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秋文化是什么
A. 中日韩三国在中秋的时候分别有什么样的习俗
韩秋夕去扫墓、修坟头,举行有趣的民俗活动、唱歌跳舞;我们向月亮祭祀、赏菊,登高,吃螃蟹吃月饼;日本举办隆重的歌舞晚会,庆祝丰收 ,喜欢进行祭祀。
B. 日本过中秋节吗
日本过中秋节。
在日本其实是有中秋节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日本人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他们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这个习俗在日语里被称为“月见”。
日本的中秋节,首先是从祭供月亮开始。祭月既是对自古就有的月亮信仰的继承,也融合进了庆丰收的内容,而且它主要是一种感谢上天佑助丰收的祭礼,这时月亮成为上天的代表。所以最热闹的不是家庭,而是神社。人们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摆上芒草或其他鲜花,供上刚收获的农作物。
日本各大神社都会举行赏月晚会,叫“祭月”。晚会上会表演传统的歌舞,譬如巫女们表演嫦娥,许多人都会去神社参加祭月活动,观看歌舞表演。
日本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就是赏月啦,在日本也不例外,被人们称之为“月见”(月见/つきみ),这一天夜晚的月亮称作“中秋名月”(中秋の名月)。
在日本,赏月可不仅限于中秋。除了农历八月十五以外,农历九月十三日被称为“十三夜”。这是日本本土传统的赏月日,而十五夜则是从中国传入的。只在十五夜或是十三夜赏月在日本称作“片月见”,据说这是不吉利的,所以一般来说,日本人在这两个夜晚都会赏月,这才算是完整的中秋活动。
由于中秋时期正好是各种农作物的收获季节,日本人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祈祷丰收,向神明进献贡品,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了上贡以外,日本人还会挂芒草,因为芒草具有保佑五谷丰收的寓意,除此之外芒草还被视作驱邪避凶的植物,因此祭月之后的芒草仍会被留在家中,寓意着驱除灾难,守护家园平安顺利。
日本过中秋,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吃月饼。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唐朝中秋节被传入日本时,月饼还没有诞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盛产稻米而很少有麦子,做不成月饼。尽管中秋没有月饼,日本人依然有他们独特的传统食物,那就是月见团子。
C. 中秋节传到日本,是在哪个时期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历史非常的长,中秋节现在在我们国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法定节假日,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过中秋节。中秋节甚至在很多别的国家也会过。因为文化是传播的,那么我们古代的中秋节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日本的呢?中秋节大概是在唐朝后期传入日本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代,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频繁。唐朝的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有很多中外的使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秋节传入日本的吧。但是日本并没有嫦娥奔月的这个说法,而且日本对中秋节的重视远远不如我们,中国人对中秋节更为重视。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中秋节是会赏月的,日本的中秋节,日本人也是会赏月的,而且他们也会摆一桌子的美食,这个就是受我们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吧。
D. 中秋节是哪个国家的习俗
中国的许多文化,在古时就流传至今,影响至今,其中就有一些节日,影响着一些国家,那么世界有哪些国家过中秋节呢?哪些国家有中秋习俗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世界哪些国家过中秋节
中国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
韩国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一直到日本殖民时期,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汉语中称呼“中国人”为“deigoren”,意思是从大国来的人,可见当时中国文化对韩国影响之深刻。
在韩国,中秋节非常隆重,这一天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父母团员,出现了返乡大潮,有点中国春运的味道。中秋节韩国放假2天,如果赶上了周末,就是4天的小长假。在韩国中秋节也是祭祀的日子,在这一天的一大早,各家各户就会摆上很多的贡品还祭祀逝去的祖先。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出行吉日
越南
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越南人也过中秋,不过文化氛围比起韩国日本要少很多,商业氛围很浓,是商家促销的好日子。在越南,中秋节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节日,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越来越成为越南年轻人向往的一个节日了。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领证吉日
马来西亚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当前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
日本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
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E. 日本中秋节吃什么
日本是没有吃月饼这个概念的。他们在赏月时吃的是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一些餐饮品牌,会推出“赏月限定”产品。比如金拱门每年都会有的月见汉堡,各种食物都是圆月的造型,看上去温暖又温馨。
在十五夜,日本乡村民众有一个习俗就是祭月、庆丰收,为了对自然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人们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摆上芒草或其他鲜花。供上刚收获的芋头、红薯、白萝卜、豆子等。用新粮做的食物,如团子、馒头、年糕、米饭、面饼等,还有苹果、梨、柿子等水果。
有的地方还摆上水酒,旁边放上灯笼。在这些供品里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节日特色的是芒草(ススキ)、芋头(里芋 さといも)、月见団子。
在日本也有中秋赏月的习惯:
据说这习惯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唐朝),从中国传入的。在日本后来与农业活动相结合,也称“芋明月”,或中秋明月。
起初,贵族们在中秋时一边欣赏倒映在水面和酒杯里的月亮,一边聆听诗歌或用管弦演绎风流韵事。这种赏月活动得到广泛举行,是在江户时代,但赏月这种风雅之活动,也被演变成“庆祝收获、祈祷来年丰收的收获祭”了。
F. 日本和韩国的中秋节分别叫什么有什么习俗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他们亦叫中秋节做“感恩节”,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中秋在韩国是一个大节日,会一连放3天假。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饼。
G. 日本人也过中秋节吗
日本不过中秋,但在旧历8月15至16日的晚上、9月13日至14日的晚上会举行赏月活动。在日本国民谈论有关赏月的话题时,如果提到“十五夜”“十三夜”时,便指的是这两个时间段的赏月了。据称,日本大约从绳文时代就开始有吟月的习惯。
恰好在8月15日赏月的日子里,也是日本收获芋头的时节,日本有吃芋头的习惯。随着赏月的市民化,在江户时代前期,八月十五之夜,人们吃着煮芋头、糯米团子,夜游赏月的做法成为一般大众普通接受的方式。
在日本使用农历的时候,将八月十五之夜的月亮称为“中秋的明月”(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
如果天公不作美,中秋晚多云遮住了月亮,日语中称为“无月”( 无月·むげつ);中秋晚上遇到下雨,则称为“雨月”(うげつ)。
H. 中秋节传到日本,是在什么时期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别称有女儿节,八月节、秋夕等。在中国,“中秋”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八月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这也是“中秋”在中国最早的含义;二是指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
所以中秋对日本人来说不仅意味着赏月,还要向神明进献贡品,感谢神明的赏赐,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I. 中秋节在日本又称为什么
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
韩国人又称中秋节为“秋夕”或“感恩节”。中秋节在中国不是法定节日,韩国则放假五天,是一年中放假最长的节日。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 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 朝鲜称中秋为“秋夕”,时在农历8月15日。金风荡暑,五谷丰登, 月圆又明,喜气洋洋。 此外,中秋节在印度称“明月节”;尼泊尔叫“德赛节”;印尼 称“大月节”;老挝呼“月福节”等等。虽说名目各异,但祭月、祈 月、赏月、团聚等风情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