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什么时候重回巅峰
❶ 日本动漫在什么时期发展的还有中国 为什么日本和中国那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 求详细的答案 越详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 1990至今——细化期。
日本动漫从1947开始的,由手冢治虫的漫画《新宝岛》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极大的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日本漫画由此开始走向辉煌。
为什么日本和中国那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
首先,中国和日本在对动画的定义上不同。在中国,动画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学龄儿童。但在日本面向的大众。因此中国的动画主要是以动物、植物、以及家具等无生命物体为主要角色,以便于儿童的接受。日本动画的主要角色是人,而且以初、高中学生群体为主,这样就比中国动画更吸引青少年。
其次,中国在动画制作上的投资远不及日本。中国制作一部动画的资金,才相当于日本制作一集动画的资金。而且,在分镜等方面,中国完全没有日本制作的细致,因此人物动作会显得僵硬而且突兀。
再者,配音问题。可以说,声音是一部动画最重要的部分。日本有专门的声优学校,会培养出一批专门为动画电影等配音的人。在日本声优是一种职业。但在中国,配音演员大多都是歌手,播音员等,首先在专业性上就不如日本。而且,播音和配音的感情投入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配音在感情表达上也输了一筹。
❷ 21世纪日本动漫巅峰是哪一年
2006年和2010年。06年有凉宫春日的忧郁,叛逆的鲁鲁修,2011有魔法少女小圆,fate zero,还有什么忘了,但这两年确实是精品辈出的年代!
❸ 日本唯一一部走向巅峰的动漫是什么
我认为动画产业这几年真的是呈爆发式的增长,每年多会有很多新的作品创作出来,虽然产出的量很大,但是真正能让人们眼前一亮的,能追剧的却非常的少。现在的动漫作品再也不会让我们看完之后有模仿的冲动了,或者是因为里面的剧情热血沸腾活着泪流满面了。
这部作品之所以说是神作,因为它可以说是本世纪唯一一部零差评的作品,有人就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说炼钢好看的,另一种是没有看过炼钢的,小编是相当认同这种说法的,让人看完挑不出刺的作品才可以被称之为神作。
钢之炼金术师》的动画版神在那里,它是一部非常全面优秀的作品,动画本身,从画面到镜头,从ED、OP到配乐,从剧情到设定,没有一处不是精品。通常在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是看作品里有没有反派人物,《钢之炼金术师》就是这样的,它没有把人物脸谱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善恶分明在这里不存在。
❹ 让日漫不再霸权,将在19年下半年崛起的国漫有哪些
我觉得对于喜欢动漫的漫粉来说,难免会在心中将日漫和国漫对比,而身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也非常希望看到自己国家的动漫比其他国家的要强,特别是日漫。
除此之外,例如《镇魂街2》、《眷思量》等优秀国漫也将于下半年和大家见面,只不过可惜的是,都没有曝光播出时间,但可以想象当它们真的播出的时候,必定是国漫崛起之时,漫粉们一定不要错过呦!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❺ 日本动漫是什么年代开始快速发展的
日本是世界第一动漫强国。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❻ 动漫发展史
“动漫”一词最早在正式场合被使用,是1998年11月大陆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的创刊 。这一词语后经由《漫友》杂志传开,因概括性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
“动漫”这一合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联系紧密,所以日本动画和漫画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动漫时代》这样综合了日本动画和漫画咨询的杂志。
因此,“动漫”最早主要在日本动漫的爱好者中使用,用来指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但随着中国动画和漫画产业的发展,用来指中国的动画和漫画的场合也多了起来。
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有许多人将”动漫“的概念与“动画“的概念混为一谈,把动画称为动漫,这是一种误用。“动漫”实际上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称呼,不能用于单指动画。
(6)日本动漫什么时候重回巅峰扩展阅读:
典型代表
1、日本动漫
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创新和吸引力。动漫是日本的重要产业链,在全球鲜有对手。
2、中国动漫
中国动漫,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的动画和漫画。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
3、美国动漫
美国的动漫作品较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而言,其动作流畅、情节想象力丰富,而且通常多运用高科技拍摄手法。概括起来,美国动漫的特色不外乎这四种:“美国英雄主义”、“利用动漫特技制造逼真感与震撼力”、“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和“英雄配美人”。
❼ 日本漫画什么时候进入巅峰状态
一直是巅峰。
2战时期。那是日本的孩子饱受战乱的痛苦。漫画的发源地是美国。有一批漫画流入到战乱国日本。那是的孩子只能看些漫画忘记战乱带来的伤痛。这一代孩子就是日本动漫力量的鼻祖。而后这批孩子成长起来后对以后的日本动漫有着深渊的影响。以至于影响下一代。所以日本的动漫才会这么流行。日本人平均没人手里有8本动漫。楼主还问巅峰?
