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国为什么叫岛国
⑴ 岛国和棒子国分别指那两个国家
岛国一般指的是日本,棒子国指的是韩国。
岛国是因为日本在亚洲的一个小岛,岛上资源贫乏,远离大陆,故称之为岛国。
高句丽时期士兵们使用的棒子武器。隋朝和高句丽战争期间,武器匮乏的高句丽(韩国朝代)在作战时期用棒子勇猛作战。高丽指的是高句丽时期,棒子指的是作战武器,隐指韩国人。
后来有中国的渔民或者商船,真的发现了在大海的东边有日本列岛,就误以为是传说中的神山之一的瀛洲,于是就管日本叫瀛洲了。
⑵ 岛国通常指的哪个国家是日本吗日本国家是在岛屿上的!
中国人说岛国一般就是代指日本,英国跟咱们隔着十万八千里,没功夫搭理他们~
⑶ 日本又被称为什么国
岛国:因为日本领土都是海岛,中国人习惯以此代称日本
霓虹国:由“日本”二字在日语中的发音ni hong而来
菊花国:因为日本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处于“菊花王朝”,还没有换代
倭国:出自魏明帝曹睿对日本统治者卑弥呼女王的册封
⑷ 岛国到底是指哪一国家(地区)
释义简介 编辑本段
岛国:dǎoguó;[country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islands]
岛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坐落于一个或多个岛屿之上。世界上共有48个岛国(2004年中为止),由于许多独立与半独立自治区都是位于岛屿之上且随时都有可能改变政府状态,因此这数字很有机会因此而增减。
2 岛国分类 编辑本段
岛国开发程度高且与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拥有类似的文化与政治特性。例如英国、日本等国皆属此类。有时这样的国家其岛国地位会是种优势,除了不容易受外来势力的侵略外,尚可利用其靠海的优势成为该区域的运输与商业中心。澳大利亚可以说是此类国家里面的一个特例,虽然它距离其他的大陆很远,但却因为本身的土地面积庞大,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独立大陆,而拥有许多与大陆国家相近的国家特性。
另一种岛国则拥有与大陆国家截然不同的国家特性,除了国土面积大部分都相当小之外,有些甚至分布在广大海洋的中央,这类的国家包括巴哈马、马尔代夫、斐济等等。小型的岛国欠缺天然资源与可耕地,因此很难发展出足够规模的农业与工业,然而近年来海外观光逐渐成为注目的焦点,给予这些岛国能进一步发展这种无污染工业的机会。
以地理上的角度来说,有些岛国是以一或两个较大型的岛屿为中心,延伸国界到周遭次要的较小岛屿上,例如英国、古巴或新西兰。而另一类岛国则是以一连串规模接近的岛屿组成,世界上最大的此类岛国当属东南亚的印尼,除此之外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也有类似分布。
并不是所有的岛国都与邻国以海为界,在某些岛屿上同时存在个两个以上的国家,彼此之间仍能以陆运连结,例如加勒比海上的希斯潘诺拉岛(Hispaniola Is.)就同时有海地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共存,而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则共同拥有新几内亚岛。
岛屿国家的相反名词是内陆国家,意指与海洋没有任何相连的大陆国家。
3 岛国列表 编辑本段
非洲
佛得角
科摩洛
马达加斯加
毛里求斯
圣多美与普林西比
塞舌尔
美洲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古巴
多米尼加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
格林纳达
海地
牙买加
圣基茨与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亚洲
巴林
东帝汶
印尼
日本
马尔代夫
菲律宾
新加坡
斯里兰卡
欧洲
塞浦路斯
冰岛
爱尔兰
马耳他
英国
大洋洲
澳大利亚 - 通常也被定义为一个独立大陆
斐济
基里巴斯
瓦努阿图
马绍尔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
瑙鲁
新西兰
帕劳
巴布亚新几内亚
萨摩亚
所罗门群岛
汤加
图瓦卢。
⑸ 日文这个岛国的由来,以及历史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约公元2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部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关系)。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范围仅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经过一千多年,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比较统一的国家,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日本传说《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神武天皇,是圣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说,编排的“皇纪”。推古九年正好是辛酉年,也是圣德太子在斑鸠宫推行改革的年份。辛酉年每60年出现一次,亦称一轮。按道皇居二重桥教的说法,每一轮辛酉年是发生变革之年。而第21轮的辛酉年则是发生彻底的大变革之年。 于是,圣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为起点再往上推第21轮的辛酉年为日本建国之年。规定该年的阴历一月一日为神武天皇登极之日(阳历为2月21日)。按照这种推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纪2649年。结果把皇统向前多推算了大约一千年。在这一千年的空白中人为地安插了10位虚构的天皇。圣德太子按照这种逻辑编修了日本史。后人便加以延用至今。
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6世纪初,武烈天皇去世后,缺乏皇位继承人,大伴金村从越前迎来男大迹王继承皇位,他就是继体天皇。当时,在朝鲜半岛,新罗、高句丽的势力扩张,威胁百济,并使日本在朝鲜南部任那发展势力的半岛经营策略陷于窘境,另一方面,导致大批大陆移民的流入。 在国内,皇室在统一国土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侵朝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引发了人民的反抗。6世纪中叶以后,部民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开始瓦解,部民纷纷逃亡。朝廷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在6世纪初,在朝廷中握有实权的大伴氏曾因主张把任那四县割让给百济而受到攻击,从而失去政治势力,物部氏和苏我氏取而代之。物部氏是朝廷掌握军事的贵族,是维护原有统治方式的守旧势力。苏我氏从5世纪后半叶起,在朝廷中掌管财政,势力逐步扩大。苏我氏与大陆移民的关系密切。当时,苏我氏是积极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势力。当百济圣明王献给日本朝廷佛像和经论时,苏我稻目积极主张崇佛,力图通过崇拜佛教来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统一全国的思想,加强皇权。物部尾舆则主张信仰原来的氏神,以维护氏姓制和部民制,坚决反对崇佛,于是两派间围绕崇佛与排佛展开了激烈斗争。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后,以皇位继承问题为契机,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之子物部守屋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马子讨灭守屋取得胜利,物部氏灭亡。打败物部氏之后,苏我马子立泊漱部皇子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为苏我马子的傀儡,曾指着献上来的野猪说:“何时如断此猪头,断朕所嫌之人。”苏我马子闻言大惊。592年,苏我马子唆使东汉直驹刺死天皇。为了独揽朝政,同年12月,马子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录摄政,以万机悉委”。后来世人因厩户皇子聪慧,治政英明,称其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书纪》称他“生而能言,及壮有圣智,一闻十人诉,以勿失能辩”,具有能吏的素质。他师从高丽僧惠慈学佛教、百济博士觉哿习儒学,自幼受到大陆思想文化的熏陶。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日本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幕府时代
