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二战日本穿什么服装

二战日本穿什么服装

发布时间: 2022-10-29 00:37:29

① 二战时期日本人穿什么服装招核男儿爱正装,女学生偏爱JK

在二战爆发前后,日本已经正式进入到了总体战体制下,在这个体制中,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将是是作为战争中的一部分服务到战争中去,甚至在总体战的要求下,日本男女老少的穿着也被要求的进行规范。在战争爆发的前昭和年代,日本男女的穿着也逐渐从战前的百花齐放,逐渐变得形式化和模板化.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日本男女老少的穿搭都带有浓浓的“招核”味。

战争前流行西装。

日本进入昭和年间之后,经过明治和大正的改革,实际上已经在全面西化的路上越走越远,除了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和节日之外,日本的男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不太会穿和服。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欧美引进过来的西装,特别是30年代以后西装更是昭和男儿的标配,无论你是军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要有一件得体的西装。

本身西装就干净得体,显得正式和有仪式感,而这也符合当时日本人严谨,注重细节的特点,整体而言与日本人的气质也很搭。甚至西装文化在现在日本也愈演愈烈,注重职场神圣性的日本人在工作期间都是离不开西装。

战争爆发后,全民“国民服”。

不过在地进入到了40年代以后,因为二战的爆发,一方面是要对布料、纺织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则是西装带有很明显的西方色彩(敌对势力)。因此当时的日本政府,根据国民政府的中山装结合日本的军装款式进行调整,创造出了“国民服”,板正、修身和很有精神的样式特点,也符合前昭和时代日本 社会 严肃较真的 社会 风格,以及东亚人特有的体型特点。

“国民服”共分为两种样式——甲款和乙款,总体而言这两种款式都是差不多,区别之处在于甲款是带有美式的西装领的,而乙款则是翻领款式(和立领的中山装有点类似)。一般来说,中老年多穿着甲款,青年人多穿着乙款(而且甲款可以当外套,乙款只能是当单衣)

不过虽然有“国民服”有点像中山装,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除了领口和袖子的差异之外,日本的“国民服”颜色是和九八式军装一样的浅绿色或者卡其色,而且“国民服”是要配帽子和的绶带的,并非单一的简单服饰。

总而言之,在二战爆发之后,全民国民装,已经成为日本当时男性的标志了。

战争中的男学生。

在战争中除了成年人之外,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的穿搭这是延续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诘襟”(中文翻译为“学兰”),实际上襟制服自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开始作为学生制服而采用之后,逐渐在日本全国普及。到了昭和年间,普通学生的制服依然延续着爷爷辈的这种款式,甚至这种服装还被的朝鲜和4v等地区引进,早期的国内的民主运动时候,学生们也是身穿类似的服装(国内衍生出白款)。

在二战开始后,随着前线兵员损失殆尽,日本的很多学生都要上战场,而在上战场之前,有一个男生将自己制服中的第二粒纽扣摘下来,留给自己心爱的女子,当作纪念……久而久之这粒纽扣,也成了很多上战场的学生兵们对于亲人和心爱女子的信物。

有意思的是在1940年以后,在举国“国民服”体制下,日本男生的“诘襟”颜色从浪费染料的黑色,变成了土黄色,也就是我们在宫崎骏《萤火虫之墓》中看到男主角穿的那一身土黄色的学生装。

在明治维新之后,洋装就逐渐变成了日本女性的成人衣装,洋装最初的普及却是日本的中层女性的,贵族女子还是循规蹈矩的身穿和服,不过在1929年的关东大地震之后, 动荡的日本 社会 让很多女子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劫掠的对象,特别是身穿和服的贵族女子……

因此也是这个偶然事件,也会催生了新式的西式服装在日本的普及。不过战争开始之后,随着战争对物资需求的增加,日本的女装中也出现了类似“国民服”之类的样式,大量的妇女进入工厂后,他们的穿着则偏向于男性的工装,板正,但却失去女性美感。

而位于农村的很多妇女则是的依旧是身穿旧式的日本和服(日本农村和服)位于田园里面种田,以棉麻为主的粗布,基本上毫无美感可言。

除此之外,日本的很多女性在战争中实际也是需要为战争宣传站台,而她们身穿的服装则是传统日本和服,且前面还是加上“爱国妇女会”“爱国挺身队”之类的绶带,可以说日本军部在总体战体制下,对于这些日本女性的控制得非常彻底。

