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绘本特点有哪些
❶ 绘本漫画的特点
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图画书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低幼图画书却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
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类幼儿图书与图画书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着内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看一本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他们会将躲在各处的小羊一一找出来,会一遍又一遍地去体验这种“成功”的快乐。故事结尾是羊妈妈打开狼的肚子救出了小羊,然后将石头装进狼肚皮,一针一线地缝合,一肚子石头的狼一头掉进山涧里。这本图画书让我们了解到图画书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解说故事。当然,这些图画应是值得反复阅读并不断提供新鲜经验的精品。
❷ 绘本是什么
绘本,简而言之就是通常所说的图画书,它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内容选材贴近孩子生活,充满童趣;画面精致考究,情节连贯;形式多样,有横开本,竖开本,还有洞洞书,触摸书,立体书等,更适合孩子全方位地参与阅读。
(1)绘本通过图文结合来讲故事,图画就是孩子通往故事国的密码,就算不识字,哪怕是一本无字绘本,仅仅通过读图孩子们也能讲内容了解个大半,阅读对他们来说没有障碍。
(2)绘本多取材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和形象,让孩子容易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3)绘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几乎涉及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解决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日本绘本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观察力、语言能力,更是全面帮助孩子构建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的必备读物,故而绘本成为国际公认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是孩子们的“人生第一书”。
❸ 什么是儿童绘本,怎样选择儿童绘本
儿童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环,它的主要阅读对像是学龄前后的幼儿。 图像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工具,也是绘本最重要的组成部份。绘本的图像除了要贴近儿童的世界,也必须重视美感呈现。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儿童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由于幼儿识字不多,不能独立阅读,所以绘本的文字,便须要大人代为关读,再说给小读者听。 也就是说,绘本的文字并不是写给小读者看的,而是让他们听的。 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方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 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 这种特质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观,而经常以〔飞蛾扑火〕的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 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这是幼儿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的原因之一。 每一次聆听,对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经验。 因此,大人与小孩一起阅读绘本时,不要先读文字,要让他们先看图画。 预留空间,让孩子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 这样,小孩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绘本为小孩提供丰富的体验,体验到的感受经过时间沉淀,便会慢慢化为知识和智能。 在阅读之后,大人应避免说教,急不及待地说明、询问、考试。 我们应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刍绘本。 大人可以〔坐看〕绘本的种子,在孩子的生命中发芽、成长。 即使在绘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绘本是源自日文的习惯,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在我国台湾地区,图画书与绘本常常被混用,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相当宽泛,甚至包括非虚构的知识类图画书、玩具书、歌谣等。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着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绘本实际上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绘本(图画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 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鼠小弟的故事》等。曾经有很多读过这些书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还对故事里的情节念念不忘,它们给很多孩子带来美好的人生体验。
❹ 儿童绘本的特点
儿童阅读绘本对于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儿童绘本的特点也有多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图文结合,文字简单精炼,而图画则能够让人自由想象,贴近儿童生活。
儿童绘本的好处
孩子阅读儿童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提供儿童全面阅读的情境
儿童绘本,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个自然的阅读情境。儿童既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又可以与书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能让孩子从绘本的图画中读出故事,也能欣赏绘画。
2、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儿童绘本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儿童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阅读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
