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后勤保障水平怎么样

日本后勤保障水平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1-04 17:52:06

① 二战时日军吃的都是牛肉罐头,为何日本军人却说连猪食都不如

因为好吃的牛肉罐头是早期的,到了抗战后期,日本的牛肉罐头已经不是牛肉做的了。日本侵华初期,因为日本当时经过明治维新,彻底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于是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得非常好。

即使是这样,日军吃得也比我国八路军、新四军好上太多了。再后来,牛肉罐头中牛肉几乎不见了,反而是牛杂、牛血成为主料,再掺杂一些粗粮以及蔬菜,所谓的牛肉罐头便成了牛血加粗粮和蔬菜的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添加在一起的罐头,据说吃在嘴里又腥又臭,和猪食没有区别,因而被日军吐槽为猪食,甚至连猪食都比不上。

② 二战中,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为何会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亚洲,当年日本人不算太矮(现在也是,人均身高并不算矮);而且营养跟得上(中国军队很多士兵吃不饱饭);并且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中国士兵有些连枪都瞄不准,瞄准了也未必打中,子弹质量不行,还有被绑在阵地上的士兵);文化程度也可以(很多军士可以看懂地图,识字,这样战术反应演练就很快,反观当年中国军队有些营团级才能看懂地图)



这仅仅是人的差距,再看武器,中国军队武器万国造;而日本军队已经完成了制式统一。班用轻机枪,连用重机枪,排用掷弹筒一应俱全。重武器更是完胜,有的中国军队一个师都没几门炮,还没一个日军大队多。日军还有空中支援,抗战时空军海军都快损失没了,陆军根本没法指望有空军帮忙。




日本的强,还胜在战斗意志强,况且武器装备也并不落后多少,以这样的一支部队,别说放在中国,放在欧洲,恐怕也是一等一的军队,至少防守是一等一的。(参考美军的442团,日裔美国人部队,战力一流,获得勋章无数,不过这个团进攻同样厉害)



日本称自己部队战斗全军覆没为“玉碎”,中日交战的 历史 上的滇西大反攻中的“松山会战”是日本一千人国军损失万余人以1:10的代价获得的。在太平洋战场上,大部分岛的登陆战日军都是最终以“玉碎”的下场结束的,可见每一场都是相当的惨烈,其中以硫磺岛一战最为着名。所以别说亚洲军队,中国军队了,就是美军…在武器,空中支援,海上力量全面占优的情况下,打日军都如此费劲,可见战力强悍!二战结束时,甚至还有的岛屿没有完全打下来,而那里的日军其实早缺医缺粮缺弹药日久了…天知道他们怎么撑下来的!

个子矮,不代表战斗力低,更不代表个子矮的就不够凶狠。

日本人的矮是出了名的,尤其二战日军在身材上是被各国秒杀的。对于日本人的个头,更多的描述是在抗日的战场上。很多时候, 人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中国人也没比日本人高太多。

日本战争初期,财力上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部队的伙食营养都是跟得上的。相对来说,日军的身体要比中国士兵强壮很多。相比我们的士兵吃不饱,日军幸福的多了。

而且,日本的兵役体制以及军国主义教育,让很多士兵在参战前就受过很严格的军事训练。从小,进行射击、拼刺等训练,同时接受军国主义教育。这种情况下,日军的士兵在战术基本功方面远远强于其他国家的士兵 。身材矮小的日本士兵,往往能在白刃战中连挑数人。

狗崽子阶段开始教育

日军的射击和拼刺在当时世界上是一流的水准,这也就为他们强悍的战斗力做好了基础。

狂热的军国主义教育下,让他们对于战争极度热衷,所有人都愿意为天皇而死。自己和自己人的命不当一回事,就更不要说对其他人的生命了。

这种狂热的军国主义教育,让士兵漠视生命,从小就教育要多杀人,注意,是杀人,而不是杀敌方士兵。日军开战之后的军纪,实在不敢恭维。 当他们经历了战火,一旦屠杀开始,就再也无法收手,会以杀人为乐。

其实,日军凶残成性,就是大环境下的一个因素,军队中就是弥漫着一种恐怖气息,所有士兵都受到感染,内心的兽性就是这么激发的。

战斗力的强悍与否和身材的高矮没有必然关系,日本军方对士兵强化军国主义教育,日本国民崇尚武士道精神,使得它们整个民族满脑子的效忠天皇的愚忠思想,军人都是在为天皇而战。而整个亚洲当时大多是弱小国家,基本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到了战争中.后期碰上了装备精良的美国大兵,它就再也强悍不起来了。

