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怎么样

日本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1-23 10:12:34

❶ 大豆异黄铜有什么用

异黄酮(isoflavones)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类,以大豆中含量最为丰富,主要有大豆苷原 (daidzein)和染料木黄酮(geinistein)两种,它们结构与雌激素相似,为含有芳香环的非类固醇化合物。大豆异黄酮在大豆中通常以没有活性的糖苷结合形式存在,只有经肠道菌群的葡萄糖苷酶分解后,形成非糖苷型异黄酮才具有生物活性。自然界中,鸡豆黄素A(biochaninA)和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分别是大豆苷原和染料木黄酮的前体,这两种前体在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成大豆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可进一步代谢成对甲基酚,大豆苷原则可分解成活性更强的雌马酚(equol)和邻上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MA)。未被肠道菌群分解的结合型异黄酮个易被吸收,直接从胆汁分泌入肠道排山体外;去糖苷型的异黄酮经肝肠循环代谢,可与糖苷重新结合形成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由于大豆中异黄酮含量受大豆种类、产地、收获季节以及真菌感染和加工过程的影响,冈此人群的摄入量差异很大。日本居民异黄酮平均摄入量约为20~30mg/d,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的异黄酮摄入
量较低。由于影响异黄酮代谢的首要因素是大肠的肠道菌群,其它诸如性别、膳食脂肪和纤维以及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对异黄酮代谢也会有个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即使异黄酮摄入量相同,不同个体血浆异黄酮浓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厂研究者研究结果不同甚至相反的原因之一。

大豆异黄酮带有两个或三个羟基和芳香环,此结构相对稳定,易于通过细胞膜,并利于和受体蛋白以及酶结合。与雌激素相似的结构特点使异黄酮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从而表现出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异黄酮对机体健康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大多数是由这两个重要的生物活性决定的。至于异黄酮在细胞和体内最终表现为何种活性,主要由其局部浓度、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以及组织器官的ER水平决定。异黄酮的雌激素活性很弱,一般仅为雌二醇的 1000-300000;异黄酮浓度较高时,可与雌激素竞争ER,从而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大豆异黄酮的其它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抗血管生成、促进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合成等。

大豆膳食对疾病发病率的影响引起人们对大豆异黄酮与人类健康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亚洲人(尤其是日本人)乳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潮热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尽管这种差异被认为与欧美的高脂膳食和亚洲的高纤维膳食密切相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雌激素(或大豆异黄酮)在这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豆异黄酮摄人的差异是导致上述疾病发病率不同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试验、动物实验以及体外实验,均已证实了大豆异黄酮在女性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更年期潮热、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和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机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合成与分泌不足,雌激素的下降会导致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夫常,使绝经女性“脂和胆固醇升高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据统计,绝经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较绝经前增加2~:3倍,绝经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性下降:35%~50%。研究表明,只有雌激素活性的大豆异黄酮在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美国40~69岁女性的冠心病死亡率是日本同年龄组女性的8倍。作者对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发现,大豆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率的降低作用可能是引起上述死亡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对l洲和发达的工业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进行比较也得到相似结论。但由于亚洲和欧美等国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尚不能排除其它因素或食物成分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冈此在流行病学方面,仍存在不同意见和需进行深入研究之处。

