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人婚姻观是什么意思

日本人婚姻观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11-19 11:48:20

❶ 日本人的婚姻观

日本战后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在法律上、在社会和家庭里地位平等。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只能充当配角。男女平等仍是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课题。

日本女性在参政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在联合国去年发表的涵盖世界50个国家的“GEM指数”排名表中,日本居第41位。这一名次不仅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且还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GEM指数”是衡量女性是否积极参加政治、经济生活及决策过程的指数。

作为立法机构的日本参、众两院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女议员在参、众两院各占17.1%和7.5%。1990年之前,女议员的人数在参议院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在众议院则多低于2%。日本去年通过考试录取的一级国家公务员中,女性占16%。但在中央政府,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就越小:一般职务占34.2%,股长级别占1.2%,科长级别占1.2%。至于局长、副部长(省次官)级以及内阁中的女性,就属于凤毛麟角了。

在经济领域,女性作为配角的情况也非常明显。在5356万被雇佣者当中,女性占40%,其中大部分在服务业、商业、饮食业工作,而且仅有53%是公司的正式员工,近半数是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派遣工等,她们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工作极不稳定。在企业中,至今仍有许多女性不得不因结婚而辞去工作。在企业管理层中,女性地位与在政府里相仿,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小。

在教师队伍里,女性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小学女教师比例为65.1%,中学为40.1%,高中为23.7%。可是,一到大学,女性就越来越少了。女助教为20%,女讲师为18.8%,女副教授为13.1%,女教授为7.9%。

“男人挣钱,女人持家”是日本家庭里男女分工的基本形态。在经济上依附于丈夫是日本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男人一进门妻子就迎上去接提包、帮丈夫脱外衣小心伺候的情景目前虽已不多见,但是找一个职业稳定和收入丰厚的可靠丈夫仍是日本女性的基本婚姻观。

1994年,日本政府决定设立“男女共同参加”办公室、“男女共同参加”审议会及“男女共同参加”推进本部,此后还制定了《男女共同参加基本法》和《男女共同参加基本计划》,今年又设置了“男女共同参加”会议和“男女共同参加”局,在推进男女平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步骤。然而,日本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配角地位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日本女性的觉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尚需时日

