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为什么翻译成日本

日本为什么翻译成日本

发布时间: 2022-11-14 16:26:10

❶ 日本人把“日本”英译为“NIPPON”,那“Japan”又从何而来

Japan原意漆器,CHINA才是陶器
日本因漆器出名故名此

Japan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的
一种是说西方习惯以特产命名该国,所以中国成了China日本成了Japan,因为当时漆器是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如同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却因阿拉伯人的传播而变成了"阿拉伯数字一样")。
一种是马可波罗笔下描写的中国东方的黄金国,而黄金国读音接近Japan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古汉语“日本国”的读音,逐渐演变成了Japan
具体来源并没有很确切的说法 如果你懂日语的话,可以参考下面的日文网站

找的很辛苦啦,JedaMaster,踩踩空间吧
就算报酬了(*^__^*)

❷ JAPAN为什么翻译成日本像英格兰、爱尔兰都是音译过来的。有什么说法吗

因为日本使用汉字,汉字名叫日本而发音大致就是jiapan。所以欧美把这个国家叫做japan。
同样道理,相反中国根据England和irland的发音把这两个国家叫做英格兰、爱尔兰。
说深一点就是japan应该是与中国古汉语相近的汉字“日本”的发音。所以是两个语言体系的人把对方语言体系的国家名按照发音做了相应的翻译。很难理解吗?

❸ Japan为什么翻译成日本

不是japan翻译成日本,我们根据日语的谐音叫的日本,英语里的japan和其他东西有点关系,具体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

❹ Japan为什么翻译成日本

是先有“日本”这个名字。JAPAN是后来西方给日本起的。就像西方称中国为china一样啊。

❺ 日本为什么叫日本之所以改成“日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日本,顾名思义就是“日之本”即太阳升起的地方。但这样解释有争议。据《日本书纪私记》记载,公元936年,在一个讲座上,有人提问:为什么将倭改称日本?原先的国名‘倭’是什么意思?回答道:“日本国,自大唐东去万余里,日出东方,升于扶余,故云日本。” 至于为什么要称“倭”.......

另据《释日本纪》记载,904年的一个讲座上,有人问讲师:现在称的日本,是唐朝起的,还是我国自己定的?讲师明确回答:是唐朝起的。说明日本这个国号,是被大唐王朝赐予的。
长期以来,由于认为“日本”国号是唐朝起的,日本就出现了一些认为,想改“日本”国号的国粹主义者。例如,佐藤忠满称,“日本”这一国号,显示了日本是中国属国的性质,具有侮辱性,应该抛弃。

1996年,日本播出了以“日本史再考”为题的节目。不少人也认为,“日本”国名由中国王朝所定。但这种说法靠谱吗?
日本原称“倭”没有争议。但据中国史籍记载,将“倭”改为“日本”,是其本身。宋代以后,中国王朝正史不再有《倭人传》、《倭国传》,只有《日本传》。
日本,为什么叫日本?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为了搞清楚“日本”这个国号,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日本学者出版了不少论着。《日本的国号》《日本的诞生》《何谓日本》等等。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一方面强烈意识到,中国大陆大中华的存在,另一方面,则试图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与之抗衡。”
总之日本怎么来的,日本人民的名字,为什么起的很怪异,我们作为普通吃瓜群众,很好奇,也很尴尬。真的是井边生,就叫井子,稻边生就叫稻田吗!

❻ 日本国为什么叫日本是怎么翻译过来的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日本,最早称“和”或“倭”(均读作yamato,中文译作邪马台),“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日本的国旗和国徽

日章旗,亦称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标准国旗长度尺寸)。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色衬底象征着纯洁,红日居中象征着忠诚。

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之子,太阳旗来源于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为正式国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据太政官布告第57号(商船规则)颁布制定的。

日本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被广泛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而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日本

❼ 日本为什么叫日本这个国名,难道有什含义吗😂😂

日本神话中将其叫八大洲或八大岛国,五世纪统一后改为大和。七世纪改称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古时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日出在东方,日本在中国的东方,日本的东方又是无边的大海,象是陆地的尽头一样,所以认为日本是最靠近日出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公元七世纪日本遣唐史将国名改为日本。

❽ 日本为什么翻译为JAPAN, 发音不搭边啊

日本在日语中读“NIHON”,只是在中文里读“RIBEN”罢了。JAPAN只是西方国家对这个国家得称呼,和中国翻译成CHINA,韩国翻译成KOREA一个道理。

❾ “日本”为什么叫“日本”,“天皇”为什么叫“天皇”

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日本有大和人、阿依努人(也称虾夷人,约有25000人,位于今北海道地区)、琉球人(今冲?地区)三族,但习惯上称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

他们国家为什么叫“日本”

日本在公元7世纪之前一直使用的称呼是“倭”或“倭国”。更前期百国并立的时候也叫过“狗奴国”。到公元607年,着名的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女使者,也的确是个妹子)第一次出使隋朝。

其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敬问无恙”之语。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则是:太阳出来的那个地方的皇帝给太阳落山的那个地方的皇上的一封信,您过的还好吧?当时隋朝好大喜功的皇二代隋炀帝,也看出了国书中的猫腻,但是一想到小野妹子一介女流不远万里赶来隋都,而且还穿的那么磕碜。心一软,也就没有在意倭国自称天子了。况且倭国依旧年年称朝,岁岁纳贡。

隋炀帝当时平静地接受了倭国“日出处天子”的自称,故“日出之国”便渐渐在倭国传开。

倭国之所以自称为“日出处”,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东方,太阳自东方升起,所以便有“日出处”之称。“日出处”意为“太阳的源头”。“源头”即“本”,故称“日本”