临床试验、动物实验以及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大豆异黄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人群膳食干预试验发现血胆固醇正常的女性每天摄入45mg的异黄酮后,可使血.胆固醇下降。Potter等对66名高胆固醇血症的绝经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试验,试验组每天服用40 g大豆蛋白,结果发现血浆总胆同醇下降了约0.40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上升了0.065mmol/L,实验结束时总胆固醇与HDL之比下降0.5。此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Anderson等对38项大豆异黄酮与血脂或胆固醇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有34项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的降血脂作用。在这些试验中,大豆蛋白平均摄入量为479/d,而血清总胆固醇平均降低了0.59mmOI/L(9.3%)。AYlthOYly研究小组利用猕猴研究大豆蛋白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心血管疾病血脂指标的影响。雌性猕猴被分成3组,1组饲料以酪蛋白为蛋白质源,11组饲料以去掉异黄酮(乙醇提取)的大豆蛋白为蛋白质源,Ill组饲料以大豆蛋白的粗提物为蛋H质源(相“1于每人每天143mg异黄酮)。部分实验结果列于表 l,可见含有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可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并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本实验小仅为大豆异黄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提供了证据,而且也证明大豆蛋H中发挥降脂作川的成分是异黄酮。最近20年,研究者对大豆异黄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AnthOYly等认为其作用机制是多元性的,目前较成熟的机制有如下几种:

(1)LDL受体调节。大豆异黄酮可使LDL受体发生上调(up-regulat。on),增加 LDL受体活性,从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2)抗氧化特性。体外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具有降低LDL颗粒体积和保护LDL过度氧化作用,异黄酮通过这种作用可降低LDL颗粒在冠状动脉壁上的沉积,从而减少粥样硬化的发生率;(3)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培养发现25mm/l的染料木黄酮可降低基底纤维生长因子(bFGF)以及纤维蛋 H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这种细胞的增殖在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抗血栓生成作用。酪氨酸蛋白磷酸化与血小板活性密切相关,染料木黄酮通过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而降低血小板内酪氨酸蛋H磷酸化,进而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使其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和聚积减少,阻止粥样硬化的发生。但Nakashima等通过研究则认为染料本黄酮和大豆苷原可以阻止血.栓素AZ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导致血小板对异黄酮无应答。所以这一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最近有的学者开始关注脂蛋H(a)ILP(a)”在异黄酮保护机制中的作用。LPb)是一种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子,个受一般膳食、药物治疗的影响,但绝经女性使
用雌激素治疗后,该物质浓度则显着下降,冈此根据大豆万原和染料木黄酮的雌激素活性以及可与ER结合的特性,有的学者推测异黄酮可能会通过降低LP(a)来减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当然这需要研究来证实。转化生长冈了 pl(TGF 61)异常降低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 险因素,染料木黄酮可诱导TGF pl的生成,因此该途径也被认为是异黄酮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乳腺癌

有关大豆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病率的流行病大学调查很多。Ingram等通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豆浆的摄入量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移居美国的日本人和中国人,其乳腺癌发病率仍低于美国本十居民,这可能与前者中期的大豆摄入虽高有关:WU等对 1990年后在不同国家进行的4项病例一对照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在亚洲等国,随着居民每天大豆摄入量或每年豆制品消费次数的增加,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为大豆在乳腺癌发病率中的作川提供了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给大鼠喂饲含大豆蛋白的饲料,然后暴露于化学致癌物,发现大豆蛋白可以阻止肿瘤的生成,但当用乙醇除去大豆蛋白中的异黄酮后,这种肿瘤抑制作用消失。研究证实,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原可以抑制7,12一二甲基苯葱诱导的DNA加合物的生成。Lamartiniere等的研究结果对大豆异黄酮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更具说服力。研究者以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每人喂以染料木黄酮给以7,u一二甲基苯愈后,发现染料木黄酮可以延长癌发生的潜伏期,并对大鼠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生率有显着的降低作用。这一结果表明早期接触异黄酮有利于后期的癌症预防,这也可以作为解释移居美国的亚洲人(早期大豆异黄酮摄入量高)乳腺癌发病率仍低于美国本土人的原因。

