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话和中国话相差多少

日本话和中国话相差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1-18 13:55:03

㈠ 日语的语法跟汉语的语法差异很大吗

是很大的。比如∶中文说“我吃饭”可是日语却是“我饭吃”另外动词的变格是很麻烦的,自动型,他动型如果分辨不清的话,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比如机器自己停了,你如果分辨不清的话,写成我把机器停了就糟糕了···另外就是动词的可能型,被动型,使役型,假设型等等,变换很多。其次最让人感到麻烦的就是日语里分“敬语”和“简语”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一旦说错了,就会惹出麻烦来···所以很多人说学习日语是“刚学的时候简单,越学越难”就是这个道理。

㈡ 日语与汉语的区别

汉语是主谓宾,日语是主宾谓.

汉语没有敬语、自谦语一说,你听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说话,用的语法都一样。
光从听两个人说话,从语法上无法判断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当然语气会略微有点不同。

日语,根据你的身份地位性别,使用的语法有很大不同。说的时候千万别错位了。不然是很不尊敬的。

汉语是一字多音,一词多义,搭配灵活。外来语基本都用现在汉语中同样发音或同样意思的字词代替。

日语,一字往往有训读和音读(接近汉语发音),一词多义情况较少。外来语一律用片假名表示,猛一看,还很难看懂。

总之,日语是不清不楚黏着语,汉语据说是世界上第二难的语言,第一难是阿拉伯语。

日语比英语难的地方是语法特多特烦,比英语简单的地方是,词汇量少的多,而且很多汉字在里面。

㈢ 日语和中国语言有什么区别

写法不同. 日语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着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例如:これは日本语のテキストです。 (译文:这是日语课本) 平假名 这个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构成单词,如例中的“これ”(发音“ko re”注:罗马注音)就是“这个”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の(发音“no”)是“的”的意思,前面的“は”最后的“です”用在一起表判断,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和“日本语”。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语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差别(但它们并不一是一回事,只是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发音“te ki su to”)的意思是“课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此外,日语中还有用源于罗马的拉丁字母来表示日语的方法,称为“罗马字”。类似我国的“拼音”。 罗马字主要多见于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并常用于日文电脑输入法。 )

㈣ 日语和汉语的区别和相似

相似:日语和汉语都应该属于汉藏语系的,属于相同的语系。在古代(唐朝)的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由中国东北的渤海国和朝鲜等地被传入日本。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

不同:

一、使用主体不同

1、日语:文字、书写方式、书本(纸张等)上的表现方式称为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和人所使用的语言。

2、汉语:即汉族的传统语言,又称华言、华语,是中国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都是亲属语言。

二、使用情况不同

1、日语:使用范围包括日本国全境(琉球地区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语,日本不承认琉球语为独立语言)。

2、汉语:使用人数最多,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至少15亿 ,超过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主要流通于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华人社区。

三、语言分布不同

1、日语:主要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及欧洲的英国为少数的重要语言。

2、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各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

㈤ 日本话和中国话有什么不一样

1.语法区别
<1>日文和中文的语句中的[主][谓][宾]的顺序不同。
<中文>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读 杂志
<日语> 主语 + 宾语 + 谓语
私は 雑志 読みます
( 我 杂志 读 )
<2>日文的时态是通过动词的词尾变化来表示的。
中文的时态是通过词语表达的。
<3>日文中在[名词]或[人称代词]等后面加上助词,来表示这个[名词]或[人称代词]是主语还是宾语还是状语,或者表示[疑问]的意思。
而我们中文都是通过汉字来表示的,没有用[符号]来强调[主][谓][宾]的习惯。

2.日语里根据,尊卑,长幼,男女,上下级,内外关系等,同样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而且,根据听话的对象谦卑,谦逊,威严,尊敬的程度也有不同的表现。
日文里的这些表现往往是通过[动词]的词尾变化以及一些语气祝词表现的。
当然在日语里人称代词的表现也可以体现对话双方的关系。
比如:[你][我]这两个词,在日语里有很多表达方式

