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兆瓦锅炉日本检查哪些项目
㈠ 锅炉检测都需要检查什么内容
锅炉检测内容
(一)外部检验
检查锅炉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燃烧及运行状况。察看人孔、手孔、阀门、法兰以及风闸门是否漏水、漏汽、漏风。察看炉墙有无裂缝,燃烧室火砖是否烧坏脱落,锅炉房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室内工具、燃料堆放是否合适。
锅炉检测检查压力表、安全阀的灵敏与可靠时,需对压力表进行校验,对安全阀进行排汽压力试验,确保安全阀能在规定的压力下开启。试验安全阀之前,必须先校对压力表,以保证正确指示锅炉内的实际压力。校验压力表必须在无负荷或负荷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压力表上没有装旋塞或三通旋塞者,不许拆换压力表进行校验。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比锅炉的使用工作压力适当进步,但要低于锅炉较高答应工作压力。例如锅炉较高答应工作压力为13at<sub>表压<sub>,使用工作压力为10at<sub>表压<sub>,则可将安全阀分别调整为10.t<sub>表压<sub>及11at<sub>表压<sub>。
带有过热器的锅炉,其较高答应工作压力是指过热器出口压力而言,为了防止忽然停止供汽而烧坏过热器,调整安全阀时,应该使过热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稍低而先排汽。当锅筒内压力继续上升时,锅筒上的工作安全阀也开始排汽。当锅筒与过热器上的所有安全阀(省煤器安全阀除外)开启时,锅炉压力不应继续上升。非沸腾式省煤器进出口处的安全阀较好在冷炉时试验与调整。调整安全阀时,锅炉蒸汽压力应缓慢升高。对弹簧式安全阀,调整时应由低压调到高压,以免因加力过大而损坏弹簧。
㈡ 锅炉房安全检查内容
1)岗位安全责任制、设备运行及检修、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健全
(2)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火、防爆和防止非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锅炉房的要求,保证通道畅通的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办法等
(3)锅炉及辅助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投运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启动和正常运行的操作方法、正常停运和紧急停运的操作方法
(4)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经过岗前专业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设备运行操作人员配备满足规定要求,劳动保护用品佩戴齐备
(6)司炉工、水质化验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7)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规定锅炉停(备)用防锈蚀内容和要求以及锅炉本体、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自动仪表及燃烧和辅助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要求
(8)水(介)质管理制度,明确水(介)质定时检测的项目和合格标准
(9)锅炉安全检查应有的记录:
①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运行记录
②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汽水品质化验记录
③交接班记录
④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⑤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检查记录
⑥锅炉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⑦锅炉停炉保养记录
(10)证书:锅炉有质量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年检合格证、强度计算书、安装使用说明书
2、锅炉安全附件的检查
(1)安全阀
①每台锅炉至少装2个安全阀(不包括省煤器安全阀),铅直安装并安装在锅炉的最高位置,保证排气畅通,并引至安全地点
②安全阀每年至少检验、定压一次,铅封完好,做好记录并签名
③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
④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
(2)水位表
①水位表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示(红杠),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上部可见边缘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正常水位在水位表中间
②水位表与锅筒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装有阀门,锅炉运行进阀门必须处于全开位置
③水位表灵敏、可靠,每班至少冲洗一次水位表,不得形成假象
④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快关阀等),但不得影响正常观察水位
(3)压力表
①锅炉必须装有与锅筒(锅壳)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的压力表。
②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一般应在工作压力的1.5~3倍。
③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表的刻盘上应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
④最高工作压力小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