多细胞系培养实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异黄酮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大豆异黄酮的抑癌机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大豆异黄酮(主要是染料木黄酮)的抗癌机制涉及到雌激素受体依赖性和非雌激素受体依赖性。在体外实验中,用的最多的是人类乳腺癌细所(MCF-7)系。该细胞为 ER阳性,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作用于该细胞可产生联异性反应。通过MCF-7细胞培养发现染料木黄酮低浓度时可促进细胞增殖,但当染料木黄特酮浓度大于 I0mmol几时,则表现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且当染料木黄酮和雌二醇同时存在时,前者可竞争性结合于细胞核上的ER,从而避免雌二醇与DNA形成诱变性加合物。这些研究说明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是通过ER途径介导的。但另有研究表明,2.SX 10-5~IX 10-4mol几的染料木黄酮可表现出对 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作者认为这一浓度范围正好处干酪氨酸激酶和 11型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浓度范围之内,酪氨酸激酶与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类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囚了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密切相关,它们在细胞增殖和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异黄酮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使癌细胞增殖受阻;染料木黄酮也可通过抑制11型DNA拓扑异构酶使癌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的DNA链断裂,使癌细胞死亡。染料木黄酮这种通过干扰受体后信号通路和 DNA功能而发挥的抑制作用是非 ER依赖的。染料木黄酮可干扰EZ的活性,降低ERmRNA的表达,并可使机体对内源性雌激素的反应性下降,这种抗雌激素作用也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染料木黄酮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过氧化物生成的作用。在人类多型核淋巴细胞(PMNS)和 HL-60细胞内,染料木黄酮可强烈抑制由肿瘤促进了12-0一酚佛波醇一13一乙酸酯(TP)诱导的H202生成,其抑制作用在1~15mmol几浓度范围内呈现量一效应关系;染料木黄酮对HL-60细胞超氧化阴离子的产生也有抑制作用。由于过氧化物是诱发癌症的有害冈素,因此,染料本黄酮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研究表明,染料木黄酮可影响激素代谢酶的活性。芳香酶是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酶,而17β雌酮脱羟酶是雌酮向雌二醇的转化酶,染料木黄酮通过对这些代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内雌酮和雌二醇浓度降低,从而阻止雌激素在细胞内形成DNA加合物,达到抑致癌发生的目的。同时,通过这种酶抑制作川,大豆异黄酮也可使体内的雌激素代谢物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Xu等进行的一项人体试验证实了这一点。给 12名绝经前女性服用相当于10、15、129mg/d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持续100后,发现尿中的4(OH)EI、4(OH)EZ和 I6(OH在 等雌激素代谢物的浓度显着下降,而上述代谢物可与DNA生成加合物,具有遗传毒性,被认为是乳腺癌的危险因子。根据此结果,Xu等认为影响体内雌激素代谢也是异黄酮抗癌的机制之一。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异黄酮的促进SHBG合成以及延长月经周期的作用,也是其可能的抗癌机制。

绝经后潮热症状及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一系列以潮热出汗为特征的更年期症状。骨质持续丢失是衰老的自然过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较男性高,其中主要原因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从而加速骨质丢人。由了破骨细胞上有ER,雌激素可以与ER结合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限制骨吸收,有利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有25%的更年期女性主诉有潮热出汗症状,但在北美这种女性则高达85%。WHO对日本和欧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进行比较,发现日本骨质疏松和髓骨骨折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近10年来,各国家学者进行大量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试图找到大豆摄入量与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和潮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Albertazzi等对104名绝经后女性进行了膳食干预试验,给受试者每大服用 609大豆蛋白,持续 12周。最后发现有的%的患者潮热症状消失,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对绝经女性潮热症状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另有一些人体实验同时观察了大豆蛋白对阴道细胞学和潮热症状的影响,但结果不尽一致。这可能与实验地区、受试人群、大豆制品的形式以及试验时间有关。对于大豆异黄酮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临床实验很少。最近Potter对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妇女进行了一项膳食干预实验。66位女性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每天摄入56mg异黄酮,另一组每天摄入90mg异黄酮。持续60 X后测定受试者第l~4腰椎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结果发现,每天摄入90mg异黄酮的受试者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增加了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

