在1980年重新绘制了同剧彩色版,共52集。1980年代在香港播放了此版本。同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播放,成为最早引进中国大陆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播出后广受欢迎。
富士电视台在2003年第三次重绘本剧,命名为《自动机器人·铁臂阿童木》(《アストロボーイ�9�9鉄腕アトム》),日本截止到2004年3月28日为止,第三版播出了50集。香港的无线电视翡翠台从2004年初开始播放第三版。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4年12月28日至2005年2月13日期间在其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了49集。
B. 寻一部九几年中国引进的日本动画
会不会是《森林好小子》
C. 求捞动画片(应该是引进日本的)
动漫:宇宙骑士
第39集超级化战士blaster
在D-boy的宇宙骑士超进化过程还剩一个小时的时候,拉达姆对阿拉斯加的新宇宙骑士基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领头的是一心想在首领欧米加面前证明自己比伊比路更有用的拉达姆宇宙骑士兰斯.宇宙骑士队在白纳德中士的指挥下,组织起D-boy保卫战,为的是尽可能拖延时间,坚持到D-boy的宇宙骑士超进化完成.基地外,诺阿尔和巴尔扎克驾驶钢铁战士配合基地防御系统对抗着成百上千的拉达姆兽,而兰斯仍然像鬼魅一般潜入宇宙骑士基地内部,并突破了白纳德布置的一道道防线,凭借宇宙骑士之间的感应,最终到达了D-boy进行超进化的实验室.为了掩护处在超进化完成最后关头的D-boy,白纳德用自己的生命作代价,引发了宇宙讯号照明弹,使兰斯短时间内致盲,为D-boy争取到了最后的时间.白纳德倒下了,他背后屹立的却是威武的超进化宇宙骑士利刃,他具有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力量,敏捷的身手.面对普通宇宙骑士的兰斯,利刃具有压倒性优势,兰斯的波尔炮也奈何他不得.最终在利刃的超进化四连闪波尔炮下,兰斯被打的粉身碎骨,和他的拉达姆兽部队一起全军覆没.
中士掩护主角超进化死掉了,主角杀完反派之后眼睛看不见,结尾处在叫着中士的名字。
D. 90年代中国引进日本动画
以下对中日动画发展按照时期进行对照比较,主线按照中国的动画时期划分。中国动画发展未见有文提及时期划分,现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如下:
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国开始自己创作动画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蓬勃发展期--从建国始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1966年至1977年
缓慢发展期--从1978年至1998
探索尝试期--从1999年至今日本动画发展按照原有的时期划分(参见《日本动画发展史》一文):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至1945年日本战败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至1974年
题材确定期——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
画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
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至今
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
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日本在这段时期处于战前草创期,动画制作水平还比较低,而且由于军国主义影响,使得其战斗场面的制作的到一定发展。
不过这段时期日本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动画,中国的《铁扇公主》也在其列,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看到后,深受震动。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同时,日本动画业也在发展,其时处于战后探索期。日本的动画业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而最应当注意的就是,手冢治虫开始了他的动画事业。
1960年,手冢治虫创立“虫制作公司”,制作动画。其后,1963年,推出了《铁臂阿童木》,这是日本第一套长篇电视动画;1965年,推出日本第一套彩色电视动画《森林大帝》。这可以说是日本动画业事实上的开端,其后日本动画开始了其势不可挡的进步步伐。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吧;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3.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
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悲哀呀,中国动画业的大好形势没有了,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反观日本动画业,日本这时处于探索期后期与题材确定期开始。动画事业在手冢治虫带动下,形势大好。
这段时期,高田勋、宫崎骏、松本零士等一批动画制作人才出现,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动画精品不断。而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日本动画业开始尝试扩大动画创作所用的题材范围,造成了现在日本动画无所不包的情形。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日本动画业历史上非常关键的时期,正是这段时期的发展,确立了现在日本动画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日的对比下,这一段时期实在是可悲可叹,中国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话,如今动画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个谁也不敢说。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无法改变呀。4.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
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了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经不复。这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现在见到的,也就是建国时候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其二,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来一部;其三,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等等
当然,这段时期的精品还是有的,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太过幼稚化了。中国人心中“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观念始终没有抛开,造成这些动画即使是初中生来看,都会觉得不太适合。
再回过头开看日本动画的发展吧。
这二十年是日本动画辉煌的黄金二十年,其经历了题材确定、画技突破、线路分化三个时期。在这二十年里,日本动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年前,是题材确定期,动画的取材趋于多样化,不仅仅针对孩子,而是对所有人群做动画。
1982年后,开始画技突破期,日本动画在各种动画效果上追求突破,发展出了非常精美的画风。
1987年后,进入了成熟期,即线路分化期,日本动画界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动画不断出现,真正形成了日本动画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人才层出不穷,各自寻求自己理想中的动画形式,带给世界动画界非常大的冲击。
二十年来,日本精品动画举不胜举,有讲述各种主题的宫崎俊系列动画;有讲述平常生活的《橙路》(1986);有科幻题材的《机器猫》(1979)、《银河铁道999》(1979);有搞笑的《乱马1/2》(1989);有连拍20年不减其热的《机动战士高达》(1979);有损誉参半的《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有引起斗士热的《圣斗士星矢》(1986)等等等等,可以说只要是想得到的,日本动画都已经把它包含进去了。而且,日本动画的画面、音效、配音等的处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比较下,中国的动画在这20年中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实在是太缓慢了。这20年,中国虽然开始制作一些长篇动画,但是从制作、题材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能和日本动画相比了,如果还不奋起直追,那就真的没有翻身之日了。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给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点轮廓。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5.中国动画业目前--探索尝试期(1999年至今)
国外动画的不断引进,中国动画界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了各种探索与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就是尝试之一,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与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也可以算是尝试之一;
1999年开始制作的52集长篇动画《我为歌狂》、52集长篇动画《白鸽岛》与100集长篇动画《封神榜传奇》,也是中国动画业的尝试。其中《我为歌狂》以于今年(2001)开始播出,其仿照日本动画《篮球飞人》制作中国自己的动画作品,虽然作品本身似乎不太受好评,但是尝试的形式还是非常好的。另外两部作品现在还没有太多相关资料,不知道其具体情况。
中国动画界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尝试,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欣赏到中国自己的精彩动画作品。
E. 国内引进的日本动画片有哪些
海底两万里
魔卡少女樱
美少女战士
柯南
灌蓝高手
棒球英豪
四驱兄弟
圣斗士星失
钢铁神兵
一休和尚 北斗神拳 七龙珠 魔神英雄传(神龙斗士) 猫眼三姐妹 罗德岛战记
铁臂阿潼木 宇宙骑士 中华小当家
F. 第一部从日本引进的动画叫做什么你喜欢看动漫吗
在动画制作方面,日本动漫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多年之前我国的动漫创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曾经引进过很多非常经典的日本动漫,第一部从日本引进的动漫名字叫做铁臂阿童木,这部动漫相信大家看过的人比较少,可能一些八零后和九零后会有一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