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野人山干什么
① 二战时期,远征军为啥要走野人山路线回国
其实是被逼的,外面有强敌追赶,所以才被迫走这条路线的,要不然那么危险谁会选择这么一条路呢。
日本军队占领了缅甸,并封锁了缅甸路以封锁外国长老,但现在英国联合我们的部队,与日本人作战,以使日本受益于印度。在缅甸与日本军队的战斗曾经令人困惑。战前,国家军方没有对司令官发出良好的命令,也没有对司令官进行优先排序,这给战斗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即使战斗技巧出色,但小于自然界也需要人们知道肉身战斗方法,杜玉明的进攻极大地减少了士兵的数量,从野人山逃脱的士兵很幸运。
② 为什么日军能进野人山
因为日军是在英帕尔战役中被迫走进的野人山。
1944年3-7月,日军十万余人在印度英帕尔地区对英印军发起进攻。英军则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逃跑,一路跑的日军连踪影都找不到。
轻敌的日军一路追击,不知自身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跟不上。再加上路上还有盟军飞机的轰炸,日军的情况严峻。
更加糟糕的是,此时已经到了印度雨季,干涸的河床变成汹涌的急流,日军虽然对英帕尔地区完成了包围,但是由于没有了粮食,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减弱,很多日军士兵忍着饿和英军作战。
而且,随着雨季的到来,数万日军患上了疟疾、痢疾、霍乱、流感、伤寒等疾病,又缺乏有效的医疗措施,只能等死。日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2)日本人在野人山干什么扩展阅读:
不止日本人进入过野人山,中军进入野人山是在日军之前。
在缅甸战场,由于英军的战斗不力,节节溃退,而且英军并未也全力以赴,最后导致罗曼德计划落空,英国人认为固守曼德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决定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于是接下来的就是中英联军大撤退。这也标志着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
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日军截断,由于日军已经占领了回国的路线,中国的最高指挥官杜聿明决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把这支中国的精锐部队带回国去。但是回国的路线都被日军堵死,所以要想回国只能冒险穿越野人山。
杜聿明率领第5军直属部队和新22师,离开密瓦公路改道向西北方向追去,转打洛到新平阳,迷路的远征军在森林里转来转去,很多人因为饥饿、疾病死去,还有一些人因为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杀。
后来,一架美国飞机在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军队,盟军随后空投了电台、粮食、药品使得这支军队终于走出了野人山,由于预定回国路线所经的中缅国境已有大量日军把守,这支部队最后还是改道去了印度。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英军投入兵力4万人,撤到印度只有约13000余人。日军则伤亡约4500人。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
③ 怒江之战廖队长怎么死的
是被日本人打死的。
怒江之战的剧情简介· · · · · ·
1942年,十万中国远征军溃败怒江,五万英灵长存边缅。时隔一年后,远征军军部得到密电,日军正在野人山中研制一种毒气弹,如果被日军得逞,怒江沿岸局势堪危,将直接影响到反法西斯战局。于是,军部决定派遣一支特别小分队,跨过怒江,潜入野人山阻止日军的阴谋。特别小分队的队员们克服野人山严苛的自然环境,步步为营,与日军斗智斗勇,展开了激烈而悲壮的抗争。与此同时,驻守怒江沿线的国军第36军与腾冲中共地下党紧密合作,营救人质,牵制日军,为小分队的行动提供了掩护和支援。几经坎坷磨难,特种小队二进二出野人山,终于在危机爆发关头摧毁日军的阴谋,为战局的扭转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久后,远征军以野人山为突破口,拉开了滇西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链接: https://pan..com/s/1JL_zJIUzCuAOI3dOcSv9_w