除了成年女性的穿搭之外,日本女学生在战争年代的穿着也是一波三折,明治时代日本女性已经可以正常上学,在明治和大正年间,日本女学生们的制服是的“行灯袴”这种款式就是我们熟知的李连杰版《精武门》,陈真的女朋友山田光子在一出场的时候身穿的校服。

而到了昭和年代,日本西化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大正年间开始流行的水手服(JK)在昭和初年,就被正式定性成正规校服样式。日本福冈女校在1922年正式普及水手服。不过早期的JK还是保守的长裙摆,并不像今天这样类似的百褶裙样式,30年代,小洋鞋配长款水手服则是日本女学生的标配。

不过进入1940年,在近卫文磨的“举国一致”的国民服改革中,日本女子的JK制服者发生了改变,在战时体系下,很多日本女生都要加入到劳动中,所以日本的女学生就出现了——出现了上半身水手服和下半身土装的殊异搭配,下身土装也被人称之为的工装裤,是以前日本东北部以及关东女子在下地干活的时候进行改编而来。

所以在战争时代,日本女子服装是经历了和服、洋装和国民服改进而来的。

战争年代,在日本军部所谓“总体战”体制的影响下,日本的男女性的穿搭服装逐渐变得呆板和严肃化,很多土布制成的服装也逐渐取代了洋装,这一方面是洋服主要衣料纤维制品被征用于军事用途上,造成洋服成衣进一步短缺,另一方面这也是日本在战争年代,去西方化的体现。

总而言之,日本在二战时候的服饰穿搭,确实是“土出了天际”……

② 二战日本军服中有礼服

没错,是昭五式。我们影视剧道具问题由来已久的经不起推敲,这也是影响影视剧外销的不利因素之一。日军在战争初期,高级军官的确配发过礼服,但数量较少,不均普遍性。对手中的礼服是乌龙事件,不必太在意,反正我都习惯了,刚给顺溜挑完刺···呵呵

