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岛完了怎么有长崎
1. 原子弹爆炸半衰期有几万年,长崎广岛怎么现在就能居住了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这次大战的最终胜利。这次战争的挑起国家就是日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日本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在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日本可是说得上屡战屡胜,贪欲也就越来越大,竟然还把目光投向了美国,想着先下手为强,在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做出了震惊世界的行为:偷袭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美国被激怒,直接参战,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其实一开始美国没想打仗的,只是想发一点战争财,结果日本直接把它拉入了战争的漩涡,二战对战双方的军事势力、对比因为美国的加入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加入也使法西斯灭亡的速度加快了,如果不是日本被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说不定日本还要再鱼死网破地坚持一段时间。
2. 原子弹爆炸半衰期动辄几万年,广岛和长崎为何现在就能居住
战争总是伴随着人类,曾经二战给世界人民造成的影响时至今日都还是让人历历在目,作为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全球大混战,伤亡量简直就是一场人类清除计划,人类第一次见识到核武器的强大,就是美国的原子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成了原子弹给世人实战的演习的基地,城市整个被埋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还附带了大部分的居民,全世界直接就看懵逼了。当然除了这些直观的破坏力,它的核辐射污染才是一颗无形的炸弹,用一句游戏里面的术语来说就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原子弹爆炸半衰期动辄几万年,不过广岛和长崎可没有被日本放弃,而是直接进行了“回炉重造”,而且还能继续住人,所以为什么会这样?
3. 二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了原子弹,为什么广岛和长崎仍然有人居住
这主要是因为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当量很小,而且爆炸时大量的辐射已经被消耗掉了,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污染。加上战争后期日本大规模的核污染清除,使核污染的威胁越来越小,广岛和长崎的人民将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核污染的风险,因为这个地区的辐射水平仍然高于其他没有被原子弹击中的地区。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是同类中的第一颗。它的威力远不及今天生产的原子弹。
认为原子弹爆炸一百年后不适合居住的想法有点夸张,主要是为了阻止无核国家。除此之外,广岛和长崎也有人居住,还有很多其他原因。首先,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核辐射量与核泄漏所产生的核辐射量是不同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辐射量不到后者的百分之一,而且实际辐射量远远低于想象,鉴于当时原子弹的水平,当时原子弹的破坏力主要取决于高温和强烈的光燃烧。其次,当时”小男孩”和”胖子”都在空中爆炸了,所以这次爆炸会让原子弹更大更强,但因为它在空中爆炸了,大部分由此产生的
4. 核爆过后一片废土,但为何广岛和长崎还住了那么多人
原子弹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除了其强大的瞬时杀伤力外,所谓“核爆过后一片废土,百年之内无法居住”的说法也是最主要原因。
近日,有网友提问称,日本广岛和长崎是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城市,但为何这两个城市还住了那么多人?这仿佛与核灾害的传言有所不符啊?
