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么吃饱饭
①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怎么吃
日本人的饮食结构让他们更喜欢早上和晚上吃饱,中午随便吃。早餐的营养很丰富,而中午一般都是便当之类的食物,晚上吃完晚饭也可以去居酒屋加餐。
② 日本人如何吃米饭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国南方主食。米饭可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
大米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留有胚与糊粉层的大米饭含有人体90%的必需营养元素,且各种营养素十分均衡,所以是最佳主食。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现在日本影视艺人之间,时兴吃白饭。大概是电视台提供的便当(盒饭)吃腻了。有人就把米和电饭锅带到化妆室,一煮就是一天的量。或加上“七味”,或拌上蛋黄酱、酱油,或作成饭团子包上紫菜吃。
③ 日本人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为什么胖子这么少
日本对于饮食有着良好的饮食规划,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一个原因由于其发达的医疗水平,还由于他们健康的饮食。
营养丰盛。日本人的饮食食材极多,蔬菜、海产品、粗粮、米饭、各种蔬菜应有尽有。繁多的菜式能够让人体摄入到全面的营养,让身体各治标更为均衡,从而预防各种疾病。
④ 日本人如何吃米饭
日本人吃米饭的方式,有些在中国人看来很离奇。热米饭上打个生鸡蛋,再点上几滴酱油拌拌,是传统的日本早餐 比如热米饭上打个生鸡蛋,再点上几滴酱油拌拌,是传统的日本早餐。最近又有了改进:先把鸡蛋冻上一天,再常温解冻一小时,打在热饭上,加上青辣椒和酱油。据说将生蛋黄整个送入口中,有布丁的口感。另外还有生鸡蛋加奶酪或蛋黄酱的——这类“东西合璧”的吃法,很得现在日本年轻人青睐。茶泡饭 晚饭,或者是夜宵,常常是“茶泡饭”——把米饭浇上热茶就可以了。喝得醉醺醺的丈夫回到家里,等夜的妻子往往就赶紧端出一碗茶泡饭给老公解酒。最简单的是加上一颗腌梅子或一点儿腌鱼籽,配一撮吃生鱼片时常用的辣根(国内常误为“绿芥末”)和一碟咸菜。 茶泡饭一般以清素为特点。据说,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 年)高官藤原朝成,身体过胖,医生建议他多吃茶泡饭以减肥。不过据考证,实际上要他吃的是“水泡饭”——冬天用热水,夏天用凉水。我自己做茶泡饭,往往就一切都省了——将剩饭在微波炉里加热,浇上国内带来的绿茶,找出冰箱里一两样剩菜,就可以吃了。而最享受的不是咀嚼那一颗颗的饭粒,而是热茶倒在米饭上的一霎那,飘散出来的清香——米香和茶香的奇妙混合。 其实,茶泡饭种类很多,讲究也很深。自制或店家的高级茶泡饭,可以加很多佐料:紫菜、海带、纳豆、葱、芝麻、三叶(野蜀葵)等等。如果主材料是生鱼片,一般是芝麻酱拌鲷(加吉鱼)。金枪鱼就更为高级。某餐厅的“极上金枪鱼茶泡饭”,一碗竟要八千日元。现在还有炸猪排茶泡饭,那就很难想象是什么味道了。作家森鸥外在德国留学时,用显微镜看到了细菌,就染上了洁癖。吃日本点心(馒头状),一定要掰成四块,放在饭上,用热茶浇来吃。故称馒头泡茶。 日本有一种常见的混合调味料“七味”。顾名思义是由七种调味品合成。但实际上不止七样,常用的有:芥子、陈皮、芝麻、花椒、麻籽、紫苏、干紫菜、鲜紫菜、生姜和菜籽等。碾成粉末,可以洒在饭上吃,再加些煮牛蒡或腌海带等。据说加上炸花生,香味更好。 眼下日本人时兴吃辣油。不是拿辣油蘸什么,而就是倒在饭上拌来吃,故称“吃的辣油”。可能是受到了“七味”的启发,这类辣油,不单纯用干辣椒炸,而是加了很多材料的。基本上要有干虾米、辣椒粉、白芝麻、朝鲜半岛的苦椒酱、酱油、砂糖、炸大蒜、炸洋葱等等。其他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佐料厂家已经为推出各自有特色的辣油以争夺市场打破了头。而凡人自有高招,专门找些少见的材料加在辣油里。比如日本新潟有一种类似柿子椒的蔬菜,叫作“神乐南蛮”。味辣,却是胡椒的一种。另外还有在制作上下功夫的。如将大蒜和洋葱先在电烤箱里加热三十分钟后再炸,可以增加香脆的口感,云云。这些自制“吃的辣油”,甚至被誉为“辣油XO”。 现在影视艺人之间,时兴吃白饭。大概是电视台提供的便当(盒饭)吃腻了。有人就把米和电饭锅带到化妆室,一煮就是一天的量。或加上“七味”,或拌上蛋黄酱、酱油,或作成饭团子包上紫菜吃。
⑤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餐具的使用