因为在现代战争中,更加重要的是士兵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其所装备的武器装备性能水平,以及必要的身体素质等,和本身的像身材,身体力量等这些看似比较重要的数据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

在冷兵器战争时代,虽然有弓箭、弩等机械武器,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双方更多的使用的还是刀、矛等这些依靠劈砍、穿刺、击打等对敌人造成杀伤的武器,而这就需要很强的力量才能造成足够的杀伤力让敌方毙命。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身材矮小相对而言不占优势,但是结合明智的战术战略行动,依然是可以取得胜利的。

而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已经变成了热兵器,仅仅是小孩只要扣动扳机就能击杀一名比其强壮得多的成年人,这就使得现代战争相对而言更加不需要身体素质这样的内容了。所以在近现代的游击队等这些武装力量中,像妇女儿童等也开始出现在战斗队伍中,这在早前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中的日本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实际上其也是比较强壮的。首先日本军队有充足的粮食保障,而且日本的对外扩张战略更不会在军队中产生粮食不足的问题,而且日本军队的后勤保障水平较好。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中很多士兵虽然高大但是比较消瘦,就是因为营养不好,所以像在肉搏战实际优势并不大。

而在现代战争中大块头是不是就更有优势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就拿特种部队而言,其作战中更需要的机动灵活,足够的力量,机智的头脑等,所以像满身肌肉的肌肉男等反而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一些身材匀称的作战队员,而这对于普通部队而言也是适用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个子高矮和战斗力没什么联系,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

日军在二战平均身高1米62左右,和欧洲白人士兵相比较矮,但在亚洲算是不错的。

当时德军英军苏军美军,平均身高也不过1米7左右,当时人并不是很高。

日本士兵个子不高,但体力非常好。

二战中,日军是列强中唯一基本没有机械化和只实现很少摩托化的军队。日军作战基本完全靠步行,一天行军几十公里,还要高负重。

这种高强度行军,换成英美苏法士兵,没有一个受得了。

在后来日军血洗东南亚的作战中,日军在复杂地形进攻行军的速度,比英美士兵撤退还快,导致英美军队接二连三的全军覆没。

同时,列强士兵中,恐怕只有日军训练最为严格。日军士官和老兵是野蛮教育,动辄打骂,要求严格。这种法西斯训练下,日军新兵成长很快,单兵素质很高。日军新兵的射击技术,也是列强新兵中最好的。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当中,我们称日本人为小日本。其实这不仅仅是敌视他们,主要还有个原因,就是日本人的个子矮小,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米65,而女性的平均身高则是1米55,如此的身高,不用说在高大的欧美人面前,就是在中国人面前也是渺小了点,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的时候,苏联人和日本人拼刺刀根本就不用躲闪,因为苏联人把刺刀都扎到日本人的身上了,日本人的枪也够不到苏联士兵。

虽然说日本人身材矮小,但日本人的智力并不落后,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这也为二战积蓄的能量,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制,但是日本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这一点又一次让日本人在几年以后,又重新站到了经济强国的队伍里面,可以说日本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日本的工业基础和那种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日本人十分敌视我们中国人,可以说,日本人是我们的真正敌人,我们丝毫也不能对日本人放松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他们的贪欲也在一天天的膨胀,他们的行为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防备身边这个畜生。

日本人真的矮吗?

我们一直叫日本人小日本,原因大概一个是嘲笑人家地方小,一个是嘲笑人家个子矮,小的时候我也一直认为是这样的,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要和日本办留学班,来了很多日本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不是电影里的日本人,实际上跟我们没啥区别,除了行为举止略微不同外主要就是一张嘴就是“口你急哇”什么的。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也说过,其实日本人并不矮,当年日本人撤出东北的时候,我家的县城是一个中转站,当时很多中国人都去打鬼子了,我爷爷也去看了,所以,关于日本人的矮,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美军中的日本士兵)

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人其实并不矮,之所以会有日本人矮完全是因为一个说法,说日本人以前很矮,明治维新后要求国民每天喝一杯牛奶,个就长高了,鬼才TM的信这不是奶企打的广告。

