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明朝时的日本人怎么样

明朝时的日本人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12-23 10:16:50

① 明朝时为什么叫日本人叫倭寇

倭,矮也;寇,贼也。 倭寇,矮贼也。 明朝中期,政局震荡,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联合起来侵犯我国领土。由于日本人从唐朝以来至这个时代(明朝中期),身高平均水平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和当时平均身高世界第一的中国人比起来,差距可想而知。“倭”字在唐朝时是褒义,用“倭国”来形容古日本,因为唐太宗收买人心;直至倭寇首次入侵中国,“倭”字不存褒义,转而成为贬义。又因倭寇屡次侵犯,让沿海百姓民不聊生,“寇”字加在倭寇的头上了。 倭寇、倭寇,倭国的贼寇!!矮人国的贼寇!!!

② 明朝倭寇,日本到底是罪恶的黑手还是无辜的路人

一开始的倭寇是单纯由日本人组成的,后来在明朝海禁后,因为沿海走私有暴利可图,这之后倭寇就变成以明朝沿海人为主,夹杂着雇佣的日本人 东南亚人和欧洲人(据考证多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打手组成的海盗了。

③ 明朝时朝鲜人口和日本差距不大,但为什么完全打不过日本,依赖明军援助

明朝时期,朝鲜与日本的人口规模相似,但是朝鲜却打不过日本,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

<一>,国家意愿诉求不同:

1,日本地处地震活跃带,台风丶地震丶水旱灾害太过频繁,有时候多年的努力,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因此岛民们对相对安稳的大陆,有着强烈的向往。

2,朝鲜半岛虽然三面环海,但是朝鲜实际上是大陆型国家,地质构造较为稳固,自然灾害也远少于日本。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因而朝鲜人不怎么向往外国,也就没有日本人那样强烈的扩张欲。

从明朝的亚太时局来看,这场战争与明朝失德不无关系。倘若明朝内政处置得当,就不会出现民众暴动,也不会出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对抗朝廷的问题。如果明朝繁盛太平,日本将军丰臣秀吉,绝对不敢起野心攻打朝鲜。

以古鉴今,可以看出中国是东方的定海神针,中国衰则亚太动乱,中国强大兴盛,则亚太和平繁荣。

国人应该发奋图强,努力奋斗。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仅会造福我们自己,也会造福亚太地区,也会造福全世界!

④ 明朝时期的倭寇究竟有多少是日本人,他们是如何产生的

一提起明朝中期的历史,就不得不提起倭寇之乱,嘉靖年间,倭寇横行沿海,成为了明朝尾大不掉的边患之一。沿海的总督将领们,从最开始的朱纨再到后来的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无不为剿灭倭寇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明朝政府不明白,真正导致倭乱的,不是那一小撮日本的浪人,而是因海禁政策而受害的千千万万的沿海居民,只要取消海禁,倭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沿海居民落草为寇是为了谋生,而想让他们谋生就必须开放海禁。这一点,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都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

比如当时对倭寇素有研究的学者唐枢就写信给胡宗宪:“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盗。”

另一个学者谢杰则说的更为明了透彻:“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漳、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谢杰明白的指出,所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江浙沿海的商人,如果海禁较松他们就是商人,如果海禁过严就转为倭寇,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明朝已经过时的海禁政策。

虽然有如此多的有识之士为明朝政府献言献计,但是明朝依然丧失了开放海禁的最好时机,当时大海盗王直主动向政府示好,提出了“开港通市”的建议,王直主张明朝废除海禁,使海上私人贸易合法化,这样,沿海的商人们因为有了合法渠道而不必落草为寇,朝廷也能靠收取关税而增加收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遵守祖制的惯性,朝廷依然命令胡宗宪将其斩首示众,王直的死不但没有平息倭患,反而让倭乱更加猖獗,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朝廷的背信弃义,再也不会有海盗会轻信朝廷了,这无疑使朝廷剿灭倭寇的行动更为艰难。

最后,经过了长达8年的拉锯战后,明朝终于决定开放福建月港作为试点地区进行通商。由于有了合法的通商渠道,倭乱很快就平息了,那些没有了明朝人支持的真倭也很快被俞大猷、戚继光等人迅速剿灭。倭乱平息的核心原因,并不是戚继光将军的英勇善战,而是朝廷顺应时势的开关政策,既然能够合法的赚钱谋生,又有谁会去做犯法的事,落得千古骂名呢?宜疏不宜堵,永远是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