如果去餐厅,餐具往往早已摆好,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摆放问题。但如果你被邀请到日本人家中做客,那就要注意一些了。日料的餐具主要有筷子、茶杯、饭碗、汤碗这四种。摆放方法是左边摆放饭碗,右边摆放汤碗,筷子要横向的摆放在筷座上。
那为什么中国、韩国的筷子竖着摆放,而日本的筷子却是横着摆放?对于这个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种说法,即筷子传入日本的时候,古时的中国筷子就是横着摆放的。到了明朝,朱元璋不喜欢横着放筷子,所以后来中国逐渐就竖着放筷子,但是日本人一直没有改,因为觉得竖着放筷子指人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这也是对筷子摆放问题的一种解答。
茶杯与酒壶
需要注意的是茶杯,在日本,男女使用的茶杯是不同的。男性使用的茶杯比较高,而女性的比较矮。酒壶也是如此。
饭碗与汤碗
那么如何分辨饭碗和汤碗呢?饭碗的碗口部分比较宽,而汤碗则是比较深,凹陷明显。这其中,男性使用的饭碗比女性的大,汤碗则是比女性使用的高一些。饭碗和汤碗都是有盖子的,就餐时要把盖子一起打开,左边的放在左边,右边的放到右边。用餐结束后再把盖子盖好。
筷子
虽然是日本人也使用筷子,但与我们还是很不同的,而且使用方式是最需要注意的。在日本,筷子叫Hashi,是尖头筷,不是我们在国内使用的平头筷子。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这是日料餐桌礼仪的基础,下面就跟我们新先聚品来详细的看一下。
拿筷
首先,用右手拿起筷子,如果有筷套,就要摘下筷套,放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在坐垫旁。
接下来,左手托在筷子的下面。
然后,右手滑到筷子的下面。
放筷
右手拿筷,左手托在下方。
右手滑动,抓住筷子上侧。
静静地把筷子横放在筷架上。筷子一定要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筷子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可用口去舔筷子,这是非常不雅观的。如果没有筷枕,就将筷套轻轻的打个结,当作筷枕使用。
虽然左手和右手都能拿筷子,但想要让自己显得很讲究,那就用右手执筷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而且两端一定要对齐。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卫生筷的使用。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按照上述的步骤取筷后,和竖起来再掰开相比,把卫生筷端平、“像打开扇子一样仅仅拉动一根显得更为优雅。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那么,知道了各种习惯,在手中端碗的时候筷子怎么办?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看起来不太文雅。优雅的做法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如果觉得很麻烦,那就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需要注意的是,用餐后,一定要把使用过的餐具都放回最开始用膳的位置,也要把餐碗的盖子盖好,把筷子放回筷子盒、筷托或纸袋内。此外使用筷子还有十项禁忌,一定要切记,不然会被认为个人素养很低:
用舌头舔筷子。
把筷子当牙签用。
不准将筷子反过来吞在口里。
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者当叉子用,叉东西吃。
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挑东西吃。
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举棋不定。
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盘、碗之上。
不准像吸糖果一样吸筷子。
用筷子尖指人、指东西。
不准用筷子当刀子。
除了上述这些物品,怀纸在日料中也很重要,但怀纸并不是餐厅准备好的,而是客人自己带去的。
怀纸
怀纸是折叠起来放在和服的怀中随身携带的两折的和纸,换盘子的时候或喝完茶擦茶碗的口印的时候使用。目前,也有部分餐厅会为顾客准备怀纸,怀纸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代替餐巾。你可以用它擦嘴角或擦拭桌子上的污迹。
2.可以代替小碟子。在食用干点心等有碎渣的食物时,或者在食用有汁液的食物时,可以在左手上放一张怀纸。
