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多食物好吃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多食物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1-01 01:36:29

⑴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却很少有肥胖的人

1、无热量饮料的普及
在日本短期旅游的人可能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就是,日本对于无热量饮料的普及度是远远高于国内的。在超市和便利店,你可以很轻松的买到品种丰富的无热量的茶饮料、可乐、咖啡以及无酒精啤酒味饮料。
对于肥胖原因有一定了解的同学一定会知道,导致肥胖两大元兇就是含糖饮料和垃圾(高反式脂肪酸)食品。而在国内,在大部分的超市和便利店,无糖饮料的选项几乎是不会进入大家视野的。而一瓶零售便携的500毫升的含糖饮料往往就包含了250大卡左右的热量,并且几乎完全不影响之后的饮食摄入,从而导致热量的过多摄入。
2、小学生餐食的控制
在日本,小学乃至一些中学实行午餐的配给。午餐的菜单是由专门持证的营养士进行搭配的。并且对于离开学校的饮食,学校也会对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以防止学生摄入过多热量,糖分和油脂。这也就导致了日本儿童的肥胖率十分低。并且更重要的是,这帮助绝大部分的孩子在少年期就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知道,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会极大地影响之后的肥胖。
3、与中国不同的餐桌文化
要说聚餐,日本人也是很爱聚餐的。但是和国内一些地域为了表现主人的热情,所以有了桌上的盘子不能见底,见底了是主人没招待好,以及不断的劝吃(耳熟能详“诶你怎么不吃啊这个好吃多吃点“)的文化相区别,在日本的聚餐往往是按人头收费上菜(日文名: コース料理),在就餐中也是大家聊天归聊天,吃饭还是各吃各的,极少会有劝吃的情况出现。这也就导致了在日本聚餐很少会有吃撑的情况出现,无形中就少摄入的很多热量。
4、少食文化
和也许是由地大物博但是历史上又反复出现饥荒的中国形成的“多吃是福”“孩子就应该白白胖胖的才可爱”这种文化不同,也许自古以来的贫瘠和资源匮乏使日本人形成了少食的惯性。少食更多的不是因为不想吃,而是因为吃不着。道听途说,日本战国时期某强势的地方领袖发大愿,一统日本后一定要天天吃豆腐。从这个传说中就可以看出日本的资源有多么的匮乏。
然而这种少食习惯养成后形成的日本的少食文化无疑是日本低肥胖率的原因之一。一部分留学日本的中国女生往往会感叹为什么食堂里的个别日本小哥可以把便当塞进只比筷子盒大不了多少的便当盒里,而且一中午只吃那么多,这让天天喊着减肥的女子们情何以堪。
5、少油饮食
这个问题下有回答说日本人推崇含脂量高的A-5级牛肉和金枪鱼身上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大トロ),并由此推断日本人的饮食其实也不低脂。
事实其实是相反的。肥胖是习惯病,一个80斤的妹子今天去吃了顿神户牛,明天也不会变180斤。至于每100克标价5000日元(相当于300人民币)A-5牛肉,显然不可能是天天吃的。如果有天天吃的土豪或者富婆,我们做朋友好不好。
所以讨论肥胖的原因要看日常的饮食习惯,而推崇的饮食方式往往是和日常的饮食习惯正相反的。正是因为平时吃不到,难得吃到的时候才会稀罕。
日本人平日的饮食以各式饭团,鱼,鸡肉,牛肉,蔬菜,豆制品,乌冬面,荞麦面为主。虽然也存在炸猪排,天妇罗等油炸食品,但是食物的主基调还是少油的清淡食品。
当然另一方面,大多数日本人对于碳水化合物的狂热确实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比如炒面面包,拉面下饺子这种碳水+碳水的组合估计全世界只有日本人干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成为日本国民病的原因之一。
6、周围的人的体型导致的惯性
这个听起来有点玄学,但是是真实存在的。
试想你周围的人同年龄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瘦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大概率,你和你的朋友们都会觉得这种瘦的体型才是“正常”的。然后你也会不自觉地向那种体型靠拢。
而要是你周围的同龄人或长辈都在向你灌输“中年发福是幸福的体现”、“小孩子就该白白胖胖的”、“男孩子不能太瘦,不阳刚”、“女孩子脸上要有点肉才有福气”这种概念,并且身体力行给你看,你自然也会觉得他们说的才是“正常”的,吃下一口薯片,一口薯条,一口汉堡或者一口芝士蛋糕的罪恶感也被这些话给抵消。你的体型也就会向他们靠拢了。
7、适宜运动的环境
这个就是我个人在日本成功减肥时的体验了。
在日本绝大多数城市,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合理的居住区规划以及干净的街道,给普通人很好的跑步健身环境。我在日本居住的这几年,跑过的路包括但不仅限于河边连续长达两公里的亲水平台,海边连续5公里的港口,围绕着皇居连续8公里的人行道等等。并且在这些路上永远有其他晨跑的人陪伴。

