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么保住财富
Ⅰ 日本如何应对经济衰退
日本维持经济两个方面因素支撑了日本经济。
一个是日本民众持续减少的储蓄。在1990年之前,日本人对于住宅和子女教育的投资判断,都是建立在永远不会失业,并且薪酬持续增长的预期之上的。
但是,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员工变成企业债务偿还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受害者。企业员工在奖金和红利减少甚至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房贷和教育费用却并没有减少,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开始动用以前的储蓄来弥补亏空。
例如个人本来打算存1000元,因为收入减少,现在只能存500元。对个人来说,储蓄缩水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反而使滞留在银行系统的资金减少,从而起到支撑经济的作用。
另一个支撑日本经济的因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上图中的政府部分资金盈余曲线,可以看出来,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的财政盈余开始减少,到1992年之后,财政支出已经开始大于财政收入。
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政府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及企业加速偿还债务造成的投资低迷,通过发行国债并扩大支出,例如修建桥梁、高速公路等措施,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通常来说,一旦经济形势如预期的那样稳定下来,就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政策开始凑效,但是到这种刺激效果开始消退时,经济颓势必然会再次出现。
为什么财政政策只能产生暂时性的效果呢?
因为在六大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暴跌87%,1500万亿日元国民财富灰飞烟灭的形势下,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在一两年内修复遭受重创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这样的修复过程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而对于那些不幸在泡沫高峰期购买了不动产的企业,则可能需要20年。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企业有现金收入,就会继续偿还债务,而只要这个过程不结束,他们就始终不会从个人储蓄部分借贷,最终迫使政府年复一年地利用财政政策来弥补缺口。
这样就出现了上图中的情形,政府的财政赤字急速膨胀,导致了规模庞大的国债。但是正是这些支出,才使得日本在国民财富丧失殆尽之际,依然能够维持高于经济泡沫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日本政府当时不以此代价去刺激经济,那么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乐观估计也会跌去一小半。例如美国大萧条期间,资产价格暴跌摧毁了与1929年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当的国民财富之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46%,直到后来罗斯福上台,实行“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才慢慢从萧条中走出来。
正是日本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使日本避免了从经济衰退走向萧条,也支撑了日本经济,一步步走出经济衰退。
另外,1997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存款全额担保政策,也有助于化解危机。因为如果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公众对于所有金融机构的担忧,进而导致大规模的挤兑风潮。
所以,在1997年之后,银行问题一旦出现,日本政府就宣布所有存款都将受到保障,这一举措成功地阻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化解了一场规模更大、有可能导致1/3日本银行倒闭、数百万亿日元经济损失的危机。
日本政府虽然拥有庞大规模的国债,但是支撑着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平稳运行,给企业缓解资产负债表衰退预留了时间和空间,也避免了日本民众大面积失业及收入大幅减少,真正的做到了藏富于民,是日本大衰退中真正的英雄。
Ⅱ 日本人是如何抗通货膨胀的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再次发表讲话时指出,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强力宽松政策,以实现此前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未来日本央行将利用利率调整来发出退出宽松政策的信号。
黑田东彦还强调,日本央行需要设定比以往低得多的市场利率以刺激国内经济。只有社会通胀达到2%的时候,日央行才有可能会调整收益率曲线目标。
虽然日本央行往市场投放了大规模的流动性,但现实是,老百姓有钱了他不消费,企业有钱了他不投资。目前为止,日本的量宽宽松政策,没有通过工资的上涨去带动一个消费市场和物价的上涨,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
Ⅲ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代,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房价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确,所谓“美国和日本当年选择挤破房地产泡沫”的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意味着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还是2008年的美国,都是主动“挤破”房地产泡沫,这是有悖历史事实的。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都是属于“被刺破”。
【概述】
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风暴,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由于雷曼兄弟银行对次级贷的管理和无度发行金融衍生产品造成,是美国金融体系内问题造成的蝴蝶效应。此事件距离我们较近,大家会有比较切身的感受,我们不必赘述。
一样的境况,不一样的国家,将是不一样的结果。
Ⅳ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什么能保值
日本房产出现泡沫后,当地人都是购买美金来保值。
1985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为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
美元贬值(大量增发美元)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银行的积蓄进行投机。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个人纷纷破产,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4)日本怎么保住财富扩展阅读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债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及股票的销售损失。
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又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
企业倒闭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此外,地价的下跌还使得居民个人所保有的土地资产贬值。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以防不测。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Ⅳ 日本如何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时间迅速累积起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财富的
1.美国的支援,战争让日本发了笔不小的战争财,加上美国无条件的巨额贷款,以及省去了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巨额经济赔偿,让战后的日本累计了大量的原始资源,可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大搞科学教育普及,日本人10个有9个都上过大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整个日本基本上是比较平均的中产阶级社会
3.日本民族的团结,日本人排外是出了名的,在日本及海外他们都以使用日本自己生产的产品为荣,这点和韩国很像,你在看看我们中国以用洋货为荣,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了
4.利用丰富的沿海港口,同时又大量向海外输出他们的高科技产品,赚取大量的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