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研究社在哪里
‘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是中国社科院下属的专门从事日本研究的学术机构。1981年5月1日正式成立。研究的重点是当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贰’ 关于日本出版社的问题 请问日本现在最出名的出版社是哪一家 (关于学术书籍方面的 东大出版社除外) 谢谢了
要看你需要什么样的书籍,学术方面的要数学研(学习研究社),以教育出版为主,60年历史东证一部上市的出版社 。还有有斐阁,许多大学教材都是这里刊发的 。
综合力来说讲谈社比较强,然后是小学馆,集英社都不错。
筑摩书房和岩波书店也不错,涉及到不少学术分析的刊物。
其他还有很多,相对比较一般了。
暗盈利排名的话(2007),大致是以下的顺序
1 リクルート
2 ベネッセ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3 角川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4 小学馆
5 讲谈社
6 集英社
7 ぴあ
8 学习研究社
9 日経BP
10 ゼンリン
http://www.hir-net.com/link/book/ecation.html
‘叁’ 日本出版业的出版机构
1986年日本拥有出版社4183家,其中资本5000万至 1亿日元的88家,1亿日元以上的103家。年度出书100种以上的出版社61家,年度出书50~100种的有78家,其余近4000家年度出书不足50种。80%的出版社集中在东京,10%在大阪和京都,10%分布在各地。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讲谈社、岩波书店、小学馆、平凡社、集英社、学习研究社、三省堂、丸善等。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大藏省印刷局。
‘肆’ 日本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出版社(印刷高校和中小学的课本和教科书的),类似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习研究社》:出版大学教材及中小学教材
《 小学馆》:中小学教材
‘伍’ 日本生命健康研究院的总部在哪里
在日本九州福冈,它们研发的永恒天空系列产品用起来很不错。
‘陆’ 野村综合研究所在日本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野村综合研究所正式建立于1965年4月1日,其前身是野村证券公司的调查部,当时它的资产只有5亿日元,雇员总数为130人,号称为日本第一个现代"思想库"。
野村证券公司的创始人野村德七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定下了三个信条:
(1)与委托者共同发展;
(2)向海外发展;
(3)重视与前两条有关的调查研究。
他提出的口号是"调查是繁荣企业、向海外进军的保证",于是早在1906年他就设立了野村公司调查部。1946年在野村证券公司成立40周年之际,调查部内又增设了技术部。60年代初,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受企业、公司、政府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调查部提出了借鉴外国思想库经验、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思路。随后调查部便扩展为野村综合研究所,并与野村证券公司业务相对分离。1980年该所的经济收入达76亿日元,已经真正实现经济上的独立;1986年该所的经济收入达12O亿日元;1988年它的资产达到了20亿日元,雇员总数也上升为1762人;而到1998年它的资产剧增为101亿日元,产值1335亿日元。
‘柒’ 谁能告诉我"日本社会工程学研究所"(还是叫日本社会工业研究所)的网址啊....怎么找也找不着啊...恼死人
社会工程学研究所(日本)
社会工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把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把社会看成一项系统工程,意图建立一套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它以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为最大特色。
社会工程学研究所(简称社工研)成立于1969年5月10日。它自称为连接政治、经济、经营、学术各界的"行动知识集团"。它综合运用社会工程学、都市工程学、未来学、经济学等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成果,进行大跨度、横断面的研究,来发现和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社工研的最高机构是"2000年委员会"。它负责制定研究所的未来工作方针。该委员会由经营者、学者、工程师、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剧作家和作曲家等14人组成,每年举行多次会议,商定研究项目和发展大计。此外社工研为了研究经营方针和政策分析的需要,还组织了以全国各主要诚实研究和经营管理骨干为会员的研究会、未来俱乐部、新未来俱乐部,壮大了自己的研究实力。因此,虽然它的常勤职员和研究人员不多,但研究的触角却伸得很远。
为了管理方便,它的各项研究工作很重视分工与合作。为了贯彻分工原则,它把研究部划分了若干研究小组:经营分析小组、经济预测小组、地区开发小组、交通系统小组、福利工程学小组、意识调查小组、2000年小组、新产业开发小组等。为了贯彻合作,它设立了由十多名学者组成的研究协作委员会,对各研究组的工作予以协调。此外鉴于国际业务的拓展需要,它还设立了专门的国际事业部。
社工所成立以来成就显着。它主要研究的几个领域:(1)人口问题;(2)都市·地区开发计划;(3)产业振兴计划;(4)文化体育振兴计划;(5)未来预测等。对于人口问题,1973年,它完成了日本经济企划厅委托研究的项目"关于日本列岛人口分布的长期系列推测"。它通过对日本古代人口分布状况的研究,预测出日本将来的人口分布趋势。它通过广泛的资料调查与密的实地考察,推算出公元700年日本的人口约为523万,对如此古老年代的人口进行推测,而且推测得如此精确,在当时社会统计学界引起了轰动。在此基础上,它又预测了日本在2000年的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并对那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今再看当时的推测,其准确程度仍然不能不令人叹服。这项成果为日本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及经济发展的各项计划起了一个相当好的指导作用。此外,它还对日本近些年来出现的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国土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素材。近年来,它的研究主要以地方的微观研究为主。
在都市一地区开发方面,它主要致力于旧城市的改造以及新城市的规划等方面。例如,它曾拟定了80年代鸟取市、境港市、仓吉市等三个城市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在鸟取县建设新中心城市的基本设想。它还制定了在冈山县总部建设一个卫星城市,作为文化福利中心的计划,目前这一计划已经实施。它还帮助外国制定城市建设计划。例如关于意大利的瓦斯托市和桑萨尔波市的合并问题。这两个市都处于亚得里亚海岸,其中瓦斯托市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而桑萨尔市则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意大利有关方面决定两市合并后,在如何既尊重历史、又要适应现实人口安置、工业发展的问题上左右为难。社工研经过周密研究,制定出在两市中间建立一个容纳万人左右的卫星城市的建议,得到了意方的采纳。社工研很早就已经着手制定2000年的新城市建设规划。它向全国3000个负有城市规划任务的各级行政负责人以及都道府县负责城市规划的部长发函调查,然后将这些调查材料汇总,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自己的规划建议方案。
此外,社工研还十分重视产业规划等微观问题的研究。例如,它曾经在四国、九州的熊本、鹿儿岛、宫崎等地研究过工业重新布局的问题,综合考虑既适应企业发展模式、又能维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办法,为当地在工业布局时所采纳。1970年它还做过关于建设关西新机场的调查, 1983年完成关于"都市规模预防能力的研究", 1995年完成关于"兵库县地震受害状况及其影响"的研究,1996年完成"立川市文化振兴计划对策的调查"等等。目前社工研正致力于"关于东京圈城市机能分散的调整配置方案","地区的文体振兴与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以及"新兴都市最优能源配给系统的构建"等。
社工研具有5亿日元的资金,大体上由几十家公司均摊。这些公司有:东京电力、关西电力、新日铁、日本兴业银行、日本电气、索尼公司等以及多家建筑公司和不动产公司。它还获得中央省厅(国土厅、经济企划厅、文部省、建设省等)的项目委托与政策支持。
它的主要负责人和研究人员是:
牛尾治郎(名誉会长)
立林英昭(董事长)
酒井均(常务董事)
山本正典(研究部次长)
八田英次(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石绵祜子(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尾崎有纪子(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八木规子(国际事业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