④ 3万人进山,出来仅3000人,野人山到底多恐怖
在我国抗日战场上,多少伟大的中华儿女为了保卫国家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台儿庄战役、长沙战役,淞沪战场这些大规模战役背后,无数的军人前赴后继,然而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在外作战的那支部队:中国远征军,
他们的艰辛,也一点都不比在国内的环境差,对于不少老兵来说,野人山,更是成为了无比可怕的存在。
1942年,日军继续进攻东南亚地区,然而因为英军指挥官亚历山大未曾阻止像样的抵抗,导致在3月8日,盟军丧失了东南亚重镇仰光,从而促使和中英等军队向后撤离,此时入缅甸作战的中先头部队200师退路和补给均被截断,缅甸公路也被占领,于是杜聿明下令,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残部3万多人向西北,穿越野人山,从而撤退到国境云南,此时的远征军将士尚且还不知道,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野人山位于缅甸最北方,是以北未曾开发的原始山林,再往北走,就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此地条件,极其恶劣,山大林密,瘴疠横行,更是有一些尚且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的野蛮族群,故而得名野人,其山脉长度,达到了200公里。
第五军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机械化部队,然而崎岖的山路,让汽车轮子成为了废铁,大部分士兵只能靠着双手来转移辎重设备。
因为日军占领了附近的机场,发现他们后,也时不时的对这支部队投下炸弹进行骚扰,不少将士都死在了空袭当中,然而比起这更可怕的,是粮食的短缺,以及山上各种恶劣的环境。在太阳光遮蔽的丛林深处,是蚂蟥和蛇等野生动物的天下,那些附在身上吸人血的蚂蟥,让人不寒而栗,人们只能用烟火来进行熏烤,然而过密的浓烟,又会引来日本人的飞机。。。
在山中,大部分部队断水断粮断药,不少人,因为吃下了有毒的野菜,最终死去,更多的人,因为长期得不到营养,而得了水肿,还有人直接倒在了行军的路上,此外,军中流行的痢疾,也成为了杀伤这支部队的头号大敌,最终有不少人,选择开枪结束自己的性命。
既然猴子能吃,那么人应该也能接受,正是抱着这种思想,李明华咬了下去,此时猴子早就不知所踪,想来成为了前面士兵的盘中餐。疲惫的李明华,历尽艰辛,总算到了边境收容站,此时已经是深夜,她看到一处屋子,房门大开,里面有一处空地,睡着许多人,李明华想也没有想,就倒下去闭上了眼睛,一觉醒来,李明华却闻到臭味,眼前一幕让她心惊,原来这里早就成为了一个停尸房。。。
如今的我们,很难想象昔日的勇士所受到的苦难,也希望后人,能够牢记这些历史。
⑤ 远征军 为什么会进入野人山 进入后遇到了哪些困境
是这样的,当初组建远征军以后,英国人一直担心中国人会在缅甸反客为主,结果一直拖延,直到仰光沦陷,才让远征军进入缅甸
而且是分批进入的,结果远征军陷入被动。雪上加霜的是史迪威的指挥,结果远征军被日本人抄了后路,败下阵来。殿后的66军和6军率先跑路,从西双版纳方向,在日本人合围之前先跑回国了
而5军和直属部队被困住了,当时原先准备向北,通过滇缅公路回国,可在密支那遇上了日本人的阻击,远征军怕日本人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不决
这时候远征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去印度,还有一条就是走胡康河谷(野人山)路线回云南
结果就分道扬镳,孙立人的新38师去了印度,5军军部、22师爬野人山
遇到的困境就是事先准备不足,士兵没有接受过热带丛林生存训练,粮食不足,又迷路了。恰好遇上缅甸的雨季,结果大量人员死在野人山
⑥ 远征军穿越野人山时,到底有多悲壮
抗日时期远征军第一次回国,他们的经过就是无比悲壮的场面。
当时出征的时候,杜聿明带领的第五军约有15000人,他们回国时选择的穿越野人山,大概有600公里的山路。
野人山里倒是没有敌人,但是,蚊虫叮咬,瘟疫肆虐,自然环境十分的恶劣,暴雨整体夏个不听,吃喝用的基本上都是没有的,重型武器装备也都给丢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历时一百一十多天的时间,才成功穿越了野人山到达中国边境。
为何说是无比悲壮的场面呢?