⑵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日本人却很少有肥胖的人

经合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日本肥胖率最低,约为美国的十分之一。而2015年数据显示,日本肥胖率仅有3.7%。世卫调查数据显示,日本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所有发达国家中肥胖率最低。走遍日本街头,也很难看到几个胖人。更“蹊跷”的是,这里的人“不爱运动”,却又很“长寿”,这些“反常”现象背后,藏着他们饮食习惯的秘密。

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十大慢性病之一,因肥胖引发的糖尿病和三高等问题更是逐年年轻化。我们虽不必苛求体重的减少。但倘若对个人来说,控制体重更利于自己的健康,日本的饮食之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⑶ 为什么日本的米饭很好吃

日本的大米干饭确实好吃,软糯弹牙,粒粒喷香。总结起来,主要三个原因,也是日本人的生活经验。

第一个是大米的品种。我最早听说的,以及资料查来的,最贵大米出在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大米还几毛钱一斤的时候,日本的新澙越光大米都卖到百元一斤。如今更有吉尼斯纪录,东洋公司的优质金芽大米成为世界最贵大米,售价109美元一斤。我们最好的五常大米才十几元一斤。

第二个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在日本体现最完美。譬如大米品种,尽管他们有卖那么贵,但是不说明品种最好。吃遍世界 美食 的蔡澜先生明确说过,我国的五常大米比日本的大米要好。为什么我们卖不上价,他们的大米却卖那么贵?就在于工匠精神。他们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生产批次的大米,都要严格按照等级标准挑选成品,共有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规格外等级。我们的大米如果这样加工选定,一定不比他们的差。而且我们国家优质的大米品种很多,甚至有比五常大米还要好的,只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相信能生产出更高价格的产品。

第三个是米饭做法。很简单的例子,日本的电饭煲做米饭,比我们的电饭煲做的好吃。这里面没什么奥秘,就是加热的火候、面积和时间更符合大米成熟的要求,不再是煮熟就成的粗放标准。有过报道日本一个做米饭的老人,五十多年孜孜不倦,就是只做米饭,以至天皇都经常去吃他的米饭,可见好吃到何等程度。老人家的名字叫村嶋孟,今年88岁。

日本的米饭很好吃?许多人说比国内的好吃,是因为“国外的空气比较甜”,这种心态在搞鬼么?还是真的有独特之处?

在十年前,黑龙江媒体曾报道过,日本大米与中国大米哪个好,用的是日本的“越光”米和“一见钟情”米,跟中国东北两种优质大米(五常稻花香2号米和龙凤山0388大米)作比较,得出的结果:无论是从大米的完整性,还是光泽、香气,以及口感、味道各方面,都是日本的大米完胜。

当然,以上比较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替两国之间大米的品质,毕竟中国大米的品种诸多,有些不出名的大米,品质却不差。还有饮食习惯的不同,加上个人口味偏差等关系,以及价位的不同。例如日本顶级的“鱼沼越光”大米,一斤的价格在60人民币以上,普通大米一斤的价格在7元左右。所以很难有效的比较。

