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程车怎么样
1. 国外有 哪些牌子的工程车
日本的 日立 小松 加藤 神钢 美国 沃尔沃 卡特彼勒 德国 利勃海尔(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车他们造的)
韩国的现代 斗山 这些是在中国比较有名的 还有其他好多的一般大品牌大厂商都有工程车
2. 为什么军队和政府都用日本车呢我看很普通的型号也是原装进口
日本早就是汽车生产大国,出口的汽车量大,讲质量、信誉。中国过去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轿车、货车和工程车的进口国,尽管我国汽车产量年年增,但日本始终不愿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加上一些官员崇洋媚外,以拥有日本原装车为荣,故日产车仍在中华满地跑。
3. 为什么日本公路上连水泥车也一尘不染
今天偶然在论坛上看到一个网友在两年前发的帖子,略有感慨和不解,写下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这哥儿们在2015年从宁波去日本玩,在日本街头被震惊了一番,原因很简单,他感慨:日本路上跑的车真是太干净了!
这哥儿们还发了几张图片上来,佐证他看到的车到底多么干净。可以看到,路上跑的水泥车,大卡车,客车无一例外的一尘不染。
说实在的,我没去过日本,对日本及其民族性的印象大多数是从书上(《菊与刀》)别人的口中得知。虽说我们和这个邻居有深深的纠葛,但无论是谁,在谈起日本时,对“干净”、“拘谨”、“礼貌”、“一丝不苟”,这些形容词几乎不会否认。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日本呢?至少从这个帖子上看来,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的。
在我们印象中,从工地和货场开出来的卡车,运土车,水泥车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久而久之我们就形成了思维定式:工程车不就该是这样吗?
因此,我们难以想象日本人竟然能把工程车养护得如此之好,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工程车在日本得到了合理的尊重。相反,他们当然会认为,日本以外的工程车都世界太脏了吧?!
不少人总爱把这一类问题归咎于素质。但其实,素质只是对一两代人的教育问题(素质教育才提出多少年呢?)。我想追问的是,是否应该说成思维模式的问题呢?是否正因为对工作的随意,在态度上非常松懈,致使对生产工具、挣钱的家伙毫无敬畏之心?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司机像感恩一个工作伙伴一样对待自己的车,那么他会容忍自己的车脏兮兮的?
当然,这完全也有可能是制度设计问题,也许有业内人士知道日本工程业是否有规定上路的工程车应该满足某种外观清洁度的标准。这就涉及到社会管理层面的问题,当然如果深究的话还是一个群体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
我所知的是,在日本,一批新的公交车上路之前,会有一个类似敬神的宗教仪式。可想而知,这种对职业和职业工具的敬畏之心将会根植于每个从业者身上,伴随始终,那么也就有了一道非常强大的道德底线:不仅应该在工作上寻求精进,对同事和生产工具也应该心存敬畏,否则就会吃苦头。
这里并无意做出任何中外比较,毕竟很多方面存在太大差异。但本着向任何优于自己的人学习的态度,借鉴一下别人的做法和心态也未尝不可,不要求成为社会共识,也希望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人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
*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也欢迎在下方留言,或有任何理性的见解分享。我会摘取在下一篇文章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