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不进口粮食有什么影响

日本不进口粮食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1-23 19:32:35

Ⅰ 全球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何种影响

日本《读卖新闻》4月17日刊登题为《13国限制粮食出口引G20担忧》的报道称,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至少有13个国家为确保国内粮食供应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类似行动,可能会影响全球粮食稳定。二十国集团(G20)将在下周召开紧急农业部长会议,届时可能就保护主义倾向表达担忧。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截至本月14日,已有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等13个国家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政策。这被认为是因担忧疫情蔓延导致经济活动停滞和产量下降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报道称,各国限制出口的品种不尽相同。其中俄罗斯将在6月底前针对小麦、大麦和玉米设置出口限额。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粮食生产国发生食品供应危机时,有权暂停出口。但是鉴于各国纷纷出台限制出口措施,世贸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3月底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不要采取过度的限制措施。

就比如越南大米出口,越南政府从3月25日暂停签订新的大米出口合同,随后取消大米出口禁令,但4月出口限制40万吨大米。

罗马尼亚是黑海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出口小麦玉米,埃及是罗马尼亚小麦的头号买家。4月10日罗马尼亚宣布对非欧盟目的地小麦和其他食品的所有出口限制,但这一限令很快于4月16日宣布取消。

一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将带来各国连锁反应,甚至引发粮价上涨、粮食短缺的恐慌效应,以粮食进口为主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受到冲击。

报道称,在下周的G20农业部长视频会议上,能否得到俄罗斯等国家的回应或将成为最大课题。此次俄罗斯不仅跟哈萨克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禁止黑麦等谷物出口方面采取协同步调,还单独限制了小麦等产品的出口量。G20能否展现团结避免限制行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协调能力。

Ⅱ 如果我国不进口粮食会怎么样

我是三农领域的创作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不进口粮食,我们有饭吃,但是生活质量将会严重下降。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储存量,大约为一年全国人民的口粮。我们吃的主粮,即口粮,储备充足,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现时牢牢端稳了中国碗,这点大家可以绝对放心。

据有关方面报道,我国平均每

如果我国不进口粮食,势必产生以下5种可能。

一、如果不进口粮食,粮食价格平衡或被打破,从而传导粮食价格同步上涨。

粮食进口是稳定粮食在全球价格同步的稳定计。我国当前粮食自给自足率达到95%以上,也就是说生产的粮食基本可以保障14亿人的口粮需求。

然而我国在个别农作物品种上还是存在较大需求的,比如大豆。大豆需求广泛,几乎生活中都会用的大豆。因此,若不在进口,大豆势必率先涨价。

农民看到大豆价格不错,很可能会放弃种植小麦或玉米去种植大豆,从而传导至小麦及玉米涨价。

五、如果不进口粮食或对粮食利用较大的生产企业进行“限量生产”。

如果不进口粮食,在现有的内需出现稍稍紧张的情况时,很肯定对加工及生产粮食较大的企业进行“限量生产”。

比如造酒企业,白酒作为我国最受欢迎的酒品之一。白酒的生产对粮食的需要还是挺大,具体有多大呢,比如我国自古有一句话说3斤粮食出1斤酒。

三斤粮食,可以使一个成年人吃几天了,然而却只能酿造一斤酒。可见酿酒对粮食的需求有多大了。

因此如果不进口粮食的话,未来也不排除对一些对粮食需求大的企业进行限量生产,从而保证粮食的安全。

当然以上仅外假设的情况,实际当前我国早已经与全球经济紧密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认为不进口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然而实际上我国粮食连年增长,自给自足。即使如此,早在多年前国家就提倡“光盘行动”。旨在杜绝浪费,虽然粮食完全够吃,可也不能对粮食进行浪费呀,毕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是对劳动成果最大的尊重。讲文明,树新风,节约粮食,从而做起。

年进口大豆,玉米,油菜籽的总量约为1.05亿吨,其中大豆的进口量就占有约8900亿吨。这些辅助粮食,主要是为发展养殖业所需,生产肉、鱼、蛋、奶,为人民餐桌增加动物性高蛋白食品。

干吗要进口呢,我们自己生产不行吗?

我国农业耕地有限,耕地红线为18亿亩,我国人均耕地在世界排名是126位,属于倒数行列,这宝贵的耕地首先被安排种植人们生活所需的口粮,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如果再生产出1.05亿吨辅粮,就需要增加5.5亿亩土地,显然要增加这么多土地难度极大,几无可能。

反观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少地多,加之农业发达,生产成本低,他们的大豆、玉米、油菜等生产大量过剩,我国农产品进口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合作,可以进口远低于我国生产成本的这些农产品。因此,这部分农产品是买方市场,至于进口哪个国家的产品,还要看我们国家的脸色。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一日三餐,不是吃碗米饭或者面条了事,还需要餐桌上有丰富的肉鱼蛋奶,粮食进口不可或缺。

Ⅲ 日本不进口粮食会饿死一半吗

不会试验的。不进口粮食就会饿的出口人

Ⅳ 日本为什么不从中国进口大米我有个朋

因成本高日本的米价几乎是中国的十倍(但日本大米确实非常好吃),如果允许外国米无限制输入,则日本绝大多数农民几乎都要破产。为了保证本国大米在任何时候都基本能自给自足,日本每年对进口大米的数量有严格的配额限制,进口数量非常之少,而且这些米日本人基本都不吃,一般用来作为其它食品的原料,给北朝鲜的援助米有不少也是从这里来。只有歉收年代从外国进口的米才多些。美国、韩国、泰国等已经与日本吵了许多年,要求日本对大米更加开放,但日本在此方面让步甚少。

