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叶怎么炒好吃
Ⅰ 怎么炒茶叶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综合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特点,属于半发酵的品种,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 摇青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通过摇笼旋转,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从而却激活了芽叶内部酶的分解,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刹青、揉捻和包揉,茶叶卷缩成颗粒后再进行文火焙干,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一、茶菁:茶菁的采集以茶芽〔心〕伸长叶面开面后,采取它的一心二叶,俗称“开面采”。茶菁的采集在整个制茶过程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采集茶菁时是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正铁观音茶只能早上九点采集到下午四点。 二、日光萎凋:日光萎雕也简称〔退菁〕,退菁也就是将采回的茶菁分散摊在阳光下亮晒,使茶叶本身的水份发散,太阳不可太大。 三、静置及搅拌:茶叶经过日光萎雕完成,就必须移至屋内静置,隔一段时间翻动搅拌,好让水分继续发散,使茶叶含有高香成分易于挥发出来。 四、浪菁:浪菁是运用浪菁机来破坏茶的叶脉,使茶里的水分不在流失,并使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出至表面来,之后再将茶菁推置起来形成温暖更适合发酵的状态,铁观音茶要浪菁到叶边出现红边。 五、杀菁:杀菁就是以高温破坏茶中酵素作用,用[炒菁机]将茶菁的菁味炒到消退,茶香浮现,茶需炒到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 六、揉捻团揉:茶菁刹菁后将茶裹在布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搓揉后解开布包,再热炒,就这样重复进行25回才大功告成。 七、最后程序:依喜好生熟茶干燥烘存。
Ⅱ 炒茶步骤是什么
炒茶主要分为生锅,二青锅,熟锅三个步骤组成的。
1、首先是生锅,用普通的饭锅,然后锅呈现25-30度的倾斜,再用毛竹扎成炒茶的扫把,将大概100g的茶量投入到锅中,然后用炒茶扫把,将茶叶在锅中高速旋转,生锅炒茶的温度尽量保持在180-200度之间。
2、第二步是二青锅,也就是对茶叶进行持续的杀青以及初步的揉捻成条状的工作,锅内的温度会比生锅的时候略低,使用炒茶扫把在锅内旋转的同时,利用锅中的摩擦力,一边炒茶,一边开始将茶叶初步揉搓成条状,然后再将条状的茶叶,放入到熟锅中。
3、第三步是熟锅,第二步结束以后,将条状的茶叶放入到熟锅中,锅中的温度保持在130-150度之间,茶叶这个时候已经变得非常柔软,这时候要对茶叶进行温柔地旋转和抖动,这时候茶叶的香味就逐渐散发出来了。
喝茶的禁忌
1、过浓不饮:浓茶会使人体的“兴奋性”过度增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2、睡前不饮:这一点对于新茶客尤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要特别注意。
3、餐前不饮: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喝茶8大禁忌你知道几个 一天喝茶的3个最佳时间
Ⅲ 怎样炒制茶叶
炒茶叶其实很简单,不是揉就是甩荡,或者两者结合又叫赶茶叶,一般炒就是旋转赶茶叶要特别注意火候,就三步,1.热火生锅成型、揉捻荡、赶法用细软竹把子初步杀青(除去大量水分)2.小火熟锅甩条、用荡、赶、抓、法成条少量杀青(除去少量水分)保持绿色3.蒸干变焦,(几乎除去全部水分)记住点赞额,亲^O^
Ⅳ 炒制茶叶的步骤
制茶过程:
萎凋:置于竹编竹篾上方,摊凉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左右。
杀青:去除青草味,蒸发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转动,茶叶与机械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揉捻:分为机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叶成条。
烘焙: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
干燥: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
焖黄:焖黄是使黄茶形成金黄的色泽和醇厚茶香的关键工序。湿度和温度越高,变黄的速度越快。叶子含水量的多少和叶表温度是影响焖黄的主要因素。
渥堆:是普洱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
拓展资料:
制茶制造过程
制茶红茶: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
发酵:
发酵是制造红茶的关键,又称‘渥红’,因叶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剂‘多酚氧化酶’,这种酶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所以红茶不经过杀青,所以酶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叶中含有一类叫做‘茶多酚’的无色物质,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变成红色的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累积在叶片中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即如此形成的。
分类:1.小种红茶:红汤红叶,有松烟香,为似桂圆汤。
熏焙:茶叶薄摊于竹筛中,地上堆松材,以明火燃烧,使茶叶吸收大量松烟香味。
2.功夫红茶:发酵至叶色变铜红才能烘干,掌握火温烘至甜香浓郁才是优质产品。(1875年后才有此制法)
3.红碎茶:揉捻时用机器将叶片切碎,成颗粒形碎片。
红茶制法于绿茶之后,约1650年前后才有。