临床用异丙黄酮(ipriflavone)来降低绝经期骨丢大是异黄酮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另一有力证据。异丙黄酮为合成异黄酮,它可作为急性卵巢功能缺陷的治疗药物,每人服用200~600mm能有效增加骨质含量、减少骨质丢失,这可能与其在肠道内被细菌转化成包括大豆苷原在内的许多代谢物有关。在异黄酮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上,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去势大鼠为模型的动物实验上,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的作用。上面所述的慢性疾病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另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对非激素依赖性疾病或损伤也有保护作用。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特性可保护DNA免受紫外线损伤,可避免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肝脏损伤,对11型糖尿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上所述,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以及体外实验均证实了大豆异黄酮对女性慢性疾病的保护作用。勿容置疑,增加大豆及大豆制品的摄入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绝经女性的健康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用ERT来治疗与体内雌激素低下有关的疾病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且绝经女性个愿接受ERT,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女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在大豆异黄酮与疾病关系上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到目前为止,对大豆蛋白对血胆固醇的作用仍存在相反意见:对于异黄酮与癌症的关系,个能仅从人类细胞株实验和动物实验外推到人体,仍需进行更多的人体干预交验。而对于大豆异黄酮与潮热和骨质疏松的关系需要更多人体实验来进一步证实,对其机制也需深入探讨。而且大豆异黄酮与其它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每日推荐量也未最后确定。因此对了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及其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❷ 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目的是减缓骨质流失、增加骨骼质量、减轻疼痛,还可辅助进行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成人预防骨质疏松,要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要使用防止钙流失的药物,如:双磷酸盐。骨质合成力弱的患者,还需要使用促进骨质合成的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而对绝经后妇女来说,应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防止钙流失。对于骨质疏松来说,首先是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高钙、低盐,比如可以喝牛奶,每天300ml以上,充足的日照,规律的运动,戒烟、限酒。还可以用药物,可以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比如有钙剂、维生素D,骨化三醇就是。还有一个是可以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比如像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等,还加上咱们国家的中医中药。

❸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用Evenity(romosozumab)吗

是用这个,最主要的也是针对的这个,我觉得效果还可以,因为给我奶奶用的我感觉还不错,就是这药价格是真的很高,想买到的话也不是很容易,我之前是让香港的朋友帮我带的,后来是在香港济民药业买的,因为在香港济民药业买的话,他们会帮忙寄过来,我觉得还挺方便的,而且发货也十分的快。 有不明白的可以继续追问或者网络搜索。

❹ 骨质疏松症症状与治疗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❺ 锗材料的特色

至今为止,没有发现锗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没有发现生物体因缺锗而出现的病理变化,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并没有补锗的必要。目前发现锗有益的生物效应与存在形式关系甚大,似乎没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只有部分有机锗化合物才能表现出来而又肯定的生理活性。
一、锗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各种天然食物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锗,换算一下大约成人每天的锗摄取量为400-3500ug,因此锗普遍存在与机体中,机体中的部分酶蛋白,大脑中的皮质和灰质中,均含有微量元素锗。

二、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

研究最多的有机锗化合物包括有机锗倍半氧化物,衍生物,含硫配位的有机锗化合物,生理活性最为明显了。

锗,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与消炎活性,其他还有很多类型的有机锗化合物,大多具有抗肿瘤,消炎,免疫复活和杀菌等生物效应,但因毒性较大,只能作为医药品使用。

三、有机锗化合物与肿瘤的关系

有机锗132和螺锗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低,尤其是没有骨髓毒性这一优点,在防治肿瘤和辅助放化疗等方面很有潜力,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有机锗化合物抑制肿瘤活性的可能机制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和抗突变等多个方面。许多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分子中,与锗原子配位的通常是氧,硫和氮之类的强电负性原子,由于它们对电子的吸收作用导致锗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偏离原子核而形成一个正电中心。但有机锗化合物遇到肿瘤细胞时,其正常中心可增加肿瘤细胞的电势能,降低其活动能力,从而起到抑制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这就是说有机锗化合物抑制肿瘤活性的生物电位学说。