3.吃烤鱼的时候。用怀纸包着鱼头剔除鱼刺。还可以用怀纸盖住吃剩的鱼骨头,看起来美观一些。
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素养,那么恰当的使用怀纸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用餐礼仪
在用餐之前和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在用餐之前要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用餐后要说“go-chiso-samadeshita(谢谢您的款待)”,以表达感谢主人预备了这顿美味的饭食。
日本人的一餐饭食通常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增汤、两三道菜肴。配菜越多则越显正式和体面。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从哪里开始品尝呢?用餐的正确顺序是:首先小口喝热汤,然后按照上菜顺序开始品尝菜肴。但如果菜肴很多,或者是一起上菜的,那么对于吃菜的顺序并没有要求,但是不要只集中吃一道菜,有一个顺序循环品尝每道菜肴,让每道菜都比例均等,才能在同一时间内吃光所有菜肴。除此之外,在用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下这些项:
1. 用餐时不要说关于洗手间的事情
2. 口内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3.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
4. 用餐时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打嗝
5. 吃到鱼,不能吧鱼刺、鱼骨放到桌子上,而应该放在碟子里
6. 不能匆匆忙忙的吃食物
7. 已经用过的温毛巾要折叠好并摆放好,不可随意放。
8. 在餐桌上要注意照顾身旁的人,尤其是女士或年龄较大的长者
9. 菜没有上完时不可先吃。
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吃有汤水的食物时因怕汤汁滴落总会在往嘴里送食物时用手托在下面。在日料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担心有汤汁滴落,那就用怀纸来代替盘子,这样做就不失礼数。对于女性而言,赴宴的时候不要喷气味太浓的香水,而且最好手上不要戴大戒指,因为有时盛载日料的器皿很贵重,如果戒指划上器皿就得不偿失了。
排位
如果是赴宴,主人一般都会安排好客人的座位。主宾或主宾夫妇会面对主人夫妇而坐。来到餐厅,通常是年纪最大的先入席。若有宾客,就由宾客先行。正式宴会,晚辈要比长辈先到。入包厢后,主人或上司应坐在靠内离门口最远的地方,职位最基层的人,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方便传菜或关门。私人聚会,由买单者坐在离门口近的地方。
坐姿
在就餐时,如果餐厅提供的是我们常见的桌椅,那么维持正常、得体的坐姿就可以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榻榻米”坐姿。当你进入到榻榻米的房间之后,必须要脱掉帽子、手套和鞋子,但可以穿袜子。日本人在坐榻榻米时会坐在座不团(日本人称为Zabuton)上。而正确的做法被称为正座,日语叫Seiza,需要你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根部上。这种坐法很正式。
比较轻松的做法有盘腿座(日语称为Agura)和横座(日语称为Yoko suwari)。男性一般都是盘腿座,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女性则是横座,就是将双腿少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
上述我们讲了日料用餐礼仪中的座位排序、坐姿、用餐时注意事项、餐具的使用和摆放等知识,那么在品尝不同食物的时候,还有那些需要注重的餐桌礼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吸物
在日本你会发现,饮用汤类是不用汤匙的。所以你可以举起碗,先闻一闻香味,然后慢慢喝下。如果汤中有可以食用的食材,用筷子取食即可,可以喝一口然后取食一口。如果汤中有蛤蜊这样的贝壳类,可以用筷子压住壳,然后品尝。
刺身
即生鱼片,一般附有白鱼肉、贝类、金枪鱼、白萝卜丝、紫苏、山葵等。食用时要从淡白色、油脂较少的白肉刺身开始,再到油脂较丰富或味道较重的红肉刺身。在吃比较低端的日料,例如回转寿司之类的,大家经常会把芥末溶于酱油里,然后蘸着吃,但如果吃高端日料的话,一定要注意,芥末是不能溶于酱油!