日本人的矮是一种在 历史 资料里面记录的,这个东西我感觉如果没有更多的考证根本不必认真,主要我们很多人对日本并不了解,就张个嘴在那胡侃,有的人说日本战国时期的第一猛将本多忠胜,根据推算只有一米四,然后我们就铁定日本就是矮子。

中国人喜欢妄自菲薄,更喜欢藐视对手,也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用精神战法来战胜自己也战胜别人。

至少在二战中,日本人并非有多矮小,如果看美国大兵和日本人的合影的话,中国也一样没有美国大汉高。

另外,矮也并不是近现代化战争中的根本致命缺点,相反,因为矮小,反应灵活机动,反而成活靶子的概率也比较小,至于拼持刀,国军和日军一比一的情况下,也够呛能拼过日本。

日本人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尽管我们一直不承认日本很强,相反从现在的抗日神剧中也能感觉出来,很多年轻人甚至感觉没赶上和日本人打仗的年代,手撕鬼子比手撕面包还容易,在二战中被日本人打的最惨的国家,反而最看不起他的对手。

在二战中,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军事大国,在和日本人的交手中,也多次吃亏,尽管关东军最后遭遇苏联红军是一场大溃败,实际上在张鼓峰时间和诺门坎事件中,日本以弱势兵力也空中和炮火都不及苏军的情况下,并没有让苏军占到多少便宜。

美国在和日本的战斗中也是绞尽脑汁,即使他们认定日本挑战美国是愚蠢的,但也同时认为他们是狡猾的,卑劣的,美军在和日军作战过程中患的精神病远比在欧洲战场要多得多,所以和日军作战对美军来说就像一场噩梦。在漫长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损失了很多人。

日本人的作战能力为什么那么强?

作战能力实际上包括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从单兵作战能力来说,日本人从小就受军国主义思想熏陶,以能参军打仗为荣耀,重视军事教育,当然,这也和日本人的强盗思维有关系,日本整个国家都是一种强盗思维,认为自己没有的就要抢过来。

日本一直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日本人身体很 健康 ,看过真实抗战的都知道,真正到拼刺刀的时候,国军根本拼不过日军。而且日本的士兵作战素质很高,打枪打得很准,这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而我国抗战有的部队人均平均五发子弹,平时舍不得打,打仗时候又打不准,打完了就得跑,很多时候这就是“不堪一击”。

最变态的就是日军的战斗意志,虽然很脑残,但是真到了该拼命的时候,是尼玛真不要命啊!这一点中国士兵是做不到的,我们的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坚决不能死,你如果死了,你的老婆孩可能就被“吃绝户”了,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娃都不算什么,给你家吃的鸡毛都没有,让你媳妇上街去要饭。

二战中,中国人口四亿,正规军加上游击队1000万,德国8000万人口动员1000万兵,苏联1.8亿人口动员兵力3000万以上,美国1.45亿人口,动员兵力2000万,日本七7000万人口也动员了超过七百万兵。(数据仅供参考,并非十分准确)

从协同作战方面来说,日本并没有比美军和德军强多少,基本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打不下来再来一遍,尤其是日本缺少机械车辆,缺少协同坦克的装甲步兵师等,而是步兵和坦克配合,在中国这个战场却完全够用了。

日本的军校办的很好,中国的军校保定学习日本,黄埔学保定,还都是短训,相比于日本就有点差了,什么迂回包抄战术运用的更是淋漓尽致。

当然,中国的兵并不是以兵为职业,大部分以前都是拿锄头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的我们既不愿了解过去的我们,也不愿去了解对手,却喜欢假象过去我们的强大,敌人的软弱,实际上这就是在侮辱那些死在中国大地上为了抵御外辱而奉献了生命的先烈。

日本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种族之一,虽然中日两国距离如此之近,但是两国之间的深深芥蒂却远非邻国两字就能说清楚的。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在二战战场上,先是以蚕食和阴谋诡计吞并中国东北三省,之后逐步蚕食中国,终于在1937年时,中国奋起全民族抗战。日本人夸下海口,吹了个天大的牛,号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仅是对中国军队的轻视,也是对大日本皇军的蜜汁自信。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三下五除二就干倒了大英帝国经营百年的东方殖民地,美国人也在战争初期被打的满地找牙,甚至以往优越感十足的美英盟军被打出了恐日病,一边骂着黄皮猴子一遍跑的比兔子都快。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能在战场上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呢?