一直就没萧条过哦
❽ 日本漫画什么时候进入巅峰状态
一直是巅峰。2战时期。那是日本的孩子饱受战乱的痛苦。漫画的发源地是美国。有一批漫画流入到战乱国日本。那是的孩子只能看些漫画忘记战乱带来的伤痛。这一代孩子就是日本动漫力量的鼻祖。而后这批孩子成长起来后对以后的日本动漫有着深渊的影响。以至于影响下一代。所以日本的动漫才会这么流行。日本人平均没人手里有8本动漫。楼主还问巅峰? 一直就没萧条过哦
❾ 日本动画片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几几年开始的
1862年,漫画杂志《Japan punch》(ジャパン・パンチ)在横滨外国人居留地发行。1877年代表明治时代的漫画杂志《团团珍闻》创刊。日本漫画家北泽乐天于1905年创立《东京パック》,对日本讽刺漫画的发展贡献很大。乐天从1928年开始在《时事漫画》连载的《とんだはね子》是日本最初的以少女作为主人公的连载漫画,是少女漫画的先驱作品。1915年,日本漫画家冈本一平创立漫画家团体东京漫画会(也就是以后的日本漫画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日本参战,加上情报局的法规和用纸不足等缘故,日本的漫画产业陷于衰退状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漫画界再次恢复了生气。1954年,月刊少女漫画杂志《Nakayoshi》创刊。1959年,最初的周刊漫画杂志《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Magazine》创刊。1968年《周刊少年Jump》创刊。战后初期影响了现代日本漫画历史的代表作品是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195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日本漫画家受到手冢治虫作品的启发。1960年代,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和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大受欢迎。随着电视突飞猛进的发展,颇受欢迎的漫画开始被搬上银幕,日本开始了动画时代。1990年代后,漫画的类型进一步扩大,漫画杂志数量迅速增长,网络漫画等文化也应运而生。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漫画里近乎逼真的亚洲人的美,和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这些都是其他国家动漫望尘莫及的。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1]
1917—1945——萌芽期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合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5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创作了《马具田城的盗贼》(1926年)、《孙悟空物语》(1926年)、《珍说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语》(1961年)等。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1966年,手家治虫创作了《展览会的画》,开始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1974—1989——成熟期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着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类动画电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画影片。
鲁邦三世,也在70年代成功转型向少年化,取得了巨大成就,TV2系列更是真正使日本观众把动画与漫画结合,开创了动漫时代,取得了从学生至成人们的一致好评,八九十年代也成功的海外进出。据统计拥有惊人的13.5亿人的粉丝 ,至今已有43年历史并仍在放送中。
同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剧场版动画为契点,走出了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地、人、神的和谐。影片的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启发着人对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宫崎骏在日本已成为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宫崎骏的着名作品还有《卡里奥斯特罗之城》(1979)、《天空之城》(1986)、《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1989)、《红猪》(1992)、《On Your Mark》(1995年)、《侧耳倾听》(1995)、《幽灵公主》(1997)、《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8)、《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2010)《来自虞美人之坡》(2011)等。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动画进入OVA动画片(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的黄金时代。平野俊贵分别于1988年和1989年摄制的《吸血姬美夕》、《冥王计划ZEORAIMA》开创了日本OVA版动画的鼎盛时期。
1990至今——细化期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多样性,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
在这一期间,日本动画的种类丰富多样。有以浅香守生为代表的美少女动画,作品有《魔卡少女樱》(1998年)、《Chobits》(2002年)、《GALAXY ANGEL》(第一部:2001年;第二部:2002年);有以大地丙太郎为代表的搞笑动画,作品有《邪流丸》(1998年)、《水果篮子》(2000年);另外,押井守创作的《攻壳机动队》(1995年),自成一种风格,以得到观众的认可;今敏创作的《千年女优》(2002年),采用了扑朔迷离的叙事手法,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动画表达方式。总之,日本动画以“机器人”、“美少女”为契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动画之路。
据统计,1960-2001年,日本共出产电影版和电视版的动画片2403部,其中电影版901部,电视版1502部。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群雄林立,其中的代表为东映动画、吉卜力工作室、GANIAX、Sunrise等。
此外,还有日本key社的AVG帮助下的动画片《kanon》、《air》、《clannad》、《Angel Beats》、《Little Busters》等动画片,其中《clannad》堪称动漫中的神作,标志日本动画片的成熟,颠覆了人们对此类动画片的看法,让观众在毫无预告的前提下流下眼泪。
发展阶段: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手冢治虫把日本现代漫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❿ 日本的动漫是什么时候起步的
国产水墨动漫开始一切向钱看 的时候 就开始慢慢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