但“日本”一词被普遍使用是在公元689年正式实施《飞鸟净御原(律)令》后,倭国将国号改为“日本”。飞鸟是当时倭国的北京,而净御原(宫)则是中南海。不难看出这份律令是在首都的执政机构制定的。

但正式对外,也就是对他的上司中国使用“日本”作为国号,则是在公元702年,日本派遣了中断30年之久的遣唐使再次踏上中国大陆觐见武则天。并向其汇报了改国号为日本、君主称为天皇等事项。

但他们在觐见武则天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小问题,那就是媚娘彼时已经将国号改为“周朝”了,而他们却依旧沿用了“遣唐使”一称。这种失误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时日本人都不爱看国际新闻,另一则是日本人在“大化革新”中受唐影响太重。

“天皇”一词来自中国史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史记补三皇本纪》中写道:“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其他史籍亦有类似介绍,不一而举。

日本在公元7世纪之前是没有“天皇”一称的。他们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也有以中国皇帝册封的封号自称。如公元57年,日本遣使赴东汉,当时的光武帝刘秀赐其一枚刻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

时间飞逝,随着中倭的不断往来,“天子”一词也由使者带到了倭国。因此倭国最高统治者也渐渐开始以“天子”自称。但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股创新精神,于是“天子”有一天就向群臣暗示了想改称号的想法。

后来一名倭国史官翻阅中国史籍的时候,突然两个字映入他的眼帘,那就是“天皇”。于是他赶紧跑去净御原宫向主子大声喊道:“我想到了,我想到了”。颇像当年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一样。“天子”一听,“天皇”两字着实不错,于是便开始以天皇自居。

(日本在4世纪末出现文字到10世纪初,一直使用的是汉字,所以中国史籍的“天皇”二字他们看得懂。但女人写字都爱用平假字。10世纪初,日本进行“平假字革命”,平假字慢慢取代汉字成为日本正式文字)

到公元689年《飞鸟净御原(律)令》实施后,天皇成为日本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但在中国,将日本最高统治者用“天皇”来称呼则是在清末的同治时期。

(一是种族歧视,不屑于叫。另外媚娘可能也贡献不小)

即使在日本历史上,在以“天皇”称呼国君时,同时使用的也还有“皇帝”一称。到1936年以后,便只用“天皇”一称了。

到公元4世纪末,日本列岛才出现文字记录(或者叫汉字记录),故日本早期的国家历史,异议颇多。

为什么叫大和民族

一种说法为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率军队进入大和的磐余彦,并在此建立了大和政权。故大和被喻为民族的发祥地。

这个家庭关系表来自于于公元712年所编的《古事记》和公元720年所编的《日本书记》。这两本史书是当时元明天皇下诏编纂。书中神话满篇,故“神武天皇建立大和政权”这种说法,瞎子也听得出是吹牛的。

另一种被大部分人接受的则是日本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建立了大和政权。(日本历史上只有三个天皇的尊号带“神”字)

上面提到公元3世纪的邪马台国,被认为是大和国的雏形,邪马台罗马拼音为yamatai,大和为yamato。

当时日本列岛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国与国经常发生火并。(或者叫村与村发生火并比较贴切,那时小国有的只有数百人)

公元4世纪初,崇神天皇逐步成为了大和地区的部落领袖,初步建立了大和政权。经过多年发展,到公元4世纪末,大和国依靠先进的武器和尚武精神,四方出征,逐渐征服了其他小国(其他村长)。到5世纪初,基本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

故日本取“大和”作为民族代称就如我中华民族取“华夏”一般。

“夏”为古时中原的部落,意为“中国之人”,“华”即荣耀之意,“华夏”即为光荣

近来很多朋友一直对“大和”二字耿耿于怀,认为小日本配不上这个“大”字,只有我中华民族才能自称“大汉”“大唐”“大中国”,甚至一度把那些称日本为“大和民族”的都冠上“卖国”“崇洋媚外”的“大帽子”。

从客观事实上来讲,“大和”与“和”是有区别的。“大和”是日本古地名,而“和”是因为日本人深受儒学影响,故他们经常喜欢提“和魂”。“和魂”在日本的确意为“日本人之精神”。但并不意味着“和”=“日本人”。

这两个词进入中国后可能水土不服,被国人混淆来谈,所以在很多介绍上可以看到:“大和民族”也称“和族”。这是不对的。

“和”在《说文》和《广雅》中分别解为:“和,相应也。”“和,谐也。”

可见,“和族”之意应该是“美好的,和谐的民族”。世界上任何一个美好的民族都可以称为“和族”。所以“和族”不能与“大和民族”混淆谈。

退一步讲,“大和民族”约有1.3亿人口,这也的确对得起那个“大”字了。

在日本,武士可以带刀上街。明治时期,武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量明治时期的杰出人物都源自“武士”这一阶层。但是“武士”却并不都是“会武术的人”,他们只是一个阶级的代称。简言之:拿刀的,阶级出身好,但不见得会武术。

❿ 日本为什么叫做japan

Japan,“日本国”的福建话发音是:Jih-pen-kuo,到了唐代把国(kuo)省略掉,成了Jih-pen。
而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将日本记载为Zipangu。传回欧洲,后来透过罗马文字表记变成了今天的Japan。

这段话在《地名的世界地图》这本书的附录里看到过,这本书是日本的21世纪研究会编写的。
既然是日本人说的,那么大概就是真的吧。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