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原子弹炸日本
1. 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接连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核武器打击。那么,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吧!
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
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第一种说法是,原子弹是使冥顽不化的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武士道精神长期以来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再加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日本军人在战场上一直都以顽强和宁死不屈着称,很少有日军主动投降,甚至是在战局已经毫无希望的情况下,日军也宁可选择自杀冲锋或是“神风特攻”之类同归于尽的方式也不愿意放下武器。所以到1945年8月,尽管美军已经攻占了冲绳,兵锋直逼日本本土,但很多人认为日本肯定还是不会投降,一定会死撑到底。美国依靠原子弹,才彻底粉碎了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情,真正迫使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是从1945年2月开始的战略轰炸和代号“饥饿战役”的水雷封锁。柯蒂斯·李梅少将在1945年1月担任美军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对日本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采取了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新战术,史称“李梅火攻”,从3月到7月底,美军总共出动各种型号飞机33041架次,其中B-29轰炸机1.5万架次,投弹16万吨,其中7月投弹就超过4.27万吨,美军计划8月的投弹量将超过10万吨!有9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以上,东京、横滨为56%,名古屋为52%,大阪、神户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被毁面积最高,达到96%,甲府为72%,日立为71%。在空袭中死亡约23万人,伤47.6万人,失踪2.4万人,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家可归。3月9日夜间,一个晚上的空袭就造成东京10万人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广岛原子弹轰炸的伤亡人数。
173架B-29轰炸机夜袭富山市,将其夷为平地
由于这样恐怖的空袭给日本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慌,李梅又结合空袭实施心理战,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这就更加剧了平民的惊恐,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军事工业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达50%。加上工厂厂区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如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直接导致军事工业产量的急剧下滑——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飞机月产量从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达91%!1945年3月日本石油储备为四十万吨,美军第315轰炸机联队对日本炼油厂和油库进行了重点轰炸,共投弹9100吨,至8月,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0%,石油储备在轰炸中被焚毁近六万吨,日本的战争潜力遭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几近崩溃,毫不夸张地说以“李梅火攻”为代表的美军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基础。
1945年6月4日,美军轰炸神户港口,炸弹如雨
同时,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橡胶、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2%,铁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粮食的20%都依赖进口。因此美军决定实施攻势布雷,封锁日本港口、航线,达到破坏海上运输的目的。从3月27日至8月15日,美军出动B-29轰炸机1528架次,布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响水雷3500枚、水压水雷2900枚、低频音响水雷700枚。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
美军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着,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日本船只1艘,而美军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飞机15架。“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日本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1945年8月与1945年3月相比,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几乎完全中断,濑户内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在这四个半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所以经过近半年的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日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赖以维持战争的国家机器已经基本崩溃,此时几乎是全靠所谓的精神力量在支撑,但是枪里没有子弹,飞机没有燃料,肚子里没有吃的,光靠精神还能支持多久?所以即使不投原子弹,日本也撑不过一两个月了。
第二种说法是,扔了原子弹,就不用在日本本土登陆了。美军确实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计划,但这只是预案。熟悉美军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哈尔西上将和斯普鲁恩斯上将两人各自带着一个参谋团队,当一个团队在前方指挥作战时,另一个团队就在后方策划下一场战役,一个战役结束再转换角色。所以在日本本土登陆的“奥林匹克”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如果真要实施的话,完成各项战役准备至少要到11月,日本无论如何也撑不到那个时候——即使不投原子弹。
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评估委员会那份着名 报告 所说的:“根据战后对当时局势和日本国民经济状况的完整调查,期间包括许多前日本政府领导人的协助和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发动前,日本一定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即使没有投下原子弹,或者苏军没有出兵东北。正式的登陆行动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日本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
所以,投原子弹才使日本投降和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
日本,快点投降!