Ⅳ 日元持续贬值,会对该国的经济造成哪些影响

货币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当前日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对日元的换算汇率也即将突破20元大关,对美元的换算汇率也达到了127.48元。在日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会对日本的经济造成哪些影响呢?我个人认为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总结

日元持续贬值,会对该国的经济造成的影响如下: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日本对外出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日本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次,不利于日本对外进口资源,对外进口成本上涨。

Ⅵ 日本和韩国的粮食是不是不够自给,必须进口

日本完全可以自足,你可以看看日本的农村。他们的水稻之类的粮食种的十分好。之所以要进口,是因为国内虽然可以自足但是这样的话物价就会更高。但是如果要进一步种植就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日本人选择进口,但是不放弃农耕。
韩国人就不知道了。没住过。不谈论。

Ⅶ 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会导致哪些后果我国的存粮能支撑多久

最终导致部分国家粮食供应量不足,生产量和储存量无法满足居民所需,多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公开的信息,以中国小麦和中国稻谷的储存量为例,可以支撑全体中国居民一年的粮食消耗量。

随着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居民正常地开展农耕生活,部分国家的粮食产量迎来新低。部分粮食产量比较充足的国家,为保证国内居民的正常生活,适当的宣布暂停出口粮食。许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和进口粮食关系的国家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部分国家十分依赖于进口粮食。当一个国家无法进口大量的粮食,却无法生产和储存,满足于居民生活的两室,只会造成部分居民挨饿。

总的来说,粮食和水源是地球村居民生活的基础,可是部分国家却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状况。除了疫情因素外,部分国家害怕粮食储备量不够用,暂时不再开通粮食出口通道。那些拥有大量农耕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国家,不太会受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Ⅷ “抵制日货”对中国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抵制日货的口号和相应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青年的爱国主 义情感,但是,情感不能完全驱除理智。抵制日货,不管它是不是不利于日本,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不利于中国的。 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却是多样的。这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生产该国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进口。例如沙特阿拉伯,就需要从别国进口农产品,如果它自己生产,就需要把沙漠变成绿洲,资源代价(资源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将是十分高昂的,远不如把资源用于石油开采,然后出口石油,进口粮食来得容易。所以,对沙特来讲,进口是最便宜的解决其吃饭问题的手段。
退一步讲,即使一个国家拥有各种资源,能够生产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它也不应该去生产全部的东西。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的直接成本都低于所有其他国家,如果一定要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上都亲力亲为,也同样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任何国家,不管生产水平,技术水平有多高,都需要从别国进口;同样,不管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多么低,它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出口产品。所以,中国和日本都可以从进口中获益,日本需要从中国进口,虽然它在许多方面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中国也需要从日本进口,虽然我们自己能生产。比如日本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如山东的大葱;中国从日本进口汽车等 还有一种日货,也是占更大比例的日货,是在中国本土,由在华的日资企业所生产的。例如东芝笔记本电脑就是在上海制造的;索尼电子的许多零部件都是在广州和上海等地生产的;佳能的光学仪器又都是通过在江苏、大连的等地投资生产的。这种本地化的生产就更直接的扩大了当地的就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今社会,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增加就业,如何解决失业人口的问题。迄今为止,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已有26,600多家,投资额达666美元,有两百多万中国工人在这些日资企业工作。在此情况下,如果“抵制日货”果有成效,那么这些在日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就会失业,政府解决就业的难度就更大了。只要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东西,无论是日本的品牌,还是美国的品牌,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中国的产品,而不是外国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最终结果是增加我国的GDP、税收和就业,有利于促进我国某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日本资方当然也会获得利益,但是资本总要获得回报,否则就不会有人来投资了。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国际贸易是双向的。中国从日本进口,日本也从中国进口了大量产品。如果我们强烈抵制日货,拒绝从日本进口商品,终究会影响到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合作。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GDP的增长,同时也为中国的部分地区增加就业有贡献。从1993年到2003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日贸易在中国整体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5%到20%的份额。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及香港)与日本2004年总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存在很大的相互依存性。由于中日两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而两国存在优势互补的可能,可以发展更多的合作关系,而不只是竞争关系。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纺织品等轻工业品、一般耐用消费品以及农产品;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高技术产品。 比如日本从山东进口的大葱,就为当地的农民创造了很大一部分的就业机会。所以,如果抵制日货,最终也会引起日本的不满,遭到日本的报复,那些本来靠出口维持生计的中国人,就会失去收入来源。从而更大程度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样的结果对两个国家都是没有好处的。
其实,中国人买不买日货,对日本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日本经济的崛起,是在中日贸易大规模出现之前就实现了的。如果我们拒绝日本生产的商品,日本人就有能力换个名字,在美国或者别的国家生产,但如果我们又需要这些产品的话,我们就要以更高的价格从美国或者别的国家进口它们。最终受伤害的将是中国的消费者。 过去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但是不忘记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自己未来更好,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最根本的。而实行开放,包括对日本开放,是我们强大的必要一环。 此次日方扣押我船长事件证明了,我国用经济来制裁的力量有多么大,只有让日本对我国产生依赖,把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绑在我国这艘大船上,才能使它服服帖帖。 韩国人是在抵制日货,但是他们所买的的国货里面都是日本零件组装的。有个数字:和中国人比起来,平均到每个韩国人头上,购买的原装进口日货大约980美元,占当年韩国人均收入的10%。而同年,中国从日本进口人均仅57美元,仅占人均收入的5%略强。从这个比例数字来看,韩国人对日货的热爱程度,是中国人的整整两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