另一个方面,部分国人不远千里到日本 旅游 ,回国时不忘着买当地的大米,或者叫亲朋好友代购回来,此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了。说明了什么?抛开 历史 、民族因素不讲,日本确实有些东西不错,比如~大米,在世界各地受到一致认可。记得美国某位作家对日本大米做出评价,大概意思是讲,这个国家对稻米的品质有着近似疯狂挑剔,在他们眼里大米不仅仅是主食,而是烙刻着民族灵魂。

日本米饭的特色
米饭看着油亮,颗粒分明而饱满,口感弹润偏粘,米香味足。不用吃其它菜,单吃米饭就能满足,似乎点夸张了,不过真的食之芬芳回甜。就算是冷了吃,也不“回生”,保持着一定绵软,所以他们的传统 美食 ,饭团和寿司是冷的,依旧可以吃得津津有味。很多时候,甚至连便当米饭也是如此。

之前回答过“日本人吃拉面为什么要配一碗白饭”?其中有一条原因是,米饭即是主食,也是一种 美食 ,可见它的地位不一般,在饮食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

日本米饭好吃的原因
1、水稻品种。 日本市场上售买的大米有上百种,要数“越光米”和“秋田小町”、“一目惚”的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这类大米有一个特征,就是水稻的生长周期长,支链淀粉含量较高,意味着口感偏粘糯,但又跟糯米不同,不像它含有90%以上的支链淀粉。

其次,日本大米含有的芳香脂肪酸物质多,决定了米饭的味道。

补充说明下,支链淀粉跟米的关系。以中国的水稻为例,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东北的粳米,米粒饱满且粗短,含有的支链淀粉偏高,所以口感较糯,绵软、粘性也强。用来煮粥的话,粥水黏稠,口感顺滑,煲饭也软软的,米香味浓。

②、南方的籼米,生长期短,产量高,米粒细长。含有的支链淀粉较少,所以米饭偏松散,口感不那么绵软,更适合用来做炒饭,成品颗粒分明。

2、重视水稻。 日本对水稻的研究比中国要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育种出高质量的水稻。加上农业现代化比中国强,还有就是当今日本大米是为了“吃好”而产,相对中国虽说大米产量惊人,但仅仅是为了“吃饱”而产,两种意义不同,导致大米的品质不同。

3、市场秩序。 在日本市场上,大米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标上生产地,产期、执行号等等,且不可掺杂其它米,哪种就是哪种。相比国内“掺米”则是潜规则,为什么?益在作祟啊,反正识别不出来。

4、大米质期。 精米的售卖期在三个月,超过这段时间,则低价处理,只为了保证大米的新鲜度和口感。

5、煮饭讲究。 中国人煮饭加多少水,煮多长时间?比较随缘。而日本人则变态,加水要用量杯,时间要精确的秒。即使是同样的大米,操作方式不同,效果差别很大的。

日本大米为什么好吃?

经常听到中国来日本出差 旅游 的朋友夸奖日本大米好吃,起初有些不解,国土辽阔物产丰富,素以重视农业而自称的中国难道缺少好吃的大米?查阅资料得知, 中国是稻作 历史 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物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 历史 ,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后来经过自己到中国国内各地时的对比发现,总的来讲,很少吃到口感好味道香的大米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农民种植出来的大米好吃呢?

又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请教专家得知,看似普普通通的稻米种植,其中包含着很多的 科技 知识,从选种,适时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收获后的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直到最后成为摆上餐桌的香喷喷大米饭,是一个繁多,复杂的生产链,每一环节都需要生产者的用心和精心,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正是基于这一点,日本家长教育孩子,吃饭前先要双手合十,诚恳地表示感谢,心怀感恩之心,每一粒大米都来之不易!

稻谷分为普通稻和优质稻。通常优质稻是米质一级以上的水稻,普通稻是米质二级以下的水稻。优质稻米是碾米、外观、蒸煮、食味、营养、市场、卫生七项品质指标都优良的食用稻米。

优质稻的谷壳茸毛短而稀少,且较普通籼稻颜色白,颖壳较薄,尾端有细微裂缝,后熟期较长(3 个月左右),后熟期过后的加工工艺品质为最佳。

优质稻米皮薄,组织坚实,直链淀粉含量中等偏低(22%-25%),胶稠度中等偏软,透明度较高,光泽好,米粒延伸性好(决定食味品质),脂肪含量较高(决定米饭光泽和可口性)。

优质稻米对温度较普通稻米敏感,温度越高其品质劣变越快,度夏后常出现米粒回生现象。

一,日本稻谷在种植环节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例如着名的稻谷品种”越光米”已经不是一花独秀,随着各地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日本稻谷已经出现百花盛开的灿烂局面.

