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多少导弹
Ⅰ 日本的空舰导弹有哪些
决定日本海上作战能力的还不仅仅是日本的舰队,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大量的支援战斗机和其所搭载的远程反舰导弹才是对中国海军最为实质的威胁所在。战后由于美国政府对日本军事力量的限制使日本空中力量的装备发展在半个世纪中并不平衡,日本的空中打击力量和远程攻击机的发展一直受到美国政府和军队的压制。其实质上是被确定为一支作战范围有限的战术空军,而装备发展也是以仿制从美国引进的作战飞机为基础。日本空中自卫队先后装备了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F-86、F-104、F-4EJ和F-15J战斗机,从美国引进的先进战斗机使日本空中作战力量在装备技术水平上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标准。随着日本国内工业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发展,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仿制美国的作战飞机,开始向发展适合自己本身军事需要的作战飞机进行努力。日本为空中作战力量发展先进战斗机的努力。一方面是要使日本空中自卫队能够获得适合本身战术需要的现代化战斗机,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备通过对性能较好的作战飞机的研制,尽可能的恢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破坏的空中装备研制能力。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先后通过仿制T-33教练机、研制T-1/2教练机和F-1支援战斗机来逐步恢复自身的航空制造水平。1984年日本防卫厅又提出并且初步确定了新型支援战斗机的基本设计要求,这就是当时的FS-X,也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日本F-2支援战斗机。日本防卫厅对新型支援战斗机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仍然是以对海攻击为主,FS-X战斗机在执行对海军作战任务时可以同时携带4枚反舰导弹,在挂载4枚反舰导弹和2枚空空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要不低于800千米。FS-X战斗机在执行对空作战任务时可以携带6枚空空导弹,其中具备中距迎头拦截能力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为2~4枚。FS-X战斗机具备较大的航程和完善的航空电子设备,有能力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执行对舰(地)攻击和对空作战任务。从这项计划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FS-X主要是要突出空中对舰打击能力的提升,而FX-S研制的时期正好是反舰导弹逐步代替航空炸弹作为空中对舰攻击主要力量的变革时期,此时日本与支援战斗机配套的空射型反舰导弹的研制起步也不算晚。
1973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和三菱重工株式会社一起开展日本航空自卫队提出的空舰导弹论证和研制工作。凭借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1977年就进行了第一次空中飞行试验。1979年3月,日本航空自卫队在新岛试验场用21枚样弹进行了攻击海上固定目标试验和作战适应性试验,导弹的飞行性能和作战性能都得到了充分考核。1979年8月,由F-1战斗机发射了4枚试射弹,全都准确命中了40千米外的靶船。从而完成了定型试验。新型导弹被正式命名为ASM-1,于1980年投入量产,次年正式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因此也被称为“80式”或“81式”空舰导弹。
ASM-1空舰导弹全长3.98米,弹径0.35米,翼展1.19米。发射重量600千克,发射高度760~3048米。最大射程50千米,巡航高度15米,飞行速度马赫数0.9。ASM-1外形和美国“鱼叉”反舰导弹非常相似,采用正例程气动布局,弹体头部带半圆形整流罩,弹翼和尾舵呈X—x形配置,处于同一平面,4片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尾部呈平底形。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从前至后可分为5个舱段:导引头舱、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其中导引头舱内装有三菱电子公司的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控制舱内装有日本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日本无线电公司的ANV-7调频连续波无线电高度表以及自动驾驶仪和电池组;内装200千克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发动机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尾舱段主要装有电动舵机和舵面。
