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有酒后驾驶
❶ 为什么日本人不敢违反交规
有车的朋友最怕就是开车上路违反交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处罚是跑不了的,毕竟我们的“天眼系统”抓这个那是一抓一个准,小编就是上班路上被加塞变道搞得总是压实线被看到,没办法只能交罚金了。但是在人口更加密集的日本却很少看到违规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日本人都不敢违规?
今天我们并不是要说的日本人民的素质有多高,主要还是人家罚得狠,日本因为其人口稠密加上交通发展比较早,并且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交通堵塞导致重大事故的事件,所以非常重视交通管制。
我们先说罚款扣分,在日本,你随随便便的犯个规,对不起,600大洋没了,如果逆行的话那更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不过看到这个逆行罚款跟汽车价格有关,小编感觉自己逆行在日本也就罚个200块就够了
日本对驾驶员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进行管,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司机,那个出发时成几何的往上涨啊,不仅罚款高的可怕而且这个驾照也是跟你无缘了,对于那些不犯错误的司机却会在偶尔遇到违规情况时进行“打折”这一点倒是挺人性化的。
最严厉也是最不好管理的就是酒驾,大家都知道有时候人一高兴这个就控制不住,没关系,日本交通局实行连坐制度,酒后驾驶直接拘谨5年,罚款100万......日元,如果酒驾出现重大事故的话,直接15年的牢狱之灾。只有司机受罚当然不够,凡是向司机提供酒水的人,以及跟司机同乘却未劝阻的热都要承担2-30万不等的罚款
日本的交警执法更是亲力亲为,每一名日本的交警都是需要对各自的路口负责到底的,因为这关系到整个道路系统的稳定,如果自己这个路口出点问题,那个在不大的日本可能就会引起比较大的麻烦
一般的话他们都会这样进行执法,直接站在路中间管理以便自己及时发现问题,也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日本你违规的不仅仅面临的是法律上的制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区的消息流通,如果你违规的哈,交通聚会通知到你的社区,他们会偶尔对你交通规则教育邻居看你的眼光估计都会不一样,因为在日本违规的话会比人看不起的。当然要都是这样的交警罚我我也愿意了
抛开国家民族,日本在交通管理这方面的确是做的不错,不仅仅措施做得好,而是在于人家重点不是在罚款达到教育目的。,人家的罚款是让你“痛不欲生”更多是让社会公德去约束你的行为,不管怎样,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❷ 日本交通规则
日本行人的交通规则:
1,在有人行道处,务必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处,务必走在道路的右侧。就算有急事,也务必遵守信号灯。务必利用斑马线和人行天桥过马路。在没有斑马线及人行天桥时,请看清左右并确认没有车辆开来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2,横过马路时,要仔细观看马路左右两边,在确认是否有机动车通过或者机动车是否停稳后再行通过。夜间行走时,要穿反射性好、颜色鲜亮的衣服。
日本自行车的交通规则:
1,两辆自行车不能并列骑行。自行车和汽车在车道的左侧通行。要充分注意来往汽车及步行者。在有自行车可通行标识的人行道上,自行车可通行。人行道上为步行者优先,不可在人行道上骑得太快或打铃让步行者让路。此外,如有碍步行者通行,必须暂时提车。
2,夜晚务必开自行车灯。在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务必遵守信号灯通行。当斑马线设有自行车横穿道时,要在自行车横穿道上通行。不要双人乘坐,更不要单手打伞或单手拿东西骑车。
(2)日本为什么没有酒后驾驶扩展阅读:
日本的交通法规,在有灯的路口差别不这么明显,差别大的是没有灯的路口。在路口,只要地上有斑马线,司机一定会把车停下来等一秒钟再走。日本法律规定汽车过斑马线时,必须要把速度降到能立即停止的地步。
在日本有一条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在日本是行人优先!绿灯时,行人可以大摇大摆地过斑马线,没有司机会顶过来。
❸ 有那位大侠帮忙下,求各国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及相关的法条,