北海道,九州地方的稻谷品种改良大有成效,新品种大米的良好口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称赞,开始威胁到原先的日本粮仓-------东北和北陆地方的霸主地位,双方在去年秋季的新米上市期上演了激烈竞争的大戏.

北海道知事高桥亲自出席在东京召开的北海道新品种”梦光米”上市的新米发表会,强调了科研支持和充满自信的特点,而经过日本谷物检定协会认定发布的”大米口感排行榜”,已经把梦光米列入本年度大米评价最高级别的特A序列。

除此之外,原先默默无闻的佐贺县,福冈先也有新品种入选,而原先被誉为好大米代名词的宫城县着名品种“ササニシキ”和秋田县的“秋天小町”却连续两年落选,而后者在中国的名气很大,被宣传为“日本最好吃的大米”。

高性能电饭煲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用简单方便的方法做出香喷喷的大米饭,从而激发起大家采购不同品牌大米尝试其美味的兴趣,购买大米时注重品种和品牌的趋势很明显。

二,日本稻谷在储藏上市环节的最大特点是重视低温储藏和精细化精米。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容易陈化,不耐高温;容易发热、霉变、生芽;容易黄变。因此,稻谷保管的原则是“干燥、低温、密闭”。按照这个原则保管稻谷,能够实现安全储藏,较长期地保持稻谷品质和新鲜度。

还有一项属于高 科技 应用范畴的“冰温陈米返新”技术

利用稻谷的低温下生物特性,使陈米冰温熟化。在冰温熟化过程中,米为不使自身结浆,会提高细胞内部糖分和氨基酸的浓度,表皮也变得更加密实。经过熟化期后,陈米色泽会恢复到新米似的透明感,由于糖分和氨基酸提高,以及其它生物原因,炊煮后就可成为口味甘甜,黏性大,松软可口的新米饭。经过冰温熟化后的米,品质超过其原身自然的色、香、味。

精米是指将稻谷精磨后的精白大米,是指去到糠皮和糊粉层的大米。

谷类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分布在谷胚和麦皮之中,市面上的多数精米加工时将大量的米皮米胚磨掉了,而这部分恰恰是大米里面含维生素B1最多的,达到80%的含量。长期食用的研磨过分精细的白米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谷类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分布在谷胚和麦皮之中,米皮和胚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人们消除沮丧烦躁的情绪,使人充满活力。此外,米皮和胚芽中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症。

它还保留了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肠道蠕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和肠癌;膳食纤维还能与胆汁中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帮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糙米是指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由于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已经很少有人吃了。

而精白米则是糙米经过精磨、去掉外层组织得到的,而糙米中保留的外 层组织中却含有大米中60%—70%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的今天,这种粗加工的米便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贵。

日本精米机能够做到低温加工,这样就不破坏大米的营养成分;分级加工能够适当保留稻谷的外皮,又不至于影响食用时的口感。

总之,要想大米好吃,必须做到如上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你不认真对待稻谷,怎么可能吃到美味可口的大米呢?

日本的米饭好吃,确实好吃。不管在日本的哪个饭店,大米饭总是软糯可口,甚至会多吃几口。凡是去过日本的,总是感到这是很奇怪的事。大米我们中国多的是,可口松软的大米饭不多的。可能是得益于日本的选种改良,培育出来的。我们只要看看其它农产品,由日本人培育出来的还真不少。如红富士苹果,紫薯,面糯的小南瓜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瓜果蔬菜。日本人做事认真,培育得出优质大米。另外就是日本的米饭加工,使得大米饭更好吃。前几年许多去日本 旅游 的中国人,回来都买了日本的电饭锅背回来。日本的电饭锅加工的大米饭,也使得大米饭要好吃得多。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日本米饭为什么好吃,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日本对于大米的定位和我们不同,不单单只是主食,可以说是食物的灵魂,吃什么都离不开大米,吃拉面也要配大米,所以他们对于大米的品种和种植要求很高。我们则是首先要保证产量先要吃饱,所以在整体的水平上不如日本。

