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军服怎么改

日本军服怎么改

发布时间: 2023-01-24 13:44:00

A. 1943年之前与之后,侵华日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日本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皇纪2603年)10月12日敕令774号,宣布修改九八式军服并定名为“三式”军服。

三式军服与九八式军服的区别有三:

一是军衔领章的尺寸不一样。

由于九八式军衔领章的尺寸过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稍远便难以辨认,于是在三式军服上加大了军衔领章的尺寸。修改后的三式军衔领章,将官的宽30mm长45mm,佐官的宽25mm长45mm,尉官的宽20mm长45mm,样式仍为平行四边形,下士官及士兵领章尺寸不变,仍为宽18mm长40mm的长方形。

上图是同为陆军大将的山下奉文(左)与畑俊六(右),前者着九八式军服,后者着三式军服,请注意二人领章大小的不同。

山下奉文的大将领章咋这么小呢?没错,九八式军服的军衔章就这么小,长45毫米,宽18毫米。

在这一点上,神剧同样也是乱来。请看:

这个意淫的女少佐(历史上日军没有女兵)的领章得有多大?估计比他们皇上的大元帅领章都要大出一圈来,而且还是长方形的。这要是让那个叫裕仁的家伙从地下看到,非给气哭了不可。

二是军衔章上面的星徽排列不一样。

一般国家军队的军衔章,其上的星徽,不论一颗两颗三颗,都是关于中心对称均匀排列的,日本鬼子九八式军衔领章和以前的昭五式军衔肩章,也都如此排列,但到了三式军服采用后,他们的做法有点特别了,它的五角星是靠向领口一侧逐级排列的。即一颗星的少将、少佐、少尉,它的这颗星先偏近领口处,如果晋升为两颗星了,则在第一颗星之后增加,直到加满三颗星。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节约。因为以前的昭五式肩章和九八式领章,每增加一颗星,就得换一副军衔章,有点浪费,而采用三式军衔这样逐级加星的办法后,军衔晋升时,就用不着再换一副领章了。如图:

九八式少将制服与三式少将制服的实物对比:

上图同为少将军服,同为少将领章,但除了大小不一样以外,左边的是九八式军服,其一颗五角星居中缀钉;右边的是三式军服,那颗将星就是偏近领口一侧缀钉。

将官军衔章上的五角星是如此排列,佐官、尉官的五角星同样如此排列。再看看九八式少佐制服与三式少佐制服的实物对比:

请看上图,左边是九八式少佐军服,右边是三式少佐军服。领章大小也有区别,但不似将官的差别那么大。重要的是那颗五角星的排列,是不是不一样?

八十年代电影《上海舞女》剧照,有一处让人啼笑皆非的穿帮,请看图:

改开以后的八十年代,电影和电视剧开始游离于历史的真实,向着神剧的方向发展。你看上面这张剧照,那名少将领章上的五星,那一颗星本该靠近领口缀钉,可他那颗将星却完全相反,给偏到后边去了。真的不知道那些军事顾问是怎么吃饭的。

三是有无袖章不一样。

在执行昭五式与九八式军服时,是没有袖章用于表现军衔的,但三式军服则增加了军衔袖章。其表现形式,是由深绿色丝带和茶褐色圆底金色刺绣五角星组合而成。将官为三线一至三星;佐官为二线一至三星;尉官为一线一至三星;准尉一线无星。

请看图:

请看上图,袖口后三道杠,三颗星,这是一名大将的三式军服。

图8是陆军中将的三式军服,三道杠,两颗星。

图9是陆军少将的三式军服,三道杠,一颗星。

将官是如此,佐官二道杠,一至三颗星,尉官一道杠,一至三颗星,样式一如将官。这里不再上图。

除了以上三处不同外,与九八式军服还有一处不同,即三式军服没有用于表现兵种的兵科章。也就是说,不论将佐士兵,从他的军服上就再也不能看出他所在的兵种了。当然,取消兵科章,并不是1943年三式军服采用之时开始的,是早在九八式军服还在执行时的1940年就取消了。因为后面还要专门说到这一话题,这里不再多说。

