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战车多少钱

日本战车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2-11-06 00:06:02

⑴ 游戏当中,一百个金币是一块,那一万个金币是多少钱

1元=40金币,10000金币=250元。《坦克世界》(World of Tanks)是一款在2010年由Wargaming公司推出的战争网游。玩家会扮演1930到1960年代的战车进行对战(PvP),高度要求战略和合作性。目前已有苏联、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的战车可供玩家选用,预计未来版本会推出欧洲联合,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战车,游戏中的战车根据历史高度还原,预计将有合共约500台战车。游戏2010年10月30日在俄罗斯首发,2011年4月12日在北美和欧洲推出,在中国由空中网代理,于2011年3月15日推出。目前全球用户超过6000万,中国坦克于2013年1月17日国服全球首发

⑵ 丰田汽车制造过战车么日本都有哪些战车是丰田制造的

战车是什么??是打仗的么?那有,,陆地巡洋舰是日本自卫队的车,,现在是联合国专用车,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只有他,普拉多霸道,也是以前自卫队的,,中国的军队里超多霸道

⑶ 二战时日本有什么战车

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主要装备以下型号坦克并参加了与苏蒙的诺门坎冲突: 九五式轻型坦克(豆战车)及九五式“北满”型轻型坦克 九七式 八九式“奇哈”中战车(事实上只能算作轻型坦克)。此外,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还使用过III型坦克和III型改(500辆左右),以及IV型战车(18辆)。

⑷ 谁能介绍一下日本的89式步兵战车啊大神们帮帮忙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步兵战车中,日本的89式步兵战车多少带有一点神秘的色彩。尽管它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已经有8年的光景,但是,由于日方公开发布的信息十分有限,以至于人们对89式步兵战车的了解仍然是若明若暗。像车载机关炮的弹药基数是多少?车上装多少枚导弹?不要说兵器爱好者,就是一些行家也很难说清楚。这也难怪,因为不允许日本向国外推销武器,这样一来,日本军方在一些新式武器装备的性能上"留一手",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里,笔者根据近来搜集到的一些外刊资料,对89式步兵战车做较全面的剖析,看一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89式步兵战车,日本人称它为"89式装甲战斗车"。日本军方于1980年开始研制步兵战车。1984年,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制成了第一批两辆样车。1986年起,开始了技术试验和部队的使用试验。原打算于1988年设计定型,并定名为88式步兵战车。然而,由于研制进度略有推迟,直到1989年才设计定型,88式也就变成了89式步兵战车。 ◎世界上最贵的步兵战车 89式步兵战车有许多特点。但是,最令人惊异的是它那高得吓人的采购价格。1993年~1997年的采购单价为6.68亿~7.1亿日元,相当于500多万美元一辆,比美国最新式的m1a2主战坦克(440万美元)还贵!不过,如果你知道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的采购计划,自然会茅塞顿开。原来,问题的关键是采购的数量太少。1993年,采购了7辆;1994年,6辆;1997年,7辆。这样看来,日本陆上自卫队现装备的89式步兵战车,也就是50辆左右的样子。 89式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6吨,乘员3人,载员7人。从总体布置上看,车体前部左侧为动力舱,右侧为驾驶室,车体中部为战斗室,车体后部为载员室。 89式步兵战车尾部 从外观上看,整车的高度较高,车全高为2.5米,比90式主战坦克还高出0.2米,再加上它那长长的炮管和整齐的侧裙板,使它很像一辆现代坦克,只是火炮的口径小一些罢了。车体的首上甲板的倾角较大,炮塔的形状复杂,炮塔两侧有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则构成了89式步兵战车有特色的外部特征。车体后部有两扇尾门,再加上车体前部及炮塔顶部的舱门,可以使乘(载)员迅速上下车。 89式步兵战车kda35毫米机关炮 89式步兵战车的主要武器为1门kda35毫米机关炮。这种机关炮是瑞士厄利空公司的着名产品,日本的87式自行高炮及l90牵引式高炮上用的也是这种35毫米机关炮。火炮的身管长为90倍口径,所以炮管显得格外修长。火炮俯仰角一10度~+60度,方向射界360度,可以高平两用,除了打击轻型装甲目标外,还可以攻击3000~4000米远的飞机。所采用的弹种有燃烧榴弹、曳光弹、穿甲榴弹、脱壳穿甲弹4种。