除了抗肿瘤及免疫复活作用外,锗有益于生物效应还包括刺激造血系统的功能发挥,抑制细胞生长促进抗菌消失,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激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增加,对治疗贫血有一定的作用。

锗与相关疾病:

锗Ge是位居元素周期表第Ⅳ主族的准金属元素,远在1871年,门捷列夫就曾与言有“硅类”,稍后德国人weisbach在硫银锗矿中果然发现该元素的存在,接着把她从矿石中分离出来,为纪念他们的祖国定名为锗。

1950年日本浅井一彦首先合成有机锗并从事锗的研究工作,发现人参、灵芝等药材中含有丰富的锗,1980年有机锗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兴趣和重视。1987年白明章等合成有机锗研究了它的抗癌活性,从1990年到1995年召开了3届全国有机锗研讨会,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机锗化合物,在锗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临床抗癌,抗衰老和抗高血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目前,锗化学正沿着有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药理研究、应用、开发的纵深发向发展。

第一节、锗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

锗元素的发现和有机锗化合物的合成研制成功后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在药理及临床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机锗几乎无毒性,具有诱发自身干扰素,增加nk细胞活性,活化吞噬细胞,促进机体产生抗肿瘤、抗衰老生物学作用。

一、锗的毒性及代谢:

日本富尺报道了有机锗Ge-132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指出小鼠用不同剂量和不同的给药途径给大量做亚急性实验剂量为0.03g/kg,0.3g/kg,3g/kg,有机锗Ge-132口服6周,两组结果血象及各器官功能正常,病理检查肝肾无明显变化,进入人体很快被吸收,迅速均匀分布在各器官中。用3h后90%被尿排泄出体外,12h后几乎未见残留,证明有机锗Ge-132在体内属于不蓄积的微量元素。

二、锗免疫调节功能:

日本水岛等对有机锗Ge-132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锗Ge-132不仅是一种免疫强化剂,而且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证明了有机锗Ge-132抗癌、抗高血压、抗衰老作用是通过机体诱发干扰素及增强nk细胞的活性,巨噬细胞活化实现的。作者进行有机锗对矽肺鼠的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胸腺细胞增殖反应和脾细胞增殖反应有增加,矽肺丙主要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有机锗对矽肺大鼠的免疫功能异地感改善。

三、抗肿瘤效应:

日本佐佐木研究所佐藤医学博士等人在大鼠腹水型,肝癌及膀胱癌研究中,首先证实了有机锗的抗癌作用,日本应用有机锗Ge-132治疗5万多肿瘤患者取得明显疗效,包括肺癌、肝癌、生殖系癌和白血病。美国和瑞典等国家进行了试验表明,吉林延吉医学院对有机锗研究室报道,用有机锗Ge-132治疗各类晚期癌症112例,病情好转率达64%,无副作用。上海报道对恶性肿瘤用有机锗Ge-132治疗与抗癌药物合用提高疗效,有效率60%-70%。河南1992年合成有机锗治疗肺癌、肝癌、骨髓癌等,用有机锗300mg,3次/d口服,合并用其他抗癌药物,疗效可达到80%,没有副作用。至于治疗各类肿瘤的有效剂量,有待继续探讨,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有机锗抗肿瘤效果是通过锗调节免疫功能实现的。

四、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张佩瑾对酒精灌肠引起小鼠体内线粒体醇升高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被抑制,说明了有机锗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有机锗对自由基有显着的清除作用,报道用有机锗进行超氧化物结果大鼠血锗明显增高,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清除了超氧化物,因此脂质过氧化物,各组都显着差异,表明了有机锗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脂质过氧化抗具有抗肿瘤、抗高血压、抗炎症、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对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衰老机制是复杂的,因素的,有机锗能增强免疫功能,抗脂质过氧化,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癌和抗高血压,才能体现有机锗的抗衰老作用。