1986年,三菱重工开始了增程型ASM-1C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在保持基本气动外形、导引头和战斗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导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ASM-1C的发射重量由ASM-1的600千克降低到510-T-克,射程却增至55~65千米(不同途径获得的性能参数有差异)。1992年ASM-1C设计定型并量产服役,也被称为“91式”空射反舰导弹。
ASM-2导弹依然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承担研制和生产任务,试验工作在1989年就开始展开,至1991年顺利完成了技术试验,据称试射弹全部命中目标。从1992年开始,航空自卫队使用了F-4EJ和T-2/F-1战机,分挂载飞行和实弹发射两个阶段进行了10枚导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SM-2空舰导弹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航空自卫队的要求。1993年,ASM-2完成定型试验,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当年航空自卫队就订购了25枚。1995年,ASM-2空舰导弹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亦称“93式”空射反舰导弹。
ASM-2弹长3.98米,弹径350毫米,翼展1.19米,弹重610克,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9。从外形上看,ASM-2与ASM-1十分相似,但改用涡喷发动机取代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射程增至150千米。ASM-2的制导方式为惯导+红外成像制导,采用先进的红外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在当今世界各国装备的反舰导弹中,采用红外制导的型号非常少见,射程超过100千米的红外制导反舰导弹可以说仅ASM-2一家。日本技术人员敢于采用这种几乎独创的制导模式,体现出了他们对电子元器件优良品质的充分信任。虽然日本自卫队和民间刊物对ASM-2独特的制导模式推崇有加,航空自卫队与三菱重工还是于1996年左右为ASM-2研制了反辐射导引头。反辐射型ASM-2据称已于2000年前定型并量产服役,也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独立研制生产反辐射导弹的国家之一。
2006年10月份出版的一本日本军事刊物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架F-2战斗机携带着两枚从未见过的反舰导弹,尖锐的头部和弹体上的冲压发动机明确地告诉人们它是一种超声速导弹,图注上文字说明的中文大意是:2006年8月10日,驻岐阜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开发实验团的F-2A战斗机正在进行新型ASM-3超声速飞航式导弹载飞弹(“载飞弹”就是尺寸、外形、重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各方面特征与真弹完全相同的模型)搭载实验。该弹采用了特有的“整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可以超声速飞行并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尺寸比EASM-1和ASM-2都大,弹体下方有两个冲压发动机进气口。这些文字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一种名为ASM-3的日本新型飞航式导弹。2006年10月26日,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又报道了ASM-3首次试射取得成功的消息。
从照片上看,ASM-3型导弹仅有安装于弹尾的一组控制面,共三片,三个舵面的夹角呈120度分布。根据一般的飞行控制理论和常识,采用这种除尾舵外没有任何其他控制面、过于简单气动布局的飞行器,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较难改变飞行姿态,转弯半径大、耗时长,尤其是在低空,想要做出比较复杂的机动动作近乎不可能。从已知导弹型号看,只有一些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对于命中精度不是十分高的地地弹道导弹采用这种气动外形(有些重视精度的地地弹道导弹也有不止一组的控制面)。也就是说,ASM-3型导弹的弹道轨迹比较简单,不大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低空突防+末端机动的飞行模式。