B. 有谁清楚日本军服颜色演变的历史

关于日本军事的问题你可以问我,我长期研究日本军事。
日本陆军的发展经历了2个重要时期,军服也有2次非常大的改变。明治维新建立现代陆军开始是学习法国陆军,军装上衣黑色,军官无肩章,通过在袖口的黑色刺绣线条表明军衔。士兵有肩章,在肩章上表明部队番号。士兵和尉官,佐官是黄色帽墙。尉官1条帽线,佐官2条帽线,将军红色帽墙3条帽线。军徽前期是旭日徽章,不久改为是金色五角星一直沿用二战结束。日本骑兵为红色马裤绿色裤线,金色衣扣。
一战后日本陆军颜色为国防色,国防色是日本陆军基本颜色,就是茶绿色,国内影视剧道具军装不准。不是土黄色。陆军夏季的衬衫是枯草黄

C. 别被电视剧骗了, 二战日本军服其实是这样!

在我们的抗战神剧中,鬼子的永远都是弱智、脑残、容易打的。往往我们只有三五个人,几分钟内就能轻而易举的消灭一队鬼子。而且经常一言不合就能出来个心狠手辣的日本女军官。而实际上,日本当年那是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国家,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大不招收女学生。也没有证据表明日军作战部队出现过女军官,日本女性经常从事谍报、通讯、医疗、慰.安工作,别拿川岛芳子说事儿,她是满族格格,担任伪满洲国安国军司令。

而神剧中的鬼子过得可能比较紧,一个样式的军服从九一八事变能穿到八一五投降,而且军服的样式和颜色还得根据剧组制片方的预算或是道具组能找到什么样的衣服来定。而历史上日军在侵华十四年,换装过三次军服:“昭五式”从九一八穿到南京大屠杀,也是最后一款的立领军服;“九八式”(1938年~1943年);改良版的“三式”军服(1943年~1945年)。

举例见下:

时间1931到1932 地点 中国东北

1、一等兵 头戴早期01式钢盔 ,这名士兵外穿毛加衬冬季外套,内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手持三八步枪。

2、有马的骑兵,他的肩章代表军衔,绿色的领章代表骑兵,上面的数字代表所在哪个团。穿着马靴马裤,手持30式卡宾枪。

3、伍长 头戴1930年试验性的钢盔,样式类似加宽加平的M35德盔,这名军人的军服是1930年基础版毛料冬装。

1932年到1935年 中国华北和东北

1、大佐 肩膀上纵向的肩章显示他的军衔,挎着昭和军刀,腰里别着王八壳子南部十四手枪。

2、少将 这名少将穿带毛领和毛袖口的皮毛大衣,毛皮大衣的袖子是可拆卸的,英文说是关东军第8师团。

3.一等兵 满洲铁路守备队 手持大正十一轻机枪。

1937年——1939年 中国

1、1938年即将换装的日本炮兵大尉,黄色领章显示了服役的兵种。

2、中尉穿传统款式的1930版夏装,但是军衔标识已经从肩章换成领章,该军官戴最早版本的木制太阳帽。

3、少佐穿的是九八式军服,右胸前红色的“M”,代表他在步兵部队服役,佩戴着新式战斗帽。

1937年~1939年 中国

1、从英文可知,这名步兵在占领北平后高喊万岁!

2、扛军旗的准尉或是准士官。

3、海军陆战队第1师一等兵,穿1937年版“海绿色”海军陆战队棉布制服,后背背着早期版防毒面具,参加一二八事变和淞沪会战。

1939年 诺门坎和中国

1、军曹,参加蒙古边境的诺门坎战斗,因为草原蚊子厉害,所以准备了筒形的防蚊头罩和特制的手套。

2、坦克兵少尉,右胸前有军衔标识,上身毛领夹克,下身带束口的裤子。

3、身着30版军官冬季制服的工兵大尉中队长,使用旧式“燕尾型”领章,图中领章的葡萄酒红色代表工兵。

占领军

1、朝鲜籍日军,英文介绍这是个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一名盟军战俘营的看守,军衔比较特殊,比日军的二等兵还低。识别它的标志就是有空心的连线红五角星图案的白色圆形臂章。这名看守的姓名标签在左上衣口袋上方。拿的步枪也不是三八大盖而是30金钩步枪。