正确的做法是:芥末应该取少量沾到生鱼片上,再在另一侧三分之一的部分沾酱油,不要太多或太少,佐料少量,才能吃出鱼片的原味。当你在连续吃不同刺身时,可用萝卜泥清一清味蕾。大叶也要同时食用,用大叶包着吃起来也比较容易。
煮物
以煮为烹饪方法的中间菜,关东煮一般煮到汤汁熬干,味道较重;关西煮则会保留更多汤汁,味道较淡。像芋头一类难以用筷子夹住的食物,千万不能用筷子扎着吃!要记住,用筷子扎是在使用筷子时绝对禁止的一种行为。大盘里的食物,不能用手端着转移一部分到自己的小盘子里。蔬菜类如果块儿比较大,则需要可以掩面食用。
烧物
即烧烤的食物,一般是烤鱼。吃烤鱼的时候,可以折断鱼尾,再用筷子戳开鱼腹,一支筷子压住鱼头、一支筷子翻除鱼皮(因为鱼皮受碳烤,去鱼皮是一种健康而高雅的吃法),从左吃起。吃烤鱼不可以翻面,用筷子将鱼头、鱼尾、骨头挑出放在餐盘上放,在继续吃另一面。同时吃点白萝卜有去腥效果。吃完后需要用装饰业来遮盖食物残渣。
扬物
即炸类食物,日餐里最着名的扬物就是天妇罗了,其中又以虾为冠。天妇罗的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好的天妇罗外面酥脆可口,里料软滑香甜。吃天妇罗的时候要慢慢咬,不要一口气全吃下去,最好要一点一点吃。那在吃扬物的时候,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品尝呢?一般扬物都按照味觉来排列,通常顺序为炸虾、炸鱼、炸蔬菜。
蒸物
即以蒸为主的菜,有时会作为煮物与烧物的替代品出现。食用茶碗蒸物时,先一手拿稳茶杯,另一手拿汤匙划直径后,沿着杯壁在内部划一圈可完美分离蛋与茶杯。之后,以汤匙舀者吃。
酢之物
即醋拌的凉菜,不能当主菜。西餐色拉经过日式改良之后,成为凉拌菜系列中的重要一员。吃醋拌凉菜最好分两、三次吃,不宜一次吃完。
御饭、汁、香之物
即米饭、味噌汤等主食。味噌汤有清汤、酱汤之分,也称止碗,表示一套完整的出菜顺序结束。饭只能填七、八分满,填满饭碗有永别之意。吃饭时,须以碗就口,忌只用筷子夹饭。饭吃到一半才可吃泡菜,且须夹一块吃一块,忌只咬一小口而暂置于饭上。
汤
日本的味增汤(Miso shiro)很有名,喝汤时应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把碗端到嘴边喝,一边喝一边用筷子搅动。端碗时,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喝汤时最好发出声音,不要觉得不文雅,发出声音表明这汤非常好喝,是对厨师的一种尊重。
面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吃面条一定要发出声响,这样表明面很好吃。这是对的,但是当面端上来后不能马上吃。要先欣赏一下面的“外貌”,然后闻闻味道,最后再吃。日本人通常会直接从汤碗上把面条吸入口中,吃面之前不能加调料,这表示不相信厨师煮的面,但等你吃了几口之后,就可以添加自己想要的调料了。喝汤的时候,日本人一般都端起碗来喝,但也可以用汤匙舀着喝。
饭
这里的饭专指白米饭(Gohan),吃饭时用左手把碗端到胸前,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不要离嘴太近,之后用右手拿筷子。不要狼吞虎咽,最好是把嘴里的食物吃完后再吃下一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菜放在饭上,而是要先吃饭再吃菜。
饮酒礼仪
在日本,20岁以后才能喝酒。男性持酒杯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按杯缘,其余手指自然向内侧弯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别人第一次为你倒酒时,出于礼貌一定要喝一小口,如果你不胜酒力,不想多喝可以在第二次的时候说出来,日本并没有劝酒的习惯。
