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的和是什么意思

日本的和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12-07 06:22:50

‘壹’ 大和民族的“和”字是什么意思

圣德太子(公元 574—622 年)在《宪法十七、条》中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说明古代日本的统治者深知“和”的重要性。“和”乃和平、和睦、和谐之总义,亦可视为有小和、中和、大和之别。和平乃为小和,和睦可称中和,唯和谐方为大和。“大和篇”“大和”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大人无亲无 ,疏无爱无恶,显然,无论哪一种解释,“大和”都是上好的词汇,寓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日本统治者以“大和”代“倭”,实为美化自身也。

‘贰’ “和”是什么意思

A:发音:hé
(1)平稳,和缓 (2)协调,关系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胜负,如和棋 (5)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也叫和数 (6)整个儿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民族与服装,如和服,大和民族 (8)跟,如和你商量 (9)介词,表示相关、比较,如和他比 (10)并列,如理论和实践 (11)或者,如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一:和氏璧 (13)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14)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15)姓氏之一,和姓。
B:发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姓氏(huó)河南安阳滑县一带方言
C:发音:hè
(1)响应,如曲高和寡。 (2)回应他人的诗歌,和诗一首。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D:发音:hú
麻将用语,成功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E:发音:huò
(1)混合粉状或液状物 (2)次数,多洗几和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F:发音:huo
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读音 用于词语“暖和”、“软和”“掺和”等。
G:发音:hàn
在台湾地区国语中,“和”字作为连词使用时,在日常口语中读作hàn,但正式读音中读hé。(源自老北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迹。)(在中国大陆晋西北、陕北、内蒙(鄂尔多斯、内蒙呼和浩特和内蒙包头一带)一带的方言口语中,仍然如此发音。)
H:发音:hè
〈动〉 (1) 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荆轲和而歌。——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agree]。如:和应(犹应和) [1]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和 hé
〈形〉 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和 hé
〈动〉 (1)调和;调治;调适。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与楚以和。——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名〉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介〉 (1) 与;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to]——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as]——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连〉 (1) 与 [and]。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or]。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姓氏的时候也有读“hé”
和 hú
〈动〉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win in gambling]
和 huó
〈动〉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和 huò
〈动〉 (1) 掺合;混杂 [blend]。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mix]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wheedle]。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量〉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moment] 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头 和药。 和弄 huònong (1) 〈方〉 (2) [mix]∶拌和 (3) [sow discord]∶拨弄是非;离间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调和纷争,多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兄弟俩除了不见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经验。[1]
编辑本段汉字和《康熙字典》记载
《丑集上》《口字部》·和 〔古文〕咊龢《广韵》《正韵》戸戈切《集韵》《韵会》胡戈切,音禾。《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书·尧典》协和万邦。又《舜典》律和声。《易·干卦》保合太和。《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书·尧典》乃命羲和。《注》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又《诗·小雅》和鸾雝雝。《传》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疏》和,亦铃也,以其与鸾相应和,故载见曰和铃央央是也。《广韵》本作鉌。又《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注》和,十三簧。又《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战国策》与秦交和而舍。又《諡法》不刚不柔曰和。又和夷,地名。《书·禹贡》和夷底绩。又云和,地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又《广韵》州名,在淮南,汉属九江郡,齐为和州。又《韵会》西和州,秦蒙恬筑长城始此,唐为岷州,宋攺西和州。又《广韵》姓也。本自羲和之后,一云卞和之后,晋有和峤。又《正字通》养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异木蟠枝以隐背,号曰养和。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乌龙养和,桐庐养和。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卧切,禾去声。《广韵》声相应。《易·中孚》鸣鹤在隂,其子和之。又《尔雅·释乐》徒吹谓之和。又《集韵》调也。《礼·檀弓》竽笙备而不和。又《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谓六和。又《礼器》甘受和。《释文》和,戸卧反。《周礼·天官》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2]

‘叁’ 日本和服的"和"跟儒家的"和"意思一样吗

和服的“和”是大和民族的意思,其内涵来自儒家。 但实际上和服是中国人对此服装的称呼,日本人称之为“胡服”,是中国浙江江苏流传的民族服装。

‘肆’ 和字在日语中是什么读音啊

和的音读:わ。如:平和(へいわ),和平的意思。

按意思翻:と。李さん/ 和老李。

‘伍’ 和是什么意思啊

和 hé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姓。
和 hè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和 huó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和 huò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和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和了。

‘陆’ 和服的和什么意思

和,即大和民族的意思,和服就是大和民族的服装。
和服(着物--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

‘柒’ 日本为什么叫大和民族 和字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日本人之所以称为大和民族,我想是因为他们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是“大和魂”。

“和”-
可能源于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条:“和をもって贵しとなし、逆らわないことを尊ぶべし”
大概意思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
“和”就是和谐、和睦。

确实,日本人也很重视集体主义,他们是一个非常重视团结、和睦的民族,他们最害怕的是被集体中的其他人孤立,而且是对集体十分忠心的。

‘捌’ 什么是日本的和精神

所谓"和"的精神在日本人那里有很多含义:它是指和谐.合作,友爱,互助,宽厚,忍耐,谅解等.

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古代日本由倭人、诸少数民族和大陆移民三部分人构成,长期的相互沟通和融合,在政治、社会、文化等的质化过程中,使之变成了单一民族。这种单一民族共享统一文化,具有同质的民族心理。在正规场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给人以地位十分悬殊的印象,下级对上级总是那么鞠躬顶礼,但在非正式场合的相互关系中,下级会感到同上级亲如一家,社会没有阶层化,杜绝了阶层亚文化的产生,从而保证了日本文化的同质性。

‘玖’ 和的日文

日语中的“和”通常用と(罗马音:to)表达。

と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有些时候可以用“…と…と”的形式。相当于中文的“和”。

例句:

①わたしはスイカとぶどうが好きです。(我喜欢西瓜和葡萄。)

②昨日デパートでシャツとズボンと靴を买いました。(昨天在百货商店买了衬衫、裤子和鞋。)

③夏休みに西安と成都へ旅行に行きました。(我暑假去了西安和成都旅游了。)

(9)日本的和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と附在句子(简体句)后面,简体句+助词“と”。

当直接引用某人的话语时,通常用“”(日本引号)括起来。当间接引用的时候,注意句子一定是简体句。

后常接续表示说话、思考的谓语动词,比如:“言う”“思う”“考える”等等。

例句:

昨日、先生が“明日试験するよ。”と言いました。(昨天,老师说:“明天要考试。”)

“と”表示引用的时候,加上“思う”、表示说话人(通常为第一人称)思考、判断的内容。

附在日语简体句后面,简体句+と思う

这个用法是上一个用法的扩展,在“と”表示引用的时候,加上“思う”、表示说话人(通常为第一人称)思考、判断的内容,相当于中文的“我认为…”“我觉得…”。如果表达第三人称思考、判断的内容,一般使用“…と思っている”的形式。

‘拾’ 日本的和是什么

日本的古书有和书汉书之分

汉书是中国古籍的日本印本 有的经过日语圈点标注以方便日本人阅读

比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之类的 都有日本印本

和书则是日本本国原创的书籍 比如古事记 日本书纪之类

是日本人自己写的书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