对于该型反舰导弹目前国内各方面的资料来源并不多,而有些学者认为ASM-3反舰导弹很可能采用一种极为少见的弹道模式:高空突防+末端大角度俯冲攻击,亦称“过天顶攻击弹道”。之所以说这种弹道模式少见,是因为目前“已知”采用“过天顶攻击弹道”的飞航式导弹只有一个型号,那就是原苏联的X-15C(北约编号AS-16,绰号“反冲”)超声速空射飞航式导弹。X-15C的突防方式十分奇特:导弹发射后先爬高到4万米高空。然后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搜索目标,发现并锁定目标后立刻关机,转入大角度俯冲,在近似垂直加速中将速度加到马赫数5。这种“高抛下击”的弹道模式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十分类似,因此X-15C也被描述成为一款“准弹道飞航式导弹”。“过天顶攻击弹道”正处于“海麻雀”、“密集阵”、“海拉姆”等西方国家海军普遍装备的近防武器的盲区,即使是荷兰“守门员”之类的“具备过天顶拦截性能”的近防炮,也难以拦截速度如此高的目标。
ASM-3的气动外形与传说中的X-15C非常相似。前面已经说过。ASM-3不大可能具备低空突防能力,那么也就意味着其很有可能采用“高抛下击”的“准弹道飞行模式”。这样一来,只有马赫数3左右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区域防空导弹来说,弹道轨迹简单、速度低于4倍声速的目标完全可以拦截(等于是一枚低速弹道导弹)。因此,ASM-3导弹的速度可能达到马赫数5以上!而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则宣称ASM-3使用的是“双冲压发动机”,还有消息称该弹“发射和加速阶段由组合循环式火箭发动机推进,在超声速巡航阶段由吸气式冲压发动机推进”。ASM-3的装备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军事力量开始突破专守防御的底线而向进攻性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通往西太平洋的路上,穿越轻津海峡只是中国海军刚刚迈开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多。不言而喻对于此次穿越轻津海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而言,虽然日本拥有东亚地区除美国以外最为强大的舰队,但是这些搭载上述先进空舰导弹的日本支援战斗机才是最具威胁的对手。它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方向上对在有争议海域活动的敌方舰艇编队发动饱和打击,而面对这种夹杂着亚声速和高超声速导弹的打击波,当前我们的海上防空力量还是显得比较单薄。因此,大力发展舰载防空武器系统,不断提升舰队的综合防空能力,加强海上空中力量的建设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海军建设的重点。只有在保证在战区上空绝对安全的时候。海军的水面舰艇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日本88式反舰导弹
88式(SSM-1)反舰导弹的射程超过150公里,具有超视距反舰交战能力。该导弹由一枚固体助推火箭发射,发射后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进行远程巡航。据报道该发动机是三菱公司TJM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改进型,重45公斤,可产生200公斤的静推力。SSM-1导弹重660公斤,能够携带225公斤的高爆弹头。SSM-1B舰载型导弹1993年开始服役于水翼快速攻击艇,它的射程和重量与SSM-1一样,但其雷达系统和电子设备则更加先进。
2001年1月,随着24辆六联发射器自行载车的交付,日本陆上自卫队(JGSDF)的SSM-1反舰海岸防御导弹(Type88)的部署工作已接近尾声。这些发射车是对现役78辆发射车的补充。
SSM-1导弹的射程超过150公里,具有超视距反舰交战能力。该导弹由一枚固体助推火箭发射,发射后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进行远程巡航。据报道该发动机是三菱公司TJM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改进型,重45公斤,可产生200公斤的静推力。SSM-1导弹重660公斤,能够携带225公斤的高爆弹头。SSM-1B舰载型导弹1993年开始服役于水翼快速攻击艇,它的射程和重量与SSM-1一样,但其雷达系统和电子设备则更加先进。
继SSM-1之后的XSSM-2导弹的研发工作正在继续,并计划于下一财年完成。该型导弹将由舰船和海岸防御发射车发射,射程为250公里,能够使用舰载垂直发射管发射。其目标识别能力有所提高并具有地形跟踪飞行能力。全寿期费用比较低。
XSSM-2项目始于1994财年,真正开始则在1997年。估计整个研发费用(包括飞行测试)将达到1860万美元。现阶段的研发工作于1999财年开始,包括研制助推器、终端制导和静态测试设备。