在日本,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而是两个人相互给对方斟酒,这点和中国相同。斟酒的时候要看着杯口,离开座位斟酒的时候,不要拿着自己的酒瓶给人斟酒,一定要用对方桌子上放着的酒瓶斟酒。斟酒时注意不要让杯子和酒壶相撞,如果酒壶或酒瓶很重的话,用右手拿着的同时可以用左手轻轻扶住,注意斟酒要斟满。另一方在斟酒时不要把酒杯拿在手里,而是要放在桌子上。
饮茶礼仪
日本人很爱饮茶,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和之后会端上煎茶。饮茶礼仪有男女之分,女士喝茶的正确方式是用右手拿着端茶杯,而左手的手指也要支撑着茶杯。男士则是用一只或双手端茶杯都可以。
寿司
吃寿司的礼仪最讲究,内容太多,因此放在最后单独说。
寿司时日本人的传统食物,在点菜前就要用温毛巾把手擦干净,然后点菜。如果不知道该点什么,可以问厨师的意见。在日本,征求厨师的意见是很有礼貌的行为。吃寿司时不要用筷子,而是用手。吃寿司的时候也不要蘸太多的调料,会影响鲜味。最好直接把寿司放入口中,一口吃下去。在就餐的过程中,不要让厨师拿饮料、筷子、账单等物品,这样对人家非常的不礼貌。
对日本人来说,吃寿司是一种仪式,在仪式感上颇有讲究。
△寿司饭不能蘸酱油
吃寿司的工具没有太严格的限制,用手或者筷子都可以。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寿司饭坚决不能蘸着酱油吃,这样的吃法有违礼节,而且酱油还会影响寿司本省的味道。
△军舰卷的正确吃法
比较推荐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垂滴酱油后吃,其二就是请寿司厨师使用刷子涂抹酱油后吃,错误的方法则是使用醋姜替代刷子涂抹酱油,这种做法在礼节上是不正确的。
△吃寿司时坐席的上座在哪个位置
基本上,寿司店的最上座是在店主人的正对面,因为这个位置便于与店家或者寿司厨师交流,因此如果带着贵宾去吃寿司,最好将这个座位让给对方。
△点寿司的顺序
点寿司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原则上先后顺序大体如下:
1.比较清淡的白肉以及鲜味十足贝类
2.味道浓厚且有光泽的鱼类以及金枪鱼
3.比较甘甜的鳗鱼以及煎蛋卷
当然,上述的先后顺序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并非绝对,但是有一种寿司必须放在最后点,那就是“卷寿司”,这属于硬性规定,如果在最后感觉没吃饱的的话,就可以点一些卷寿司。
此外,除了上述的规矩礼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需要引起注意,比如“不能只点自己喜欢的寿司”、“寿司厨师做好寿司后不能长时间放置,而应该立即吃掉”、“进寿司店前最好不要喷太浓的香水”、“最好不要在店里随意拍照”等等。
寿司的基本9点Point
1、传统的食客吃寿司用手而不是筷子。
2、绝大部分握寿司不需要蘸辣根,部分带味道的握寿司师傅已经刷好酱汁的,甚至不用蘸酱油。
3、寿司要一口吃掉,分两口吃会破坏寿司饭团米粒的密度,影响口感。
4、姜是在两种不同的寿司之间吃的,不是小菜更不是咸菜。在吃不同鱼种的寿司之间吃姜是为了清洁口腔,这样两种鱼的味道才不会混合,俗称不会串味。
5、如果是自己点的话,味道应该是从轻到重,才能体会每一种寿司的鲜味。如蛋寿司,豆皮寿司之类的甜寿司,一般放到最后吃。
6、味增汤是最后喝的,不是开头。
7、卷寿司通常是在最后吃的,因为传统的卷寿司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吐拿鱼或黄瓜,是给没有吃饱的人当米饭一样填肚子的。
