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的人种是怎么形成的

日本的人种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2-11-18 10:21:22

A. 日本人是怎么来的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

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

(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

(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

(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

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1)日本的人种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日本原本没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自称其为“八大洲”或“八大岛”等。

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定名为“大和”。

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根据中国皇帝国书中的称呼将其国名改称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视太阳为图腾的。

隋唐之后,日本开始大规模接受汉文化,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日本对“倭国”称呼越来越不满意。

据《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所以,日本国的国名,当是中国隋朝皇帝无意赐予的。

日本文化由来: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和人类学多次证实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B. 日本人源于什么人种

日本大和族源于弥生人和绳文人,另在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属蒙古人种。

1、绳文人

绳文人为日本绳文文化时代的人,绳文时代是日本中石器至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6000年前到3000年前弥生时代前期的居民。这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居民由于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

2、弥生人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原始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纪中叶,因代表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

3、蒙古人种

根据美国学者孔恩的观点,蒙古人种的特征主要是:黄色的皮肤,栗色的眼睛,黑色的直发,体毛及胡须均不明显,面部平扁,颧骨突出,鼻梁不高,两眼内角具有特别的毗褶等等。



(2)日本的人种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日本民族来源: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C.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怎么来的

原住民是约7万年前从非洲大陆来的矮黑人,这批矮黑人占据了亚洲大陆很多地方。


后来我们的祖先又从非洲大陆走出来,在亚洲他们遇到了矮黑人,由于我们祖先长途跋涉战斗力爆表,所以毫无悬念的把矮黑人杀的一干二净,仅仅在一些偏僻的岛屿上留下了一些矮黑人后裔。零星分布于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和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以及日本。


日本的这些矮黑人又叫阿伊努人。



明显能看出来这些日本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和安倍晋三这种亚洲黄种人长相不一样,因为他们人种不一样。


现代主体日本人来自东亚大陆的弥生人产生的,弥生人又叫渡来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日本主体民族是从东亚大陆迁移到日本岛的。他们的祖先包括朝鲜人,居住在朝鲜的汉人。他们给日本带去了铁器文明。


现代日本人的主要祖先不是汉人,他们跟朝鲜人血缘更近,也和东北亚古代游牧民族关系密切,比如扶余人。

D. 日本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初亚洲大陆的早期居民渡海定居日本。这个时期日本的古代先民具有东南亚安达曼人的特征,在种族上他们并非今天的东亚蒙古人种。日本学术界称早期的日本先民时期为“绳纹时代”。

大约距今20000--7000年间来自亚洲的东亚蒙古人种陆续定居日本列岛,这些人迁入的路径多数经朝鲜半岛到达今天日本九州岛北部和本州岛西南部,也有一部分是由东南亚经菲律宾群岛、台弯群岛琉球列岛最后到达今本州岛南部。来自南北的两批人在九州地区融合并逐渐向东发展。在距今3500年左右逐渐融合成两大族系,一支是南方的‘熊袭人’,另一支是北方的‘虾夷人’。‘熊袭人’就是今天日本主要人口大和族的直系祖先。‘虾夷人’则是今天北海道阿依努族的祖先。正是这一时期奠定了今天日本本土文化的基础。史学界将其称为“弥生时代”。

弥生时代大约延续了2000多年,其间日本列岛上部落邦国林立,彼此兼并互相不统属。到公元1世纪前后逐渐形成了以九洲岛北部为中心的“出云”与本洲岛中部为中心的“日向”两大邦国集团。两集团经过近3个世纪的斗争,终于由日向各邦发展形成的大和国完成了统一,这就是古日本的前身。

E. 日本人是怎么来的

人种是史前时代的中国迁移过去的~~
最早的日本人是白种人(阿伊奴族)
后来被和族给赶到北海道去了~~
和族的血统很复杂,
最早是东北亚的游牧民族过去的,
后来又有中国江南一代的移民
(历史上很多朝代各个地方都有人移民到日本的,多数为逃亡~)
以及朝鲜半岛的移民到达日本列岛后进行融合。
最后就成为了现在的日本人~~

从某种角度来讲~楼主问得十分正确~- =

F. 日本人的起源是什么

实际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G. 日本人是什么人种

日本人是蒙古人种,也就是我们说的黄色人种。

1、日本人主要由和族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虽然属于蒙古人种,但却是好几个民族融合而来。另在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使用日语,语言系属未定,多数学者认为属独立的日本语系。受汉语影响极大。以东京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广。信仰比较普遍,流行多种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纪经朝鲜传入后,迅速普及全国。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维新以后曾被定为国教,全国城乡皆有神社。

炎帝

H. 日本人的起源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

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日本岛才开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从北方大陆移来的通古斯人,以后有马来人从南方渡海而来,大约从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开始,就不断有中国和朝鲜人移居日本。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公元前2世纪的日本,考古学上称为绳纹式文化时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猎、捕鱼,居住在竖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