我国对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认定标准较其他国家放得过宽。目前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瑞典为0.02%,德国0.03%,日本0.05%,美国0.08%。
美国
美国法律规定,当一个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8%时驾车,被视为醉酒驾车。如果被警察第一次抓住,要当场没收驾照,并被立即送到拘留处医疗中心,关押12至48小时,理由是禁止他不清醒时再次上路。次日,这名司机要交纳数千美元的“保释金”以及250至400美元罚款才能走出拘留处,外加75美元医疗中心使用费,并吊销驾照一年。酒后驾车撞人事故则被定性为二级谋杀,并面临巨额赔偿。在加利福尼亚,对酒后开车的普通处罚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照喝不误,便去参观城内的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
英国
英国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在10年内若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法院将对他的屡教不改判吊销驾驶证109年;酒后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再开车,经济上还将受到重罚。
日本
日本对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驾驶员,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供酒者的责任。在日本酒后驾车,不仅驾驶员会被处罚,车上的乘客也会被罚,即使这名乘客没有喝酒。
加拿大
加拿大对酒后驾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者监禁10年,造成他人死亡的监禁14年。
德国
德国2007年8月1日出台了针对新司机的特别条款:凡是未满21岁或者驾照尚在实习期的驾驶员,一旦被警察抽检发现血液中含有酒精的情况,无论是否达到法定的酒精浓度标准,均视为酒后驾车,并将处于125欧元和扣两分的处罚。如果该司机正好还处在实习期内,那么警察将对其加重处罚,将实习期从2年延长到4年,并强制其参加交通法规培训班,直至毕业才能重新拿回驾照。(吴筠《考驾照犯一丁点错休想通过》)
法国
法国规定,1升血液中的酒精度达5毫克时即为违规,处以135欧元和扣6点的处罚。超过8毫克时,处以4500欧元的罚款并没收驾照三年。如果重犯,就要罚款9000欧元,入狱四年。(文汇报《国外交通管理现状系列报道》)
墨西哥
墨西哥规定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超过80毫克酒精即为违法。违法司机要被强制送到墨西哥城郊一环境极差、饮食难以下咽的拘留所拘留20至36小时,并扣6分。墨西哥尤卡坦州对普通私家车司机酒后驾车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公交驾驶员则是10年。圣路易斯波多西州对酒后驾车可判处吊销驾照16年。(文汇报《国外交通管理现状系列报道》)
俄罗斯
俄罗斯《反酗酒法》规定:驾驶员最多的饮酒量以一杯啤酒的量为限,行车过程中驾车人不得喝酒,酒后行车如果是初犯,会被取消一至三年驾驶资格;再犯的话,就会受到三至五年不许开车的处罚。如果因饮酒造成交通事故,驾驶人员将受到五年以内监禁,罚款、吊销行车执照,剥夺终身驾驶权利等处罚。
澳大利亚
对醉酒驾驶员,如系初犯,罚款10美元;如系重犯,要处10年有期徒刑。除判刑外,还要把驾驶员的姓名登在报纸上的《酒醉与入狱》大标题下示众。
土耳其
土耳其对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由警方押出城至20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强迫他步行回城。
瑞士
瑞士可以把每宗交通违例看作醉酒驾车对待,而司机也有权利证实自己没有醉酒,如果属于重犯,就会被判至少三年监禁。
瑞典
司机哪怕只是在饮用了两罐啤酒后开车,若被发现,就得交出执照,并收到一张出庭应讯的传票。若法官判决司机醉酒驾驶的罪名成立,司机将会被送入复员中心改过自新至少一个月
马来西亚
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
补充:还真不知道,呵呵。
❹ 世界各国对酒驾的处罚都有哪些
1.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对于酒驾处于极端的处罚,只要你敢酒驾我就敢枪毙了你,在这么严厉的处罚面前,小编相信没有人敢酒后开车!
2.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给酒驾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你还不珍惜那就怪不了别人了,第二次酒驾就枪毙,保加利亚政府也是怎么做的!