2、不用介绍,兽医。

3、宪兵准尉。

1942年到1943年 所罗门和新几内亚

玩过《使命召唤5》的人对上面这三类装束的日军相比会很熟悉,3是狙击手,经常把自己固定在树木顶端,射杀有价值目标,或是在地面在挖好“蜘蛛洞”,等待盟军士兵的到来。

中国 1942年~1944年

1、大尉,驻扎在满洲或朝鲜北部的第44师的这名大尉穿旧的军官版90式双排扣大衣并配可拆卸的套头帽,内穿98式冬装和马裤,大衣军衔章则从肩部移到了领部。

2、骑兵军曹 隶属于第110师团,这名军人的武器是收着刺刀的1911年版44式6.5毫米口径骑兵卡宾枪以及1899年版骑兵马刀。

3、第40师团的二等兵,大衣上大的可拆卸的兜帽罩住了他的野战帽,大衣里面则是98式冬装。注意其毛衬里的军靴以及有特殊衬里的防冻水壶都很有特色。

1944年到1945年 缅甸中国

1、日军少将 穿的是改良后的“三式”将官常服,袖子上还有军衔识别标志。

2、日军大尉,整体来说衣服不搭,毕竟日本在1944年已经显出疲态,物资供应不上去,像在缅北丛林地区的日军换装较慢。

3、手持99轻机枪的日本步兵。

1944年~1945年 太平洋防御战

3、第一高砂突击队,台湾高山原着民籍日军,手中持握的部落刀很有特色,右臂上的白色袖标便于夜战识别。

昭和五式军服 (1930~1938)最后一款立领 军衔标识在肩膀纵向排列。

九八式军服(1938年~1943年)立褶领

1943年改良后的“九八军服”,改称为“三式”军服。加大军衔领章面积,增加了军衔袖章。

记住这些鬼子皮,记住那段屈辱难忘的历史,正视敌人,才能正视自己!

D. 关于日本陆军军服的问题

从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日本陆军一直是法国风格的军装,法式军装最大的特点是军衔简章是竖着的。根据大正9年的“衣袴及外套仕様改正”,军服颜色为青茶褐。

<精武门>电影中军官的衣服基本符合,但士兵衣服颜色是昭和初年的(土褐色),且帽子过高

E. 这种日军军服是什么型号日军更换了几次军服

这种就是二战最后时期日本采用的军服

三年式军装,特点就是增加了袖标
这个是个中尉,一缸两星

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皇纪2603年)10月12日敕令774号,宣布修改九八式军服并定名为“三式”军服。
军衔:由于战场情况的反映九八式军衔领章过小难以辨认,需要扩大军衔领章尺寸,同时增加军衔袖章,使级别区分更为明显。军衔尺寸修改后,将官领章宽30mm长45mm,佐官领章宽25mm长45mm,尉官领章宽20mm长45mm,样式仍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位置靠前,下士官领章尺寸不变仍为宽18mm长40mm,改为刺绣五角星,士兵领章尺寸不变五角星靠前。
准尉以上军官增加军衔袖章,图案为深绿色丝带和茶褐色圆底金色刺绣五角星组合而成:将官为三线一至三星;佐官为二线一至三星;尉官为一线一至三星;准尉一线无星。

F. 二战日本军服,胸前的红色M代表什么

每个国家的军种都有自己的独特习惯,可以是行军打仗的习惯,也可以是穿衣搭配上的习惯。

总之这一点在二战的时候体现的很明显,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的特点。

比较突出的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在二战时期对自己的军服做了很大的改良,其中比较显着的特点就是他们衣服的左胸部位有一个红色的M图案,那么这个M图案究竟代表了什么,它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不过在战争途中,屡次更改自己的军服款式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对军队来说首要任务是杀敌,前两次改革是因为军服的样式存在问题,不利于武器的携带且太过显眼,而第三次改变则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日本人在我国已经尽显颓势,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索性放手一搏,取消M型图案的使用,力争把所有兵种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种人多兵多的局面,实际上,在我们英勇的八路军战士面前,这些行为都是徒劳。

G. 二战日军为什么不再穿西式军服,而穿日式军服了

随着日本的对外侵略,日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发展,加之几千年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下,近代又被美国人侵略,在相继打败清朝和沙俄后,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扭曲,总以为自己比所有国家都强,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奇怪

H. 问一下日军二战的将军服是怎样的、

因为那是海军常服,被称为“第一种军装”,深蓝色(业友说是蓝黑色或者藏青色),光线不好的时候通常看起来像是黑色


而国产的电影、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日本陆军

I. 如图,这是日军的哪种军服

这是1938年日军开始换装的“九八式”军服

军服主要特点将“昭和五式”军服的立领改为形似中山装的折领。不再佩戴肩章,军衔改由领章表示。

J. 1938年之前与之后,侵华日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华,到1938年5月之前,日本陆军穿的是昭五式军服,即昭和五年(1930年)制式的军服。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日本陆军修改昭五式军服,定名为九八式军服。两者有以下几处不一样:

一是军帽不一样。

昭五式军服系列中的军帽,不论官兵,都是大檐帽,并非后来广泛使用的战斗帽。请看下图:

上图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列队进入沈阳城的照片,照片不太清晰,但士兵头上戴的全是大檐帽而非战斗帽却能清晰分辨。

昭五式大檐帽较之前的四五式(明治四十五年,即1912年开始穿着的军服)军服配套的大檐帽相比,其帽墙的前端明显加高,比原先那种四周高低一律的四五式军帽更时髦也更好看。据说是日本人参照捷克军帽设计而成的。

当时日军青年将佐中,流行军服文化热潮,上图即两名青年将佐戴四五式军帽(左)和五式军帽(右)的照片,注意:五式军帽的前帽墙有夸张,一般五式军帽的前帽墙没有这么高,但明显高于四五式则是无疑的。

九八式军服采用后,士兵不再有大檐帽,而改为略帽,也就是我们习惯所说的战斗帽。战斗帽很简便,可以戴在钢盔的里面,夏季还可以在后面加挂三片象屁帘似的用来遮阳防晒的垂布,成为这一时期日本鬼子一个鲜明的特征。必须强调的的,军帽帘布并不起自此时,早在十九世纪末日军就已采用。

九八式军服时期,士兵的大檐帽已经取消,军官的大檐帽则仍然保留。1938年以后的鬼子军官,经常看到戴大檐帽的老照片,但战斗中则极罕见。多数鬼子军官从大将到少尉,战斗状态下基本全是战斗帽。

二是军衔标志不一样。

昭五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但不是如今天我军肩章这样与肩膀平行佩戴,而是象早期法军那样与肩膀呈垂直佩戴,即所谓的立式肩章。图1中那两名青年军官所佩戴的军衔章,即是这样的立式肩章。参照日本陆军建军的北洋陆军所戴的肩章也是这个样式。我国北洋时期的陆军,也是采用这样的立式肩章。

也许是由于昭五式肩章置于肩膀上妨碍各种背带的背挂,或许是该肩章块头过大过于醒目容易引起敌方狙击手的关注,或者是世界潮流的影响所致,与昭五式军衔不同,九八式军衔体现在领章上。领章较小,不论将佐尉士兵,一律宽18mm,长40mm,军官领章为平行四边形,士兵领章为长方形。图2表现的少尉与曹长所佩即九八式领章。

再看下图:

上图,左边是陆军中将田中静壱,着的是昭五式军服,右边是陆军中将安藤利吉,着的是九八式军服。二人的军衔章就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特点。

三是兵种符号不一样。

在二战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各国陆军中的不同兵种,是有不同的兵种符号的,日本陆军也不例外。在当时,日本陆军的兵种有十余个,其中五大主要兵种:步兵红色、骑兵绿色、炮兵黄色、工兵褐色、辎重兵蓝色,见下图:

如何表现不同的兵种,日本鬼子有点特色。昭五式军服的兵种符号——日本人称作兵科章——表现在领章上。日本人称作“锹形兵科章”,后来人们也根据其形状称作“燕尾形兵科章”。这样的兵种符号还不算怪,怪的是九八式军服的兵种符号,他们是用一种“M”型的胸章表现,日本人称作“山型兵科章”。如图:

上图是同为炮兵的兵科章(黄色),昭五式军服的领章表现形式(左)与九八式军服的胸章表现形式(右)。

再看军服实物对比的图片:

上图是同为骑兵少佐(绿色是骑兵的兵种色),左为昭五式军服的领章表现形式,右为九八式军服的胸章表现形式。

四是军服上衣的领子不一样。

昭五式军服采立领。所谓立领,就是上衣的领子只是较厚的一个单层而不能折叠,就像唐装和旗袍那样的领子。到了1938年改着九八式军服后,军服上衣的领子改用折领,就是象中山装那样的折领,有些老兵回忆中说成是小翻领,是与立领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就是折领。

关于衣领的这个差别不明显,如果不是特写镜头,不容易分辨出来。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