脱壳穿甲弹的炮口初速为1385米/秒,在40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70毫米厚的钢装甲;在100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40毫米厚的钢装甲。炮弹的弹药基数为215发 89式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 89式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架尾端 89式步兵战车上,还装有重型反舰-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反坦克导弹全长1570毫米,弹径150毫米,最大射程4000米,采用有线半自动指令制导方式。由于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只有200米/秒,射手如用它来攻击4000米远处的敌坦克,就要跟踪瞄准20秒钟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受到敌方高速反坦克炮弹的攻击。所以,它的反坦克导弹只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据说,车上只携带2枚待发导弹。 机关炮左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 89式步兵战车射击孔打开状态 89式步兵战车射击孔关闭状态 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位于机关炮的左侧,弹药基数2000发。车上开有7个射击孔,车体两侧各3个,后门上1个。载员所用的步枪为89式5.56毫米突击步枪,全长916毫米,重3.5千克,枪托可折叠,最大射速为750发/分,是一种小巧、轻便的步兵武器。不过,乘车向外射击的杀伤效果究竟如何,军界一直有争论。 89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三菱重工业公司制造的水冷、4冲程、直列6缸、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600马力(441千瓦)。其传动装置为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机械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中,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铝合金制的负重轮、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车辆的最大速度为70千米/小时。89式步兵战车不具备浮渡性能,这可能跟日本境内多湍急河流不利于车辆浮渡有关。 关于89式步兵战车的防护性能,外界所知甚少。据悉,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采用间隔装甲,车体两侧有5毫米后的侧裙板。从整车的战斗全重、复杂的炮塔形状以及车体首上甲板的较大倾角来看,89式战车的防护性能应该是不错的。炮塔两侧装有烟幕弹发射器,炮塔顶部装有激光探测报警器,车内有个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整个看来,89式步兵战车是一种性能相当不错的战斗车辆。 日本89式步兵战车 车长:6.7米 车宽:3.2米 车高:2.5米 乘员:三人,载员七人 战斗全重:25吨 武器装备:一门35毫米机关炮,高平两用,有效射程3000米,可攻击3000米-4000米距离的空中目标。弹药基数215发,最大射速200发/分钟,配有火炮稳定装置。 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双人炮塔两侧各安装有三具烟幕弹发射器 车体两侧各装有一具79式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有效射程4000米,配有五枚导弹。 发动机:一台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441.2千瓦,单位功率17.65千瓦/吨。行动装置为扭杆式悬挂装置。 最高时速:70千米/小时(公路) 最大行程:400千米(公路) 简介:89式步兵战车是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一种履带式步兵战车。研制工作从1980年开始,1989年定型,1990年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计划装备300辆,主要用途是协同日本90式主战坦克作战。 战车车体由铝合金装甲板焊接而成。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采用间隔装甲,车体两侧有五毫米厚的侧裙板。 战车的驾驶舱位于车体前右侧,发动机位于车体前左侧,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车顶有两个舱盖。战车上共有七个球形射击孔,车体两侧各三个,车后部右扇尾门上有一个。 步兵战车的火控系统包括热成像瞄准镜、炮控装置、激光探测器、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等。夜间采用微光电视观察、瞄准目标。 车内还配有三防装置,无水上浮渡能力。

