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曹是哪里人
Ⅰ 军曹的介绍
军曹是日本独有的对中士级别士官的称呼。二战时,日军军衔分为将,佐,尉,准士官,下士官和兵六等十六级。依次为: 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唐朝军队的一种职位。696年,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当幕僚,兵败,陈子昂进言武则天,就曾经被武则天降至军曹职位。
Ⅱ 二战时的日本军人中的军曹到底是什么军衔
在这里本人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军曹不是军官!二战时期,日本对军官的准入门槛是设置得相当高的,比现在世界各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想要成为军官,首先必须考入士官学校学习,没有士兵直接“提干”之说,没有士官学校的毕业证,永远成不了军官。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日本的士官学校与现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士官学校不同,它们不是培养士官的学校,而是正儿八经的军官学校,大概其就相当于我国现在普通军校,只是名字上出现了士官二字而已。
这里顺带提一下,二战时期日本的军衔体系中有一级非常特殊的军衔,那就是特务曹长。从名字上看,它和作为士官的曹长非常接近,乍一看还以为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曹长呢。可日本的特务曹长却不算士官过或士兵,但也不算军官。日本自己给特务曹长的定性是“准士官(军官)”,一些国家索性直接将日本的特务曹长翻译为了准尉。
军曹到底能指挥多少人
在二战时期日本的军队编制中,分队长(大致相当于班长)一职是军曹的“标配”,这一点和世界各国是基本一致的。换言之,日本的军曹其实就是士官班长的军衔,能指挥的也就一个班而已。日本的步兵分队正常编制是十三人,分队长一人、轻机枪正副射手四人、步兵八人,加强分队另外再加掷弹筒组二人。一个军曹能够指挥的、包括自己在内总共十三到十五个人。日本的小队副(大致相当于副排长)通常由曹长担任,偶尔也有军曹担任小对副的。可那是给人家当副手,说白了就是帮着小队长抓抓日常工作,没有小队长拍板,他什么主也做不了……
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二战时期日本的军曹其实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中士,一般都是班长的“标配”军衔之一,日本的军曹能够管的也就十来个人而已……换言之,日本的军曹不仅不是军官,在士官中也不是军衔最高的,在它上面还有曹长以及介于军官和士官之间的特务曹长。日本的军曹一般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的职业士兵,文化程度有限,很难有机会考入士官学校学习,基本就是一辈子的丘八……
Ⅲ 日本军曹是什么级别军官指挥多少人
我们看抗日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经常会看到日军军曹和曹长的身影。这些人一般的形象都是专横跋扈,对待下级士兵非打即骂。那么,这些军曹和曹长到底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何拥有这样的权力呢?
其实,这些军曹和曹长并不是军官,他们和西方的军阶进行对照,就是士官。对应下士的是伍长,中士是军曹,上士则是曹长。只不过是在日军中,给这些士官改了个称呼而已。他们在部队中起的作用也是基本相同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这些军曹和曹长记忆如此深刻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敌后抗日时期,面对的敌人,主要就是这些军曹和曹长。当然日军为了对付我们的抗日根据地,采取了炮楼战术,用一个个炮楼据点来分割封锁我们的根据地。
而这些据点,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只能驻扎一个班到一个排的鬼子,再配合上一部分的伪军。那么,指挥这些日军的人一般就是军曹或者曹长。所以,面对面和我们的抗日军民作战最多的人,就是这些军曹和曹长们。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最终只有失败投降的下场。
Ⅳ 日军军队中的军曹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他能指挥一个炮楼
日军军队中有很多的职位,不过大多数的职位都和西方军队职位类似,但其中却有一个职位和西方有些大相庭径。
这个职位便是军曹,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军队进行目标策划,训练士兵,以及日常的管理。这些职务看起来虽简单,但却举足轻重,能够将这三种职务整合在一起让一个人来负责,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可惜的是,军曹一职并没有在日本军队的军衔上出现,且平时担任军曹的人也只是穿着士兵的衣服,看起来与寻常的士兵相差无几。但他们的权利真的和平常的士兵一样吗!根据一些电视剧中的描述,日本的军曹出现往往能带领着十几个日本士兵或者是伪军,更有一些权力大的军曹可以控制一个炮楼镇守当地,可见他们在日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说了这么多,统筹下来就是如下的一点,军草的等级虽不高,却也不低。适合镇守后方,帮助日本军队统帅疆土。纵然等级再低他们也是日本的直系部队,比起那些伪军要可靠的太多。且这些军人在上战场之前都是受过本土的教育,认为自己的性命是要奉献给皇帝陛下的,故而他们才会选择军曹来管理炮楼。
军曹是特地历史下的产物,它既有日本的特色,也囊括了西方的军衔制度。我们无从探究它究竟是从那里兴起,又是从那里诞生,我们只需要知道,那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那段战争永远不要再这片土地响起。