Ⅱ 日本有哪几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金刚级四艘,金刚号,雾岛号,妙高号,鸟海号,关于金刚级的详细情况有朋友给出了。
爱宕(dou)级,目前只服役一艘,是金刚级的改进型。
"爱宕"级驱逐舰与"金刚"级驱逐舰最大的不同是其上面的"宙斯盾"系统升级到了"宙斯盾"基线7。"宙斯盾"基线7的核心是SPY-1D(V)相控阵雷达,这套系统能让战舰同时探测和跟踪1000个目标,并同时打击其中的20个目标(但在实战中可能只能做到跟踪900个,打击12个)。而且,还具备了跟踪弹道导弹的能力。"爱宕"级驱逐舰装备了2组美制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包括舰艏的64组发射单元和直升机库顶部的32组发射单元。垂直发射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具有隐蔽性强、发射速度快(最高达1枚/秒)、反应时间短、可全方位攻击等优点,而这些特点对抗饱和攻击特别重要。MK-41在使用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根据需要灵活配备除"拉姆"防空导弹之外的美国海军所有类型的导弹。MK-41采用热发射技术,导弹尾焰在发射井内产生的燃气由专门设计的排气道来释放。目前"爱宕"级上装备的还是RIM-66 "标准"-2MR BlockⅢA/B型防空导弹。"标准"-2MR BlockⅢA飞行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167千米,射高10-19800米,采用中段惯性加无线电指令修正和末段半主动雷达自动寻的复合制导。与"标准"-2MR BlockⅢ相比, BlockⅢA型的射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配备的高爆战斗部的爆片也具有更大的速度,对来袭目标的毁伤能力更大。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付超低空高速小目标(如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可在距舰20-25千米处拦截距海平面10-15米高度超低空飞行的目标。"标准"-2MR BlockⅢB型是"标准"-2系列中的最新型号,导弹因为加入了一套辅助红外传感器而变成了双模式末制导,并扩展了导弹制导逻辑运算功能,使导弹能够更好地处理从舰上传感器和导弹寻的器上传来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导弹在最后飞行阶段对付重要目标的性能。在"标准"-2导弹飞向目标途中,通过数据链从MK-99导弹火控系统接受相控阵雷达发出的目标修正指令,并及时改变弹道,以最捷径飞向目标。在导弹飞行末端,由SPG-62火控雷达为导弹半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系统提供末端跟踪及目标照射,以引导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未来,日本还要在"爱宕"号上装备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标准"-3 BlockⅠ防空导弹。"标准"-3导弹飞行速度可达12马赫,最小拦截高度为15千米,最大拦截高度122-160千米,对于高空目标最大射程可达425-500千米。
"爱宕"级直接引进了美国"宙斯盾"作战系统的组成部分--SQQ-89(V)10综合反潜作战系统,而没有沿用"金刚"级上的国产系统。这套系统具备了远距离探测多类型水下目标的能力和对浅水水域的低噪声潜艇和低速航行的潜艇的优良探测能力。"爱宕"级上装备的反潜武器是RUM-139"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MK-46 Mod5型及73式轻型反潜鱼雷。同时,还装备1架SH-60J多用途反潜直升机。RUM-139"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最远射程28千米,可对处于水深40-1000米的潜艇展开攻击。其战斗部为一枚MK-46 Mod5型反潜鱼雷。"爱宕"级有16个MK-41垂直发射单元装备"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备弹16枚。日本目前正在以国产97式鱼雷为战斗部研制国产新型反潜导弹。MK-46 Mod5型反潜鱼雷最高航速44节,射程11千米/40节,作战深度6.1-457.2米,其制导精度很高,并具有多次重复攻击的能力,制导系统在丢失目标后可重新进入搜索状态,直至动力耗尽为止。"爱宕"级的近防系统是2座MK-15 BlockⅠB型"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布置位置为舰艏、直升机库上各一座。电子战装置为NOLQ-2综合电子战系统和4座MK-36 Mod12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以及鱼雷诱饵。对海作战武器则是8枚90式反舰导弹。而"金刚"级上装备的则是美国的UGM-"鱼叉"反舰导弹。
此外,"爱宕"级的舰体也在"金刚"级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如增设了直升机库,桅杆改为迎风倾斜式整体桅杆等。
