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去哪里看病
❶ 大连日本人在哪看病
好像没有,我公司以前的日本社长都是由翻译带去一院,或者是大医二院看的
❷ 什么叫介护士
我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城镇退休职工人数的大量增加,“未富先老”势必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二代结构的家庭,更令老人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人预测,未来的十年到廿年,老龄化社会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老年护理,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护士”“护工”分工不明
上海是全国率先跨入老年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女性的平均寿命达到80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也在70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在册户籍人口有1334.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上海各种养老托老机构在不断增加,老年护理院、敬老院、托老所、养老院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却依旧是供不应求。一些设备齐全收费合理的养老院,排队预约登记等空床位的人数甚至过百,到闭上眼睛仍然排不上号的大有人在。
老年人感叹养老院难进的同时,养老机构也大叹苦经。床位紧张,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护理人手少,无法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招聘有为数不少的护工,这些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护工,经过系统培训上岗后,也只能从事替老人喂饭、洗澡、翻身、倒尿盆之类简单的体力劳作。替老人量体温、测血压、清理褥疮、口腔清洁、插管护理、吸痰等护理工作,还是得由护士来干。护工护工,“护”几乎为零,护士护士则“工”大于“护”。一面是护士人手紧缺工作量大,一面是护工不能全方位提供到位的服务,老年护理成为困扰上海养老机构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倘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协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就大打折扣。
“治疗”“养老”两种概念
与中国毗邻的日本,早在三十年前,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有资料显示,200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4%,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25%。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的老龄化正步日本之后尘。上海作为全国经济较发达城市,与日本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和可比性。他们的养老体系法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上海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我们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日前,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与日本旭川庄合作举办的“老年护理师资培训班”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正式开班。这是中国开设的首个老年护理培训班,也是中国与日本两国间有关老年护理问题的友好交流。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全市十多家红十字老年医院,她们不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更是老年护理的骨干护士。
有着多年老年护理经验的梁红,是红十字田林老年护理医院的护士长。第一天上课,日本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就让她感慨不已。原来,在日本的老年护理中,治疗康复和养老是完全分开的,不像我们,老人只要住进老年医院就万事大吉,哪里还分什么治疗什么康复,反正到了医院就是养老。
日本的老人生病,首先会进入老年医院进行治疗。病房、病床、病员服、氧气瓶……在那里,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医生和护士,然后才是护工。待病情稳定之后,老人会被送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之后才到养老院或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六房或八房一厅的格局,会客厅卫生间厨房间等居家设施也是一应齐全,老人可以在会客室聊天,去厨房间下厨,回自己房间休息,与其说是养老院毋宁说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没有医院里整齐划一的病床,几乎看不到身穿白大褂和护士服医生护士,和老人们形影不离的不是护士也不是护工,而是“介护士”,一种在日本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老人不要大包大揽
年过六旬的冈本澄江女士,现任日本旭川庄敬老院的副院长,从事护士工作已有35个年头的她,向记者介绍说,大约在十五年前,日本开始推行专职护理老年人的“介护士”。现有日本的从业护士约120万人,另外有41万人考取“介护士”执照,其中的11万人在老年护理一线岗位上,而且大部分是年轻女性。与护工不同的是,“介护士”和护士一样,需要通过卫生学校两年的正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执照。
“一走进日本敬老院,第一印象就是清洁亲切,无论从哪里观察,都不像是在病房而像是在自己的家。廿岁左右的‘介护士’和穿着自己居家服的老人们在一起,和他们聊天,陪他们下厨,那种感觉就像是生活在一起的祖孙。”上海市红十字遵义老年医院的护士长杨莉萍,对去日本参观养老院的情景记忆犹新。
“介护士”学校的教室都被布置成养老院,四通八达的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甚至还有厨房,厨房里调味品齐全,各种规格的砧板和各种型号的菜刀,专为学生学习做饭而备。学校甚至要求学生随身携带针线包,随时练习以便今后为老人服务。
“要讲护理水平,阿拉上海护校毕业的护士绝对不比日本‘介护士’差,我们还有医学院护理系大专毕业生呢。要说差距,日本老年护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二医大卫生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张静芬老师如是说。