⑸ 二战日本坦克都有哪些型号

日本95式,97式坦克,,89式坦克,94式小豆超轻坦克, 日本三式中型坦克
在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但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作战,作战对象基本上没有坦克部队或仅装备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面对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共生产了约150辆(一说60辆),成为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说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继续和发展。
从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中日本军方在坦克的研制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后者才是能与敌方坦克作战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8.8吨,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却达到了约30吨和约35吨。也就是说,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过,到了1945年初,日本已是“秋后的蚂蚱”,四式坦克仅造出几辆,五式坦克仅造出样车,还未来得及在战场上“露脸”,日本就战败投降了,因此,这两种坦克就成为日军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下面这些是日军最后的量产战车——三式中型坦克,重约18吨。使用一门由75毫米野战炮改进而来的战车炮。初速680米/秒,100米内的穿甲能力为90毫米,1000米内则减为65毫米。所用炮弹为95式穿甲榴弹,中空弹体内装65克炸 药。威力等同于德军3号J型坦克的60倍径KwK39型50毫米坦克炮。3式坦克备弹共70发。(炮塔内40发,车内30发)
“真正”的日本坦克——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代号为“奇托”(日文假名为チト),研制工作于1942年9月开始,此时美军已经攻占了瓜达尔卡尔纳岛,战局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利于日军的局面。试制一号车上,装的是长身管的57毫米反坦克炮。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穿甲威力明显不足。所以,一号车仅制成一辆,未能定型。后来所说的四式中型坦克,实际上是由“奇托”二号车发展而来的。在二号车上,最重大的变化是,火炮的口径达到75毫米。战斗全重也由一号车的不足20吨增加到二号车的27.3吨。控制研制进度的关键部件是火炮。新研制的火炮为四式75毫米高射炮。这种火炮与三式坦克上的75毫米火炮不同,是在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穿甲威力大大提高。由于研制火炮耗费了时间,所以四式中型坦克直到1945年初才研制成功。四式中型坦克由着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
四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0.8吨,和以前日本的只有10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四式坦克车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乘员为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员。其整车的内部布置如图所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在二战中的坦克上相当普遍。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
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发射一式穿甲弹时,在1 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75毫米厚的钢装甲。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 药。弹药基数为77发。
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 400发。
四式中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为二战中日本坦克的一大特点。除了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外,还具有启动性好、保养容易等优点。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负重轮两个为一组,第5负重轮为独立的。每侧有7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其实,区分三式、四式和五式坦克,单看负重轮数量即可,分别为6个、7个和8个。由于车重增加,履带板的宽度由三式的33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最大速度为4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300千米。
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
四式中型坦克仅制成6辆,还没等拿到战场上一试身手,小日本便投降了。战后,美军曾将1辆缴获的四式中型坦克运回美国,拿回去“研究研究”。
五式中型坦克——日军最后的决战兵器
五式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而研制的。研制大纲中要求,首先要增强火炮威力,其次要强化装甲,随之而来的必然要增大发动机的功率。研制的代号为“奇利”(日文假名チリ)。试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还是长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大阪陆军造兵厂研制。试制的样炮于1944年8月完成,8~10月间进行弹道性能试验,10~11月间在陆军战车学校先装到四式坦克上进行实用性试验,12月至1945年1月在中国东北北部(日本人称为“北满”)进行寒区适应性试验。原计划装自动装弹机,由于“战局迅速恶化”,不得不取消自动装弹机,以求尽快装车。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射弹散布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种性能不错的火炮。然而,由于日军节节败退,美军很快要打到日本本土,这样,五式中型坦克仅制成1辆样车,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最终未能定型。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 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

⑹ 二战中的日本坦克比手机还要薄,为什么能在中国无人能挡

有了解过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中,我国军队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装备都远远比不上日本,甚至部分军队连“一人一枪”的军队标配都不能满足。可反观日本那边,不管是飞机、坦克甚至步枪以及后勤都胜过我军一大截。

而抗日战争能赢下来,除了我军坚定的意志外,背后还隐藏着惊人的战损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军队可能要用3个人的生命才能换日军1日人的伤亡,正是依靠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我国的战略纵深才勉强赢下了这场抗日战争,所以说那些抗战神剧简直是在污蔑历史。

可你不会想到的是,能在我国战场中时叱诧风云的日军,要真放到了欧洲战场,那绝对就是个渣渣。除了轻装备的日军远差欧洲军队外,就连飞机和坦克这种大杀器,日本造的放在欧洲就是个纸糊的货色。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日本的坦克——比你手机还要薄的坦克装甲,日本着名的豆丁战车。

1,肆虐中国战场的豆丁战车

1930年,日本陆军从英国人手里买下了一辆名为卡登罗伊德的轻型坦克,这玩意放在欧洲战场基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别说正面怼德国坦克了,就是面临轻武器齐全的德国步兵都得怂。

而日本在经过几个月的测试表明,这种轻型坦克不适合正面作战,更适合运用于战场运输物资等后勤工作上。

而日本军方起初也是这样看,于是在1932年日本陆军的相关研究部门,以卡登罗伊德为蓝本,改造出了一款名为“TK”为代号的轻型运输车,该运输车最大载重为750kg,最终被命名为九四式牵引车。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胜利都是建立在庞大数量的士兵生命牺牲上换来的,我们可以为抗战胜利自傲,但绝对不能以抗日神剧那种场景为傲,这是对历史的侮辱!

⑺ 小日本日产GTR怎么能跑那么快,连兰博基尼都虐下来了 况且价格还不同 怎么可以这样啊

日本车底盘比较轻,机身发动机引擎做的好,再加上GTR在日本跑车界的沉淀下的历史经验,百公里加速很牛。其实欧美跑车历史也很悠久,而且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像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基本上都是手工打造。这类车在国内也不稀奇,但GTR作为日本赛道传奇,在国内却很少,
要知道你在路上看见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超跑并不稀奇,能亲眼看见一辆日产的GTR(BNR系列)那可就有眼福了;要知道在以前GTR是从不生产左舵车的,在国内GTR的数量完全就只有那么稀少的三、四台,而且是因为比赛需要专门定制的。