2.日本的农业水平比较先进,种植的品种也经过多年的改良和进化,力求达到完美。市场上好的日本米可以达到几十一斤,比较出名的品种有越光米和秋田小町、一目惚等。

3.日本的大米好吃主要还是里面支链淀粉含量高,米饭相对来说也更加软糯。另外,日本大米含有的芳香脂肪酸物质多,决定了米饭的香味。

4.日本的大米在市场上的规范度比较高,产地,品种,生产日期,都很清楚,一旦过了一定期限,就会被定为陈米。所以消费者买到的都是新鲜的大米。

希望以上几点可以帮助你了解。

现在到处都是什么工匠精神,精神都被人用烂了。啥都说工匠精神,我们家种田几百年,我们还精神呢,洗干净腿上的泥巴,就开始装。什么叫中国没有了,有的人连中国都没有好好看过,出国一趟,大腿以下都没有了。

日本是一个擅长把几乎任何事情做到极致的国家,好像不管好事坏事都差不多是这样。这种比较极致的做事方式,可能也与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关系。而日本人对于米饭有一种很强的执念,可能也是因为不像我们有如此丰富的资源、更加繁多的 美食 种类,凡事【博而杂,专而精】,所以日本的米饭确实很好吃,原因细说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就是大米品种的区别。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要比我们早很多(当时是亚洲第一个),我国近几十年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也不过才一代人的时间左右,这之间的农业科研时间差距少说还有几十年。水稻每育种一代用早期的传统方式的话,差不多要六七年才能看到成果,而且还不一定都能通过审核,也就是说两边的水稻基因库差不多有个十几代的差距,这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追赶的。

所以日本人由于对于大米有着近乎执拗的偏爱,加上农业现代化很早,农产品整体的水平都比较高,相关的产业标准化程度也更高,随之带来的就是更大的产品附加值。而我们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育种方向主要还是产量第一,虽然有个别优质品种是比日本大米好的,但是基本都是对于地理环境等因素极其依赖的。总体来讲日本的大米确实普遍比我们的好,米好自然米饭就好。

除了大米品种好之外,用来做饭的工具也是研究的挺深入的。就拿电饭锅来说吧,我记得之前有过相关的新闻,各种技术什么的就不罗列了,单是价格就十分“醒目”了。我之前有同时专门为了这个事情去日本玩,她看到的电饭煲以人民币计算的话,便宜的在3000左右,稍微好点的至少5000多,售价几万的也有不少,但是依然挡不住一些米饭爱好者的热情。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我们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是还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而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是“发达国家”了。当大多数人不再只是为了温饱之类的问题而忙碌的时候,自然大概率的会有人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其他方面,比如之前那个专注做米饭50年的87岁日本匠人就是如此。
对于 美食 、 健康 饮食和 美食 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谈到白米,中国人的做法很多,日本人也吃白米,变化不多。

他们还吃饭团,我们已经没有这种习惯。从前穷,才认为饭团充实。最初的海南鸡饭,也是捏饭团的。

茶渍是种泡饭。盛碗冷饭,冲热茶下去,就那麽吃,我们的阿妈都不赞许这种吃法,说吃多了伤胃,但不解释是为甚麽,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照吃不误。

猪油捞饭日本人不会吃,但他们吃早餐,至今还是喜欢打一个生鸡蛋在白饭中,捣个一塌糊涂,加点酱油就那麽吃。我们现在怕生鸡蛋有细菌,不敢碰它了。

炒饭、咖喱饭、蛋包饭等等,都是由外国传到日本的吃法,他们传统上也有把饭捏在木枝上,像香肠般捏成长条,再拿到火上烤的。

日本米黏性强,煲起粥来特别好吃,京都人有早上吃粥的习惯,称之为“朝粥”。但一般人不吃粥,说是生病才吃的。

糯米就不会用来生炒了,日本人吃糯米多数将它春成糕。一过年,打摔跤的相扑手们就会围起来春糯米。

日本年糕很容易熟,不必煮太久。看到他们的火锅中也有几块年糕,放进锅中,以我们的常识去等它熟,就差点溶掉了。

以前在银座酒吧喝完,走出街头,还能看到小贩卖年糕,切成四方型,火柴盒般厚,放在炭炉上烤。一下子就烤得发出小泡,这时淋上点酱油,和焦味混合,奇香无比。把着紫菜片包住就那麽放进口,吃了会上瘾。