在中国,人们通常习惯把为老人做多做少当成评判护理工作的好坏,大多数老人也觉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洗澡洗衣全有护理人员包下才是老年生活的享受。在日本却截然相反,“介护士”并不大包大揽,而是设法协助老人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除非是瘫痪在床,老人们更喜欢享受烹饪的乐趣,“介护士”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原料,然后配合指导老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即便是卧床的老人,也不愿意让人喂饭,护理人员会替老人准备好最省力的餐具:汤匙被弯成各种弧度和角度,筷子被设计为夹子式,以满足各种需要老人。到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地铁中给老人特设的专座,一般都是空着,因为没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是老年人。“我并不老,我的生活还能自理”这才是愉悦的老年生活。冈本澄江女士就是典型的例子,64岁的她放着退休金不领,偏要继续工作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以此为骄傲。
取长补短盼立法
日本的敬老院,大多集中在各个社区。规模不大,设施也比较简单,一个单人间,一般只容纳下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只床头柜,不过五六个平方米。而上海目前新建的养老机构,大多以豪华高档来吸引人,上海红十字办公室叶主任表示,豪华高档固然吸引人,但对于绝大多数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来说,门槛还是高了些,动辄一两千元的费用,让许多想进养老院的老人望而生畏。养老院主要还是应考虑人性化、实用性和合理性,与其把资金过多投入到硬件设施上,不如降低建设成本,毕竟养老院是大众化而非贵族化。
日本老年护理中的“介护士”,是否适合搬到上海,搬到中国来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简单的机械照搬行不通。毕竟中国和日本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差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今天的老年状况,就是若干年后中国的镜子。“介护士”养老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一整套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包括保险和立法。
日本老年护理工作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先进行列,政府的相关法规和保障体系功不可没,这也是值得上海乃至中国学习借鉴之处。据二医大医学法学双学士学位的陈毅俊老师介绍,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为解决本土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出台了《老龄人福利法》,1982年,针对老年性疾病的增多,又颁布《老龄人保健法》。到了1990年代,日本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卧床不起和痴呆老人,于是在1997年,日本政府推出《介护保险法》,该法规定,日本公民从四十岁开始,必须参加保险,这样,到了老年之后,就可以享受介护护理,买了保险,又有法律保障,这老年生活当然也就没有后顾之忧。
据悉,德国在早些年也曾在国内推行过“介护士”,由国家全部承担老年养老的经济压力过于沉重,政府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宣布这一计划的失败。对照日本,德国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前期的投入,而日本所实施的介护保险,使每个人早在中年时期就替自己的晚年进行了投资。
现在上海养老院的收费大多属于自费,假如是一位需要生活护理的老人入住养老院,单单依靠他的养老金是不够的,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急剧增长,这将演变成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有专家建议,面临即将到来的老年化社会,政府所亟待解决的,就是通过立法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❸ 日本看病是怎么收费的
为什么选择去日本看病?
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充分的医患交流
获得医生专业和详细的解释,获得理解和尊重,医患之间不是甲方乙方,而是联盟合作。
诊断精准、方案专业、治疗先进
全程预约制,检查仔细,每位患者会获得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寻找最优化的方案。
原研药物多质量好,更新快,选择多
日本是全球医疗发达国家之一,药物研发领先,制造工艺先进,成熟的原研药往往效果更好。
2. 国际第二诊疗意见/重大疾病治疗资料准备(无需赴日本)。
前期咨询、初步方案确定、服务文件账单、病史翻译审核、提交日本医院、结果回复、后续转为赴日治疗。
❹ 想去日本治疗,怎么去
日本在近年也开放了旅游医疗,使得去日本看病更加便利。所以近几年去日本看病的人日趋增多,但是受预约的阻隔 ,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去日本看病。下面讲一下如何去日本治病:
流程一:根据病情找合适和医院和医生
在找日本医院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日本的医疗体系,这样,会比较容易找到医院。与我国不同,日本实行分级诊疗,也就是说,日本人看病先去诊所,诊所无法治疗再有医生写介绍信给中小型医院或者大医院,这是一个阶梯式的路程。而外国人去日本治病都会选大医院日本的大医院分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和一些专科医院。
大学的附属医院一般实力都很雄厚,特别是在日本排名好的大学附属医院也会更好。另外一些专科医院也很有有名,日本人是比较注重家族荣誉的,因此,这些专科医院大多数是私立的家族医院,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历史悠久,并不比附属医院差。
身元保证书和担保书类似,必须具有日本国际医疗身元保证资质的企业才能开具,日本身元担保机构也要承担责任。
医疗签证可以分单词和多次,单次最多可以停留的时间是 3 个月,3 个月之后如果回国,想要再次去日本需要重新再办理一次。多次签证的有效期最长是 3 年,3 年之内可以多次往返。
流程四:出发去日本看病
再取得签证之后即可按照预约日期去日本医院看病,出发之前需要带好护照、签证申请表、照片、身元证书、户口本复印件、暂住证、再留资格认定书、治疗预订表。
准备就绪即可出发。当然,如果是通过赴日医疗去日本看病,那么很多手续机构都会办好,无需担心,比较省心、省力。
❺ 在上海有哪些可以给日本人看病的医院啊
知道几个口腔医院
普慈口腔医院
亚正齿科
上海德真会口腔诊疗所
另外,汇丰大厦里有日本人的诊疗所的
❻ 想去日本就医,想找个最好的就医中介,哪个比较负责啊
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就医或者体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人选择出国就医体检,而日本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国家,那么去日本就医体检,体检机构应该如何选择呢?