8、吃回转寿司的时候吃一盘,拿一盘,才不会让寿司变凉(因为师傅手握的关系,刚捏好的寿司会带有手心的体温)。
9、非常非常传统的食客吃寿司的时候不喝米酒,因为米饭和米酒的味道是差不多的,一起食用很没意义。
小贴士
1、传统卷寿司(海苔包在外面)也应该在海苔变湿前马上吃掉。假如师傅上一整盘寿司,应该先吃海苔包在外面的卷寿司,然后再吃握寿司。
2、吃生鱼片的礼仪有点不同。一定要用筷子吃生鱼片。在使用前摩擦筷子是不礼貌的。设想筷子里可能有刺,对师傅而言是种侮辱。师傅在生鱼片旁边放上一小坨山葵。客人应该用筷子直接轻抹一点山葵放在鱼片上,然后用没抹到山葵的鱼片另一端蘸酱油,以免山葵和液体混在一起,失去辛辣感和风味。与生鱼片一起上的装饰配菜通常是一片绿色紫苏叶和一些萝卜丝,这些都可以吃,而且有助于消化。
⑥ 在日本京都,一日三餐怎么吃
林夕老师在他的散文集《十方一念》里描述过在日本京都吃豆腐。他说,吃过京都豆腐清甜的滋味,便觉得香港吃到的都只是一砖石膏。“平时在香港的日本食店里吃豆腐也吃得不安于室,幻想腾空专程到京都吃个痛快。”
其实,同样是没有味道的豆腐,即便用再好的材料、再好的工艺、再好的调味,能有多大的差距?能让林夕这类文人所中意的,不过是饮食的环境和食物所蕴含的情调。
在这两个方面,确实很少有国家的饮食能日本料理媲美。而京都的昼夜三餐,则是日式情调的极致。
他们构成了这座古都昼夜三餐的一部分,也折射了它遗世独立气质的另一种光芒。如舒国治对这座城市的描述:“我站在华灯初上的某处京都屋檐下,看着檐外的小雨,突然间,这种向晚不晚、最难将息的青灰色调,闻得到一种既亲切却又遥远的愁伤,这种愁伤,仿佛来自三十年前或五百年前曾在这里住过之人的心底深处。”
⑦ 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就知道为什么日本是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了
在我们中国,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这句话。
可是在日本就有所不同了。
据说自古以来,日本一般只吃早餐和晚餐两餐。
可是从日本的镰仓时代末期,室町时代初期起,由于货币经济的渗透,都市人口的聚集,随之体力劳动者人数逐步的增加,逐渐改为早中晚三餐!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大学食堂的话,和我们国内大学食堂一样,价格也都是比较实惠的。
那白领族和蓝领族呢。
他们要么自己带便当,要么就近的便利店或专门的便利店里买上便当套餐,或面包,或饭团之类的。
日本人对于晚餐就比较重视了,辛苦劳累了一天,和中饭相比晚饭就丰盛多了。
不管从营养搭配还是量都会比午餐讲究很多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无穷。
喜欢喝酒的人,会喝些啤酒,烧酒等,用来犒劳自己。
⑧ 日本人怎么就餐
用餐前后日本人在用餐之前及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用餐前要说 “Itadkimasu!”,意思是欣赏这顿饭食;用餐后要说 “Go-chiso-samadeshita!”,意思是感谢款客者预备这顿极美味的饭食。用餐期间日本人的一餐饭食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噌汤、两道或三道菜肴,配菜越多,那顿饭便越够体面,若有数道菜肴端上餐桌,已令客人颇难选择先品尝那一道。用餐的正确次序是先喝小口热汤,后吃那道菜也可,但不要只集中吃光同一道菜肴,应顺序循环吃每道菜肴,使各份比例均等,才可同一时间吃光所有菜肴。用餐方式日本人的用餐礼仪似乎严厉,但日本人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这吃法甚至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惊讶。