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博物馆有哪些文物
①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门由 4个馆组成,藏品10万余件,陈列室总面积 1.4万余平方米,展出4000余件文物。“本馆”于1938年开馆,设20个陈列室,按时代展出日本雕刻、染织、金工、武器、刀剑、陶瓷、书画、建筑构件等展品。其中,十大弟子像、藤原佛画、雪舟泼墨山水图、狩野永德松柏屏风等都是国宝一级文物。
“表庆馆”是一座明治末年建筑,为当时皇太子成婚纪念而建造,已被列为“重要文化财”,1909年开馆,设 9个陈列室,按时代分类展出史前时代至历史时代的日本考古发掘遗物,有石器、绳纹、弥生式陶器、填轮、汉式镜、铜铎、陶瓷器等珍品。
“法隆寺宝物馆”于 1964年开馆,设3个陈列室,专门展出明治初年法隆寺向宫廷献纳的各种宝物,由于藏品极其珍贵,只限每周四开放。
“东洋馆”是1968年开放的新馆,设10个陈列室,分综合陈列、埃及艺术、西亚、东南亚艺术、中国艺术、朝鲜艺术和西域艺术等部门,展出日本以外的东方各国各地区的艺术品和考古遗物。
其中,主要展出的是中国艺术品,占5个陈列室,展品有史前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宋、 元、 明、清的瓷器和书画等,有些文物已被列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级文物。露天陈列有迁移来的黑门、校仓等建筑,还有石棺、石像、石兽、石柱等。日本最大的博物馆。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 、《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② 代表着中国的辉煌和屈辱,被外国当镇馆之宝的中国文物有哪些
我国在近代史刚开始的时候,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被“强盗”们抢去了不少举世无双,让他们格外眼红的好宝贝。虽然近年来有的国家面子上挂不住,会多多少少的展示其慷慨大度的大国作风,将他们曾经略夺的东西象征性的送还一点点。
国外各大博物馆里,源自我国的珍贵藏品还有很多,这些藏品时时刻刻彰显着西方国家在那个时期的丑恶行径,也狠狠抽打着中国的脸面。希望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提升,有朝一日,终能将那些被别人夺走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拿回来!
③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
东京国立博物馆——由“战后”走向平成
免于战火的博物馆,保有旧体制不变,并在因战火转运各处的文物还没有全部送还的情况下,于昭和21年(1946年)3月24日重新开馆。
但是,在新宪法公布之后的第二年,即昭和22年(1947年)5月3日,帝室博物馆脱离了皇室,被转交国家管理,并再次成为文部省管辖下的博物馆。馆名更改为“国立博物馆”,同时,直接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奈良帝室博物馆成为国立博物馆的一个分馆、设立美术研究所作为博物馆的附属机构、还将文部省所掌管的文物以及它们的保存修复工作纳入博物馆的工作内容,同时对博物馆的美术、历史资料保存以及展览进行相应的研究,这一切的举措都使得国立博物馆一跃成为一个庞大的综合机关。这个庞大的组织在昭和25年(1950年)“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成立以后成为其附属。由于其附属的性质,博物馆的规模又被缩小,恢复了以往博物馆固有的工作内容。昭和27年(1952年)3月改称“东京国立博物馆”,10月举行了创立80周年的纪念典礼。昭和43年(1968年)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与文部省文化厅合并,设立了新的文化厅。作为其附属机关的博物馆在昭和59年(1984年)再次被改为与同一厅级机关相等的机构,直至今天。
此间,博物馆的展览活动、教育普及活动等也在生机勃勃地展开。展览包括有大规模的古代美术特别展、和新闻机关等协办的外国美术展等,这些展览都作为长期的固定展览被保存下来。为了开展博物馆的普及工作还新设立了“事业科”。在频繁举行的演讲、讲座等活动之外,博物馆方面积极利用馆所的资源拍摄电影、创刊出版《博物馆新闻》和《MUSEUM》杂志、发行博物馆的目录集和图录集等等。这一时期的博物馆不断开创出新的工作事业。
另一方面,从昭和30年代(1955年)后期开始将博物馆设施的修整作为工作的重点。昭和39年兼造有收藏仓库的作为陈列馆使用的法隆寺宝物馆于昭和43年建设成为配备东洋美术综合陈列设施的东洋馆,并于同年向公众开放。昭和59年,分管美术史研究的研究中心资料馆开馆。关于收藏品,通过对名品的收购、寄赠、移管等等将其馆有化,到平成15年末(2004年)陈列品件数超过了10万。
平成2年(1991年)作为为参观者服务的一个环节设立了博物馆商店(Museum Shop)。平成11年7月,法隆寺宝物馆新馆开馆,同年10月为纪念皇太子成婚,平成馆开馆。
平成13年(2002)4月,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三馆总和,成立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博物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工作,充实收集、保存、展览等相关事业,目标是要成为对普通观众具有亲近感的博物馆,正在全力致力于以教育普及为事业的各项博物馆事业。
(东京国立博物馆官方网页/文,wika/译)
附:
东京国立博物馆于1872 年创建。原为东京汤岛圣堂的文部省博物馆,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1900年又改名东京帝室博物馆。1947年博物馆由宫内省改属文部省管理,更名国立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东京国立博物馆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
④ 日本博物馆里有哪十件中国国宝级文物呢
我国近代以来,屡遭列强入侵,国内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最典型的要属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当年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园内文物数不胜数,至今欧美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仍藏有不少圆明园文物。
但真要算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日本其实并不输欧美。毕竟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自古以来就对中华文化极其向往。清王朝闭关锁国之后,中国日渐没落,日本却逐日东升,渐渐对中国起了觊觎之心,在那几十年里,我国文物被大量秘密运往日本。
至今,流落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大约有几十万件,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质量堪称国宝!