(8)日本的人种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日本基本信息:

东亚日本的基本居民。主体为大和族。另在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属蒙古人种 东亚类型。使用日语,语言系属未定,多数学者认为属独立的日本语系。受汉语影响极大。

以东京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广。信仰比较普遍,流行多种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纪经朝鲜传入后,迅速普及全国。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维新以后曾被定为国教,全国城乡皆有神社。

同时受到明朝儒教、阳明学的深刻影响。很多人都有神、佛并重的双重信仰,或同时兼信几种宗教。一般在生育、婚姻、节庆等现实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仪式;

对丧葬、祭祀、法事等方面则遵照佛教信仰。民间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于16世纪40年代传入日本,信徒约占全国人口1%。此外还有新兴宗教二、三百种。

I. 一文了解日本的人种起源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网上有的说是徐福的子孙,也有说是武大郎的后代。这个问题就连日本人自己也尚未完全明白,大家竟然先给别人贴上了标签。回归理性,抛开这些神话传说,从多方角度了解真相。

日本列岛( 群岛) 孤立在西北太平洋,距离亚洲大陆不算遥远。因此,日本人的源头基本确定是源于亚洲大陆 。

由日本学术界的研究阐明,现代日本人主要有三大祖先: 绳文人 弥生人 还有新发现的 古坟人 。所以说,现今日本人的形成就是这三个群体的混合。

那么这三个人群是怎么来的呢,如果你想了解日本大概的人类发展史,请往下看吧。

日本的 历史 朝代:

一、远古遗迹

日本最早在 38,000年前就 出现了“现代人”证据 ,并在那一时期开始陆续留下了一些遗迹,大多都集中在琉球群岛一带,这就是日本人的开始。

早期人类是如何到达日本的,由哪个方向迁徙过来,目前尚未有定论。大概有3条候选路线:1.从库页岛到北海道的“北海道路线”。2.从台湾到琉球群岛的“冲绳路线”。3.从朝鲜半岛经对马海峡到九州北部的“对马路线”。

4万~3万年前早期人类到达的时候处于冰期,海平面大约在以下80米,库页岛和北海道与大陆相连,所以北海道路线将是一条陆路。但是,其他两条路线只能是海渡,需要航海技能。不管是哪条线路,目前证据都不够充分。

前面有提到,3万多年前的日本出土过不少的古人类遗迹,但由于酸性的土壤环境对古生物的降解,绝大部分情况人类遗骸难以保存下来。但也有幸运的情况。

在冲绳出土过2.7万年前的“白保竿根田原人”(mtDNA:M7a),是日本考古史上保存最完好的早期人类,身高1.6米以上。他到底算不算日本人的祖先,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此外也是在冲绳, 出土了约2万年前的人类骨骸,分别有两男两女,刚出土估计年代是16000-14000年。男性身高1.55米,女性身高1.45米,牙齿磨损严重。在 1号(成年男性)的人骨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显示,港川人1号具有现代日本人、绳文人、弥生人中常见的祖先型基因。这表明港川人群体是日本人的远祖。另一方面,在分析的2000多名现代日本人中,没有继承与“港川人1号”相同基因类型的直系子孙,说明港川人为现代人贡献的只有常染。

二、绳文时代

指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陶器以绳纹为主要特征。关于绳文时代的开始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1.6万年前、1.3万年前、1万年前等多种说法。

绳文时代持续了1万多年,绳文时代的人身材矮小,平均身高为1.5-1.6米,四肢精巧,行动灵活,他们的生活很艰苦,到3000年前左右,绳文人的人口估计达到了10万。

绳文人主要的一些特征, 浓眉大眼, 眉高目深, 厚唇大须,颚骨发达 ,今天很好保留这些特征的是阿伊努人(也称虾夷人)。阿伊努人作为绳文人的直系后裔,曾经过着狩猎、捕鱼和采集生活,今天他们主要在北海道地区。

1904 年身着传统服饰的阿伊努人。妇女戴着头巾,两人还戴着项链,嘴巴周围有纹身。人类学研究表明,阿伊努人与阿拉斯加原住民和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反映了他们可能从北部进入了日本。

来自东京大学的研究,图中颜色越蓝,绳文的基因成分就越高;颜色越橙,渡来移民的成分就越高。与其他县相比,冲绳县的蓝色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本州东北部。(阿伊努人不在统计之内)

绳文时代的居民主要由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居民继承过来。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直至2000多年前的弥生时代之前,就一定陆陆续续有过不同的人群来到日本,他们都成为古代绳文人的祖先。因此,绳文人的来源肯定是多种多样。

较晚来到日本的被称为“渡来系绳文人”,他们在弥生时代之前就与“本土绳文人”融合,成为“新绳文”。值得注意的是,从考古上暂且未找到遗留的踪迹来印证这种说法,但从古代绳纹人DNA中分析出一些成分,表明是不同来源。一些人认为,日本人里存在着韩国人都不怎么存在的基因型,就是很好的说明。