3.英国: 英国涉及酒后驾驶的立法很完善.早在1871年英国法律就规定酒后骑马、驾驶马车及操作蒸汽机都属违法行为...
4.土耳其: 酒驾者需徒步行走20公里,这个处罚亮了,正好让你醒醒酒,不过估计听到这个处罚,那些酒驾者酒立马就醒了.
5、美国:美国的酒驾处罚每个州都不一样,最有“个性”的当属加利福尼亚州,如果你酒后驾车了,那么恭喜你将要去参观城市医院里的停尸房,目睹一下在车祸中丧生者的惨状,很想求这些司机的心理阴影面积……
6、法国:没收酒驾者的作案工具汽车,没有车了看你怎么在去酒后驾驶,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酒驾者是土豪呢?那么再买辆车不是轻而易举吗?所以还应该禁止酒驾者第二次购车。
❺ 世界各国关于酒驾的规定
自从5月1日“醉驾入刑”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强力实施,各地公安机关会同司法机关紧急行动,“从严从快”的将一批“危险驾驶分子”拘入法网,有的甚至被处以刑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度。但是关于这样的“从严处理”很多人观点不一,有人就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过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那么本文笔者将着力介绍下世界范围内的各国关于这个“酒驾”是怎么个处理方法并对我国的“酒驾”处罚方法有什么启示。
其实酒后驾车一直是各国头疼的一大社会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成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实际上,和中国整治酒后驾车的措施一样,许多曾经或正在饱尝酒后驾车苦果的国家对酒后驾车的惩治也丝毫不手软。从罚款、吊销驾照、判刑甚至实行“连坐”处罚,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发明了各种招数来惩治醉驾,解决这一全球性的难题。
在美国: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无条件吊销其驾照,并将酒后开车的驾驶员送到医疗部门,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 在洛杉矶,酒后驾车若被发现,除受处罚外,还要花费300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这种装置对酒味非常敏感,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发动不起来;在哥伦比亚,交通部门会强迫违章的驾驶员看一套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在加利福尼亚,对酒后开车的普通处罚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照喝不误,便去参观城内的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
在英国: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在 10年内若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法院将对他的屡教不改判吊销驾驶证109年;酒后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再开车,经济上还将受到重罚。
在日本:当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要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供酒者的责任。醉酒开车两次以上要处六个月的徒刑,违章者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令其盘腿静坐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
在澳大利亚:对醉酒驾驶员,如系初犯,罚款10美元;如系重犯,要处10年有期徒刑。除判刑外,还要把驾驶员的姓名登在报纸上的《酒醉与入狱》大标题下示众。
在马来西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
在土耳其:对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由警方押出城至20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强迫他步行回城。
在法国:即使只是属于微醉,司机的驾驶证也会被当场注销,如果醉酒司机导致其他人死亡就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受害者受伤,司机将支付巨额赔偿。
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三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一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
在加拿大:凡酒后行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 个月,造成人身伤害者监禁10年,造成他人死亡的监禁14年。
纵观上述各个国家的处罚方法,综合起来看,有松有紧,而且法律和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了一种平衡的状态下来作为处理原则的,我们看到英国、日本、法国、挪威和加拿大是比较典型的属于严厉处罚的类型,对待“酒驾”绝不手软。而在美国,各个州各有各招,有的非常严厉,而且还要从人性层面上让酒驾者去参观停尸房,这种做法无疑是新颖而且想必比单纯的刑罚手段会更人性化。还有的国家譬如马来西亚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的处罚方法就更加独特,也许会让当事人哭笑不得吧。
总之无论是何种处罚方法,初衷都是要警告喝酒的人务必不要酒后开车。在中国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又加之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日前出台的关于“酒驾”的处罚决定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前几天最高法的副院长张军的讲话我觉得也值得广大司法干部细心揣摩,深刻领会,做到最终的处罚结果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❻ 论酒后驾驶的规制
[编辑本段]概述