今天就细数一下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建窑的黑釉茶盏,为当时文人斗茶所用。因曜变天目的不可预测性,这只曜变天目茶碗为传世孤品,堪称举世无双。
⑤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世界着名博物馆。在东京上野公园。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高达8万7千多件。馆藏种类从书画、雕塑、器物、织品、书籍、刀剑、金工等。镇馆之宝有“普贤菩萨像”、“松林屏风图”、狩野派宗师狩野永德的“桧画”。顶级文物中有一批是来自于中国的,主要包括宋元时代的绘画、中国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中国瓷器的古典(如王勃集)和中国的书法等文物。而仅仅是在宋元时代的绘画中,就有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和元代因陀罗的《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4幅作品获得了“日本国宝”的桂冠。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⑥ 东京国立博物馆内都有什么中国文物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世界上比较着名的博物馆,它是日本在1872年成立的,馆内拥有40多个展厅,其中馆内的藏品也不少于十万件,其中不乏中国文物。馆内有一个展示厅名为东洋馆。
东洋馆内一共分为三层,其中一层甚至可以称为“中国馆”,一共五有五个陈列室,中间有四个都为“中国考古”
第一个陈列馆就是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00多件文物,其中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
(青花束莲纹大盘)
⑦ 日本有哪些文物
日本这块土地上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万年前,从考古发现的证据表明,日本的旧石器时代出现于三万二千年前,大约在距今一万到八千年的时候,日本进入绳纹文化时期,所谓的绳纹文化,即是以绳纹陶器定名的文化期,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仰韶文化(时间并不同),从北海道到冲绳,日本各地都有这种绳纹陶器出土,这种陶器是指用植物纤维搓卷成各种类型的绳索,通过手将绳索线段在陶器表面滚压出各种类似绳索纹样的陶器,这种陶器一开始为烧煮食物的炊器,又是可供储藏承载器,后来又发展至丧葬用的明器。
一、
⑧ 中国流失到日本的文物有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开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光顾了中国很多大城市。别的不说,列强两次入侵抢走的文物就数以百万计,以致百余年后的今天,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英国或者法国的某个家庭发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文物,拍出多少钱之类的。
抗战旧照
人们都知道当年日本在我国东北修了满洲铁路,后来日方有人透露,参与修建铁路的日本人,很多都是历史文化或者考古方面的学者。他们以调研地理环境为借口,摸排中国境内的文物和古迹。当年在日占区,到处都有日本的调研队。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古迹调研活动,只怕中国几十年来还没日本人当年搞得好。所以说去日本学中国历史,是半点不夸张。
《顺治迁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用一个朝鲜人的口吻对日本人说:“你们的大名是日本人,但我喜欢叫你们海盗……海盗,只能漂泊在海上。”我极赞同这句话,日本人倒是想上岸,终于还是被赶回了海岛上。
⑨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于1872年开馆的日本最早的国立博物馆,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1908年的表庆馆。这是一幢百年以前的建筑,所以它的展示条件不是太好,就建筑本身来说是非常漂亮精美的建筑,现在为举行活动的会场,或者是展示那些受环境影响比较小的文物,比如宝石、金属制品、石器等相关物品可以在这里举办展览。 本馆的建筑建成于1937年,大概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对其展陈环境进行过改善,现在主要展示日本本土的美术品和文物。表庆馆和本馆这两个建筑物本身就是重要的保护建筑。东洋馆、平成馆和法隆寺宝物馆是相对比较新的建筑了,在东洋馆主要展出亚洲文物,法隆寺宝物馆主要展出法隆寺呈献给皇室的文物,平成馆主要展示临展、特别展,还有考古文物展示。黑田纪念馆本身也是保护建筑,主要展示油画,以及作为研修、学习这样的一个设施。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创建于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现在的建筑完工于1938年。它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馆内收藏了十几万件日本历史文物和美术珍品,其中有70件被定为国宝。展品分为雕刻、染织、金工、武具、刀剑、陶瓷、建筑、绘画、漆工、书道等类别,反映了日本社会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人民生活概貌。
原为东京汤岛圣堂的文部省博物馆,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1900年又改名东京帝室博物馆。1947年博物馆由宫内省改属文部省管理,更名国立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东京国立博物馆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
1872年(明治5年)3月,举办了国内首次博览会。
1873年(明治6年),并入博览会事务局,并迁址至内山下町(现今的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当时的总馆和2号馆、3号馆均遭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
1962年(昭和37年),馆内西南侧建成“法隆寺宝物馆”,
1999年,新展馆平成馆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主题特别展、考古资料展示室和大礼堂。
⑩ 均是无价之宝!我国流入日本的十大文物都是什么
日本这个国家与我们国家是渊源比较深的,早在古代唐朝时期,日本和我们国家就来往的十分频繁,而且也对我们国家的古代文化十分推崇,直到现在在基本依然存在一些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比如日本的很多语言精髓都是来自我国古代唐朝。
因此我国古代有不少珍贵文物都被日本收藏,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唐朝时期的,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就是在唐代时期流入日本的,这件文物属于御物文物,目前收藏在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流入日本的这十件文物都是世间少有的我国珍贵文物,可惜的是这些恩文物目依然没有回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