❷ 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及影响

【摘 要】旧时的日本妇女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忍辱负重,必恭必敬的贤妻良母形象。传统的婚姻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去的妇女将婚姻作为自己幸福的归宿和终身的职业,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近来日本传统的婚姻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从日本女性的择偶观,婚姻生活观,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以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择偶观,婚姻生活观;社会地位;产生的原因
1. 日本女性的择偶观
[三高](日本女性择偶是对男性提出的三个要求: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其实都和男性的外在资质有关,其中的[高学历]和[高收入]两者相铺相成,可以说这两个[高]代表了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拥有高学历或是出身名牌大学,跨入政界或是进入大企业自然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在社会地位上也就高人一等;社会地位的高低随之带动的便是收入的高低。[高身材]代表着男性的外表,毕竟"潘安面前出情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时下日本女性择偶潮流似乎在朝[三低]的方向涌动。所谓的[三低]绝对不是[低][低收入][低身长]而是[低姿势][低リスク][低依存]。
[低姿势]是指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即[レディ-ファ-スト];[低リスク]是指男性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要有稳定的收入,即[资格保持者や公务员など安定した职业];[低依存]则是指男性婚后不会对女性过多的束缚,尊重对方的生活,给对方留有私人空间,即‘束缚しない,お互いの生活を尊重’。
现代女性婚姻思想的改变,其中也有男性生存状况改变因素的作用。过去的日本社会,男性工作几年之后基本都能够拿到养活一家老小的薪水。但是如今薪水和工龄之间的紧密程度已经大不如从前,养活一家老小就成了问题,晚婚和少子化的情况凸现出来。或者女性择偶观的改变也能反映出女性对于男性的理解。
由[三高]到[三低]还是一个很实在的举措,倘若男方虽然在社会上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肉,到家后却成了[高姿势][高依存]的人,夫妻天天吵吵闹闹的,也许会弄得得不偿失吧。
另据[match.com(マッチ·ドット·コム)](match.com:全球最大的约会网站)的预测,可能今年日本女性的择偶观会由[三低]演变为[三手]。所谓的[三手]就是‘手つだう(家事と育儿)’,‘手を取り合うお互いの理解と协力’,‘手をつなぐ(爱情)’。从[三手]来看,这是女性对男性内在资质更高的要求。三者都是安宁性内在的条件。
从[三高]到[三低]再到[三手],是女性对男性由外在向内质要求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了日本女性择偶观的成熟,也是对幸福的重新理解和把握。
2. 女性的婚姻生活观
2.1 生活观
日本的传统观念认为, 在日常的生活中,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欲望和利益,必要时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应当屈从于集体利益。这种文化差异性,在劳动者对所属公司的忠诚心和归属感以及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近年来随着[リストラマ]的出现以及[终身雇佣制]的瓦解,日本的劳动观念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传统的劳动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日本人生活观念的改变,日本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夫妇和孩子的[核家族],由于丈夫一方工作繁忙,生活施加与家人各不相同,因此与家人各自吃饭,各自看电视的比比皆是,很多人由此导致与家人沟通减少,无法享受家庭所带来的幸福和放松感,这样一来与孩子的交流也就相对的减少,母亲与孩子的交流也就相对的增加,母亲成为了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随着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地位的提高 ,日本女性的家庭观 、婚姻观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愿过早结婚而选择独身的职业女性在不断增多 ,丁克家庭(丁克一词为英文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缩写DINK,意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结构。)也比过去增多 。 1992 年 、1997 年厚生省就结婚和生养孩子问题对已婚妻子进行了第10次 、第11 次全国性调查 ,结果显示,1992年赞成结婚后为了家庭牺牲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人47.6 %,5年后下降为34.7%。
其次,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诸多功能逐渐被不断拓展的服务性行业所取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妇女所承担的家务劳动,使妇女的自我空间得以大幅扩展 。同时,志愿者团体 、妇女团体 、家长联谊会 、学习会等各类社团组织的兴起,扩大了妇女的公共生活领域,尤其为家庭主妇拓展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在家庭内部 ,夫妇双方共同当家作主已成为当今日本家庭的主要形式,妻子在家庭事务上的决策权也越来越大 。