例如吃寿司,日本人习惯赤手拿着寿司浸一浸豉油,然后直接放入口中,他们不会用筷子吃寿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直接从汤碗把面吸啜入口,且必会发出响声,依据日本人的习俗文化,吃面时发出响声是表示面食很美味,亦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方式。祝酒一顿正统的日式饭食通常备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欢在用餐时喝米酒,他们通常会在互相祝酒后才开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会假装喝一小口。日本茶日本人深爱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及用餐之后会端上煎茶。和风日语:餐桌和入座在日本,日式餐馆和传统日本家庭内设置的是日式矮桌和坐垫。有传统矮桌的餐馆“我要开始用餐了”和“承蒙款待了”在日本,开始用餐之前会很虔诚的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吃完后要说gochisosama (deshita) (承蒙款待了)。共同进餐在日本家庭和餐馆(如小酒馆)里,点几种菜,大家一起吃的时候,您应该用公用的筷子从大盘子里夹一些食物放到您自己专用的盘子里吃。筷子正确的使用筷子是日本餐桌礼仪重要环节,具体筷子的使用方法请查询使用筷子。餐桌须知在公共场合擤鼻涕的动作应该尽量避免,特别是在餐桌上。盘子里的食物尽量吃干净。用餐过程中,以及用餐前后,避免谈论洗手间或令人倒胃口的话题。尽量避免打嗝等行为。用餐后,把使用过的餐具放回用膳开始时的位置,包括把餐碗的盖盖好,把筷子放回到筷子盒或纸袋。了解更多关于筷子使用规则的页面。饮酒须知喝含有酒精的饮料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所以在日本喝酒时您也可以入乡随俗的常去看看朋友的杯子,一旦他们的杯子快空了,就给他们斟上一些酒。同样,如果朋友要为您斟酒,那就迅速喝空酒杯,并且拿起酒杯接受朋友的好意吧。在一些高级餐馆里,比如提供怀石料理的日式餐厅(日本大餐),喝醉酒被视为是一种很失态的行为。在异国他乡,即使在普通的小酒馆也该尽量避免喝醉酒而引起的不愉快。用餐开始,大家通常说这“干杯(kanpai)”,然后举杯共饮。这个时候应该避免讲中国话“请,请(ching,ching)”因为“请(qing)”的发音,很容易被日本人听为“qin”,而日文发音“qin qin”,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如何吃…… 米饭吃米饭时一只手拿碗,另一只手拿筷子,把碗举到嘴边吃。与寿司不同,白米饭一般是不会同酱油一起食用的。… 寿司小盘子中倒入酱汁。注意用多少就倒多少,在资源并不丰富的日本,浪费被视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来说,不用在酱汁中加入绿芥末,因为除了一些不需要配芥末食用的寿司以外,大部分寿司中都有添加绿芥末。如果您喜欢自己加芥末,礼貌的做法是加少量,这种做法也是对制作寿司的人的尊重。如果您不太喜欢芥末,可以事先说明,叫一些不含芥末的寿司。吃寿司,最好一口一个。分为几次吃的话常常会破坏食物的精美外形。另外,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用手或者筷子吃寿司。如果是握寿司,把一片倒立浸入酱油,鱼肉部分向前。有几种新的握寿司不应该被浸入酱油,例如腌过的。如果是军舰寿司,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倒小量的酱汁在寿司的上面,而不是把寿司浸入酱汁。