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二战日本手榴弹为什么扔掉

二战日本手榴弹为什么扔掉

发布时间: 2022-11-14 09:37:12

⑴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的手雷都要磕一下才扔出去

日军手榴弹一般指早期的91式手榴弹和后来的97式手榴弹,但发火组件是由惯性体、撞针、保险销和火帽组成,平时惯性体和撞针由保险销隔离,拔掉保险销后撞针和惯性体处于自由状态,这时要在坚硬物体上磕一下,才能让撞针撞击火帽点燃延迟导火索,从而引爆雷管和炸药。
从结构上看,日本的手榴弹没有带动撞针的撞针簧和保险用的簧压握杆,也就是说,日本的手榴弹在拔出保险栓后撞针只是失去了束缚,并没有动力带动它去撞击火帽,所以还要再磕一下,用外力带动撞针和惯性体去撞击火帽点火,是落后的设计。

⑵ 二战时,日军的手雷拉掉保险后为什么还要磕一下再扔出去才爆炸

那是日军的97式手榴弹。
97式手榴弹1937年正式装备日军,此弹是在91式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七七事变后在侵华战场上大量使用,它是侵华日军使用最普遍的步兵投掷武器。
该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外有纵横刻槽(与91年式手榴弹相似),将弹体分成50块,原意是将弹体分裂成一定数量的破片,但实际上这些刻槽对形成破片并太大无作用。
针刺发火延期引信由发火组件和延期药管两大部件组成,发火组件由惯性体、击针、保险销和火帽组成,延期药管是在铜管内压上延期药制成,平时惯性体和击针由保险销隔离。使用时,拔除保险销,使惯性体和击针部件处于自由状态,并用力将弹在硬物上撞击一下,使击针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管,从而引爆雷管和主装药。
它与91式手榴弹上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泄烟孔和弹底塞,所以只能手投,不能枪发(91式可以,但后被50mm掷弹筒取代之)。另外简化了击发机构,引信的击针和惯性体用螺纹联接在一起。
此弹弹径50mm,全弹质量450g,弹长100mm,装56gTNT,引信延期时间4~5s。
我国将它们称为“甜瓜”手榴弹。
附91式手榴弹
它上面有个绳环,拉掉保险钢丝,引信击针自由,找个硬物磕一下,打着缓燃火药,火药燃烧几秒后,引爆雷管、只有雷管才能引爆梯恩梯。这种弹是铸铁壳,重1斤多点,装60多克炸药。尾部可装底火和发射药管,可用掷弹筒发射。

⑶ 二战时期,日军在扔手雷前为何先要往头盔上敲一下

这个主要是因为要增加安全系数,当时的手雷制造的比较安全,所以才需要敲一下。这也是对士兵性命的一种保护。二战时期的日本人使用的手雷是91式和97式,这两种手雷都有前边所说的那样的特点,或许有人会觉得那是因为小鬼子的军工水平太差,造出来的手榴弹质量不好,一下子扔出去炸不了,所以才要磕一下。

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武器制造是有一点不一样的。如歪把子被设计成可以与三八式步枪的弹药通用,可以由5发桥夹直接供弹。给冲锋枪装上支架和刺刀,增加冲锋枪的用途。由上可以看出日本喜欢将武器弹药通用化和多功能化。二战日军91式手雷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被设计成不仅是士兵的投掷武器,还是掷弹筒的弹药。采用撞击发火式引信就是为了迎合掷弹筒的需要。

⑷ 二战期间日本的甜瓜手雷为什么要在头盔上磕一下才扔

当时日军的制式手累是撞击击发的,先拉开保险 然后找个硬的东西磕一下再扔出去。磕头盔可能主要是因为方便 这个不是美军的 日军97试手雷 还有就是你可以去网络知道什么去找找 那里面说的比较全 轻兵器杂志曾经也做过二战日军装备的介绍 如果你的朋友有这套杂志 你可以去借来看看

⑸ 为什么日本手榴弹总要磕一下

日军91式手榴弹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引信延时在7~8秒。战场上的中国士兵经常拣起尚未爆炸的日军手榴弹投掷回去。这一缺陷直接导致日军将1937年装备部队的改进型97式手榴弹引信时间缩短到4~5秒,比91短的多。

⑹ 二战时日本为何要将手榴弹设计成敲击后才能引爆

日本在二战中使用多多种手榴弹,其中91式、97式、99式和10年式手榴弹是最多、最广泛的一种系列手榴弹。这几种手榴弹一脉相传,91式手榴弹的改进版是97式,简化版是99式,引信改进简化版最后就是10年式。

当然,在实际的战斗中,鬼子步兵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石头或者其他什么硬物去磕引信,但教范严格禁止的是在木板或者木箱上磕引信,因为木头有一定的弹性,有可能使引信无法正常动作。

⑺ 请问二战中日军的手榴弹 为什么拉了保险丝还要敲一下的呢还有日军是否有这样子的部队,类似于特种部队

这是日本人特殊的敲击引信,在保险栓之外再加一个敲击引信能够增加安全系数。我们一般看到的手雷都是挂在身上的,如果在长途徒步行军过程中遇到翻山越岭的地方,地形复杂,士兵之间需要互相帮忙,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小心拉到了手雷保险栓的话,就很容易爆炸

⑻ 为什么二战日本手雷靠撞击目标或物体才爆炸呢这不就是一个大摔炮吗

你说的主要是日本的91式手榴弹,发火的特殊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和掷弹筒的配套,我们一般的手榴弹是拉火延时,很显然是不能用于掷弹筒的,只有日本这样的,磕一下是为了让击针触发延时火药管,这个和我们使用的拉发手榴弹不同

⑼ 抗战后就淘汰的日本掷弹筒,上世纪80年代,我军为何又捡起来

在抗战中,有一个武器各位朋友特别熟悉,就是掷弹筒。掷弹筒这款神器曾经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抗战时期的武器,理所应当随着时代就变成了古董。可是令你惊讶的是,我军在上世纪80年代竟然还在用掷弹筒,这就是传说中的情怀版诺基亚吗?

我军在上世纪80年代研发了一款国产89式50mm榴弹弹射器。这款武器被称为“三无”弹射器。看到这里各位朋友不要怕,不是说这款弹射器是个“三无”产品。而是说89式50mm榴弹弹射器发射时无焰、无烟、无声。这款武器射程可以达800米,主要是适应我军对城市作战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当时火力不够强大的我军还是很实用的。

⑽ 二战日军为什么将手雷在扔出去前会先在自己的头盔上磕

在一些有关二战的影视中我们不难看到,日军在将手雷在扔出去前会先在自己的头盔上磕一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如果不磕的话就是扔出去了也不会炸。刚看到时日军的这种怪异行为让我十分不解,手雷这么用日本士兵不怕把自己敲成脑震荡吗?自从知道日本把手雷设计成这样的真正原因,我才发现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傻。

第一个原因: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日本在研制武器时会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如歪把子被设计成可以与三八式步枪的弹药通用,由5发桥夹直接供弹。给冲锋枪装上支架和刺刀,增加冲锋枪的用途。由上可以看出日本喜欢将武器弹药通用化和多功能化。二战日军91式手雷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被设计成不仅是士兵的投掷武器,还是掷弹筒的弹药。手雷采用撞击发火式引信就是为了迎合掷弹筒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双保险。军队经常会在丛林中行军或作战,如果一个不注意树枝就会挂掉了士兵们身上手雷的保险销,那就危险了。遇到这种情况日军手雷的特殊设计可以避免自己被误炸,据说美军就吃了不少这种亏。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