③ 二战日本军队衣服的颜色为什么是黄色的

应该是卡其色,日本学的是英国,卡其色更容易融入环境,不易被发现。日本在中国战区是卡其色,太平洋战场是绿色

④ 日本二战时期“国民服”,是另一个版本的“中山装”吗

这个出现顺序比较乱,很难说清中日间谁影响了谁。
中山装的产生深受日本学生装的影响,而1940年因日本军部颁布命令而日本国民服,又一定程度上受了中国中山装的影响。

⑤ 二战中日本海军军服是黑色的吗

A:一等兵,冬季船上服装,中国上海,1932年
初期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SNLF)的登陆部队人员穿着深蓝色毛料舰上服装,这包括了宽松的水手服和直筒裤子以及步兵装备。“第一版”海军钢盔,也就是所谓的“樱花钢盔”被涂成了绿棕色,但灰色的版本也偶有所见。注意突出的钢盔前缘和樱花型盔顶通风盖是它的特色,精细的浮雕式海锚图案帽徽固定在钢盔前端。士兵的蓝色水手服里面穿着一件领口一圈带蓝色镶边的白色汗衫;水手服的披肩式浅蓝色领子则带有白色的边条装饰。蓝底红色图案的圆形等级章佩戴在两只袖子上:右袖子的那个是交叉的海锚上方带樱花的图案;左袖子那个是作为接受过正规火炮操作训练象征的水平加农炮上方加一朵樱花的图案。
黑色系带靴上方的白色棉布/帆布制护腿用小的白色纽扣扣紧;注意其顶端后部(图A3),我们可以看到系紧它收口的白色绳结。棕色皮腰带的扣带为单爪的框体式样,腰带上支撑着两前一后三个盒子式的38式步枪弹药包,图A3还展示了弹药盒右侧固定的38式步枪所使用的油壶;左胯部的刺刀架固定30式刺刀的金属刀鞘,图A2还显示了刺刀的巨大挂钩设计。左肩斜背的两条浅橄榄棕色布制背带分别连接着海军版水壶和背包(右胯部)。这名水兵的武器是6.5毫米口径的有坂38式步枪,步枪上挂着一面日本国旗——太阳旗。这面旗帜是个人所有的,几乎每名义务役军人都会有一面,正因为这一点,这些旗帜成为参加过野战的盟军士兵所拥有最为普通的战利品。图中日本国旗上用黑色墨水写着常见的对于生命和战斗祈祷的祝福用语,它们是士兵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甚至是战友在他们奔赴前线时题写的。
B:上士,热带战斗服,约1939年-42年
这名年轻上士穿着缝着肩章的“第二版”热带制服(1937年)和全套的战斗装备。他的海军2型头盔用“第二版”布套子(绣着而不是贴着海锚图案帽徽)罩住,外面还套着迷彩网。他戴着标准的日本军用制式眼镜。淡茶色衬衫的宽领翻折在上衣的领子外面。上衣采用绿色厚棉布制作并带有4个兜,胸前的一对带有箱型褶纹,下摆的一对不带褶纹而且采用风箱型设计(见图B2)。纽扣为金色的铝制款式,上面带有海锚图案和居中的樱花图案;刚好可以看到士官的右上臂带有绿边红色圆形臂章,上面的一圈上方开口的花冠所围绕的交叉海锚上方加一朵樱花的图案代表他的军衔。短腰黑色皮靴顶端套着环绕式的硬体黑色皮护腿,并被两条带扣皮带所扣紧。
士官的武器是38式步枪,但他的皮腰带上仍然固定着一对99式步枪用弹药包,前方中央的接缝是它的特色(图B2);如果可能,这种弹药包是军人们首选的对应38式步枪使用的装备。在他的左右两肩背的布带子分别连接的是他的海军版水壶和背包。1937年以前的水壶盖两头带有出于防止丢失掉落目的而设计的连接水壶“两肩”部位的金属挂钩;图B4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它的铝制螺帽和固定器的链条,水壶套上写着日语汉字“七”(菱形框内)和“一四五一”(其中四写在圆形框里)。图B4还展示了灰色的海军3型防毒面具过滤罐,它通过连接肩头和胸前的布带子框架固定在身背后。可伸缩的橡胶管连接着防毒面罩,后者装在茶色的背包里(通过皮腰带上方的一条布制腰带固定在腰间),背包上印着“II-4,22969”,这可能是制造商的编号。

⑥ 二战里日本军队,是不是穿黑色衣服的全是海军陆战队

日本没有,海军陆战队,你说的应该是这个宪兵。
日本陆军宪兵(日语:宪兵队)是隶属于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宪兵。存在于1881年至1945年。其职能仿效于法国宪兵,但具有非常大的盖世太保性质。日本海军有自己的宪兵系统。
日本宪兵队下设司法、警务、治安、特高(特务)、军事等机构。 日本宪兵队主要是军队执法与维持治安任务。

⑦ 二战时期滇缅战区日本人穿什么衣服

=1942年在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入侵东南亚诸国:

1为正在喝水的陆军南洋方面军91旅团的工兵二等兵。

2为陆军南洋方面军中校,头戴白色凉帽,手立着一把“95式”军刀。

3为日本海军陆战队一等水兵,虽是海军,但仍穿和陆军一样的黄色战斗服。其区别是无领章,右臂绣有一张黑底黄锚的臂章,军衔也体现在臂章上

⑧ 很好奇为什么二战日本士兵帽子都有两块布

日本人侵华时穿的日本军服,帽子上有两块不垂下这两片布片,正规的名字叫“军帽垂布”,有时也简称“帽垂”。对这种东西的用途有几种说法:
一是说这做制式源于法国军队。主要用途是为了遮阳和防止蚊虫等叮咬。据说,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在北非军团中使用的。因北非地处沙漠地带,为了防止兵士被阳光暴晒而灼伤皮肤,而在后颈处加了布片,这布片同时还可以防止虫、蚊的叮咬。
近代日军组建于明治时期,最早效仿的即是法国军队的服装样式。因此,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是说为了防止战场上的炮震。为了防止步炮兵或专业炮兵战斗时耳朵被炮火发射的声响震聋,同时也为了减弱对方炮声。这种说法似很牵强。
三是说源自日军传统做法。日本古代士兵出征时有戴“阵笠”的习惯。“陈笠”,即士兵作战时戴的斗笠,后有布帘。这种说法认为,这即是日本帽垂的渊源。
四是说源自天皇的护祐。据有关资料,日军最早配发“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当年7月7日天皇颁布勅令,向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军帽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

⑨ 二战日本海军的军服到底是青色的还是白

日本海军制服,师从英国,依据季节不同,分两种颜色,这是海军的国际通用色!

冬季:藏青色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