制茶青茶:
鲜叶>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干燥>青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茶类。1855年前后才有此种制法。
制茶白茶:
鲜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茶
采摘细嫩茶叶,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叶,加工时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来。
1.银针:又称白毫银针。
2.白牡丹:采摘一芽二叶,萎雕后直接烘干,叶背呈白色,叶面银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贡眉:采摘一芽二三叶。
4.寿眉:制造时先经抽针,抽摘出之茶芽做银针,其它叶片制贡眉,制造时使叶缘微卷曲,完整的保留叶背的白茸毛,叶片似老寿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凉,具退热降火之功
制茶黄茶:
鲜叶>杀青>揉捻>闷堆>干燥>黄茶
黄芽茶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制茶黑茶:
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黑茶
黑茶由于原料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一段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多呈暗褐色,故称黑茶。
制茶花茶:
将毛茶与花一层层的堆放,经过几个小时,待茶叶吸收了花香之后,将茶叶与花分开,分别烘干之后,再将花朵加到茶叶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为例:50公斤茶叶,大约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谱中记载,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注:以上各种茶,因品质特征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变万化,一般有初加工与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产品一般称为毛茶(或初制茶),将毛茶加工成为精制茶或成品茶。 将各种毛茶或精制茶,用香花熏制后得到的产品称为花茶。毛茶经蒸汽处理,在模中压成各种形状,称为紧压茶。
Ⅳ 怎样炒茶叶好看又好喝
自己动手炒青,既好看又好喝 ,好看是茶叶完整,汤色清澈,泡开成片成朵, 好喝是茶香浓郁,尤其是豆香味浓厚,茶叶不苦涩(在我们朋友圈始终把苦涩味过重是当成衡量茶叶质量的条件之一)。
从采摘开始,注意采摘完整断叶断芽比较少,同时采摘的茶叶要匀称,一朵大一朵小的老师傅都做不好,另外蒂头老叶茶蒂茶花奈叶等杂物挑选干净,爱好者做茶和专业做茶不同,专业管理的茶园长势好,茶芽收拢紧像毛笔头一样,管理差的茶叶容易开叶包芽不紧同时奈叶鱼叶容易老化,做茶的时候往往会变成碎片碎叶。
其实茶叶没有想象的那样贵,现在的茶园旅游都可以自己动手参与茶叶采摘加工体验,茶叶的加工原理也没有卖普洱的那样吹嘘的神秘,绿茶黄茶就是将青叶脱水干燥,茶香可口不苦涩 ,红茶青茶是因为茶青的等级(普通红茶)做绿茶不合适了,就通过发酵来减轻苦涩味。至于 那些装逼喝普洱的,其实他们不需要,他们最需要的是补脑液,过去落后的边销茶被港台茶叶骗子忽悠成高档茶了。
Ⅵ 炒茶怎么炒
炒茶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采摘来的茶叶清理一遍,把躲藏在里面的小虫子、碎屑清理干净。
(6)日本茶叶怎么炒好吃扩展阅读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
茶叶有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Ⅶ 怎么炒茶叶
将茶叶摊开,让里面的水分蒸发掉;
拓展材料: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Ⅷ 日本煎茶和玄米茶是一样的吗
你好!!
一:
先说说玄米茶:
玄米茶是由炒至足火香的小麦与烘青茶坯拼和而成。在每百克茶叶中加入35~40克炒麦粒即成。吃起来既有炒麦粒的焦糖香又有绿茶的特殊清香,两者交织在一起,确是别有风味。日本和南朝鲜爱喝饮玄米茶。
二:
再说说煎茶:
煎茶是日本独有的1
日本煎茶是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饮茶——12世纪日本茶道的创始人荣西禅师,把茶叶介绍给了日本人,从此煎茶法就在日本流行开来,并一直保持至今。与我们目前采用的“炒青”处理不同的是,煎茶采用的是以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经过这样处理的绿茶,气味上更青绿一些,并且保持了茶叶的本色特征。
二者相比较的话,前者口味比较好。
在国内的日本料理店吃寿司中,通常都是提供煎茶方式,这与我们的饮茶方式也大致相同。
谢谢!!
Ⅸ 茶叶的炒制工序(绿茶)
先摊放,把采回的鲜叶均匀地摊放在竹匾或竹垫上,厚度不超过2cm,时间3-4/小时。同时要剔除老叶、单叶、鳞片、杂物等,以保证原料净度。
然后杀青,现在一般在电炒锅内进行,锅温180-200℃,投叶量为250g左右。杀青要翻得快,扬得高,撒得开,捞得净,必须杀透、杀匀。以杀青叶外表失去光泽,变软且有粘性,茶香溢出为适度。出锅后快速散热,排除水闷气,并簸出焦末、碎片。
接下来整理条形,有采用手工完成的,有用机器完成的,关键是要掌握温度先高后低,加压轻重结合的原则。具体操作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杀青叶投放电炒锅(或多功能机槽)内,锅温80-100℃,掌握抖压交替,加压用力由轻到重,动作要轻快。待初步成型,达3-4成干时出锅摊凉并簸出碎片。第二步,锅温60-80℃,用力轻一重一轻,并不断拉理茶条,待茶叶成微扇形,达7-8成干时出锅,摊凉至常温。
最后就是烘焙提香了,初烘,以白木炭为燃料,温度掌握在70-80℃,均匀薄摊,每隔2-3分钟轻翻一次,动作要轻,防止茶条断碎。足烘,将初烘叶摊凉后合二为一,温度40-50℃,烘至手捻茶叶成末,含水量约等于5%时完成。
Ⅹ 炒茶叶的步骤
炒茶叶的步骤如下:
1、一口清爽干净深锅
找一口比较深的锅,便于翻炒,锅内要无油无水,清爽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