3、促进儿童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儿童绘本是想象和创造的结果。阅读儿童绘本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构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随机而来的猜测和创编故事的活动,能让他们充分体会创造学习的快乐。
4、帮助儿童学习语言
好的绘本,图画发挥着强大的功能,文字部分的创作比较诗歌化,有的像奇幻的童话诗,有的像叙事散文诗。经常为孩子读着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语言,可以帮助宝宝学习母语。特别是对于2岁~5岁之间的孩子,很有帮助。
5、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儿童绘本对于孩子来说简单易懂,孩子不仅能自己阅读绘本,还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升,比如孩子能学会安静阅读,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通过小小的绘本,宝宝已经在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起来。
儿童绘本的特点
儿童绘本的最大特点是图文结合,从简单的文字中能自由想象图画,从图画中又能显示出简单文字的重要性。儿童绘本是从儿童的视觉来选择题材,主题以及结构和语言等都充分为儿童的阅读能力着想,一般来说,儿童绘本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主题明确突出,基本都是孩子易于理解和阅读的内容。
2、绘本无论是书名还是文字内容都浅显精练,易懂,而且生活活泼,形象,不同的绘本应该符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3、结构单纯,情节有趣,形象具体鲜明,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4、绘本的图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启发思维,提高想象力的特点。
5、绘本并没有强迫孩子学习的特性,但是可以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让孩子了解自然,学习知识,认识对错。
❺ 什么是绘本 有什么特点
绘本,外来语,即图画书,该词语取自日语中图画书的叫法 "えほん"的汉字写法“絵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特点:
1、图画具有完整性。
绘本中的“图”并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脱离的配图,“图”本身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简单地说,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内容。
2、图画和文字的完美结合。
儿童绘本将图画和文字完美地结合,弥补了两者的缺憾,发挥两者的优势。图画要首先考虑怎样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读者;而文字表达时,需要对图画进行精要的、传神的表达。
3、内容充满趣味,主题富含哲理。
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妙趣横生。儿童能够在这样的童话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5)日本绘本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意义:
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
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 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
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❻ 国外绘本和国内绘本的优势
确实是水平有差异。美国、欧洲、日本的绘本,甚至韩国、台湾的绘本都比我们发展的早很多,也好很多。获国际大奖的那些绘本,文字作者有的自己根本就是诗人,而绘画作者基本全是正经画家。但国内的作品,有很多图画是工美的学生画的,文字是看图说话配上去的。还有的是先编了个故事,再电脑画个图就算。对于绘本,故事要有文学性,我们太多作者只会讲道理,不会讲故事。图画要有艺术性和人性,我们很多画者以为小孩子看的书色彩鲜艳就行,以为可爱就够了。当然,这几年本土图画书发展的越来越好。除了有先天优势的传统题材,“普世”题材的好作品也越来越多。比如陈江洪,这是真正的画家。比如《团圆》,我觉得是比得上《妈妈的红沙发》的。这和市场也有很大关系,肯为绘本花钱的家长多了,愿意从事绘本创作的好画家、好作家就多了。这几年,说“那么几个字卖那么贵”的人越来越少了。好绘本和差绘本,比较一下《逃家小兔》((美)赫德绘;黄逎毓译)和《离家小兔》(班昭译,三棵小树绘)构思上,《逃家小兔》中用胡萝卜做钓饵是多么有趣有爱的想法。 构图上,《逃》远景近景层次分明,意境深远,主题突出(红萝卜多么显眼)。而《离》则基本是平铺。 色彩上,《逃》丰富而不杂乱。《离》绿得混沌一片,小鱼颜色杂乱。 形象设计上,《逃》基本是兔子原型,大兔子是一个发胖了的中年妇女的感觉。《离》卡通化了,这无可厚非,可小兔子的大红眼睛,比例太奇怪了,眼睛大就是萌吗?萌就好吗?。而大兔子,只是个头大,并没有母亲的神情。
❼ 比较好的绘本作家都有谁代表作有什么风格特点是什么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你真好》……一说到这些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温馨恐龙系列绘本图书,就不得不提起它们的“爸爸”——日本着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9月底,55岁的宫西达也来到中国,5天里到了6座城市,进行8场演讲。虽路途奔波辗转,但记者在巡讲的最后一站北京见到他时,架着大眼镜、留着小胡子的宫西达也把笑容大写在脸上,还手舞足蹈,一看便知是极有小孩儿缘的人,因而被亲切地称为“恭喜大爷”。当晚,200多个观众挤满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颇有凉意的秋夜气氛热腾腾的,地上随处坐满了小孩。
“大家好,我是宫西达也。”当宫西达也用有些生硬的中文介绍自己时,立刻引来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回应。“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随后他开始用日语把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演绎得活灵活现,那变化多端的语气和生动富有喜感的肢体语言,把在场的观众逗得东倒西歪——宫西达也拥有的稚童之心与风趣幽默,让他和观众之间没有了语言的隔阂。诚如宫西达也所言,绘本并不是孩子们的专属品,大人同样可以领略其中的乐趣,而且父母和孩子还可以通过绘本增加沟通,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宫西达也的签名跟别人不一样,名字旁边会附上一幅当场绘制的小画,或是小恐龙,或是小青蛇。