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坚持不了一两个月,最晚到10月就一定会投降,但是美国人却等不了那么久了!因为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让苏联参与对日作战,同意了苏联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外蒙古独立的现状须予维持、恢复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来共同经营、苏联在东北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这些条件如此优厚,使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向睿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甚至有人认为因为罗斯福沉疴重症在身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罗斯福的想法很好理解,1945年2月是美国在太平洋反攻阶段最艰难的时候,以血腥残酷闻名的硫黄岛战役就发生在这时,美国很清楚,随着战线越来越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的抵抗也就会越来越顽强。作为同盟国阵营一员的苏联怎么可以在对日作战问题上袖手旁观?苏联也得参加对日作战,而且是必须的!当然,为了换取苏联出兵的那些条件,损害的都是中国的利益,又不是美国的利益,出卖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出兵,从而减少美国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战争的发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坚持不下去,苏联出不出兵都已经无关大局。而且苏联这时候出兵那真就是来摘桃子,捡便宜了。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就出兵对日作战,德国于5月9日投降,也就是说苏联将在8月9日前后出兵。所以那时美国最着急的就是要让日本在苏联出兵前投降,这样就可以不用兑现许给苏联的优厚条件。但是一向顽固的日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就让原子弹来当一回“棺材”吧。
所以,比较确切地说,原子弹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动日本尽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弹更不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推进原因。但这一切,既不是为了消灭军国主义,也不是为了美国大兵,而是为了向苏联“赖账”。
让全世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
除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特别是要在苏联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国扔原子弹还有一个原因,那更是着眼于战后的考虑。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但是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强,如果不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世人无从了解。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1945年20亿美元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如果以黄金价格来比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80亿美元)的研制经费,总得最后听个响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美国的纳税人一个交代,你看我们花这么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还是值得的。
这也是美国把原子弹的第一个袭击目标选在广岛的原因之一。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再扔上一颗原子弹,谁知道是原子弹炸的还是之前B-29的功劳?另外,城市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市区的范围在直径5公里最合适,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
因此被美国列入第一批原子弹袭击的四个城市是:广岛、小仓、长崎、新潟,其中广岛和小仓两个城市为首选目标,长崎和新潟两个城市为备选目标。这四个城市的共同点就是,在此前的战略轰炸中,都只遭到轻微的破坏,城市基本上比较完整,而且城市直径都在5公里左右,正好可以用来检验原子弹的威力。
特别要说的是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观察者网注:总军是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编制级别最大的单位,而当时日本本土总共只有两个总军,第一总军司令部在东京)。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将广岛列为第一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以为广岛没有关押盟军战俘,也没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其实在广岛关押有23名盟军战俘,主要是在对日本本土空袭中被击落飞机的机组人员,他们中有10人死于原子弹轰炸。
所以,美国向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一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二是出于战后全球政治格局和话语权的考虑。果然正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一颗大炸弹就能毁灭一个城市,这样的威力绝对令人震撼,也使人对美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畏,美国也因此凭借原子弹的核垄断,稳稳地座上了战后世界新霸主的宝座。
2. 美国为什么向日本投原子弹
为了粉碎日本扩张,征服世界的野心,加快二战结束。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背景: 1945年8 月6 日8 时15分,美国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放了一颗原子弹,杀死7 万生灵。8 月9 日在长崎投放的另一颗原子弹,杀死35000 人。由此美国成为在战争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使用原子弹的国家。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原因:日本人在硫磺岛、冲绳岛等地的激战中体现中顽抗到底的精神,让美国高层意识到日本人的疯狂,因此需要彻底打击日本人的心理。
也是对苏联的一种威慑,杜鲁门实际上已经意识到未来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苏联,为了对苏联形成有效吓阻,美国决心使用原子弹,起到威慑苏联的作用。
另外是新武器的测试,武器必须经过实战测试,丢在敌对国自然是最好的,可以全面为了解武器的杀伤状况。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影响:加速了二战的结束,粉碎了日本的扩张计划,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3. 老梁详解:二战时美国为什么用原子弹轰炸日本
美国当年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广岛原因介绍:
1,作为技术上的武器,如在荒岛上投放,以威慑敌方,但这很难结束战争;
2,军事上的武器,直接打击敌人。减少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做战人员伤亡。
3,检测美国原子弹这一新式核武器威力。
4,美国高层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四个城市作为轰炸目标。这些城市是按照作为第一次袭击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确立这样一个名单,其依据是这些城市所发挥的军事作用的大小,同时考虑到投弹时的气候条件。
广岛建于1589年,位于日本本州西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受原子弹的破坏,在1958年重建。广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故在原子弹爆发之处,建造了和平纪念公园,以祈求永久的和平。
4.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用原子弹炸日本广岛
减少美军伤亡,快速结束战争。
1、日本因为军国主义教育,战斗非常激烈,美军伤亡太大。
2、使用了这东西,虽然死了不少,也减少非常多美兵伤亡。
3、同时也是检验武器、威震其它国家的作用。
5. 美国为什么可以用原子弹轰炸日本