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1]已经酒后驾驶重罚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而根据另一项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类驾车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总想用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造成险象环生。27%的酒后驾车者的“安全意识不强”
另外,酒后驾驶者存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酒后驾车,于是便侥幸酒后驾驶,造成惨剧。有了以上思想作怪,驾驶者往往把酒后开车不当回事,使酒后驾驶屡禁不止。
[编辑本段]量化因素
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
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编辑本段]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编辑本段]处罚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国际
日本:醉酒驾驶者,处两年以下徒刑或10万日元以下罚款。带有酒味驾驶者,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5万日元罚金。醉酒驾驶两次以上者,将被判处6个月徒刑。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编辑本段]建议立法
2009年7月18日,四川成都李刚、罗毅两位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修改刑法,增加“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罪”。
谈到上书的初衷,两位律师都表示,酒后驾驶肇事,不同于一般的重大交通事故,行为人在主观上不是过失,而是存在放任的故意。在他们代理的案件中常涉及酒后引起的交通事故案件,常见到许多无辜的生命逝去,许多幸福的家庭破灭,深感酒后驾驶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两位律师还提出,中国对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认定标准,应当在参考外国标准的同时,结合中国饮酒较多的实际情况,从严修改“饮酒驾驶”、“醉酒驾驶”认定标准。他们还一再强调,立法建议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对人权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使更多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及幸福美满的家庭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编辑本段]专项行动
背景
2009年1到7月,中国内地因酒后驾驶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169人死亡,其中醉酒驾车恶性肇事案件频频出现,这些案件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酒精引发的一件件惨案让酒后驾车施加刑罚的声音不绝于耳。
1月21号,河南灵宝司机王卫斌醉驾宝马连撞多人,造成6死6伤惨剧;
6月30号,南京司机张明宝醉酒驾车肇事,连撞9人和6辆轿车,造成5死4伤,其中包括一名孕妇;
7月16号,郑州司机傅某无证醉酒驾驶连撞11人,酿成3死8伤的重大事故;
8月4号,杭州司机魏某酒后驾驶保时捷汽车超速行驶撞死17岁少女马芳芳;
8月5号,也就是马芳芳遭遇不幸的第二天,黑龙江鸡西司机张喜军酒后在夜市连撞26人,造成2人死亡。
部署行动
中国公安部于2009年8月14日部署,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介绍说,对酒后驾驶,无论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公安民警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为酒后驾驶违法人说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刘金国还表示,公安部将启动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的修订,提高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从严掌握醉酒驾驶的认定尺度;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立法调研,从法律层面加大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行政和刑事处罚力度。
据了解,针对酒后驾驶常伴随超速行为的特点,集中整治期间,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将同时加大对严重超速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特别是对组织和参与飙车的,将依法严格查处。
“四个一律”
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
[编辑本段]专家说法
中山大学刑法教授聂立泽认为,刑法是社会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到万不得已,能够不改变的尽量不要改变。他建议,即使考虑加入“醉酒驾驶罪”,在修改刑法之前也有做一次全国性的调查,看看醉酒驾驶造成严重后果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因为只有当比例很大,已经到了社会无法容忍的地步,行政法规处理不了了,才需要考虑修改刑法。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金鹏律师表示,相对国外而言,中国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处罚程度较轻,现在刑法里没有相应的涵盖一些其他的危险驾驶行为的处罚相关规定,这样造成一些司机酒后驾车而且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他认为是行政处罚,比较赞同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增加刑法当中的规定,将一些危险方法的行为引入刑法之中,更加有利地保持交通运输管理的安全。
[编辑本段]社会声音
酒后驾驶,说到底只是个人违法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该如何处罚就如何处罚,非得把它和个人的工作考核及信用等级相联系,甚至“一票否决”文明单位的评比、文明城市的测评。难道从单纯交通违法的层面已管不住酒后驾驶了?