这个问题很简单,用事实就能说明。
首先,如今广岛和长崎的放射性水平很正常,甚至要低于世界平均。
其次,两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也很正常。调查显示,2014年广岛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9.91,女性是86.94;长崎男性平均寿命78.88,女性86.33。这样的数据,其实已经超过许多高收入国家,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显然不会撒谎,广岛和长崎是否能居住,相信大家已心里有数。
事实上,美国上世纪60年代发布的《防核手册》中,已经明确对核爆伤害进行过指正:在核爆发生时,躲在普通的地下杂物间就能免于一死;躲在地下停车场,基本可以安然无恙。而在核爆过后的两周时间,核辐射尘埃就会衰退殆尽,长时间的工作都没有问题了。
其实所谓的“核爆过后百年无法生存”,只是当年美日的一场阴谋论而已。
战后,美国为了彰显自身实力,日本为了博取国际社会同情,降低赔偿,两者才对核爆威力进行了夸大解读,捏造出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谣言。
5. 当年美国向日本扔原子弹的广岛和长崎,现在怎么样了
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被核弹轰炸过的地方早已经重建和修缮,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也与其他城市无异,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发展。
1945年8月6日,美国空军派遣一架轰炸机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射了两个原子弹,一颗名叫“小男孩”,另外一颗名字叫“胖子”。两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上方轰然爆炸,将两座城市几乎夷为平地,数十公里以内都遭到重创。
(5)日本广岛完了怎么有长崎扩展阅读
广岛市在战后重建,新式现代建筑林立。当时,几位公民领袖与学者商议重建计划。1949年,经市长滨井信三(1905年─1968年)倡议,广岛市获日本议会宣告为“和平都市”。所以,广岛市越来越受国际注视,有关和平、社会议题的国际性会议,也会在此召开。
为了尽一分努力,广岛翻译和导游协会(HIGA)遂于1992年成立,为会议提供传译服务。另外,1998年,广岛和平协会(HPI)在广岛大学成立。1994年,广岛市主办亚洲运动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城市跟英国的一样,由于基础建设受毁,渴望摆脱路面电车(即有轨电车)系统。广岛市因此获赠大量的路面电车,继而与其他城市共同重建路面电车系统,成为日本唯一拥有大规模的路面电车系统的城市(同时其他城市也拥有路面电车路线)。
一些从战祸和原子弹爆炸中幸存的路面电车,再度投入服务,当中四列至今仍运作。但是,广岛市大部分的路面电车早已在数年前更换了。
每年的8月6日,广岛市市长发表和平宣言,以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2005年8月6日,上万民众见证了广岛60周年原子弹爆炸纪念。2010年8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驻日大使约翰-鲁斯出席了广岛原爆65周年纪念仪式,为核爆炸中的死难者默哀。这是联合国历史和美国外交史上的首例。
6. 核爆持续万年,为何广岛长崎又住满了人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2颗原子弹,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核武器用于实战,且仅此一次,从此,核武器就成了战略威慑性大杀器。
遭受原子弹袭击后,广岛死伤14万余人,长崎死伤8.6万人,两个城市几乎都被夷为平地。众所周知,核武器的杀伤力不仅仅是来源于爆炸产生的能量,还有释放的强烈辐射,使人致残致盲,并且受到辐射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大大提高。
图:核电站
这2个原因,让很多人认为,核辐射是被故意夸大了,实际上影响远没有那么大,或者说,大自然的修复能力超出我们想象。大家认为这种观点可信吗?有懂物理化学的小伙伴,能否从科学角度来分析下,核辐射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7. 当年日本广岛被炸之后又是日本的什么岛被炸了
炸完了广岛后又紧接着炸了长崎。
8. 二战末期,美国轰炸日本,为什么选择广岛长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意大利和德国都已投降,唯有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到夏天时,日本的败局已定,但日军不肯死心,在冲绳等地疯狂抵抗,导致大量同盟军伤亡。日本迟迟不愿意向同盟国投降,甚至有人提出了“一亿玉碎计划”,让日本的男女老幼都变成战士,与同盟军同归于尽。
美国只是想尽快结束战争,并不想看到日军反扑。他们知道天皇对日本人的重要性,也考虑到了轰炸东京所带来的后果。思考再三,美国才决定避开东京,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逼裕仁天皇投降。
9. 核爆过后一片废土,但为何广岛和长崎还住了那么多人
广岛和长崎是日本很重要的两个城市,所以为了促使二战尽早结束,美国人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投下了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伤亡。
大家都知道,核爆的威力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国家做核试验都是在远离人烟的大漠深处进行,以免伤及无辜,而且国际上也曾经流传过发生核爆的地区,百年内无法住人的说法,但是现在的广岛长崎却住了很多人,难道他们不怕核辐射?
当然不是,日本人也是人,怎么可能不怕呢?只是通过测试,这两个地区的核辐射水平甚至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这两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寿命也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核爆和核泄漏不是一回事,核泄漏的影响是长期的,而核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却持续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点,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亿多人,在这种情况才,即使广岛和长崎的核残留物依然存在,恐怕他们也得凑合着住,因为地盘太小了,容不得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