… 生鱼片将酱汁倒进准备好的小碟子中。可以在生鱼片上放一些芥末,但不宜太多,因为这会破坏鱼片的原味,还有可能会冒犯到作寿司的师傅。吃的时候,把生鱼片夹起蘸酱汁。另外有一些生鱼片需要和姜末一起品尝,而不是芥末。… 大酱汤端起碗来喝汤,用筷子将里面的汤料夹起来吃。… 面条用筷子将面条送入口中,并且可以有节奏的吸食。在日本吃面条出声音是正常的,不会被认为不礼貌,所以您可以大胆的啧啧的吃面条,周围的日本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喝面汤时,可以用店家的汤勺,也可以直接端起碗来喝。日本拉面,汤的味道非常好,笔者个人总是先尝一口汤再吃面的。… 日式咖喱饭(以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的其他食物)像日式咖喱饭那样的大米食物,由于是白米饭上盖菜(例如大碗盖饭),饭菜掺着吃,所以用筷子夹起可能会比较不顺手,所以您可以选用勺子吃。… 大块食物(例如油炸大虾、豆腐)用筷子分开食物,吃上一口,然后把剩下的放回您的盘子里,根据您自己的节奏享用美食。佳禾日语:•去日本料理店吃饭,在包厢门口脱鞋时,要面向包厢(可以蹲着脱),不可背对包厢脱。脱下来的鞋子调头往内放。•一般宾客先入席,如果主人邀请你先行,你要快乐地接受,并鞠躬致谢。•用筷子时不要:①舔筷;②迷筷:手握筷子,犹豫不决;③移筷:这个菜动一下那个菜动一下;④扭筷:扭转筷子;⑤插筷:插着取菜,或插在米饭中;⑥跨筷:把筷子跨放在碗上。
⑨ 日本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何特点
一、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三、 寿司
关于寿司的名称、形状和味道等,正像外国人所知道的那样,爱吃的不爱吃另当别论,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或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人,大概都会从书本上或从别人的谈话中对寿司有所了解:寿司就是把金枪鱼或是鲣鱼等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小簿片,然后用手把它攥在米饭团的上面……
而事实上寿司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把它说清楚。而我们现在对寿司的认识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找到了几种具代表性的和罕见的寿司。"粥鮨"(山形县):这是该县酒田地方的家乡风味,以干青鱼子和咸大马哈鱼子为中心加上山菜,然后再加上大量的米饭和酒进行发酵。最后成粥状,所以不能用拿着吃,只能用羹匙来吃,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寿司。
"下鮨"(和歌山县):一般用青花鱼,有时也用香鱼等河鱼。就现在来看,是一种很特殊的做法,不用醋只把盐和米饭放在一起进行自然发酵,可以说这就是鮨的原型。这一点与上面谈到滋贺县的"鲋鮨"有共同之处。在米饭上撒盐,用手捏到发粘为止,然后和用盐腌过的鱼放在一起,用柿叶等包起来,上面压上很重的石块,发酵半个月左右。"酒鮨"(鹿儿岛县):在用少量水煮出的米饭上加上酒,然后把鱼贝类、笋、胡萝卜、牛蒡和山菜等放在米饭上叠成五层,上面再用很重的石块压住。
除了比较高级的寿司以外,普通日本人家庭外出郊游或者上班带饭时,也自制饭团子,饭团子是将白米饭捏成三角形,有的外面包一层烤紫菜,因这种饭团子吃时不用加热,所以是比较普及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