当年在的澳门东望洋大赛日籍车手长谷见昌弘驾驶着600匹以上马力的“日产”Skyline GTR (R32)战车挑战当时号称房车一级方程式DTM级别的BMW M3,DTM规格的赛车容许有更多的改装,例如轻量化车身配件、钛合金的活塞和连杆、及专门为比赛设置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而GTR只属于低一级的A组,很多配置都比较街车化。当时的BMW车队派出的都是欧洲的顶级车手,BMW征战东望洋已多年,车手和车队对东望洋的赛道数据掌握很多,战车是精心调教出来跑东望洋的,所以对GTR根本看不上眼。。。。但赛果竟然是GTR以圈速2分32秒激破过往记录,比当时任何的一部房车组赛车都最少快上10秒以上,乃当时的超班之作!外国的车队总是想不明白这台外形无流线感并不太起眼只有2600CC的A组车怎么有如此大的威力,GTR震惊了当时的车坛,欧洲车再也不敢看不起GTR了。GTR还派车参加欧洲A组房车赛,凭着TWIN TURBO、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空气套件等武器,击败了当时称霸车坛的SIERRA告士禾夫RS500。世界开始注意起了GTR,特别是FIA。91年的东望洋赛车,FIA在比赛前的两天突然通知GTR要负重多100公斤!那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明明是A组车还要比高级别的DTM规格车多负重100公斤,是FIA怕GTR气势太猛实力太强怕再次蝉联冠军。GTR的车队理论上引擎的马力能抵消这100公斤的负重,但带来的逼震弹簧却抵受不了,由于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更硬级数的弹簧大大减少了争胜机会,虽然最后屈辱只得了第3名,但在众人雪亮的眼中已经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冠军,“战神”的称号就从此时流传开了。FIA见日产的GTR风头实在太劲了,欧洲车厂实在没有一部战车能向他们反击了,最后惟有修改赛例,在94年开始停止举办A组赛例的比赛,那就逼使GTR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日产赛车以后就只有把GTR专注于日本国内的超级耐久赛和JGTC了。

简单来说一下GTR这三个字母的意思;G(Grand):性能优越的车、T(Touring):能够长途奔驰的车、R(Racing):适合用来比赛的车,由此许多的汽车厂家都会推出一些GT版的汽车,当然加了GT两字母的汽车性能绝对是要比原车型的性能好上很多,但无可否认的就是如果哪天吉利出了美人豹GT那就另当别论。

⑻ 一炮未发就被回炉重炼:二战日本二式炮战车到底有多奇葩

大家都知道,二战中的德国有突击炮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而长身管的突击炮,更是能承担反装甲任务,去消灭成群的谢尔曼、T-34.不过,在地球的另一边,日军实际上也有自己的“突击炮”。只不过比起规模化、建制化的德军,名为“二式炮战车”(Ho-Ni)的它实在是让人不堪入目。



▲这些装备破甲弹,据说能‘抗击’谢尔曼坦克的炮战车,最终在一炮未发的情况下,成为了胜利者的囊中之物,除了被用作各类的射击测试外,最终结果只有回炉重造。

本文参考资料: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上册) 王法 长安出版社

Tank Encyclopedia:Type 2 Ho-I

Wikipedia:二式炮戦车、九九式七糎半戦车炮、Type 41 Mountain Gun

⑼ FC重装机兵第3个战车需要多少钱买

80000-90000,有一定几率的。

《重装机兵》(メタルマックスシリーズ,Metal Max series)是由宫冈宽及其游戏开发公司Crea-Tech出品的一款角色扮演游戏系列,于1991年在日本FC游戏机平台发行。为《重装机兵4月光的歌姬》和《重装机兵~荒野的方舟~》 的初代产品。

游戏简介:

重装机兵,简称MM1,作为重装机兵系列的始作,在DQ式RPG当道的年代,以其末世科幻+西部剧的风格、人与战车双系统、超高的自由度、独特的世界观和开放式的结尾,开创了RPG游戏颠覆性的革新。

获1991年度FAMI通系统制作赏,1991年度FC部原创作品第一位。销量约为15万。

⑽ 日本八九式步兵战车为什么采购价高的惊人

工业品都是这样,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采购价和采购量是成反比的。89式性能在当时还算可以,不过那是日本自己研制的,虽然可能有进口的子系统,但整体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他们自己弄的。再加上当时日本的人工成本已经很高,所以89式的成本也就上去了。但这种型号连同原型车都没到八十辆,又不能出口(至少当时对于日本军售要求还是挺严的),为了回本可不就得加钱卖了么。其实日本自产的很多武器都有单价高的问题,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研制成本高而采购量低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