一、武士道的传统以及明治维新后武士道精神的拓展

武士道最晚在日本的平安时代末期就已经出现,这个独特的阶层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和职业军人的合体,他们在 社会 地位上是第一阶层,不用务农、务工经商,专司与军事相关的行动即可。所以在悠久的 历史 发展过程中,日本人发展出了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简单来武士道的精神内涵就是: 武士应当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的信念。 在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虽然颁布废刀令,但同时又对新的军队进行武士道教育,再加上海陆两军的多位元老都是武士出身,武士道精神在近代日本军队身上又得到延续和发展。

二、日本相对发达的军事 科技

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跃升为世界级资本主义强国,从击败大清到击败俄国再到一战中火中取栗,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世界,靠的不光是日本军队悍勇。更靠得是日本逐步拥有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军工产业,有些部门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果说在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时,联合舰队的杀手锏还基本依靠采购自英国德国的万国牌, 到了一战二战时候,日本海军的几乎所有主力舰艇都考自己研制,自己生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深刻改变海战面貌的航空母舰虽说诞生自西方,但是日本人却是后来居上,造出了第一艘全通甲板式样的航母。在战列舰的战斗力上,日军对美国人虽小有差距,但是差距也并不是特别大,所谓的大和号战列舰的吹嘘之下也多少有些实力。这背后都是日本自明治维新时代就开始艰苦奋斗,置产兴业建立起来的一套完备工业体系的助力。

三、军国主义思潮蔓延全民

日本区别于其他后发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日本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时,民族受教育程度就相对较高,日清战争之后,日本人的小学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支接受过教育的军队,显然比目不识丁的人组织起来的军队更容易快速形成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自明治政府以来,日本上下逐渐形成了一股军国主义传统。 从日清战争时军民上下同心,皇后捐首饰打仗,到二战时候很多日本女子甘愿献身当慰安妇。

这个民族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整个民族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体验国运腾飞民族盛强的喜悦,也一次次君臣同体上下一心,直到二战爆发初期,日本民众大面积支持征服中国。而等到军部的军人们彻底废掉了文人政府走到台前,对整个世界乃至于整个日本民族的危害也就日甚一日,战争打的越是残酷,日本军队越是勇猛,这个民族便离灭亡的深渊更进一步。 在二战时投放原子弹的美军飞行员曾被日本政府要求道歉,但是这位飞行员发表了一篇《原子弹下无冤魂》的演说,日本人便不再强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曾经是多么癫狂。

日本海军军神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时曾打出旗语:皇国兴废,在此一战,一个动不动就拼上国家命运豪赌的民族不可怕吗?

作者:我方团队书剑为酒

“别看个头小,打仗不的了。”小日本鬼子百分百应验了这句话。人家是“武大郎卖面包-人土货洋”。动物界中长颈鹿高不高,单但遇上狮子老虎大狗熊等比它矮的猛兽一样被咬断脖子。日本就是这种野兽,而比他身材高大的邻居和美国大洋马,实实在在让他咬了一口。

日本从结束了幕府时代之后,对待士兵的营养问题就从不敢忽视。因为士兵作为国家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是第一要素。兵种之中,数海军待遇最好,每个月的伙食费相当于平常人三个月的工资。在日俄“对马海战”后,日本营养学家还制作出体积小但热量高营养足的便携罐头。这些罐头便于携带和保存,一次一罐足可以补充身体热量和维生素等物质。在着名的“东史郎日记”中,东史郎曾记载到,部队到达天津后,军部发给每个士兵六盒橘子罐头,这些罐头又甜又解渴。他认为这是中国军队所不具备的。

东史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日本的对手老大中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士兵的身体素质和营养摄入远不如日本。东史郎在写到徐州会战一节中,曾写过他们袭击了中国军队的一个小队伍,对方刚刚做好饭,然后就遭到了东史郎所在队伍的袭击。有三名国军士兵被俘,其余人全部逃走。东史郎打开热气腾腾的饭锅,发现只有少量的白米和糙米,这些食物远远不够这么多士兵分食,每个人得到的食物不足日本军队的一个小饭团。那三个被俘的国军士兵,虽然高出日本人一头不止,但明显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松松垮垮的旧军装显得十分不合身,在对三人搜身的时候,能明显看到他们的肋骨一条一条贴在肉皮上。东史郎很纳闷,就是这样的军队在同身体素质良好的日军作战,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瘦弱的身体跟日军玩命。最终这三个士兵在经过审讯后,就地刺杀。