五、锗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动物实验证实锗与硒和锌有协同作用,锗和适量的硒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在临床上锗与硒还可以抗肿瘤、防治肝病,抗衰老。有人报道有机锗30mg加有机硒5mg在治疗冠心病时比单独用锗或硒效果好。硒可以增加锗的生物活性,对生物功能上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锗和硒有协同作用。

第二节、锗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锗主要由消化道迅速吸收,口服后3h血液浓度高达高峰值,24h几乎全部排泄完,24-36h内尿和粪中的总排泄量为100%,吸收后锗大部分位于细胞外血浆中,小部分在血细胞里,口服3h后小肠浓度最高,分布在各脏器、甲状腺内浓度较高,肾和肝脏浓度也高,从尿和粪排出,吸收后的锗经血液分布到体内各脏器,并经肾排出,无明显的蓄积作用。肾脏和肝脏残留少量锗。

有机锗的保健剂量为15-30mg/d,人体每日的需要量尚需探讨和研究。

第三节、缺锗引起的疾病

锗在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地位及生物活性研究报道文章较多,有机锗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衰老、抗高血压、抗炎镇痛、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但是尚未为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众所周知,微量元素究竟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生命必需的还是非必需的,均相对而言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深化,以往认为人体不必须的微量元素,现在可能发现它对生物体是有益和必需的,虽然研究尚未完全证实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证明它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通过进一步研究,锗在将来有可能列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一、有机锗的抗肿瘤作用:

有机锗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无论是动物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已取得显着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对胃癌、肺癌、子宫、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多发性骨髓均有疗效,近年来我国上海、天津、北京、吉林、河南等地先后报道了500例肺癌、肝癌、胃癌和骨髓癌等患者获得满意疗效,认为有机锗与其他抗癌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Ge-132可用900-1200mg/d,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无明显副作用。

二、有机锗的降高血压作用:

高绍仪等报道,动物实验用锗氨基酸对实验大鼠给药0.5-8h观察有明显的持续性降压作用,对其心率没有明显影响,对正常大鼠无降压作用,只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有明显持久的降压作用,李兆中报道用0.3g/l有机锗口服治疗10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有机锗能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三、有机锗的抗衰老作用:

衰老是多因子联合引起的自然规律,衰老是由于人体细胞自身识别变化,主要是网状系统细胞变化,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与许多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如锌和锗等,有人认为衰老与自由基学说有密切关系,认为自由基导致衰老,细胞损伤和退行性变导致衰老。有机锗抗脂质过氧化,增加免疫功能,有抗癌、抗高血压功能,因此有机锗抗衰老作用,Ge-132抗衰老临床实验已有报道。

四、有机锗的防治动脉硬化作用:

毛旭峰等用Ge-132对大白兔动脉硬化防治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血浆中脂质不会停留在血管造成动脉内膜损伤,血液粘稠随之下降,血流速度趋于正常。在临床上进行实验治疗用Ge-13290mg加有机硒10mg,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五、有机锗治疗慢性肝炎:

李贺成、宋祥方报道Ge-132对化学和免疫抑制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观察500例乙型和非乙型肝炎,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好转,副作用小。

六、有机锗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上海医科大学在做Ge-132毒性动物实验时发现,实验动物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治疗职业性白细胞症40例,升白灵由Ge-132和维生素组成,3个月为1个疗程,Ge-13290mg/d,1-2个疗程,临床疗程好转,白细胞和血小板趋于正常,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机锗调节免疫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作用,张横等报道曾进行有机锗的辐射防护和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上海已有病例报告临床疗效。

七、有机锗治疗骨质疏松症:

1983年日本首先发表了Ge-132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文章,有机锗提高骨细胞的活性,参与碱性磷酸酶代谢,抗骨质疏松,世界各国进入老年社会,开展Ge-132治疗骨质疏松症,可减少骨折发病率,造福于人类。