楼上你复制怎么多干吗?楼主我告诉你是真的。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抗日战争的结束。首先,因为这两颗原子弹的毁灭性的后果,日本的两个大城市一夜之间成为废墟,这对日本的经济打击是非常大的。当时日本的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就是因为其在我国的巨大的军费开支。两个城市已被轰炸,政府需要大量资金来安置难民,来重建家园,从而使日本经济的负担更为严重。第二,这次原子弹的轰炸对日本人民乃至日本军方及政府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巨大的。两颗原子弹的投掷,不仅表示了美军已经将日本作为正式的敌人,对其实行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戳破了日本所谓“日不落帝国”“不败”的泡沫神话。其实日本政府从侵华战争一开始,从来没有进行过如实的报道,特别是在日军节节败退之时,其国内的报纸媒体一直被封锁消息,人民愚昧地认为他们的军队他们的亲人正在进行着一场“圣战”和“胜战”。日本遭轰炸后,真相才被纷纷揭露出来。同时,日本人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只是普普通通的弹丸小国,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日本国内弥漫了很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人民开始怀疑政府(当然应该没有人敢怀疑天皇),纷纷要求停战,以便于自己的亲人团聚,以免自己的骨肉至亲遭到残杀,遭到和广岛、长崎人民一样的命运。其三,原子弹带给日本乃至世界的震撼是空前的,它的威力如此巨大,使得日本心惊胆战。美国用原子弹试验在日本国土显示了自己的实力,面对拥有如此强大力量的对手,最明智的选择(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便是投降。但是,这些只是一些小的因素,最最重要的是日本在中国国内的侵略战争已经举步维艰,就算没有两颗原子弹的威胁,日本的头像也是必然的。所以说,美国的两个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末路,但是决定性的因素仍是英勇不屈、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
6. 美国为什么要用原子弹打日本
因为,德国1945年4月30日,已经投降了。欧洲战场结束了战斗。
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远东战役,解放东北。加快结束太平洋,以及东南亚的战斗,加快进程。美军占领冲绳之后,轰炸机可以直飞东京进行轰炸。
而此时,日本内阁跟军部大本营,拒绝投降,誓死抵抗。
美军为了减少伤亡,而且,又要震慑日本,所以向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广岛20万人的城市,瞬间消失。美国威胁如果不投降,就往东京投原子弹。
所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南亚,中国,朝鲜的700万军人,立即缴械。
7.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
1、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采用“蛙跳”越岛的作战方式一路节节胜利,然而,每接近日本本土一步,抵抗就会更加激烈,虽然美军在火力上已占有绝对优势,但代价却越来越大。所以美国必须找到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战胜日本,原子弹是最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2、自欧洲战场结束以后,苏联和西方阵营已经貌合神离,而通过自诺曼底登陆后,东西两线对德作战的战况评估,虽然德国将主要防御力量置于东线。
但苏联军队的推进速度仍快于西线盟军,这让盟军认识到一旦和苏军撕破脸,一定会被苏军打出第二个敦刻尔克撤退。为了达到威慑苏联和避免直接对抗的双重目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是最合适的一种手段。
(7)为什么用原子弹炸日本扩展阅读
广岛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并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但1945年,日本从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着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国联的义务,接受国联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
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从而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
8. 美国原子弹为什么要炸日本
其实盟军主要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也是为了日本民众考虑,再不打规模伤亡的前提下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是为和平,详解如下:
1、关于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的简介:
美国在1945年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原子弹,这一事件直接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这是核武器第一次运用到实战中,也可以说是一次残酷的实验,为此日本人民也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核辐射给这2个城市毁灭性的打击。这一事件不单纯是帮助中国人民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也是对太平洋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结性。
2、关于使用原子弹的具体事实:
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我 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 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 的责任吗?
也许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是日本战犯要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与日本人一道抹煞历史的真相,那么这一点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
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
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对原子弹的存在感到恐惧。我就感到恐惧。
但这并不意味着回到1945年8月,在战时情况下,在敌人顽固凶残的条件下,杜鲁门总统没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结束战争。我同意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当时以及现在。
战后几年,有人问杜鲁门总统是否还有其他选择,他响亮地说:没有。接着他提醒提问者:记住,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它选择!
战争总是代价高昂的,正如罗伯特•李将军所说:“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
感谢上帝使我们拥有原子武器,而不是日本和德国。科学有其自身的逻辑,迟早会有人设计出原子弹。科学是没法阻止的,它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9. 美国为什么用原子弹日本
美国在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旨在制造心理效应,而不是必要的军事手段,也并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美国这样做有一个深层的含义:威慑当时的苏联和其他国家,以核垄断地位攫取战后利益。
据美国军方估计,为了保证在日本的登陆,至少需要9颗原子弹。但众所周知,在轰炸了广岛和长崎之后美国已经没有现成的原子弹了,制造新的原子弹需要很长时间。
显然,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不是为了达到什么重要军事目的。战争期间指挥太平洋盟军的麦克阿瑟将军1960年承认,“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
在对广岛和长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进行核打击时,美国人首先希望达到的是心理效应,为此杀死了许多人。杜鲁门本人赞成其顾问的建议,该建议说:“应当尽快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应当投在有大量工人的军工厂,使用它无需提前警告。”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第二个目的是吓唬苏联和其他国家,拥有核垄断可以使自己在战后世界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