Ⅲ 2021年10月14日普京向日本发射了多少核弹
没有发射一颗,因为截止目前为止核弹用于战争的只有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长崎、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其他都没有再使用过核弹。
Ⅳ 日本那么大 需要用多少导弹才能炸平 求解 最好清楚点的 带解释 我是说一分钟内炸完
从发射架起算的话,一分钟内是不可能了。多少导弹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因为没有计算弹头和导弹种类根本无法回答。
不同弹头效果完全不一样,而且各种不同战斗部还要计算当量,战斗部有常规TNT战斗部、白磷战斗部、钢珠战斗部、核战斗部等等等等。举个例子,常规TNT战斗部如果当量够大以吨计算(在现役弹道承受范围内)那么它的伤害不小,毁灭范围不会很大,通常不会超过几公里。如果用核战斗部,毁灭范围可以在理论范围的几公里至几百公里内。
不同的导弹的载弹量也不一样,如果按楼主所说以最快的速度击毁日本的话,最好用的应该属于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容易被拦截)。
常规战斗部的导弹需要数量如2楼所说。
战略导弹的话,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毁灭日本,以40万当量为单位一个核弹头可以毁伤70(粗略计算)万平方公里,毁灭日本大约需要6枚此类导弹。即使加上复杂地形和失误几率20枚足够了。
Ⅳ 日本有导弹吗
眼下,日本正在积极践行着其新版《防卫计划大纲》的要求,即使其防卫政策有所转变,使武器装备由防卫型向攻击型迈进。此举破坏了"和平宪法",也让众人认为日本自卫队已经脱离的"自卫"范畴。日本的武装力量的任务面不再被局限,将涉及到更远的地区,更广泛的作战范围。
在这种政策下,日本防卫省于近日还决定研制一款空基巡航导弹,其射程据称达到了400千米左右,可以在周边海军作战舰艇的防空圈外实施打击。
挂载ASM-3的F-2战斗机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这款导弹一旦研制成功会首先装备到日本F-35隐身战斗机上,导弹也可以由日本国产F-2战斗机挂载。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二战战败国,该国没有任何权利研制或者装备攻击型武器,这也是日本没有任何一款射程超过300千米的导弹的原因。在"冷战"的高峰期,苏联和美国各自装备了大量的500千米以上射程的各型导弹,但日本也只有120千米射程的导弹用作自卫。在近些年,美国愈发认为亚太地区的威胁日益突出,因此也放宽了对日本的限制,希望日本能为美国分担防务压力,日本在今天也就更有底气研制射程更远的新型导弹。
Ⅵ 关于南宫是否有日本留下来的四十枚导弹
二战时只有德国拥有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日本人没有导弹。所以南宫也没有日本留下来的四十枚导弹。
Ⅶ 小日本有多少导弹能打到我国,我国有什么对策
由于战后条约的限制
日本是不能公然发展攻击性武器的
尤其是远程导弹
不过
日本一直没有放弃称霸世界的野心
大隅登陆舰
金刚驱逐舰
H2运载火箭
都是随时可以作为攻击性武器投入使用
尤其是H2运载火箭
可以把5吨以上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也就是说
H2完全可以摇身一变
作为液体发动机洲际导弹
将数吨弹头投射至8000千米以外的目标
而日本一直在大力发展核工业
随着一大批快速增殖反应堆的投入使用
目前的核储备已经完全达到核大国的水平
加上日本是除美国外唯一拥有依靠计算机就可以模拟核爆炸的国家
制造核弹头对它没有任何困难
在必要的时候
日本完全可以制造将近6700枚2万吨级的原子弹
一旦和H2火箭结合
日本的洲际打击能力将大大超过"专属防卫"的限制
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威慑力的军国主义国家
这是任何人----除了日本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以日本目前的工业能力
在战时状态
日本可以在一个月内制造至少10枚H2洲际导弹
对中国的压力可以...
Ⅷ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多少导弹艇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过9艘导弹艇
50吨级I型导弹艇的3艘(已退役)
200吨级隼级导弹艇的6艘(现役)
Ⅸ 日本导弹部队每次试射多少枚导弹呢
日本导弹部队每次试射10枚导弹。1992年进行了作战适应性试验,分为挂载飞行、实弹发射两部分,载机为F-4EJ和T-2改型机,共发射10枚导弹其攻击包线、命中概率和破坏威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Ⅹ 日本有多少枚核导弹
美国防止日本拥有核武器,所以日本本身也不想拥有核武器,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研制热毒素武器,这种武器光杀死生物,不毁灭矿藏。日本迫切想要这种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