其实,酒后驾驶之所以依然大量存在,从处罚层面来说,对酒后驾驶,乃至其他各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在操作层面还很不规范,弹性很大,一些人靠关系就能轻松消去违章记录免予处罚,客观上造成了更多人的侥幸心理。
所以要严打酒后驾驶,首先应该从健全法规和加强执行力两个方面入手,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而不是一时的所谓专项整治行动。处罚只是一个方面,减少酒后驾驶,更应该重视教育、预防层面的工作。当然,各个城市情况不同,该办法未必具有普适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治理酒后驾驶现象中多一些人性化的创新并非不可能,而关键在于城市管理着是否愿意创新。
[编辑本段]哪些危害
人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两项很重要的影响:
(一)视觉能力变差: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酒后的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编辑本段]如何判断
步行回转测试法 “酒后到底多长时间才能安全驾车?”长春市交警支队曲丹提供了一个测试自己是否醒酒的方法:驾驶员沿着一条直线行走九步,边走边大声数步数,然后转身按原路返回,如果能一直保持身体平衡,并不出分毫差错,才能证明酒醒。
[编辑本段]如何避免
1.安装车载防酒后驾驶系统:在车上安装能自动识别喝酒高峰时间段,能防止驾驶人检测作弊的防酒后驾驶系统,若超过国家标准汽车则无法启动。
2.国家法律提供支援:国家提供酒后驾车相关限制管理法律条文,交通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方式对有酒驾记录人员实施强制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
3.提供“酒后代驾”服务: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4.免收酒后过夜停车费:餐饮娱乐场所免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
5.在酒标酒单上印制警示令:将“酒后不驾车”的宣传语、漫画等印在酒瓶的商标上及餐饮娱乐场所的酒水单上。
6.履行社会服务令:除国家规定的处罚外,酒后驾车者还要到医院做义工。
7.避免侥幸心理:消除人们“少喝酒不影响开车”的认识误区,剖析酒精对驾车者的影响和危害,警示人们放弃侥幸心理。
8.配备“车德”卡:在每辆车上配一张“车德”卡,每次被查到酒驾就在“车德卡”上做一个记号,实现社会共同监督。
9.录制亲情提示音:录下孩子童声“爸爸,喝酒别开车,我和妈妈在家等你”作为手机定时提醒录音,从晚上7时开始,每小时提醒1次。
10.为醉酒者友情叫车:为醉酒者(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叫辆出租车。
11.发挥车友会的作用:由车友俱乐部向全体车友发出倡议避免酒后驾车,车友之间互相监督。
❼ 国外醉酒驾车交通肇事的刑罚力度
新加坡对待酒后驾车教罚并重,惩罚严明,效果比较明显。新加坡规定边开车边打手机者,最高可判长达1年的徒刑,罚款2000新元。新加坡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已不是普通的交通规章,而是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新加坡法律对酒后驾车有着细致且严格的规定。任何人血液中含有微量酒精,都属于违法。即使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低于法定水平,只要警方认定其无法正常控制车辆,也将面临指控。酒后开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新元至5000新元(1美元约合1.44新元),或入狱6个月以下。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
美国法律对醉酒驾车的处罚很严厉。一旦司机驾车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08%,就会被视为醉酒驾车,将会被立即送到拘留处医疗中心,关押12至48小时,并且要吊销执照一年,还要交纳数千美元的“保释金”以及250至400美元罚款才能走出拘留处,外加75美元医疗中心使用费。有了醉驾记录后,汽车保险费用将上升近10倍。如果醉酒驾驶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者在一定期限内多次被指控醉酒驾驶(一般是7年之内3次),就构成重罪,可能面临长期监禁。虽然如此,美国每年还是有3万多人因交通事故丧生,几十万人因此受伤甚至致残。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醉驾。
日本 酒后驾车“连坐”处罚 .在日本对待酒后驾车,不仅是司机要罚,坐在车里的人和相关人员也要一起受罚,叫“连坐”处罚。在日本,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其中“饮酒驾车”分轻重两级,以每公升呼气中含酒精量在0.25毫克上下作为依据。对于醉酒驾车,日本法律并无准确数值规定,由执法人员根据驾驶员饮酒后的表现,例如是否能够正常驾驶、是否站立不稳、是否能走直线等做出相应判断。
在日本,酒后驾车的初犯,要判两年以下劳役,吊销驾驶执照。酒后驾车两次以上要处六个月的徒刑,并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令其盘腿静坐反思,同时追究供酒者的责任。
在澳大利亚,酒后驾车情节严重的,要处10年有期徒刑,并同时把驾驶员的姓名登在报纸上的《酒醉与入狱》栏目示众。一夜之间,醉驾者的名字就会传遍全国。
在土耳其,发现酒后驾车的司机之后,警方就会将其押出城至少20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强迫他一停不停地步行走回来。
在法国,只要酒后驾车,驾驶证就会被当场注销。如果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会直接被判入狱,并被判定支付巨额的赔偿金。
在加拿大,只要是酒后驾车就要被罚款1470美元,处监禁6个月;对于造成人身伤害者,处监禁10年;造成他人死亡的,处监禁14年。
在马来西亚,凡是酒后驾车,就会立即遭到拘留,同时还要把他(她)的爱人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责令其彻夜教育酒后驾车者。
