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进攻美国多少个师
❶ 二战美国陆军投入多少军队打日本
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欧洲战争结束时,美国陆军在欧洲战区总共投入61个师:15个装甲师、42个步兵师和4个空降师(13空降师没有投入战斗)。
美国陆军在欧洲有53个坦克歼击车营,31个独立坦克营,在太平洋战场有6个坦克歼击营和13个独立坦克营。而独立两栖装甲营则都在太平洋战场。
❷ 二战时期日本共有多少个师团结局如何
根据记忆,和平时期就四个主战师团,这四个是主力战斗力最强的。但是呢随着鬼子侵略战争的进行,一直扩军,战争快结束近50个师团,战争中间一直维持在30~40个师团。一直有退伍和招兵所以军团数量一直有浮动,最后都战败解散成为自,&慰队了
❸ 二战日军的作战军,大概由多少师团组成结局如何呢
1937年,日军开始侵略中国,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侵华日军率先在我国华北组建了日军第一军,总部设在河北保定(后来迁移到太原)。由香月清司担任司令长官,麾下有4个师团,5个旅团,1个混成旅。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后,这个军团终于投降,中方受降长官是山西太原的阎锡山。
二战日军投降后,日军师团结局如何?
二战期间,日军的常设师团总共有17个:1个近卫师团,16个步兵师团。
近卫师团是负责日本天皇的安保工作的,长期驻扎在东京。类似于我国古代皇宫的御前带刀侍卫!
❹ 二战时期日本投入了多少军队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本军人数最多时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本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海军舰艇全部损失,损失战机2468架。日军八年在中国战场之伤亡,负伤131万8670人,阵亡177万9774人。这一数字不包含同时期内未正式加入国军的强拉壮丁的伤亡,也不包括在后方编训时的非正常伤亡。根据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一书中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人员损失统计》,中共军队八年损失统计为:伤290467人,亡160603人,被俘45989人,失踪87208人,共计584267人。
❺ 日本武器差:日军几个师才能和1个美军师打平
日军是师团,比我们的师要大,比我们的军要小,拿二战硫磺岛战役说,美军都是在拥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依然与日军的伤亡比打成了1:1.23,兵力对比如下取自网络,硫磺岛派遣军
第51特遣队
第53特遣队
第54特遣队
第58特遣队
第56特遣队
第5两栖军(总兵力61,000名)
第3海军陆战师(第9、21团、第12炮兵团、第3坦克营)
第4海军陆战师(第23、24、25团、第14炮兵团、第4坦克营)
第5海军陆战师(第26、27、28团、第13炮兵团、第5坦克营)
日本:
陆军 (总兵力 13,586名)
混成第2旅团 (旅团长:千田贞季少将、旅团司令部附:厚地兼彦 大佐、旅团司令部附:堀静一 大佐)
独立歩兵第309大队 (大队长:粟津胜太郎 大尉)
机关枪中队 (中队长:阿部武雄 中尉) - 阿部中队长被俘。
独立步兵第310大队 (大队长:岩谷为三郎 少佐)
独立步兵第311大队 (大队长:辰己祭夫 少佐)
独立步兵第312大队 (大队长:长田谦次郎 大尉)
独立步兵第313大队
独立步兵第314大队 (大队长:伯田义信 少佐)
旅团炮兵队 (队长:街道长作 大佐)
旅团工兵队 (队长:大冢家一郎 中尉)
旅团通信队 (队长:小园二三夫 大尉)
旅团野战病院 (病院长:野口岩 军医大尉) - 4月16日投降。
步兵第145联队(联队长:池田增雄大佐)
战车第26联队(联队长:西竹一中佐)
独立混成第17联队 (联队长:饭田雄亮大佐)
第109师团(师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参谋长:高石正 大佐、师团司令部附:大须贺应 少将)
小笠原兵团(兵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兼任第109师团长)
海军 (总兵力 7,347名)
第27航空战队(司令:市丸利之助少将)
硫磺岛警备队 (司令:井上左马二 大佐)
海军乙航空队
第204设营队大队
换句话说日军只能是让美军付出很大的伤亡,但是想和美军打成平手至少是5个师团以上才有可能的事情。欢迎追问
❻ 二战时日本一共有多少个师团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师团平时编制:
指挥官为: 中将 11340人
辖:
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2、旅团编制:
指挥官为: 少将 5690人
辖:
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3、人员计算:
(一)分队: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
(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❼ 日本全军覆没的师团,二战期间日本有多少师团
二战前(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前)日本有17个常设师团,战争期间先后组建156个师团,共计173个师团。其中从未调出本土参战的所谓本土师团50个,投入海外战场的师团123个。战争期间因全军覆灭被日本正式撤销番号的师团有24(冲绳战役)、29(关岛战役)、43(塞班岛战役)、62(冲绳战役)等4个师团。另有109、114师团于1939年复员撤销,101、106、108师团于1940年复员撤销(注:108、109、114、师团后于1944年先后被重建)。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日本陆军尚有164个师团。在缅甸、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马鲁古群岛、中太平洋各岛、日本西南诸岛作战以及远东战役遭受打击而残缺不全甚至濒临溃散的诸多师团,因番号尚存均包括在164个师团之内。详细资料请网络搜索亚太战场123个日本陆军师团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