东史郎写到“临出发前,这三个家伙被用刺刀刺死,看到他们瘦而高的尸体躺在哪里,我感觉很不是滋味。我希望他们能求饶,或者说一些对我们有利的东西,这样他们或许可以留下性命,充当军夫。但他们什么都不说,有个家伙竟然用日语对审讯他们的禾野君说了一句‘上等兵?’……”

在东史郎的只言片语中不难发现两国士兵身体素质的悬殊,一些老照片更能很好的反应这一点。照片中的国军士兵身材枯干,肋条明显,而且精神面貌不好,皮肤黝黑,且两眼无神。反观日本一方的照片,精气神十足,眼睛泛光,而且肌肉饱满,身材匀称。甚至于跟被俘的欧洲士兵站在一起,除了个头矮小外,其他方面一点都不逊色吃奶油面包的欧洲士兵。

有则 历史 小片段,说的是美国顾问为蒋公出了一份低端的食物清单,写明了士兵应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能量表。蒋公看后,长叹一声,无奈的表示,这些东西我也想给每个士兵,但是做不到。你们美国最低端的食物在我们这里连军官都吃不到,何况士兵,能有白米饭吃就不错了。

蒋的一番话实实在在的无奈,但就是这么艰苦的环境和身体素质,硬生生跟鬼子打了14年(非八年抗战),足见中国儿女之骨气之血性!

东北大米都知道很好吃,可是伪满时期中国人私自买卖或食用大米就是“经济犯”,会被抓起来送进监狱或者去做劳工,那么大米都干吗去了?供应日本军队,因为日本人不吃高梁米。再看国军,时任第54军军长黄维,却因为军粮短缺、发霉和掺沙子跟军政部长何应钦打起了官司,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愤而辞职。第54军还算是土木系中央军嫡系,若此,其他部队和杂牌军情况只怕更糟,看看抗战士兵的老照片,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抗战初期的日本兵平均身高在1米58左右,但是却矮壮敦实,在基本的军需保障之外,实在缺乏油水了可以去征去抢,中国军队要是这么干会被枪毙的。所谓单兵战斗力,无非是身体素质、战斗意志、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的综合体现,而首先在第一条上,中国军队就吃了大亏,你不能指望一支吃不饱肚子的部队有多么惊人的战斗力,这是人类的本能。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迅速丢掉了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重要产粮区,几百万军队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口粮本来就非常紧张,再加上腐败等因素,吃饭成了相当大的问题。还能够提供较多粮食的也就湖南和四川两省,但是挨饿的嘴实在太多了,日寇1943年发动常德会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破坏这个“鱼米之乡”和粮食入川的中转站。



汤恩伯与日军作战多年,他总结中国军队最大的两个弱点就是缺乏攻击性和机动性,所谓机动性就算不比较机械化运输能力,只靠两条腿行军的话,中国军队的身体素质也普遍弱于日军。而攻击性则是民族特点造成的,日本是个岛国,民族特点是危机感和蚁群精神,英国能在19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与其岛国特性也关系甚大。

其实日本在二、三十年代农村也是很穷的,贫寒子弟纷纷把当兵视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因为日本确实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军人在国内政治地位较高,尚武气氛较浓,而我们中国是个农耕民族,经常喊的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一个中国兵真不怵一个鬼子兵,但是一小队6,70个鬼子敢跟国军一个营对峙,如果是到万人以上的规模,战斗力差别就要呈几何增长了。

俗话说,打起架来是“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我们得承认,在悍不畏死这一层面,中国士兵当年总体远差于日本士兵,它不是少部分的英勇可以改变的。因此虽然日军身材矮小,攻击精神和攻击力却不弱,在新加坡,比中国士兵高出一头的英国士兵又如何?10万人被3万日军吓的缴枪投降。到战争后期,日军兵员素质下降,平均身高又下降10厘米左右,这会确实好打一些了。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把日军的陆空重火力优势抛开,什么三八大盖歪把子尽管不算优良,但却是制式装备、供给方便和能够自产,国军部队那是“万国造”,有限的生产能力连人手一支“中正式”都满足不了,只有像74军这样的精锐才能全部用上,其他部队那就是五花八门了。日本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度,参军后要经过二年严格的军事训练,从射击到拼刺,每个月可以有300发子弹的实弹射击训练,比中国士兵几年的训练弹都多,枪法那是需要子弹喂出来的。