在英国,对于酒后驾车的初犯,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若在十年内3次被认定酒后驾车,将被吊销驾照109年,一般人这辈子就只有坐车的份了。
❽ 醉驾入刑对于打击酒后驾驶行为有多大作用
我觉得醉驾入刑对于打击酒后驾驶行为非常有效果。
我觉得醉驾入刑虽然很严厉,但是确实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样的处罚是有必要的,不然往往那些人就不会把不能酒后驾驶的政策时刻谨记心上,而是认为只要付出一点点的代价就可以把这次的错误掩盖过去。对酒后驾驶的容忍,往往会导致对他人生命的伤害。
希望大家不要酒后驾车,平平安安上路,平平安安回家。
❾ 酒后驾驶的危害及相关处罚
酒后驾驶的危害及相关处罚 酒后驾驶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仅影响驾驶人自身驾驶汽车的判断同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他人生命安全,我国新交通法规对酒后驾驶的处罚也是相当大的,不仅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严重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以拘留。
什么是酒后驾驶
酒后驾驶顾名思义,就是在喝酒后驾驶车辆,它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酒后驾车分为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两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
酒后驾车的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 转向系统 ,并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三)视觉模糊。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少,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而引发交通事故。
(五)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酒后驾车的处罚
酒精含量20mg~40mg/100ml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暂扣1-2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60mg~80mg/100ml或一年内因饮酒后驾车第二次被处罚的,暂扣3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80mg~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酒精含量大于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对于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标准又不同:饮酒后驾驶暂扣3个月驾驶证,处500元罚款;醉驾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此外,一年内有醉驾行为,被处罚2次以上的,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机动车教练员酒后随车从事教学活动的,按照机动车驾驶人酒驾的规定处罚。
军人酒后驾车,一律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组织集中整训;醉酒驾车,一律吊销驾驶证,调离司机岗位,并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酒后驾车造成亡人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酒后驾驶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我国法律对酒后驾驶的处罚较轻
我国对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认定标准较其他国家放得过宽。目前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瑞典为0.02%,德国0.03%,日本0.05%,美国0.08%。
(二)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不实施,那就只是摆在纸上的法律。某种程度上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以权力为中心形成的权力秩序严重阻碍以法为中心的法治秩序的形成。特权极大地阻碍或者破坏了法治。
(三)司机的侥幸心理作怪
部分人认为自己技术好,酒量大,不会出事,也不会被交警部门抓到。
(四)法治观念淡薄
在有些人看来,一个人不被处罚,并非没有酒后驾驶甚至醉酒驾驶行为,而是因为有权有钱。一个人被处罚,也不是因为实施了酒后驾驶、醉酒驾驶行为,而是因为权力不够大、金钱不够多。这些人只信金钱和权力而不信法,其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酒后驾驶避免方法
1.国家法律提供支援:国家提供酒后驾车相关限制管理法律条文,交通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方式对有酒驾记录人员实施强制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
2.提供酒后代驾服务: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3.免收酒后过夜停车费:餐饮娱乐场所免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
4.在酒标酒单上印制警示令:将酒后不驾车的宣传语、漫画等印在酒瓶的商标上及餐饮娱乐场所的酒水单上。
5.录制亲情提示音:录下孩子童声爸爸,喝酒别开车,我和妈妈在家等你作为手机定时提醒录音,从晚上7时开始,每小时提醒1次。
6.为醉酒者友情叫车:为醉酒者(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叫辆出租车。
7.发挥车友会的作用:由车友俱乐部向全体车友发出倡议避免酒后驾车,车友之间互相监督。
