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弧形列岛怎么形成的
‘壹’ 群岛呈弧形排列之谜
在西太平洋海域,日本、琉球、阿留申、千岛、马里亚纳诸群岛都呈弧形向大洋方向凸出弯曲,被称为弧形列岛,其靠大洋一侧是深度超过6000米的弧形海沟。这些群岛和海沟为什么都呈弧形弯曲?这个问题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弧形海沟是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地下的场所,洋底板块俯冲时牵引着洋底向下倾覆,从而形成幽深的海沟。洋底板块俯冲至一定深度,温度升高,生成岩浆,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与海沟平行延伸的火山岛孤。至于岛弧与海沟为什么会呈弧形弯曲,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些海洋地质学家认为,这种现象与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有关。这就好比一个乒乓球,当你用大拇指按压乒乓球时,其内凹部位的边缘必然呈圆弧状弯曲。海沟与岛孤正是洋底板块下弯进入地球内部的痕迹。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话,岛弧及海沟的曲率就应当与下潜板块倾角(即下潜板块与地球表面间的夹角)的大小有关;倾角越大了岛弧的曲率半径也越大(即弯曲程度越小)。比如琉球岛弧,其曲率半径约1756千米,下潜板块的倾角约40 ,二者之间的关系与用乒乓球做类比的解释大致相符。但也有一些岛弧的曲率与这种解释并不符合(通常是岛弧过于弯曲)。
另一些学者注意到岛弧的两端往往与大洋一侧的海岭或海山相接触,如阿留申岛弧西端恰与天皇海岭北端相接触,九州一帕劳海岭北端则直抵琉球岛弧东北端。这种镶嵌在洋底板块上的海岭,地壳厚度大,密度较小,不能随洋底板块顺利地俯冲下潜,从而与上覆板块的岛弧相互碰撞,碰撞处即是岛弧与岛弧之间向大陆内凹的端点。据此,一此学者认为岛弧的弯曲可能是它与海岭(或其他海底高地)相互碰撞的结果。
群岛和海沟为什么呈弧形弯曲,至今人们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 探索 。
‘贰’ 日本岛是怎么形成的
日本岛的形成是由于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地壳连续不断的发生剧烈变动,使日本与亚洲大陆分离,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
日本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与亚洲大陆原为一体,位于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在海面下降达100多米的冰川期,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大陆断续相连。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列岛”。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冰川后期,由于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岛最终形成。
(2)日本弧形列岛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日本岛的地形特点
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7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60%。
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伊、四国、九州等山脉。
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13%,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叁’ 日本列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日本列岛的大部分都是在4.5亿年前以后的各个年代贴附在大陆边缘的附加体堆积起来形成的。例如,在日本各地都能看到以山口县的秋吉台为代表的那种由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和山地。那些石灰岩就是远古时期在海底山周围大量形成的珊瑚礁留在贴附在大陆边缘的附加体内的遗迹。
大致说来,日本列岛靠近大陆的一侧生成自比较古老时代所形成的附加体,靠近太平洋的一侧生成自比较晚近时代所形成的附加体。即使现在,在海洋板块俯冲下沉的地点仍然有附加体在继续形成。
‘肆’ 日本列岛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地质作用
日本列岛是东亚岛弧中的一部分,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属于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或:地壳运动)
‘伍’ 日本岛弧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而亚欧板块属于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
当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时,就会形成一些海沟、岛弧以及海岸山脉。
例:安第斯山脉、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等
希望能帮到你吧!
‘陆’ 日本的弧形列岛是怎么形成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NHK : 1般的国际地理学家也相信...日本列岛...是从现在的韩国...以及俄罗斯的东部沿岸领土...逐渐分裂出去的...大约在 23~18 Ma 前...因为火山的活动...以及地震引起的地売変动...让日本被分裂出去...大约在 0.02 Ma 前...分裂完成...而最后分裂出去的地方...形成今天的北海道...库页岛...以及九州岛等的各个主岛~...日本列岛在每年...也会固定地...或是因为突发的地震...地层活动...慢慢向东面移动...当然...这个移动的速度...是很龟龟龟龟龟龟速滴~....哈哈哈嘻....主岛的这个弧形....主要是因为太平洋下面的大陆架....把主岛的中间部份...给慢慢"拉扯"出去...形成主岛的2边...接近东亚大陆的土地...而主岛和东亚大陆之间...就形成了...日本海呗~......... NHK : 23~18 Ma (= 23,000,000~18,000,000年前)~ NHK : 3.5~2 Ma (= 3,500,000~2,000,000年前)~ NHK : 0.02 Ma (= 20,000年前)~ NHK : 现在的日本~ NHK : 日本列岛与周边的地形图 (= 从上到下 / 从左到右)~ NHK : 库页岛 + 俄国~ NHK : 北海道 + 库页岛~ NHK : 朝鲜半岛的南韩 + 九州岛~ NHK : 日本...南北韩...还有俄国之间的....日本海~
求采纳
‘柒’ 岛弧是怎么形成的
岛弧实为大陆和海洋板块相聚合时,所产生的成果,它的位置适在隐没带的上方。
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的岛屿组成。这样一种双岛弧的内列由一串爆发的火山组成,而其外列由非火山的岛屿组成。在只有单列弧的情况下,组成它的岛屿很多是有火山活动的。
一个岛弧,在典型情况下,其凹的一侧有陆块,或部分封闭的、特别浅的海。沿着其凸的一侧,则几乎固定不变地存在着长而狭窄的深海沟。大洋的最大深度就发现于这样的海底凹陷,正如在马里亚纳海沟和东加海沟的情况那样。
(7)日本弧形列岛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火山岛弧不断上升,遭受强烈剥蚀作用,碎屑物质被输送到周围海盆与深海沟,形成浊积岩及其他粗碎屑岩。岛弧区还常有变质岩带出现,岛弧外侧为高压低温型区域变质带,内侧为高温低压型区域变质带,前者以蓝闪石、硬玉、硬柱石为代表,后者以红柱石为代表,两条变质带相互平行,称双变质带。
按岛弧的地貌特征岛弧可分为:
1、单弧型,由一条平行于海沟的火山岛弧组成,如千岛弧,日本列岛弧;
2、双弧型,由平行于海沟的一条外弧(现今无火山活动的或沉积的岛弧)和一条内弧组成(现今仍有火山活动),如印尼群岛弧;
3、多弧型,是在双弧型的陆侧还有一条残留弧(没有现代火山活动)。根据弧后盆地的有无(如西太平洋的岛弧都有弧后盆地,而南美洲安第斯山链后面无弧后盆地),弧后的构造活动性(挤压、拉张或兼有剪切)等不同特征也可作为岛弧分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