2.2 婚姻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当代日本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婚方式由恋爱结婚,相亲结婚(みあい结婚),国际婚姻,不办理手续的既成事实婚,(即成事实婚姻)以及双方不影响对方工作与生活的分居婚,到如今大城市兴起的“契约夫妻”(契约夫妇)的变化,可从中看到日本经济的繁荣,衰退,工作压力的增大,已对日本人的婚姻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日本传统的旧式婚姻方式,对日本的家庭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日本人这种婚姻观念的改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与女性对于婚姻观的改变。战后的日本女性纷纷从旧式的、束缚自身发展的婚姻中走出,探求、构建起新型婚恋观,新的家庭模式,可以说是女性意识的巨大飞跃,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女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普及。正是在女性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导下,当代日本女性才能在婚姻方面实现男女平等,提高 在 家 庭 中 的 地位。而且战后的日本政府还实施了新的国策,日本新宪法规定了女性与男性一样,享受教育权。工作权,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的提高,她们在很多方面以不逊于男性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日本社会的承认,使得她们在婚姻大事上有了自主权。决定权,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带来了日本人婚姻观的大改变。
2.3 离婚热
旧时的日本妇女把婚姻当成一生的归宿,并为之操劳一生,即使夫妻感情破裂了,也决不轻言离婚,为了子女或家人忍辱负重,将就着过一生。然而,随着女性价值观和婚姻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精神生活的充裕,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一旦感情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痕,就渴望自由而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她们注重婚姻的实质内容,不愿再像上辈人那样,在不幸的婚姻中“凑合”过一生,于是涌现出一股股离婚热潮 。
那么离婚率为什么会增加呢?这是因为女性参与社会的程度提高,由于经济理由而对离婚感到踌躇的女性减少,加上现在社会对离婚的消极印象也有很大的变化。日本政府从30年前起对女性参与社会进行民意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的询问对“如果对配偶感到不满意,随时可以离婚的观点”怎么看。根据日本厚生省1972年调查时的数据表现,当时,对这种观点持赞同意见或者表示从某种程度可以理解的人只不过20%,但是到1998年到达54%,特别是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当中有59%的男性和67%的女性认为,当配偶不满意时可以离婚。从这一点看,女性对于离婚的顾虑反而减少了。
3. 社会地位
3.1 行业中的女性忌讳
在日本的很多行业中,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对女性的排斥也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在日本制酒行业中就是如此,日本人对于“酒”近似于崇拜,认为酒是神灵所赐,是神圣的。所以,最初的“酒”是献给神灵的圣洁之物。日本的制酒现场早晚都灯火通明,这是他们在向神灵祈愿,祈祷制酒现场的平安,传统上制酒工必须紧欲,远离女色,害怕将女性的不洁传到制酒现场,会引起神灵的不快,以至酒会变酸。
另外,在日本的隧道施工当中,也还仍旧存在着女性禁忌。有一种说法认为,山神是女性,如果女性进入隧道工地,山神就会认为自己的领地被同性侵犯而震怒,于是山林荒废,隧道崩塌,事故频发。同时,山神还守护着隧道工程中的作业人员,如果女性接近工地现场,山神会因妒忌而离开,不再去保护男人们,于是危险也会降临到工地。1980年,国会女议员和大使夫人欲视察[青函トンメル](青函隧道)施工现场,被铁路建设公司以“女性进入施工中的隧道,会引起山神的震怒”为由拒绝。
隧道中的女性禁忌起源于人们对大山的信仰。日本人认为山为神灵所有,不容许侵犯。尽管现在有些山中的神社,寺院由于关心旅游收入而允许女性进入,可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女同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虽然还有禁止女性进入的“圣地”,还有不允许女性参加的祭祀活动等,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女性禁忌也在不断的变化。例如,2001年7月,京都的[纸园祭]就在相隔300年后的今天允许女性登上了祭祀活动中的山行彩车[山ぼこ];在[青函トンメル]即将竣工的1985年,也允许了隧道施工人员的家属近200人通过了隧道。
此与家人各自吃饭,各自看电视的比比皆是,很多人由此导致与家人沟通减少,无法享受家庭所带来的幸福和放松感,这样一来与孩子的交流也就相对的减少,母亲与孩子的交流也就相对的增加,母亲成为了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随着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地位的提高 ,日本女性的家庭观 、婚姻观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愿过早结婚而选择独身的职业女性在不断增多 ,丁克家庭(丁克一词为英文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缩写DINK,意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结构。)也比过去增多 。 1992 年 、1997 年厚生省就结婚和生养孩子问题对已婚妻子进行了第10次 、第11 次全国性调查 ,结果显示,1992年赞成结婚后为了家庭牺牲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人47.6 %,5年后下降为34.7%。