宫西达也的演讲基本围绕着他的绘本故事展开,他深谙讲故事的技巧,擅长于故事的终结,每每都有出乎意料的转机,而且一波未落再起一波,使得结尾巧妙自然,又留足了趣味和空间感,带给读者丰富深切的美感享受。难怪有评论认为,在宫西达也的作品中通常包含着两大重要元素: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就是这擅长讲故事的能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其作品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并荣获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日本剑渊绘本奖、日本读书推进运动协会奖等大奖。
在中国,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最为知名,该绘本去年秋天被改编成动画电影登上了大银幕,还曾由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改编成儿童剧,作为2008年“六一”儿童节的献礼,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讲的是白垩纪时代恐龙的故事。“很好吃”是一只甲龙宝宝的名字,当它遇到霸王龙的时候,霸王龙一句流着口水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让甲龙认为,知道自己名字的一定是爸爸!它用一声“爸爸”化解了自己被霸王龙吞下肚子的危机,同时,这一声“爸爸”也让凶猛的霸王龙真情流露,内心变得柔软,体会到被爱、被需要的幸福感觉……宫西达也坦言,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珍藏在自己心底的童年记忆和4个孩子的育儿经验。从他的作品里,可以发现其创作都是在进入童真童稚的状态中展开的。宫西达也有4个孩子,但他不是“想着孩子的面容来创作”的人,尽管有些作品的确来自对孩子们的观察。“编辑们常开玩笑说,你有4个孩子肯定灵感如泉涌啊,如果真是那样我就只要不停地生孩子就好了。”宫西达也风趣地说,他也有画不出来的时候,所以经常跑出去给孩子、父母讲故事、做演讲,这种交流给予他的绘本创作很多启发。
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温馨、诙谐、结构曲折,而他那独树一帜的画风又大胆、有力,甚至可以称为“强悍”,他采用了很现代的绘画技法来表现,使得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眼前图景,关注角色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而这色彩浓重的画面和极具感情色彩的文字相呼应,也受到孩子和成人的广泛欢迎。宫西达也认为,绘本不能只看图或文,“虽说文字描述很重要,但光看文字是无法了解整个故事的;图也一样,要让读者亲眼感受到页与页之间的不同。讲故事好听的关键,是掌握好节奏,给听众留下充足的时间吸收信息、感受故事,也就是说要有适当的停顿。”在他看来,绘本是“翻页”的艺术。“绘本在翻的过程中给人很大的期待。翻过去会是怎样的呢?这种趣味很重要。单幅画非常好还不够,作为绘本最重要的是翻到最后一页的感觉。”宫西达也还透露,《1只小猪和100只狼》中其中一页里边有100只狼。“大家看的时候不要一秒钟就翻过去了,我一只一只画了很久的,一定要数够100只才可以翻过去啊,不仅有100只狼,而且要注意,每只狼跑起来的样子都不一样哦。”宫西达也不忘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讨关注。
演讲中,宫西达也还谈到,今年对他触动最大的事是日本那场地震。震后他去灾区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当时有一个小女孩一直站在墙角揉着眼睛哭,她说“我要妈妈”。宫西达也看着她很心疼,于是读起了绘本,读着读着那女孩笑了……“那一刻,我很开心也很感动,因为绘本可以带给那些孩子快乐,让他们暂时忘记郁结于心的灾难。”宫西达也说。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善良与爱、希望和梦想应是存在于内心的基石。“我的创作不是为了学习或者是长知识的,只想让读者看到绘本时会哭、会笑、会吃惊,体会到关怀和爱,感觉温暖就行。”宫西达也说:“我从来没有做过‘读者会怎么想’的绘本。我直接写我自己感觉到的事情,我所思考的‘爱的形状’。我每次创作的时候都想这本书是最后的作品,就这样尽力创作而已。”一些绘本创作者想迎合读者的喜爱或是当时的流行,但宫西达也认为,应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心中来创作。“把长久以来思考的东西融入自己的绘本,它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宫西达也如是说。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绘本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本土只有零星的绘本作家,宫西达也对中国的绘本作家进行了鼓励:“日本的漫画基础比较好,给绘本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基础,但我相信中国本土的绘本事业会在近几年内蓬勃发展。”谈及绘本创作的诀窍,宫西达也说,他有几个“谈不上诀窍的诀窍”:所谓绘本就是交流;过去的感动是创作的一个抽屉;围绕着翻页来构思;用最简单的话,画给大人看,孩子也要懂。
❽ 什么是绘本有什么特点
绘本,外来语,即图画书,该词语取自日语中图画书的叫法 "えほん"的汉字写法“絵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特点:
1、图画具有完整性。
绘本中的“图”并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脱离的配图,“图”本身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简单地说,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内容。
2、图画和文字的完美结合。
儿童绘本将图画和文字完美地结合,弥补了两者的缺憾,发挥两者的优势。图画要首先考虑怎样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读者;而文字表达时,需要对图画进行精要的、传神的表达。
3、内容充满趣味,主题富含哲理。
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妙趣横生。儿童能够在这样的童话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8)日本绘本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绘本可以最大程度的给孩子带来知识,建立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绘本不仅包括故事,还包括爱,友谊,合作,感恩等等人类的感情。亲子阅读,并不是陪孩子看绘本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
孩子是对小汽车感兴趣,还是对小动物感兴趣;孩子喜欢和谐的大结局,还是喜欢跌宕起伏的探险。读绘本帮助你发现孩子,了解孩子。绘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艺术审美的熏陶。目前优秀的绘本多数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不仅绘画精美,而且内涵丰富,绘本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
艺术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而这种能力的提升不单单是凭借文字阅读获得的。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绘本故事恒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图画,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让想象力和创造力无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