诺门坎战役苏军与日军短兵相接时伤亡很是不小,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对近身肉搏也有点含糊,这两个国家的士兵平均身高岂非更大于日本军队?所以身高不是决定因素。



某种意义上,中国军队最弱的环节其实是基层军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日本的军官要经过三年地方幼年军校、五年中央少年军校和三年陆军士官学校培养出来的,11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而我国的黄埔军校一般只有一年多的教育周期,只是达到了士官的水平,却承担着基层军官的职能,战场上掌握部队、临敌指挥和专业技能较差,会造成士兵很多无谓的伤亡,光靠勇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出现过滇军团长因为看不懂地图没有到达指定位置的奇葩情况,把薛岳气得半死。


总体而言,侵华日军已经算是现代化职业军队,而国民党军队虽然不能说业余水准,至多是“半职业军队”,在双方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下,中国士兵完全是在用生命在填,往往用四五个中国士兵的性命,才能换来一个日军士兵的伤亡。海岛民族打农耕民族,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单兵战斗力确实差了不少,这与身高因素关系不大,况且那个年代的中国军人,也未必能高到哪里去,这是跟全民营养水平直接挂勾的。

(日本投降后,退伍兵拉车)

③ 二战中日军后勤到底有多不给力

日本陆军

日本陆军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炼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一般来说大部分是饭团加泽庵(就是**的那种淹萝卜) 日本陆军昭和6年伙食标准:
米:640克
麦:200克
罐头肉:150克(大部分时间没有,尤其是中国战区)
干菜:110克(泽庵)
泡菜:40克

酱油:20克
盐: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还可以就士兵自带的口粮过日子,然后就开始节食减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的,一点奶糖都是十分珍贵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动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队到后方休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能按军部标准发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队就地”征发粮食,实际就是**“。现在看的资料上的数字只能是在后方或是在平日演习中才可能吃到的,当时前线日本士兵一个月应该配给两次奶糖、饼干和糖豆、豆包、羊羹等甜食,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特别爱吃甜食,估计与生活贫困有关。日本当时的后勤系统相当垃圾,特别是食品配给(小鬼子们都是骂声一片啊)于是**战争开始后,部队食物配给就一个命令现地自给:抢!
中国老百姓的猪,鸡可就遭难了,日本鬼子在战争中**可比土匪有过之无不及。

日军下级军官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回忆:每次部队转移驻地的时候,一般只带上5左右天的口粮,假如5天内不能到驻地的话,那么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人进入丛林猎杀或采集野果充饥,并且在第三天开始减少口粮配给;而且里面也写到,如果部队是开赴前线的话,那么会把驻地的牲口带上,用来提供肉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日军经常发生杀吃战俘,甚至是自己战友的事!
日本旧陆军的伙食较差,不过也有特例
1944年春季某日的731部队菜单
高等官早餐:
鸡蛋豆腐,猪肉丁酱汤,烧柴鱼、腌山榆菜、咸梅子等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
高等官午餐:

汤或橘子汁,扒烧牛肉,炸大虾,猪肉炖牛蒡,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冷果子,咖啡
高等官晚餐:
啤酒或白酒,金枪鱼生鱼片,蒸猪肉豌豆豆腐,醋拌萝卜丝肉丝,小菜,水果,白米饭,甜食,咖啡
判任官以下早餐:
猪肉丁青菜酱汤,醋拌笋、腌山榆菜、咸梅子等小菜,白米饭
判任官以下午餐:

猪肉炒花生米,炖猪肉,小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果子
判任官以下晚餐:
生乌贼片,葱头炒鸡蛋,古老肉,白米饭,甜食,绿茶
这与731细菌战部队拥有大量做试验用的动物和食品原料,有很大关系。
日本海军
舰上的军官以上:

早餐
鱼干、海苔、味增汤、腌酱菜、白饭(日本人只在生病时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也可以于前一天晚上告诉勤务兵准备咖啡、麦片粥之类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经验的军官并不会排斥这一类西式早餐,但是大多数还是喜欢日式早餐。
午餐-
按照汤、鱼、肉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论寒暑用餐时需要穿上外套、并且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务兵随伺在旁,有时也会在司令官厅用餐,同时招待舰队要员等一同进餐(按照礼仪,司令长官坐于桌子一边中央,参谋长跟他对面而坐,其它有资深幕僚人员、副官、舰队译电长、舰队气象长、舰队轮机长、舰队主计长、舰队医务长、舰队军法长、旗舰舰长等)。
军官分高低阶分别在军官室跟基层军官室中用餐,联合舰队司令官用餐前五分钟,军乐队集合在后甲板,演奏半古典或欧美的流行音乐,而非军歌军乐等,即使在战中也保持这项传统,这也算是乐队每日的练习时间。官兵们多半尽快吃完午饭,到后甲板享受音乐。不过这只有在舰只锚泊的时候才会举行。

晚餐-
日式,包括生鱼片、腌蔬菜、烤鱼、蒸蛋、味增汤等日式料理,在军舰位于不同地方时会有当地风味菜,如龙虾、鲷鱼等。
晚餐后吃不饱的军官会向勤务兵要剩饭,事实上是伙房特地多煮一锅来应付这些军官,另外在加上几个荷包蛋跟酱油、乌醋等当作第二顿晚餐。
舰上的菜色随军舰的大小各异,越大的菜色越好。海军中以“大和旅馆”的菜色最好,但是山口多闻却抱怨量太少(他是出名的大胃王)。
:军官必须自付伙食费,年轻的军官们往往花钱如流水,有家计的特务军官(从士官升上来的军官)相较之下比较懂得节约。
一般士兵:

没像军官一样必须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并有,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主食是混了大麦的米饭。早餐也以饭、酱菜为主,七点半用早餐,但是在吹起床号前就必须起床值日的时候,为了先填饱肚子,会跑到厨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厨房给他们大麦饭、油豆腐碎片、伴上酱油跟酱菜的杂菜饭。
由于受到传统饮食的影响,日本的军事后勤部门一直想尽一切办法改善飞行员伙食.以执行轰炸重庆任务的飞行员为例,他们的主食是三明治和寿司,喝的是好茶和葡萄酒,以及在当时最高级的乳酸饮料。
此外每个飞行员都另外配发巧克力和优质的糖果。
关押在日本的英美战俘的伙食
食物方面,早餐有米饭及汤,午餐有米饭及紫菜,有时会有面包,由战俘带到工作地点,晚餐也是米饭、汤及一款蔬菜,例如洋葱、薯仔、萝卜、卷心菜或茄子,每隔10天会有鱼,一个月有一两次肉。
餐饮方面,由负责管账的日本兵提供大米及蔬菜,战俘轮流烹调,食物基本上是日式:一碗白饭、一碗味噌汤及一些泡菜。在部份营舍,一日会有一餐面包,一个月数次有肉或鱼,但随着日本食物供应紧张,富蛋白质的肉类后来就没有了。平时战俘要带着饭盒工作,在一些情况下,雇用战俘的公司也会提供一点食物。

战俘最严重问题之一是饥饿及营养不良,虽然日军声称在战争最困难时期,已经尽力为战俘提供食物,但无可否认的是,战争结束时,战俘都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中。
战俘若偷田里的蔬菜会被严厉惩处,但捕捉蛇、龟及青蛙等就无人理会,在极少数情况下,战俘还会收到红十字会的包裹,但也有一些战俘表示,从未见过红十字会的物资。
英美平民集中营的物资供应主要由日本军事当局提供。另外,集中营内设有小卖部,有零星日用品可供购买,允许红十字会等机构邮寄物品进去。
除了基本的饮食外,允许可以每月一次接受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渠道转寄来的亲友的包裹。食品按人定量供应。食堂定有食谱,品种尽管比较单调,但是如果供应正常,则基本营养还能维持。对于、病人、婴儿,还有些特殊的供应,如牛奶等。
。当战事吃紧,物质匮乏时,情况就很不一样了。1945年春天,随着战争的推进,上海外侨龙华集中营的物质供应陷入困境,煤、食品、水全部短缺:
1945年5月31日,食品配额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早餐:一周四天——长柄杓绿茶;一周三天——一盎司粥。
午餐:一长柄杓水煮洋白菜和一点肚子末,一盎司马铃薯和2盎司甜菜根。
晚餐:取消。
总卡路里=300
这些饭菜由炊事班的人送到每栋房子里。一旦离开了每月寄来的包裹,外侨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关押在日本的中国战俘和劳工的伙食