至于就那麽吃的一碗白饭,通常是用尖筷子插了一团送进口中,绝对不可以把碗放在唇边扒,这是有失仪态的。

日本人怎麽爱白饭,最不及把它改变成另一种形态吃,那就是做成日本清酒。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啸袭击,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这次震惊世界的核事故,造成了福岛周边地区大范围污染。为了保证民众的食品安全,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出台了相关法规,严禁进口事故周围区域生产的食品。

今年是日本福岛核辐射泄漏六周年,之前有媒体称,六年时间过去了,福岛地区依然是无人区。而受核辐射影响,2015年10月时日本大米依然被检出辐射值严重超标。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国人去日本买大米吃。对此,最高兴的只有日本的农民大爷了。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该局邮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对邮寄物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了8箱来自日本的邮寄物,全部来自日本的核辐射区新泻县。

据介绍,工作人员在查验时,这8箱邮寄物的收货地址完全一致,面单上醒目地写着“猫砂”。过X光机扫描时,这些“猫砂”全都清晰地呈现出大米的形状。检疫人员现场开箱查验后,确认这8箱邮寄物全部是大米。

根据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2011年第44号)的规定,我国禁止从日本福岛县、新泻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邮检办及时联系收货人,向他们耐心地讲解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及非法邮寄的危害性。这8箱核污染大米均全部退运,这是邮检办首次截获来自核辐射区的大米。

对于中国高端消费者来说,日本大米就是安全,可是真的这样吗?

核辐射阴影使日本不吃本国米

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大米的质量的确受到了影响。2011年11月日本政府曾首次叫停大米出货,原因是福岛市大波地区农户的大米被测出放射性铯超标;随后日本政府先后对福岛三个城市实施了出货禁令。

由于对本地大米的安全性有顾虑,有不少日本居民选择了中国大米,据报道在福井县的超市,10斤中国大米得卖到超过100元人民币。

目前为止:

▲ 我国还未解除日本其余10个都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的进口禁令。

即产地为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泻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饲料是不允许通过正规途径进口到我国的。

▲ 所有允许输华的日本蔬菜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茶叶及制品、水果及制品、药用植物产品外,还需要日方出具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PS:最开始还限制进口水产品及水生动物,但目前日本的水产品辐射检测已经通过了中方确认。

▲ 所有允许输华的日本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仍需日本官方出具原产地证明。

★ 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但万一吃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会有问题吗?

当年受日本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当时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铯、氢、氙、氪等元素。在这些放射性物质中,能造成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碘和铯。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铯137主要是慢性危害,长期摄入含放射性元素的食物,会增加癌症、白血病、基因突变等的风险。

然而日本核泄漏事件已经过去6年。如今当年核事故区域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怎么样了?

放射性物质有个特点,有半衰期。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也就是说经过8天,放射性碘的量会减少一半。所以经过这么久,碘131浓度已经非常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铯137的半衰期是30年,所以现在各国最关心的是它的浓度。

近些年,日本一直在开展监测工作,并在网站上对外公布食品、农产品等放射性元素检测结果。

国内最出名的东北大米就是日本培育的加上东北特有的气候和黑土。。。不吹不黑日本人育种真的厉害。。无论是粮食还是动植物

⑷ 在看到日本人一日三餐之后,为何游客都感叹那才是“好好吃饭”

日本作为我们的海上邻国,而且,缩写我们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虽然在历史上和日本有一定的渊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吸收日本优秀的文化。随着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日本作为我们的海上邻国,去感受日本当地文化的旅游者也不好,她们为什么感叹日本的一日三餐才是好好吃饭呢?