1192—1852年 在12世纪,日本形成了称霸关西的平氏和称霸关东的源氏两大势力集团。1167年,平氏集团首领平清盛任太政大臣,从此武士开始掌握实权。源氏和平氏两大集团在1180年与1185年爆发两次战乱。此后,各武士集团之间争斗不断,先后出现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又称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期间日本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多次对外征战,使得这一时期的日本政治混乱内忧外患频发。
明治维新
1852—1912年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史称“黑船事件”。许多日本人在黑船叩关后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明治维新就是在日本19世纪进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明治政府在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东方唯一的帝国主义列强。
大正、昭和时代
1912年7月30日—1989年1月7日 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日本的裕仁亲王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2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2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的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单独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平成为下一任天皇。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平成时代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没。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阶段。这一时期失业攀升,财政赤字庞大,加上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攻击与阪神大地震,社会陷入不安。 2000年后,日本经济已稳健复苏,逐渐摆脱了长期低迷的局面,政治方面则因多方面原因频换首相,自2006年至2010年已先后5人出任首相,分别为安倍晋三 (2006-2007)福田康夫 (2007-2008)麻生太郎(2008-2009)鸠山由纪夫(2009-2010)菅直人(2010-)。
编辑本段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
美国接连在东亚发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美国大力扶持日本原来发达的军事工业,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通过法律使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以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虽然2009年中国GDP(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然超过日本,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是日本的1/10不到,社会福利远不如日本。在很多其他经济领域,比如对外投资还落后于日本。因此不能说“日本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被中国取代。”现在,日本仍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发达国家。 日本政治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众议院480席,参议院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从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是曾在1993年至1996年间短暂被对手替代执政,1996年后就一直执政到2008年。其余在野政党包括日本民主党、日本社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等。2009年,日本民主党首次在大选中战胜自民党,上台执政,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
宪法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日本实行两院制度,众议院有480席,参议院有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但事实上经常中途解散,鲜少有做满四年任期的情况。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从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成为在野党,1996年后再度执政至今。日本的主要在野党包括民主党、共产党、社民党等。
早在1993年10月,日本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就将政府信息化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制定政府信息化的推动计划。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处”,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日之国。
⑹ 日本怎么是岛国
他的领土是一个岛又是个国家所以就叫岛国 也可以叫鸟国
⑺ 日本为什么被称为岛国 雪国 山国
日本
岛国:
他有四个大岛组成,由北向南分别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还有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雪国:
应该是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火山,也是日本的象征,一年四季,山顶都白雪皑皑。还有就是,日本这四个大岛都是被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的山脉,所以岛的中心地带都是海拔挺高的山脉,海拔高的地方,雪积存的时间长。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有雪的时间长。
再加上最北边的岛北海道地区很冷,维度和我国的东北黑龙江省差不多,夏季很短暂,并且是岛,雨水肯定充沛,北海道有三个因素决定其积雪多,时间长。1气候寒冷,2雨水多。3有大部分是高山。
山国: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大多数山为火山,其中着名的活火山富士,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了山脉,才露出了海平面,才有了日本着四个大岛。
城市很农田都在岛的周围,也就是山的根部。一般山的根部地势都相对平缓
⑻ 日本的别称是什么日本的别称为何叫岛国
历史上日本别称有倭国,东瀛,大和等等。日本地理环境就是一个岛屿,所以别称是岛国。
⑼ 日本为什么被称为岛国霓虹国
因为日本国土就在一个巨大的海岛上,叫霓虹国是因为日语里的日本音译过来跟霓虹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