其次,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诸多功能逐渐被不断拓展的服务性行业所取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妇女所承担的家务劳动,使妇女的自我空间得以大幅扩展 。同时,志愿者团体 、妇女团体 、家长联谊会 、学习会等各类社团组织的兴起,扩大了妇女的公共生活领域,尤其为家庭主妇拓展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在家庭内部 ,夫妇双方共同当家作主已成为当今日本家庭的主要形式,妻子在家庭事务上的决策权也越来越大 。
2.2 婚姻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当代日本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婚方式由恋爱结婚,相亲结婚(みあい结婚),国际婚姻,不办理手续的既成事实婚,(即成事实婚姻)以及双方不影响对方工作与生活的分居婚,到如今大城市兴起的“契约夫妻”(契约夫妇)的变化,可从中看到日本经济的繁荣,衰退,工作压力的增大,已对日本人的婚姻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日本传统的旧式婚姻方式,对日本的家庭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日本人这种婚姻观念的改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与女性对于婚姻观的改变。战后的日本女性纷纷从旧式的、束缚自身发展的婚姻中走出,探求、构建起新型婚恋观,新的家庭模式,可以说是女性意识的巨大飞跃,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女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普及。正是在女性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导下,当代日本女性才能在婚姻方面实现男女平等,提高 在 家 庭 中 的 地位。而且战后的日本政府还实施了新的国策,日本新宪法规定了女性与男性一样,享受教育权。工作权,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的提高,她们在很多方面以不逊于男性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日本社会的承认,使得她们在婚姻大事上有了自主权。决定权,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带来了日本人婚姻观的大改变。
2.3 离婚热
旧时的日本妇女把婚姻当成一生的归宿,并为之操劳一生,即使夫妻感情破裂了,也决不轻言离婚,为了子女或家人忍辱负重,将就着过一生。然而,随着女性价值观和婚姻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精神生活的充裕,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一旦感情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痕,就渴望自由而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她们注重婚姻的实质内容,不愿再像上辈人那样,在不幸的婚姻中“凑合”过一生,于是涌现出一股股离婚热潮 。
那么离婚率为什么会增加呢?这是因为女性参与社会的程度提高,由于经济理由而对离婚感到踌躇的女性减少,加上现在社会对离婚的消极印象也有很大的变化。日本政府从30年前起对女性参与社会进行民意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的询问对“如果对配偶感到不满意,随时可以离婚的观点”怎么看。根据日本厚生省1972年调查时的数据
表现,当时,对这种观点持赞同意见或者表示从某种程度可以理解的人只不过20%,但是到1998年到达54%,特别是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当中有59%的男性和67%的女性认为,当配偶不满意时可以离婚。从这一点看,女性对于离婚的顾虑反而减少了。
3. 社会地位
3.1 行业中的女性忌讳
在日本的很多行业中,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对女性的排斥也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在日本制酒行业中就是如此,日本人对于“酒”近似于崇拜,认为酒是神灵所赐,是神圣的。所以,最初的“酒”是献给神灵的圣洁之物。日本的制酒现场早晚都灯火通明,这是他们在向神灵祈愿,祈祷制酒现场的平安,传统上制酒工必须紧欲,远离女色,害怕将女性的不洁传到制酒现场,会引起神灵的不快,以至酒会变酸。
另外,在日本的隧道施工当中,也还仍旧存在着女性禁忌。有一种说法认为,山神是女性,如果女性进入隧道工地,山神就会认为自己的领地被同性侵犯而震怒,于是山林荒废,隧道崩塌,事故频发。同时,山神还守护着隧道工程中的作业人员,如果女性接近工地现场,山神会因妒忌而离开,不再去保护男人们,于是危险也会降临到工地。1980年,国会女议员和大使夫人欲视察[青函トンメル](青函隧道)施工现场,被铁路建设公司以“女性进入施工中的隧道,会引起山神的震怒”为由拒绝。
隧道中的女性禁忌起源于人们对大山的信仰。日本人认为山为神灵所有,不容许侵犯。尽管现在有些山中的神社,寺院由于关心旅游收入而允许女性进入,可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女同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虽然还有禁止女性进入的“圣地”,还有不允许女性参加的祭祀活动等,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女性禁忌也在不断的变化。例如,2001年7月,京都的[纸园祭]就在相隔300年后的今天允许女性登上了祭祀活动中的山行彩车[山ぼこ];在[青函トンメル]即将竣工的1985年,也允许了隧道施工人员的家属近200人通过了隧道。