一、看网站首页
大多数的体检就医机构都会有自己的官网,该服务产品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该产品的官方网站。当我们选择一个产品时,我们都会上网搜索,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当我们打开官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官网的首页,同时我们也会对不同的体检机构的官网进行比较,有些网页布局和分类都不好,有假冒的图片或弹窗,这种肤浅组织的官方网站看起来既便宜又不美观。
PET-CT 主要用于癌症患者(已确诊)确定是否存在转移。它对其他类型的疾病并没有帮助,对早期发现肺癌、甲状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也不是很有效。
❼ 日本看病咋样有去过日本体检的吗能介绍个靠谱的医疗机构吗
日本医疗水平很发达,但是也要看你想治疗的具体疾病是什么,大多数疾病在日本是可以被治疗的,日本体检水平更是世界有名的,每年都有很多人通过我们去日本进行体检或是看病,效果都很不错,医疗翻译,住宿,交通什么的都不用考虑。
❽ 为什么日本人去看病,不一定去大医院
日本的医疗体制还是很有自己特色的,拿东京来说,基本就是:私立医院多于公立医院,专业医院多于综合医院,老字号诊所的医学水平往往超过大医院。
日本人生病大多都是去家附近的诊所就诊,像住宅区、写字楼、地铁轻轨附近,都有格式医院和诊所,很方便。正因为完善的就医分流和医疗体系,让医院不会人满为患,医生也有时间与病人多交流。
他们为什么不立刻去大医院,而是去小诊所看病,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是,小诊所小医院的医生,大多也是名医,因为日本的私立医科大学的教授允许到非本校的附属医院坐诊,私立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到其他医院上班。因此,小医院的医生中,也有不少“大牛”;
第二是,不管是私人诊所还是小医院,都可以使用医疗保险,而且这一种保险是全国各地通用;
第三,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引进西方医学后,就允许私人从医。因此,许多老字号专业诊所和小医院专业医疗水平与大医院相比毫不孙色,甚至超过大医院的医生水平。
日本宪法规定:“全体国民有权过上最低限度的健康和文明的生活”,除了制度上的保障,硬件的条件和软件的服务也都要跟上。
不仅是日本人,在日本有合法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只要加入医疗保险体系,就都有权利享受到最好的就医体验,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多睦去日本治疗的原因。
❾ 日本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吗
说到看病难或者看病贵这种问题,大部分人可能都是感同身受吧。但是日本的医疗和国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当日本多次在全球医质量评分中获得耀眼的成绩,日本医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给那些绝望中的患者一丝的光明。比去美国、英国等国家,日本距离近、费用更实惠、医疗水平也高,还和我国有一定的文化渊源。
身元保证书和担保书类似,必须具有日本国际医疗身元保证资质的企业才能开具,日本身元担保机构也要承担责任。
医疗签证可以分单词和多次,单次最多可以停留的时间是 3 个月,3 个月之后如果回国,想要再次去日本需要重新再办理一次。多次签证的有效期最长是 3 年,3 年之内可以多次往返。
流程四:出发去日本看病
再取得签证之后即可按照预约日期去日本医院看病,出发之前需要带好护照、签证申请表、照片、身元证书、户口本复印件、暂住证、再留资格认定书、治疗预订表。
准备就绪即可出发。当然,如果是通过赴日医疗去日本看病,那么很多手续机构都会办好,无需担心,比较省心、省力。
❿ 日本的医院和中国的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不用挂号
首先从医保来看,日本施行的是全民医保,这个全民医保指的是在日本居住的居民(包括外国人在内)都享有加入国民健康保险的权利。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的人在去医院看病时,只需自己负担三成的医药费,其余七成都由政府来买单。至于个人需缴纳的健康保险费一般为每月34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00元)。这相当于工薪阶层每天三分之一工资的健保费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并不算高。而如果是公司正社员的话,公司还要为其负担一部分健保费,日本公司正社员在看病时只负担十分之一的费用,为了尽可能让更多人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政府还针对家庭主妇留学生等等低收入者实施减免保险费政策,这类群体所交健保费就更低了,每月只需缴纳约1300(约人民币75元)左右,所以说,在日本是人人都能放心的看得起病的。那么,在日本的医院看病大致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 在日本的大医院,挂完号后,最开始病人的分流和检查是由护士来做的,比如说填写问诊票、试体温、身高、血压、体重,包括验血验尿等检测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当这一整套检查完毕结果出来后,才会按顺序排队等候医生检查,而医生所需要做的只是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和对病人身体进行检查后做出最终诊断。采取这种方式方法的好处是,不仅使得患者不需要在医生和各项检查处跑来跑去了,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生的看病压力。换言之,这种方法,可以说这是一种对病人和医生双方都有益处的人性化措置。那么,一旦需要住院观察治疗,日本医院针对住院病人又是怎么做的呢?一般来说,日本医院的普通病房是不需要收费的,只有有料(收费)病房才会收费的。与住院患者打交道最多的当然就是护士了,日本护士是真真正正的服务周到,护理,陪同,看顾乃为护士的本职工作就不说了,在日本住院基本都不需要家人去陪护的,包括一日三餐都是由护士送到到床前的。而且,在你用完餐后,还会轻声细语询问对餐点满意与否,是否有意见或别的要求等等。看完病或者住院痊愈出院时,则是和医院打交道的最后一个环节了,那就是拿药付款结账出院。先说拿药付款,与我们不同的是,日本的医院没有药房,医生开了处方之后,患者需要拿着医生的处方去专门独立的药店拿药,一般都很近。等着拿药付款时,还可以享受到一些温馨服务,比如看看杂志、喝喝药局免费提供的咖啡、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