3.日语里有的发音汉字里可能没有或不常用,比如:促因(音和音之间,短促地憋一口气)
日语里象[mia][piu][biu][nia][kia][kiu][kiao][hia][hiu][hiao][lia]等,在中文里找不出表示这样的音的汉字。

4.日本除了[冲绳]以外,基本上是单一的民族,所以它的方言不是那么突出,不想中文的各地的方言的区别那么大。

5.日本的汉字是从中国传来的,所以,它保留了中国的繁体汉字,它的假名符号也是从汉字的草书演变而来的。
而且,日文中沿用了汉语[古文]的词汇和词义。
比如:
<现代汉语> 车站
<日语> 駅

<现代汉语> 推, 拉
<日语> 押す、 引く

<现代汉语> 衣襟,衣摆
<日语> 裾

<现代汉语> 脸
<日语> 颜

<现代汉语> 筷子
<日语> 箸

<现代汉语> 哭
<日语> 泣く

㈥ 日语和汉语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语言的种类不同。日语是属于粘着语类型的,而中文是属于孤立语。
日语用汉字的原因只是当初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就引进中文的字而已。其实两者的类型完全不同。

粘着语也叫“胶着语”。类型分类法中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而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词内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一个附加成分表达一个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附加成分来表示。词根或词干同附加成分的结合不紧密。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土耳其语、日语、韩语、蒙古语都是比较典型的粘着语。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两者不应混淆。注意,英语不是孤立语,而是典型的屈折语,也就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㈦ 传说日本人起源于中国,为何日语发音和中文发音差距这么大

如果你听过南方那边,特别是海南人说话的话,你就知道其实她和日语的发音是十分相似的,而且有许多的日语词的发音实际上就是汉语,例如“新闻”、“图书馆”等等,都很接近的。可能是徐福当年带去的人以南方人为主吧,所以形成了那样的发音,经过多年的发展,就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当然,关于徐福的传说并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我只是猜测而已。

㈧ 日语与汉语区别在哪

首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在语法结构上完全不同,这也是日语和汉语最大的区别。中文语法在语序上基本和英语相同,但是日语是谓语在后的语言。

所以最大的区别是日语各式各样的语尾表现。所以,就算我们没有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能够看懂一些日语汉字,但是多变的语尾表现会成为句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反问,否定,强调,尊重,不屑的语气几乎都是通过语尾表现的。

另外,时态,中文是没有时态的语言,我们分别他们的基准是修饰时间的词汇,日语在形态上存在时态,其概念有点相像于英语的时态。这些时态存在于句子的各个部分,非常关键。

其次,日语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它多变的接续法。在日语学习中,入门者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背诵日语的接续法。和中文不同,日语在接续的时候,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变化才能够自然接续下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还有,语言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汉语全部都有汉字组成。而在日语里面,有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汉字和假名。其中假名还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假名和汉字同时出现在句子中。汉字基本上都是名词,就算有动词意义也要通过平假名的添付成为动词。

一般而言,所有语言的附加意义,比如肯定否定,时态,语气,接续。。。都是通过平假名的变化而达到的。片假名在日本里面的作用很少,仅限于表达外来语和强调,或者在一些无法打印汉字和平假名的简易机器上使用。

日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们借用很多外来的词汇,刚才上上面一段提到片假名。在日语中,同样的东西可以分别用汉字和片假名来表示,一般而言汉字表达的是传统的意义,片假名代表外来的新兴事物。汉字的读法一般而言都对应一组平假名。

所以我们中国人对于汉字比较熟悉,但是日语的读法还是要通过记忆来掌握的。而且,同样的汉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发不同的音也是其特点。但是和中文发音确有很相似的地方,普遍认为日语是因中文而产生的,远在唐代,我们最昌盛的时候,日本是很崇拜中国的。

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日文的发音最接近中国的吴音。而由于很多汉字在不同时期分别传入日本,因此同样的汉字发不同的音是这样产生的。假名也来源于中文的边旁部首。无论如何,中国给日本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汉字和平假名表达的日语是传统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蜡烛,日文的汉字就是这两个字的繁体字(在日本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行形态上的改变),对应的假名是ろうそく发音是RO-SOKU 发音和中文的一些地方语言很相近,但是只有记住汉字和所对应的假名,才能沟通。