❸ 日本女生不愿意和同龄男生恋爱,她们的婚恋观到底是什么样的

日本女生不是不愿意和同龄男生恋爱,而是不愿意和男生恋爱了,这导致了日本整个社会结婚率整体下降,新生婴儿比例也逐年下降,老龄化严重,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经济发展了,据了解,导致日本女生不想恋爱,不愿结婚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超信息化的社会,让女生情感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我国也逐渐往这方面倾斜,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而各大网络公司为了争夺用户,更是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软件,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各种社交APP的出现更是让日本女性用一部手机便可交到各种朋友,再加上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女性不恋爱,不结婚生活依然精彩。

四、日本女性普遍喜欢并且依赖母亲

无论男女,日本人都是偏向喜欢母亲并且依赖她,新时代的日本女性会觉得跟母亲呆在一起很舒服很有趣,相比之下她们会讨厌父亲和男友,既然跟男友呆在一起不舒服,那又何必去找呢。

❹ 80%的日本男人离婚后为啥不要孩子,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吗

现在80%的日本男人离婚后,之所以不想要孩子,是因为他们想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事业和爱好之上,并不是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而是他们国家的传宗接代的观念不强,并没有中国人传宗接代的观念那么深。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结婚的下一个目的就是要传宗接代,但是对于日本男人来说,他们的观念并不强,并且很多人离婚后喜欢做着自己的事情。

总而言之,日本的男人对于传宗接代的观念是比较弱的,父母比他们还要急也无济于事。但是他们却会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感情,并且宁愿单身也不会强求。

❺ 日本人的婚姻观念比较保守吗

“男人挣钱,女人持家”是日本家庭里男女分工的基本形态。但是找一个职业稳定和收入丰厚的可靠丈夫仍是日本女性的基本婚姻观。 婚后女性会非常注意自己的名节

❻ 日本人是怎么结婚的,日本结婚奇特的婚俗

每个国家结婚的方式和习俗都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国家当中不同的地区的风俗习惯也会有区别,有的人可能会嫁给国外的对象,但是需要提前熟悉对方结婚的流程等。日本的婚礼仪式和婚俗习惯也有很多种。那么,日本人是怎么结婚的?日本结婚奇特的婚俗有哪些?

日本人是怎么结婚的

日本婚礼仪式大致分为神前式,教会式,佛前式三种。

神 前 式

"神前式",即 "神灵前的婚姻",这是日本的传统婚礼。

神前式结婚仪式起始于日本室町时代,这种婚礼风格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日本精英阶层,战后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日本最流行的婚礼类型。

教会式

教会式婚礼也是目前日本最受欢迎的婚礼仪式。新人们身穿西式礼服、洁白婚纱在教堂里向上帝宣誓成婚。这与西方典型的仪式相似,也是最常见的形式。

佛前式

除了神前式,还有一种“佛前式婚礼”适合喜欢传统婚礼形式的新人。它和神前式不同的点在于举办地从神社换成了寺庙。传统的仪式也变味授予念珠和烧香敬香。

日本结婚奇特的婚俗

第一是,日本女性出嫁的时候,是穿一身白衣的。 要知道在国内结婚,当天是要穿上红色的非常喜庆的衣服的,意味着红红火火、喜庆洋洋。但是在日本却是不一样的,日本女性是穿一身白衣的,这身白衣在日本叫做“白无垢”,穿上这身衣服就是代表自己和青春说再见,迎接新一段人生。等到结婚第三天的时候,新娘这时就会换上喜庆的衣服。

第二是,日本新娘出嫁之前,新婚之夜的前一天,要把眉毛全部剃掉,这样会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当地人的观念中,如果妻子在新婚之前剃掉眉毛的话,就是代表新娘会对新郎一心一意,白头偕老。而剃掉眉毛也更加容易化妆,勾勒出比较好看的眉。