八、有机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报道用有机锗10.3g/l,口服液治疗10例风湿性关节炎,均不同程度关节疼痛和畸形,治疗30d后症状逐渐好转,关节肿痛消退,化验指标明显改善,血沉逐渐趋于正常。有机锗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和抗疼痛作用,因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第四节、有机锗的营养保健作用

在营养、保健方面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论文先后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健康长寿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想;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但延缓衰老,争取长寿是可能,有机锗具有抗癌、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衰老的调节免疫功能,能防治肺瘤、心血管、高血压、肝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白内障、冠心病等。

第五节、锗的毒性

锗是一种银白色金属,主要用于半导体工业,制造晶体管、二极管和电子高能原料,制造金属增加合金硬度,还用于医药工业。

锗及其化合物属低毒、锗吸收排泄迅速,经肝肾从尿中排出,肝脏和肾脏仅有微量锗。动物实验给二氧化锗10ug/g饲料14周,未产生明显毒性作用,相反可刺激动物生长,当给以1000ug/g的饲料则抑制动物生长,4周后有50%动物死亡,尸检发现肺气肿、肝肿大、肾小管变性和坏死。

经过调查半导体工厂和锗厂,目前尚未锗及化合物引起职业中毒。

日本报道有几千万人服食锗食品,报道锗中中毒文章33篇63例次,李贺成报告《国外锗中毒的真相》,这些中毒病例基本上服二氧化碳而不是有机锗。

上海和广州进行有机锗毒性试验,有机锗毒性很低,几乎无毒。

《健康报》1993年9月28日“卫生部新资源食品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应给有机锗一个公正评价”,强调指出有机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活性最强,毒性最低的一种锗,在能产生急性毒性作用分类中,它实际属无毒类,实际上摄取量不超过30mg/d,绝对安全无副作用

❻ 普罗力进医保了吗

普罗力目前没有进入医保系统。
(6)日本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怎么样扩展阅读:
6月19日,安进中国宣布普罗力_(英文名:Prolia_;通用名:地舒单抗,denosumab)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每6个月皮下注射1次,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普罗力_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抗RANKL单抗类药物,可帮助绝经后妇女显着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为中国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与生活质量改善带来创新机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骨质过度流失而引发的疾病。过去10年间,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当前,每3名50岁以上中国女性就有1人患病。骨质疏松症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其与骨折之间的联系尚未得到大众的广泛认识。事实上,许多女性往往在发生腕部、椎体、髋部等部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才意识到已经罹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她们1年内再次骨折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可能持续终身,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章振林教授介绍,“应对骨质疏松症需要科学的疾病管理,日常的规律运动和营养摄入还远远不够。我们呼吁患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帮助减缓骨量流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普罗力_能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10年内骨密度持续增加:在一项纳入780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中,普罗力_展现出了卓越的长期用药疗效与安全性。受试者在为期3年的试验期及后续长达7年中持续使用普罗力,腰椎和全髋的骨密度与基准线相比平均增加21.7%和9.2%,有效降低了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Prolia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特异性靶向抗RANKL疗法,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Prolia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主流用药,销售收入持续攀升,2019年Amgen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6.72亿美元。

❼ 向“witamin”请教:  请问,关于一月吃一次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

你好: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如伊班膦酸盐与福善美等,在服用方法上,有每天1次的,有每周1次的,还有每月1次的。
最初的服用方法为每日1次,后来经临床应用证明,适当加大用量,减少给药次数,不但能减轻副作用,还能增强治疗效果。所以,现在给药次数最少的是每月次给药的伊班膦酸盐。
具体到每月1次,为了好记,可固定到每月同一日期,如7月8日吃的,
8月仍按8月8日吃药。但从治疗效果上,服药日期不一定太严格,提前或错后1天,对药效无影响。