杜聿明并没有向他们屈服,我们来打仗就是想要取得胜利的,若是缴枪给英国人,和在国内缴枪给日本人,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所以,杜聿明带领着他的第五军,穿越凶险的野人山最终以悲壮的场面到达了中国。
这也是杜聿明不愿回首的一段往事。事后,他回忆说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不会选择野人山这一条路。
回国肯定是要回国的,选择有日本人把手的地段,和日本人死拚伤亡也不会这么大。
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最遗憾的是在野人山穿越的过程当中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将军被日军的炮弹击中,牺牲在了这里。
戴安澜将军也是在和日军作战过程中,唯一一个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
从长城会战,到台儿庄战役,从武汉会战,到昆仑关大捷,从同古阻击战到棠吉反击战。每一次戴安澜都是重创日军,从来没有退缩,更没有失败,这就是一个对日作战的常胜将军。
⑦ 日本人是从哪里打进中国的
分好几批呢。
甲午战争阶段,朝鲜半岛突发袭击,并自旅顺(大连)入侵并制造了旅顺事件。同时在战争末期南下夺取澎湖
马关条约(乙末战争)阶段,自澳底,基隆一带登台岛,后援军自布袋咀,枋寮上岸,最终占据台岛
日俄战争阶段,自旅顺北上,攻占沈阳
一战阶段,自胶州湾一带登陆,攫取山东半岛利益
沙俄10月革命阶段,日美“干涉军”自海参崴上陆,几乎占有外东北区域以及东北所有铁路干线(不过这次入侵最后在1922年撤退)
九一八事件,自辽东半岛大量增兵,夺取辽宁及东北铁路沿线。直至东北沦陷,伪满粉墨登场
全面抗战开始:东北方向日军西进,与此同时,另一批日军在上海宝山登陆,淞沪会战开始
全面抗战过程中其他入侵点:天津塘沽,胶州湾,广州,海口,汕头,潮州,雷州半岛,海陆丰,福州,温州,台州,宁波,厦门
1942年日本自中南半岛西部野人山区入侵滇西腾冲。
⑧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远征军为什么要撤退
撤退的原因有3个,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西面防线的英军在没有任何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撤走了所有部队,让5万多人的中国远征军右翼整个暴露给了日军第18师团.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情报太差.日军56师团和18师团都是日军成师团建制的丛林作战王牌部队,2个师团加起来7万多人,他们进入缅甸中国方面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200师在古同和55师团打得旗鼓相当,后来56师团换下55师团进攻200师,200师立刻陷入被动,这时候戴安澜才意识到对面换了人,这是中国军队被迫撤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咱不得不佩服日军王牌师团的能力,一面打200师,一面派一个联队火速占领腊戌.正常情况下日军一个联队是根本没能力挡住一只5万人的中国王牌部队,但是56师团是加强师团,全师团3万多人,一个联队比其他甲种师团的一个旅团人还多,装备相当精良.远征军一交上火就知道根本占领不了腊戌.实际上走野人山也是个错误的做法,因为18师团在野人山也布置了一个联队埋伏.走野人山完全是杜聿明的决定.他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终极粉丝,出国之前蒋介石告诉他无论成败都要把第5军带回去.所以他就一个心眼要回国.孙立人和廖耀湘则选择了更安全的印度.
⑨ 三叔的怒江之战讲的什么啊
六十多年前,十万中国远征军溃败怒江,穿越胡康河谷原始丛林的撤退过程中,非战斗减员将近五万将士。自此,这片土着口中的魔鬼居住地,再无人敢接近。然而不久后,令人惊诧的事情不断发生。
远征军军部得到密电,日军正在野人山中研制一种毒气弹,如果被日军得逞,怒江沿岸局势堪危,将直接影响到反法西斯战局。于是,新三十八师决定派出一支十人特别分队,跨过怒江,潜入野人山阻止日军的阴谋。
特别小分队的队员们克服野人山艰苦的自然环境,步步为营,与日军展开了激烈而悲壮的抗争。与此同时,驻守怒江沿线的国军第36军与腾冲中共地下党紧密合作,营救人质,牵制日军,为小分队的行动提供了掩护和支援。
几经坎坷磨难,特种小队二进二出野人山,终于在危机爆发关头摧毁日军的阴谋,为战局的扭转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久后,远征军以野人山为突破口,拉开了滇西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9)日本人在野人山干什么扩展阅读
《怒江之战》人物简介
1、赵半括
新三十八师枪械师,中士(二进野人山提升为上尉,同时担任小分队队长)。金牛座、A型血
河南南阳人,本性沉稳老实,初期对任务的认识非常迷茫,是唯一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就进入野人山的队员。正是因为这样的迷茫,使得其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个人一种懦弱以及排斥人物的感觉。喜欢随波逐流,但有自己的底线跟原则——生存。
虽然迷茫无措,但是本身战斗技能扎实,在首次小分队对日军的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次救伙伴于水深火热之中。
2、廖国仁
第五军某游击支队队长,少尉(第一次野人山小分队队长,黑暗线索主角,唯一生还者)
职业军人,冷酷冷静,稳重深沉,心思缜密,责任感强,善于倾听和分析问题,坚决执行命令,领袖型人物,刚开始对于任务对于秘密也知道一点点,但有幸于其缜密的分析能力,最终了解了全部真相,大彻大悟后,远离战争,成为小分队唯一幸存者。
⑩ 现在的野人山有人进去吗
可以进入。但是里面危险重重,请慎思。
野人山位于缅甸北部,放到今时今日野人山还是一个未知之谜,因为这里现在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而当时唯一的一位幸存的远征军女兵李明华回忆道,当时杜聿明率领的部队共计三万人进入了野人山,最终活着出来的只有三千人,其中殿后的28师进去时只有五千人,出来时不到百人,存活率只有2%。
而早已经见过日寇之凶残的她,在提及野人山时也说道“野人山比日本人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