第三个,我觉得国人是难以理解的,那就是把自己的牙齿涂黑。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结婚的时候把牙齿涂黑是美丽的一种体现,相信很多国人都没有听说过吧,把牙齿涂黑也算是美的一种体现,这应该是在非洲某些部落才会有的习俗。

日本婚礼流程

1、入场: 主祭人及祭事人、媒人夫妇、新郎新娘以及参与者,先漱口洗手后进入会场。新郎新娘坐在神前正面、媒人夫妇坐其后面,两家亲属分两边就坐。

2、开场致辞: 由司官向全体人员宣告开始进行婚礼仪式。

3、修净之仪: 由司官指示全体起立,接受祭事人誓词并以大麻净身。

4、献餐之仪: 向神供奉山珍海味。

5、奏上祝词: 由主祭人在神前念祝词,全体人员起立祈念。

6、誓杯之仪: 由祭事人向新郎新娘供神酒,新人在神前交换酒杯誓为夫妇。

7、交换结婚戒指: 原来的仪式中没有,但近年来被列入神前婚礼仪式中。

8、奏上誓词: 由新郎在神前宣读誓词。新娘与新郎并列而站,新娘接受丈夫的姓作为自己的新姓。此时全体人员起立聆听两人的誓词,祈祷两人的未来。新郎念完后将誓词献在神前。

9、供奉神木: 主祭人向神供奉神木行礼后,新郎新娘也一同供奉神木并行礼,接着媒人夫妇供奉神木行礼,在场其他人员也同时行礼。

10、亲属杯之仪: 祭事人将神酒献给两家亲属,两家人共饮以此巩固亲属关系。

11、主祭人祝词: 当仪式结束之前,主祭人祝福两人的婚姻,祈祷新婚夫妇拥有美好前途,同时祈祷两家繁荣。

12、退场: 司官宣布婚礼仪式结束,主祭人、祭事人退场,接着所有人员按顺序陆续退场。

❼ 日本女性婚姻观

以前日本的女性婚姻观啊,就是相夫教子,以前在那边女性的地位很低,所以很少有女强人这种说法,但是也有,因为女强人一般都是嫁不出去的。结了婚以后,女性一般就不会去上班了,在家里带孩子,做饭,做家务,看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演唱会,她们把看过的明星的演唱会当成自己一生中最骄傲的事哦!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择偶条件更是五花八门,一部分女性,尤其是经济能力较强女性的择偶条件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苛刻得近乎“完美”,或者干脆就不想结婚;有的则简单的多,甚至只需要对方为自己提供一个住处即可;更有甚者,只要求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性需求,而不管其他条件。经济能力较差女性的要求则简单的多,不管对方条件如何只要不大于35岁并拥有自己的住房就愿意嫁给他。现在,日本女性流行着“吃饭要吃中国餐,结婚要找中国男,法国情人早无戏,美国房子不靠边。”的顺口溜。意思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女性已无暇去找法国人谈情,美国的房子已成为过去式。其原因就是,在日本,中国的男子越发吃香,受到的日本女子的青睐。2008年日本女性与中国男子结婚的达一千五百多对,比头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创历史新高。旧时的日本妇女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忍辱负重,必恭必敬的贤妻良母形象。传统的婚姻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去的妇女将婚姻作为自己幸福的归宿和终身的职业,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近来日本传统的婚姻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从日本女性的择偶观,婚姻生活观,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以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和发展。现在
1. 日本女性的择偶观
[三高](日本女性择偶是对男性提出的三个要求: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其实都和男性的外在资质有关,其中的[高学历]和[高收入]两者相铺相成,可以说这两个[高]代表了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拥有高学历或是出身名牌大学,跨入政界或是进入大企业自然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在社会地位上也就高人一等;社会地位的高低随之带动的便是收入的高低。[高身材]代表着男性的外表,毕竟"潘安面前出情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时下日本女性择偶潮流似乎在朝[三低]的方向涌动。所谓的[三低]绝对不是[低][低收入][低身长]而是[低姿势][低リスク][低依存]。
[低姿势]是指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即[レディ-ファ-スト];[低リスク]是指男性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要有稳定的收入,即[资格保持者や公务员など安定した职业];[低依存]则是指男性婚后不会对女性过多的束缚,尊重对方的生活,给对方留有私人空间,即‘束缚しない,お互いの生活を尊重’。
现代女性婚姻思想的改变,其中也有男性生存状况改变因素的作用。过去的日本社会,男性工作几年之后基本都能够拿到养活一家老小的薪水。但是如今薪水和工龄之间的紧密程度已经大不如从前,养活一家老小就成了问题,晚婚和少子化的情况凸现出来。或者女性择偶观的改变也能反映出女性对于男性的理解。
由[三高]到[三低]还是一个很实在的举措,倘若男方虽然在社会上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肉,到家后却成了[高姿势][高依存]的人,夫妻天天吵吵闹闹的,也许会弄得得不偿失吧。