❽ 骨质疏松治疗的新进展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钙剂与维生素D3

钙剂与维生素D3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药物,应用需强调目的性,切忌滥用。钙的吸收主要在肠道,故钙剂补充以口服效佳。人体对钙剂的主动吸收是有阈值的,当钙浓度达到饱和阈值时,人体将难以吸收更多的钙。补钙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适量补钙,最好分次进行,临睡前服用更佳。

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包括对骨形成的促进作用和对骨骼肌的增强作用。维生素D3缺乏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活性维生素D3的水平不足在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中比钙不足更重要。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补充适量活性维生素D3比补钙更有效。但活性维生素D3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治疗窗的掌握,定期监测血钙或尿钙。

激素补充疗法(HRT)

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包括:对钙调激素的影响、对破骨细胞刺激因子的抑制及对骨组织的作用。骨骼是雌激素的靶组织,雌激素可对骨组织产生直接作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中须强调的是:钙剂补充的效果如何将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高低,只有在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补钙才能发挥出对骨骼有益的作用,否则补钙将是徒劳的。临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激素补充治疗,其目的是进行生理性补充,发挥其最大临床效应,保持妇女健康的生理状况。所以HRT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监测地进行。我们的观点是:针对绝经早期且有明显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病人应用HRT是十分重要的。HRT临床应用应强调其适应证及治疗作用,从最低剂量开始使用,强调个体化调控。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SERM对骨的作用在于针对雌激素受体发挥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于改善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对子宫内膜作用方面,利用某些SEMR的特点,发挥提高骨密度、保护心血管的类雌激素作用,但不刺激子宫内膜的增殖,还可抑制绝经后子宫内膜的增殖,有抗雌激素作用;对乳腺作用方面,SERM作用于乳腺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发挥抗雌激素作用,在骨质疏松防治应用中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SERM对更年期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作用,但在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方面有良好疗效。

二膦酸盐

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治疗骨质疏松作用机理表现为:对破骨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诱导成骨细胞分泌抑制因子,阻断破骨细胞启动的破骨过程,抑制骨吸收,以及强力亲和磷酸钙,阻止骨骼中钙盐“逸出”。二膦酸盐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故强调空腹单独服用,用药后1小时再进食,且服药后患者应保持半小时以上的坐或立位,这是因为二膦酸盐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那些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避免选用二膦酸盐。新型二膦酸盐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新型二膦酸盐不仅能增加骨量,还可降低骨质疏松骨折(脊椎、髋部)的发生率。

降钙素

降钙素作用于骨骼和中枢,对疼痛的缓解作用十分明显。由于它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轻度的皮下血管扩张、恶心等不适,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有明显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

氟化物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可持续增加中轴骨密度,这种骨密度提高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因无关。氟化物是一种细胞毒素,过量会造成软骨成熟障碍。

各种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选择

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绝经早期伴更年期症状者,HRT应用十分有效,若年龄超过55岁且没有明显的更年期症状,建议选用SERM或阿仑膦酸钠,秋冬季应补充活性维生素D3。

老年性骨质疏松:活性维生素D3代谢物缺乏及维生素D抵抗伴代偿性PTH分泌增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故补充活性维生素D3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必须的,但对那些骨量显着下降且有明显骨痛或骨关节炎的老人,降钙素和二膦酸盐都十分有效。

男性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雄激素仅对睾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质疏松有效,临床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以二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3和降钙素为多。

❾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小偏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本病是女性腰背疼痛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威胁很大。

症状:疼痛、骨折、呼吸功能下降、身长缩短、驼背等。

小偏方1

萎缩类骨粥健脾胃、补虚损

原料

鲜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

做法

将大米煮成半熟状时,将米汤去掉,加入牛奶,煮成粥,加入白砂糖调味。1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

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常喝牛奶可减少骨质流失,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小偏方2

猪胫骨糯米粥强筋壮骨

原料

猪胫骨适量,红枣、糯米适量。

做法

将猪最胫骨洗干净,加水放锅中煮1小时,去除骨头后加入红枣和糯米,煮成粥食用。

此方最适宜老人食用,可有有效治疗和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