日本对中国战俘和劳工极端残忍,伙食是橡子面和谷糠等混合的难以下咽的食物,在巨大的劳动强度下,连基本生存都保证不了!
在中国的日本战俘的伙食
日俘每天的粮食定量是17两米、8两面、16两菜。他们自己种菜,自己油印小报《阵中新闻》。当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阵中而是在集中营里了。
日俘患病后,轻者在营房里休息,重者则可住进伤病兵收容所。那里的伙食比集中营要好,医药治疗也很及时。病房里打扫得很干净,每一张病床旁的小柜子上,都放着一只啤酒瓶,瓶中插着盛开的菊花。
日本平民的伙食
日本平民在战时进行了物质配给制,从1941年起进行,按规定,一个成人每日口粮为330克,买米要用本本在指定米店,其政府还颁布了禁止光吃白米的法令,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配菜方面更是不要想,似乎当时日本人只能拿豆腐下菜夹杂野菜,1941年起糖,调料,鱼的配给都消减一半并不断减少。我估计他们吃饭是没有什么油水的,1944年日本人为了战争,甚至连黄豆,花生都不放过并从中提炼燃料进行战争;百姓贮藏的大豆、糖和米酒也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在战时日本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用来种粮食,朝鲜前些年的大饥荒满地种粮食相比也只能算小儿科 可见粮食问题的严重。

④ 二战时日军吃的是“牛肉罐头”,为何士兵却说伙食连猪食都不如

日本士兵之所以会认为牛肉罐头不如猪食,主要还是因为二战后期日本后勤保障乏力,导致配给部队的饮食质量下降导致的。下面船夫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日本人与牛肉罐头的故事。

日本人与牛肉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是几乎不吃牛肉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因为四面环海,岛上还多山,导致在日本根本无法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加上佛教不杀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形成了一股不食用牛肉的风气。

但他们的后勤补给却十分简陋,很多时候甚至只能吃草根。在杨靖宇死后,其尸体被解刨后,日本人惊奇的发现,这位与他们斗智斗勇几个昼夜的看日英雄,胃里却只有草根树皮和一些棉絮!正是对中国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让杨靖宇用平凡之躯做出了不符合常规的奇迹。相比较日本的牛肉罐头,爱国之情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⑤ 抗战八年中,日本的后勤是通过什么"方式"补给的

日本后勤很差的,当时日本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当后勤,后来为了满足后勤补给,就允许鬼子用“粮票”的办法就地找农民购买(当然这种所谓的粮票跟赖账没啥区别),再后来,关东军嫌麻烦,索性就开始抢粮了。这也是小时候咱们看黑白电影时但凡是鬼子进村,陪同的翻译都要喊乡亲们出来吧,太君不抢粮。

⑥ 后勤对战争的影响非常大,为什么二战时的日军却不太重视后勤

不是不重视,而是即使重视了也没有办法实现。

因为当时帝国陆军和帝国海军的矛盾是相当尖锐的。
日本因为是个岛国,所有的补给品必须先从海上运输,而当时陆军的运输船舶少的可怜,日本当年全国的运输船总吨位是600万吨,海军征用了约550万吨。即使是这样、海军包括军舰在内的船舶还是都不够用的,还时常从陆军那里借,更不用提还给陆军了。结果战争后期全被美国打到海里去了。

参谋本部于是根据这种“国情”,加上日本资源匮乏不能打持久战的特点,制定了陆军一套新的作战方案。
一般陆军士兵打仗、单兵携带的口粮数量是3天,日军的要求是7天,而且日本陆军即使是甲种师团也是没有多少重武器的,不需要大量的炮弹。加上陆军的战术核心是刺刀,机枪火炮什么的只是为了掩护士兵接近敌人、然后进行白刃格斗。

这样就完美的解决了口粮和弹药这两个最重要的后勤补给。

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的岛屿防御战打的及其艰苦,因为海军已经名存实亡了,没有人会去给陆军运送补给,何况日本本身也不宽裕。所以美军所到之处能见到的就是、、玉碎、玉碎和玉碎。。。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