❽ 明治初期 中期 末期 日本人的婚姻观分别是怎么样的

明治初期:“婚姻当做生活手段的婚姻观”为概括,只是因为维新过后的大混乱中,从种种只好中解脱出来的人们虽然追求自由的婚姻,谋求自制的呼声高涨,但由于生活的苦困,人们还没有建立起近代特征的婚姻观。

明治中期:由明治十六年到明治三十年的事件构成,这一时期,国际开始对结婚和离婚进行全国性的统计,另外一方面,掀起了反对明治初期一切西洋化的风潮,是一个宣扬国粹的反对浪潮强劲的时代,政府和领导者公然承认公娼和纳妾,另外,多种原因导致明治中期的社会成为一个不重视婚姻,离婚多发的社会,总而言之,这时的婚姻观是“混乱与后退”的婚姻观

最后明治后期,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金色夜叉》和《不如归》两篇文学作品,是全国数十万男女受到冲击并得到很高的评价。渐渐的,识字阶层的那种不正常的夫妻心态受到了这些成熟文字的震撼。换言之,这一时期出现了爱的启蒙这样的婚姻观

从婚姻中的各种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治时期的日本是一个辉煌的跃进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甚至充满悲惨的激烈的时代,男与女 夫与妻之间在权力和地位上都有着天与地一样的明显差别

❾ 日本女人对婚姻忠诚吗

日本女人对婚姻忠诚呀,对婚姻忠心耿耿,家庭观念很深,对丈夫无微不至。

❿ 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迁

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大致有以下变化;
1,以前,日本女性因为没有经济地位,结婚就是为了找一个饭碗,现在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不用依赖任何人,一个人可以过得无忧无虑。
2,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女性把婚姻已经看得不是很重要了。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同居。
也是因为物价高,生活压力大, 很多人结了婚,也不想生小孩。
生小孩;1要放弃工作,做全职主妇,
2想边带孩子,便工作那时不可能的。接送孩子时间上配合不上。
3日本老人很多都不愿意帮忙带孙子。
3,选择对方年龄;以前都是选择比自己大的男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物价的上升,考虑长久一点的话,现在流行找比自己小5倒10岁的男性。
因为女人最多可以工作到45岁-50岁左右。到女的不能工作了,男的还可 以 工作,养家。

4,现在的女性,都活的特别有个性。 有棱角。不愿意为任何事情而委屈自己。 而且整个社会对于离婚,也习以为常了。 不会再被别人鄙视。

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太大了, 你想啊,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没有后继之人了!
现在日本已经到了老龄化社会了。没有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 老年人的退休金只能是社会,国家负担了。 况且日本的退休金是一把找齐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1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5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8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