酒后驾驶国际处罚
日本:于2007年9月19日起施行酒驾新规。醉酒驾驶者,处5年以下徒刑以及100万日元以下罚款,扣35点;带有酒味驾驶者,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0.25mg以上者扣25点,0.15mg以上0.25mg未满者扣13点。另外,提供酒类给驾驶者以及与酒驾者同乘者;在驾驶者醉酒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在驾驶者带有酒味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2年以下徒刑以及30万日元罚金。(注:日本驾照累计扣满6点,就会被吊销驾照30日!所以酒驾其实就意味着驾照被吊销。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酒后驾车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大家千万要记得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啊,一不小心,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
扩展知识:
一、无驾驶证酒后驾车并与其它车辆刮擦,请问要怎么处罚?
无证驾驶需被处以2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天以下拘留。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赔偿剐蹭车辆的修理费。
二、关于酒后驾车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三、酒醉驾驶和酒后驾驶的区别是什么?因得到的处罚是什么?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判断都是根据交警的那个仪器根据酒精浓度测试数来。
酒后应该是行政拘留,醉酒是要判刑的。 酒后驾驶的危害及相关处罚 @2019
❿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饮酒直接扣留驾驶证6个月,记12分,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驾驶机动车处罚
按照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
酒后驾车处罚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车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暂扣6个月驾照后,如何拿回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重新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考试。
科目一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科目一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拒不参加学习,也不接受考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
注意:暂扣状态要半年期满才能够解除,也就是在暂扣状态期间可以参加满分学习及考试,等到期满后,到车管所拿回驾驶证。
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 方向盘 。
(四) 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 使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国际上对酒后驾车处罚
日本:于2007年9月19日起施行酒驾新规。醉酒驾驶者,处5年以下徒刑以及100万日元以下罚款,扣35点;带有酒味驾驶者,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0.25mg以上者扣25点,0.15mg以上0.25mg未满者扣13点。
另外,提供酒类给驾驶者以及与酒驾者同乘者;在驾驶者醉酒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在驾驶者带有酒味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2年以下徒刑以及30万日元罚金。(注:日本驾照累计扣满6点,就会被吊销驾照30日!所以酒驾其实就意味着驾照被吊销。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扩展知识:
一、饮酒驾驶扣几分?醉酒驾驶扣几分?
饮酒直接扣留驾驶证,记12分。 醉酒不仅扣留驾驶证记12分还处以15日以下拘留。
二、初次饮酒后驾车会被吊销驾驶证吗?
初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一般不会吊销驾驶证,只是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驾驶证记12分。如果是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或者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则即使是初次饮酒后驾驶,也会被吊销驾驶证。
三、饮酒驾驶机动车b2驾驶证扣12分会降级处理吗?
B2驾驶证一次性扣完12分会被降级。B以上驾照降级条件如下:
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最高准驾车型驾驶资格,并通知机动车驾驶人在三十日内办理降级换证业务:
(一)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构成犯罪的;
(二)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记满12分记录的;
(三)连续三个记分周期不参加审验的。
机动车驾驶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降级换证业务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注销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作废。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