⑤压力表与筒体之间的连接管上装有三通阀门,且功能有效,以便吹洗管路、卸换、校验压力表
⑥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有存水弯管,三通阀门装在压力表与存水弯管之间,且开启灵活
⑦压力表装置齐全(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旋塞)。应每半年对其校验一次,并铅封完好。
(4)保护装置
①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超温报警装置安装在热水锅炉的出口处,当锅炉的水温超过规定的水温时,自动报警,提醒司炉人员采取措施减弱燃烧。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连锁后,还能在超温报警的同时,自动切断燃料的供应和停止鼓、引风,以防止热水锅炉发生超温而导致锅炉损坏或爆炸。
②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连锁保护装置。当锅炉内的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或低于最低安全水位时,水位警报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司炉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③锅炉熄火保护装置。当锅炉炉膛熄火时,锅炉熄火保护装置作用,切断燃料供应,并发出相应信号。
(5)给水设备
①配有备用泵,备用泵必须达到随时可以使用的状态
②蒸汽锅炉供水备用电源必须随时有电,能接通使用
(6)水质保障
①锅炉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水质化验
②水质分析化验项目齐全,每天进行一次硬度和PH值化验,保证水质合格
③钠离子交换器、盐泵、给水处理系统必须正常投入使用
3、锅炉检修的安全要求
需要进入锅炉内进行检修作业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锅筒(锅壳)内部工作之前,必须用能指示出隔断位置的强度足够的金属堵板(电站锅炉可用阀门)将连接其他运行锅炉的蒸汽、热水、给水、排污等管道可靠的隔开;用油或者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必须可靠地隔断油、气的来源;
2、进入锅筒(锅壳)内部工作之前,必须将锅筒(锅壳)上的人孔和集箱上的手孔打开,使空气对流一段时间,工作时锅炉外面有人监护;
㈢ 锅炉启动前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
(1)锅炉风压试验检查炉膛、烟道、冷热风道及制粉系统的严密性,消除漏风点。
(2)锅炉水压试验锅炉检修后应进行锅炉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以检查承压部件的严密性。
(3)联锁试验所以联锁装置均需进行动作试验,以保证生产过程稳定,防止误操作,能迅速排除故障。
(4)电动阀、调节阀试验进行加电动阀、调节阀的全开和全关试验,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是否正确;电动阀、调节阀的实际开度与表盘指示开度是否一致;限位开关(终点开关)是否起作用;全关时是否有漏流量存在等。
(5)转动机械试运行电动机绝缘试验合格,全部转动机械试运行合格;具有双吸、
双送风机者,应进行同期试验,以保持风机运行时负荷一致。
㈣ 锅炉运行前的检查内容有哪些
点火前的检查准备包括以下四点
1.检查全部阀门、管道及仪表是否齐全完好,起闭是否灵活,各检查孔封闭良好,如有失灵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检查锅炉用煤、引火材料和各种工具是否齐全。
3、打开主汽阀和分汽缸排污阀,开始向炉内进水,速度要缓慢,检查无渗漏后可继续进水至正常水位线上20-30㎜为宜。
4.检查炉门、清灰门、出渣门开关是否启动灵活、严密可靠。
㈤ 锅炉本体巡检项目
锅炉本体巡检项目主要有:炉本体及燃烧器部分,炉前燃油系统,如油枪系统(包括油枪软管,油阀,蒸汽阀,逆止阀,滤油器等),燃油平台以及燃油管道及空气门,排污门等。
例如炉本体及燃烧器部分巡检项目:
(1) 管道间,(2) 水冷壁,(3) 尾部烟道受热面,(4) 水平烟道受热面,是否有异常声音,是否有漏灰、漏汽。(5) 各层燃烧器区域:看火孔门、火嘴结焦、密封钢板是否松动脱落、结焦、烧损、漏风、漏粉。(6) 炉本体各部孔、门是否漏风、漏灰。(7) 炉本体保温是否有缺损、脱落、温度异常。(8)炉本体膨胀指示器:是否缺损、变形。(9) 二次风及尾部烟道膨胀节是否破洞、撕裂、漏风、漏灰。(10) 炉水循环冷却水泵:泵体无振动,无异音,外壳温度不超过60℃。检查泵体不漏水。
㈥ 锅炉房检查项目
一、施工项目: 锅炉房日常检查、检修
二、施工时间:日常检修或矿平衡时间
三、施工负责人:检修班长
四、施工安全负责人:盯班人员
五、施工地点:锅炉房。
六、施工班组:地面点工作、地面机修队
七、施工质量:检查、检修到位,更换的垫子、阀门不漏水、不漏气。
八、施工顺序:
1、岗位工和维修工首先检查锅炉房外管路及接头是否有漏水现象,对管路的振动、水声现象要查明原因,定期维修锅炉炉膛的易损区域,吹灰器周围,底部水冷壁管的磨损情况,对这些部件的弯头处进行测量,发现管路有漏水现象处理时,首先关闭前级阀门后,放掉所存在的气或水,方可更换。电机轮对三角带时,要看清规格,停电机后,电源挂停电对牌“有人施工,禁止合闸。”牌,并派专人看守开关,方可更换,检查各压力表、温度表指针是否稳定、正确。如果有损坏或指针摆动不正常,要查明原因或更换损坏的压力表、温度表。对锅炉房内多级泵管道泵,按期进行拆检、维修,对轴承及时注油,检修泵房必须停前级电源,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牌,按排专人看守开关。
九、安全注意事项:
1、维修漏水、漏气的管路时,必须关闭前级阀门,防止蒸汽伤人。
2、检修电器设备及更换多级泵配件和更换三角带时,必须停前级电源,以防止电器设备转动伤人。
3、使用氧气、乙炔、电焊机时,提前清理烧焊地点的以赴燃物品以防止出现火灾。
4、使用大锤、截子施工时,人员要避开其运动方向,以防止飞锤伤人。
5、出现事故时,人员要统一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避免事故的发生。
6、锅炉房气压不得大于0.8Ma、出水温度不得小于70度,回水温度不得小于40度。
7、岗位工必须持证上岗。
十、所有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措施,并签字后进行施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