第三,日本的美食也非常的多,她们每次会准备许多食物,而且,她们还有非常高的生活情调,在生活中,日本人比较喜欢有仪式感,对于做饭也一样,非常喜欢把饭做的非常的用心,觉得要和家人一起吃饭就要做的比较的精致。

最后,喜欢日本食物的我们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然后,像日本人一样对于我们的生活投入最大的热情,让我们的饭菜也称得上一日三餐。

⑸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日本人却很少有肥胖的人

他们最喜欢的是富含脂肪的生鱼,例如鲑鱼,金枪鱼和其他油性鱼。他们还选择肉,质地清晰的牛肉是他们的首选。雪花牛肉也是日本人中最受欢迎的牛肉。对于日本人来说,最好吃的牛肉也必须是最油腻的牛肉,但中国人不能吃。

许多人来到日本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白天在晚上,晚上在居酒屋喝酒后轻声细语的日本人,屯门的分贝会以几何形状上升。这不同于台湾人总是温柔而温柔,也不同于喧闹的思密达。它反映了一种自然追求兴奋的民族,但经常被压制和自律。这与源自宗教的美国清教徒风格不同。至少在美国,多吃少吃,身体形状对称是自己的事。但是,日本人特别注意外界。在日本的地铁和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很少看到3岁以下的儿童。原因是为了防止孩子哭泣和打扰他人。

⑹ 日本特色饮食文化很多,为何大多数日本人都爱吃布丁

布丁作为一道英式甜品,口感浓郁绵软,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近来在日本,有人把布丁比作少女的肌肤,细腻嫩滑,让人爱怜不已。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悦读日本”网站一同感受日本热销排行前十的布丁,来一场“布丁鉴赏之旅”吧。(环球网综合报道
实习编译:朱晨曦 审稿:李宗泽)

第七名:丝滑布丁

比起一般布丁更有筋道,但是入口马上就变得顺滑,口感特别好。蛋香味十足,甜度也控制的刚刚好。小尝一口,浓厚的牛奶感仿佛一瞬间融化在口中。滋味妙不可言。

⑺ 为何日本特色美食那么多,却很少看到超级肥胖的普通人

日本的特色美食非常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美食天堂了,但是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却很少看到超级肥胖的普通人,其实主要是因为日本的食物多半都是少油少盐的,他们更加追求食材的本味和鲜味,所以说就不容易吃了发胖。而且日本人吃东西很喜欢用便当装着,但是便当其实装不了多少菜肴的,因此他们一日三餐吃的可能就是便当盒里面的那些食物,虽然看起来好像很丰富,但是每一种其实都只有一点点。所以其实他们的摄入并不是很多。

⑻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日本人却很少有肥胖的人

在日本少吃、多运动,几乎成了所有人共同信奉的戒律。刚到日本的时候,很多人最不习惯的就是日本人极少打车。步行半小时,打车十分钟的路程,他们一定会选择步行。再远一些,也会优先考虑电车、自行车,而非出租。一方面是日本打车费用很高,另一方面是在日本人们都非常喜欢运动。

看过日剧的朋友一定知道,日本的学生经常会自己带便当到学校,所以相较于天天吃外卖来说,日本人的饮食非常健康。外卖里面的添加剂含有大量的使人变得肥胖的添加剂。而且日本人吃东西都是很小的一份,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的本味,对于吃东西的量也是适度。

⑼ 为什么日本料理看起来这么好吃

因为日本料理的餐厅看起来很高大尚,食物有味,放的调料很多,色泽鲜美,形象又好看,所以看起来很好。

⑽ 为什么日本人做的零食从来都是那么好吃

两个原因:
1。日本零食的精髓来自日本料理人的料理原则,少而精,物尽其才,美事美器。
日本的点心有两种,传统的“和菓子”西洋的“洋菓子”。
日本的“和菓子”造型精美和加工的细腻可以说是艺术品。
而日本的零食,是对“日本料理”和“和菓子”的浓缩。
2。来自,日本激烈的商业竞争。
在日本零食行业竞争很大,不创新,不精致美味,就不能占领市场,就意味着出局。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