绳文人、弥生人和现代日本人的母系线粒体DNA(mtDNA)对比。古代绳文人较常见的N9b,在今天日本人口中的比例低频。

至于绳文人的父系类型,据推断,早期绳文人主要由C和D两大类型组成。他们之间到底谁先来到日本,目前还难下定论。

在实际的DNA考古中,从4个古代绳文人的样本人,分析出了3个D1a2a1c1-Y12546和一个D1a2a*-M64.1。据说D1a2a-M64.1(旧M55)是旧石器时代人的标记,也是绳文人的标记。但在朝鲜半岛也发现过D1a2a1- M116.1 ,一些人认为是近代从日本北移到朝鲜半岛的。

三、弥生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弥生人从韩国穿越到九州,带来了一种以水稻种植和马匹为基础的全新文化。

关于渡来的弥生人是来自大陆的何处?金泽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弥生人的骨骼中提取了遗传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弥生人拥有辽河流域等东北亚地区人类的遗传特征。这表明弥生人可能是来自东北地区的移民后裔。

弥生人平均身高比绳文人高出几厘米。 他们有单眼皮、窄眼睛、低鼻梁和稀疏的胡须。 这些迁徙的弥生人最初定居在北九州和濑户内海附近,最终与绳文人混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日本人。

始初弥生人的人口非常少,到后来他们的比例要明显比绳文人高出许多。

为什么渡来系弥生人的比例会变高呢?

常见的一种假说是,“渡来系弥生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绳纹人人口锐减”。世界上其它地区也发生过这种情况。还有其它说法是,弥生人拥有稻作文化,营养摄取充足保障了儿童低死亡率,人口增长率高。这两点日而久之导致了比率的扩大。

四、古坟人

2021年的一 篇研究论文,提示了 现代日本的基因71%是来自古坟人, 因此,古坟人成为了日本人的“第三个祖先”。在此之前,所有人都错误地认为日本人只是两种血统的混血,即“二重结构说”。此次的全新学说很快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

古坟人与前两者拥有不同的一些东亚人群遗传特征。古坟人的遗传成分较接近今天中国的“中部人”,在很大程度上与汉族相似。日本的人种基本在古坟时代以后就定型了,没有太大变化。

古坟人在公元3世纪左右就来到了日本,属于魏晋时期。学者结合日本史发现,正是古坟人的出现日本才开始使用汉字。

五、现今日本人

现今日本人的父系(Y-DNA)结构。第一大成分为绳文血统显着的 D1a2 。第二大成分是 O1b2 ,该类型在中国比较罕见,但在朝鲜半岛很常见,所对应的应该是渡来系弥生人。第三大成分是单倍群 O2 ,这是中国非常主流的类型,因此对应的应该就是古坟人。

此外,有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类型,就是C单倍群。日本发现的 C 有两个分支: C1a1 (又名C-M8,以前称为 C1)和 C2a (又名C-M93,以前称为 C3)。从3万多年前第一批人类到达该地区以来,C1a1这种类型很可能就一直待在日本群岛。

45,000 年前 C1a 在欧亚大陆中部分裂,一组向西前往欧洲,另一组向东前往日本。C1a2 在 旧石器时代的欧洲人很常见,今天在欧洲几乎已经绝迹。C1a1 在冲绳(7%)、四国(10%)和东北(10%),但在北海道和九州似乎不存在。

日本人的母系(mtDNA)结构变化:

能确定属于绳文谱系的母系型为N9b,G1b,M7a,D4h2(与弥生的D4不同),当然也有其它的类型。在绳文时代明显占据主导地位的N9b,今天在大和日本人中只占2%左右。另外, 今天在北海道和库页岛以北的乌德盖 人中 也有一些发现 。

弥生的谱系类型, 在对古代弥生人的 78 个mtDNA 样本进行了测试。其中一半属于单倍群D4,而 15% 属于单倍群A,另外 15% 属于单倍群B。其余样本由单倍群F、M8、N9a 和 Z 组成。即使今天的日本人中,弥生谱系的D4仍占34%(不包含D4h2),比排在其后的7.5%多出一半不止,可以说是 傲视群雄了。

此外,还存在着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在日本发现 2% 的 M9 ,这是弥生或绳文样本中尚未发现的血统,据推测,可能是古坟人带过来 。更为罕见的单倍群 M12 仅占日本人口的 0.1%,尤其在中国海南岛发现,但在中国大陆和韩国也很少见。同样罕见的 M13 (0.2%) 主要存在于蒙古人、西藏人和一些西伯利亚民族,如雅库特人和多尔甘人。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现代日本人中竟然有 0.5% 的单倍群 HV 。 HV 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谱系(约4万年 历史 ),典型的西欧亚标记类型,在中东地区及欧洲特别常见。在日本的出现可能与青铜时代的牧民有关。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1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5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8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