国土破碎,山河飘零,没有一个人愿意看见这一幕再次重演。战争受害的永远只是老百姓,得到称赞的永远是那些上位者。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人会记得死于战争中的那些无辜百姓,人们记得的也只是那位将军,为他歌功颂德,让他被后辈铭记,可谁人能知若是没有那些英烈,那里会有今日的我们。
Ⅳ keroro军曹生活在哪个城市
日本东京的内东京市
Ⅵ 请问日本的军曹、曹长、伍长都相当于什么军衔
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
军曹是日本独有的对中士级别士官的称呼。二战时,日军军衔分为将,佐,尉,准士官,下士官和兵六等十六级。依次为: 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本军队的“军曹”不是军官,而是“士官”,属于部队中的基层骨干士兵,或可称为“职业士兵”,其军中地位和作战能力普遍高于征召来的“普通士兵”。
日军的士官并非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是日语翻译方面的问题,日语中的“士官”是士兵的反义词,因此士官学校培养的是军官。士官在中文里又称“军士”,英文为sergeant,而在日语中,军士的对应军制就是军曹,所以“军曹”这两个字还有泛指和特指两层含义,泛指军士阶层,特指中士军阶。
二战日本军队的士官军衔分为三等:曹长、军曹和伍长。
对应的职务如下:
曹长:分队长 小队副
军曹:分队长
伍长:分队副
(6)日本军曹是哪里人扩展阅读:
日本军曹的来源:
首先是“士官候补生”,即普通高中毕业后报考陆军士官学校时,进校后先要去基层部队以“一等兵”的身份锻炼,半年后升为“上等兵”,再过三个月升为“伍长”,又经过三个月后升为“军曹”,此时才可以回校开始学习。
其次是“陆军幼年学校”的毕业生,日本在东京和各地都建立了陆军幼年学校,类似于民国时期各地的“陆军小学”,毕业后才可以报考或推荐至保定军校学习。
最后就是战场提拔,士兵在战场上表现勇敢或立下战功的,就可以逐级晋升到伍长、军曹或曹长。
Ⅶ 日本军曹是什么级别军官指挥多少人呢
在各种讲述八路军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遍布敌占区的日本据点,通常是数十名鬼子配上几倍于鬼子的伪军驻守一个据点。一般的日军据点,甚至不过十来个鬼子和几十名伪军士兵,而这个据点的首领,也经常是由日军的曹长或军曹担任,也就是被伪军汉奸们称之为“太君”的日军。
二战中日本陆军军衔
而军官之下,日军还分为准士官、曹长、军曹、伍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等。军曹类似大多数国家军队中的中士,如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比,相当于解放军中的士官。
军曹并不是军官,但是,它一般由军队中的老兵担任,是日军基层中的骨干,能够担任分队长。二战中,日军的分队一般满编为13人,相当于解放军中的一个班。如果军曹担任了分队长,就相当于解放军中的班长,能指挥包括自己在内的13个人。
Ⅷ 日军军曹是干嘛的,为何能指挥一个炮楼
日本人本来就少,所以军曹在日本军中的地位,连军官都算不上,属于类似目前军方的士官体系,就是职业军人到达退役年龄之后自愿签约,在军队服役的人员地位上仅仅高于普通士兵,日军体系大概分为三个阶级,曹长、军曹、伍长其中军曹在级别上可以等同于军衔中使用,可以担任部分分队长。
军曹就是相当于现在士官兵头将尾,因为在军队里服役过一段时间,属于基层最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在战场上最急需的人才,当然了,也可以代替基层指挥官直接连排一级作战部队,所以能指挥一个普通炮楼,一个普通炮楼里基本都是一些底层的士兵,在士兵里他可以算得上是土皇帝。和新兵相比,他们是老兵,历经战场的洗礼,作战素质高于普通士兵。
Ⅸ “军曹”是什么意思
“军曹”是日本独有的对中士级别士官的称呼,指军队的下级军官。
Ⅹ 日本的军曹是等于哪个军衔
1840年,日本从中国鸦片战争失利中得到教训,看到了改良"兵制与兵器"的重要性。
1853年6月,美国军舰炮击鹿儿岛。第二年,英、美、法、荷联合舰队又向下关轰击。日本蒙受耻辱,决心急起直追,效法欧美,改良兵制。当时日本还处于幕府时期。幕府决定仿照西洋军队,组织洋式兵队3个大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规定陆海军将校的阶级"。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设立的西欧式军衔制度。
旧日军军衔等级
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
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天皇。当时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为陆海军之统帅",全权"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并宣战讲和及宣告戒严,凡有重要之军事,皆亲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共授元帅31人,其中,陆军17人,海军13人。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宫、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军军衔等级
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重建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
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6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