⑤ 在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吗

先上结论,不都是。倭寇都是日本人的说法不太准确,应该说大部分或者绝大多数是日本人。其中还有一些海盗,这些海盗是从其他地方流亡海外的。

⑥ 日本人对明朝的态度

总体上来讲,日本对明朝是比较敬畏的,接受过明朝的封王,对明朝纳贡。

1、足利义满在任期间,一直非常期望同明朝进行贸易。自1374年起曾数次向明朝派遣使节。1374年和1380年,足利义满以“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名义向明朝朝贡,要求与明朝贸易。

然而明朝拒绝了室町幕府的要求,理由是明朝认为“大觉系”的“日本国王怀良”(或作良怀)才是日本正统君主,而“持明系”则是乱臣。

足利义满是“持明系”的军官,更不应与之通交。因此在明太祖在位期间,明朝拒绝了同室町幕府的贸易。

2、在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结束后的文禄四年(1595年)一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

3、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

(6)明朝时的日本人怎么样扩展阅读: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时代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现爱知县冈崎市),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

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

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

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 日本进入和平时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骏府城逝世,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着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

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2]。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

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

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

丰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

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

足利义满人物之迷: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

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

⑦ 日本古时候被称为倭,古代日本人究竟有多矮

称呼日本人为“倭人”最早是在我国的东汉时期。

大汉帝国,当时雄踞世界,八方来朝,可谓是华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根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岛100多个小国中的一个派了使者来大汉朝拜。刘秀高兴之下,就敕封日本小国王为“倭王”,让他们成为汉朝的属国。

据说,刘秀封这个“倭”字是有讲究的:

一是当时的大汉帝国对于周边少数民族都常常敕封一些称呼,这是一种习惯,带有一定的文化习惯,倭、夷、蛮,都是常用词语;

二是日本派来的使臣的确又黑又小,也是与“倭”这个词非常贴切。实际上,当时敕封这个倭奴国,并非带有贬义,倒是一个实诚的表述。只是到明代,大量的日本浪人流窜到东南沿海成为海盗,也就称呼他们为倭寇,逐渐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了。

《康熙朝起居注》中:康熙帝多次评论日本人,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

法国总统戴高乐评价日本: “日本,这是一个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其疯狂嗜血程度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吸血鬼德库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立即会被它咬破,毫无生还可能。”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日本人是一群讨厌的黄色蛮猴,日本明治天皇是一个动作可笑的家伙”。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日本人: “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变态的。在欧洲人看来,日本是一个血腥变态嗜杀成性的民族。日本人顽固不化、任性作为、刚愎自用、愚昧无知,对上级奴颜卑膝,对下级 凶狠残暴。日本人动不动就杀人,动不动就自杀。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所以,日本充满了混乱和仇杀。”

德国二战后第一位联邦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吾人至今还对二战期间发生在巴黎街头的一件事记忆犹新,当一辆满载德国士兵的军用卡车在巴黎街道翻倒时,有许多巴黎市民纷纷自发上前尽力将被压的德国士兵拖了出来,其中好几名巴黎平民还是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因为德军在法国几乎没有暴行,德国士兵在占领后并没有战胜者的姿态,而是与巴黎市民和平相处,一起生活得十分融洽。令人震惊的是,在同一时期日本人却在中国肆无忌惮地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妇孺,日本人非要杀完最后一个中国人才甘心。”

⑧ 明太祖朱元璋如何评价日本人

明太祖朱元璋对于日本人的评价,也是称他们为倭寇,觉得他们是外来侵略者

⑨ 明朝没落后,一部分遗民选择东渡日本,现在状况如何

明朝没落后,一部分人忍受不了暴君的荒淫无道,社会的混乱不堪,于是纷纷移民东渡到了日本。时代久远,一开始的时候还有部分歧视,后来基本被同化后,生活与日本人无异,现在也就是日本的普通百姓吧,生活状况也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罢了,没什么特殊的。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对朱舜水十分尊重的,可能是经过多年的与中国的交往,唐朝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吧。而且,在这批遗民生活在日本时,丰富了日本文化,传送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对后世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明朝遗民虽然现在早就没有这一说法了,但是他们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对如今的中日友好相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毕竟文化同出于我国一脉。

⑩ 明朝的倭寇,真的就是日本人吗

明朝嘉靖年间,日本人大多是假的,日本人很少。然而,正是这些占了“三分之一”的真正敌人,让东南沿海的人们胆战心惊。他们各有各的路,往往在毫无准备的时候就弯弓搭箭。敌人的双刃剑让官员们非常害怕。所以,敌人的人头一旦达到,往往会成为巨大的贡献,官兵们会把胜利的信送到朝廷。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1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