蜡烛的意思是我们所熟悉的照明用的蜡烛。而当我们表达生日蜡烛的时候,就不能用这个词了,我们要用キャンドル(片假名)因为生日蜡烛这个事物,是从西方传来的,同样,我们家里熏香的蜡烛烛台,也要用外来语。几乎所有的外来事物,在日语中间都有所对应的外来语的叫法,特别在电脑和商业用语上,简直是日文版的英文。

而一些连锁店和商标,因为想模仿西方的业态而使用很多外来语。这也和他们的性格有关系,他们普遍认为西方的事物比较新潮和吸引人。有些人说话一口外来语,而事实上,他们的外来语来自英语或其他语言,但是发音是日文独特的。因此他们的外来语只能作为日语来看待。可能懂英文不懂日文的人也听不懂。

日语这种语言牵涉到很多其他的语言,但同时是非常独特的。它的发音非常单纯,但单纯中有其独特的特点。

㈨ 日语中的汉字在读音方面为什么和汉语相差那么大

一般来说,日本语中使用的汉字有三类 1 古代日本,使用汉字的年代取出来的名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跟发音基本没关系。这类的名字比如: 汉语:你; 读音: ANATA 汉字写法:“私” (汉字写法是中国去的,读音是日本本地的读法) 2 汉字读音标注日本假名产生 比如:本田 HONDA 先有汉字,后有读法,日本按照中国人读“本田”两个字的读音强行用日本本土发明的“假名”(相当与拼音)给这词语标注。 3 音译词语 比如: 英国 (ENGLISH) 日本人用片假名来翻译现代外来词语,特别是西方的词语,读法跟原来的西文读法很相似。 你所说的差异包括在我所说的三个情况中: 有个情况请您注意,日本人仿照的中国文字的读法是古代中国的汉语,而不是现在中国的汉语。 日语的发音很象中国东南沿海的方言发音,中国的东南沿海保留了很多古代中国的发音和语法习惯。请你明白:现在中国北方方言,特别是普通话,里面有很多很多近代少数民族的语言夹杂在里边,特别是蒙古语和满语。

㈩ 日语跟汉语差别大吗

日语跟汉语差别大。

区别:

一、历史起源不同

1、日语

日语的起源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阿尔泰语系这个说法已经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尔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认为日语属于日本-高句丽语系(即扶余语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认为日本语和琉球语可以组成日本语系。

有一种假设认为南岛语系、壮侗语族和日本语系可以组成南岛-台语门(Austro-Tai languages),即认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2、汉语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尚无定论,一说汉藏原始语言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大约六千年前分化形成了汉藏语系的各种语言。另一种假说则认为该语系来自当今中国的西南部四川,大约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分化。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出的语言之一。

二、结构不同

1、日语

1)固有词

固有词是日本民族原来的词汇,又称“和语”,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动词和具象的名词。

2)汉字词

日语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大。在日语里,有语法实意的词都含有汉字且大部分与实意相关。所以通常懂汉语的朋友,即便不懂日语,看到一个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过因为影响日语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所以有些词也不能以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

2、汉语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分析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很多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词汇只有一种形式而没有诸如复数、词性、词格、时态等曲折变化。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民→人民│失→丧失)。

三、方言不同

1、日语

日语大致可分为东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北海道方言、东北方言、关东方言、东海东山方言、八丈岛方言、北陆方言、近畿方言、中国方言、云伯方言、四国方言、丰日方言、肥筑方言和萨隅方言等。

2、汉语

汉语一般划分为9种方言,各方言又可划分为多种次方言。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语种代号标准ISO 639-3把汉语分为9种一级方言。

闽方言(cdo)、晋方言(cjy)、官话方言(cmn)、徽方言(czh)、赣方言(gan)、客家方言(hak)、湘方言(hsn)、吴方言(wuu)、粤方言(yue)。此外还存在平话、湘南土话等个别语言学分类有争议的汉语方言。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1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5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8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