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cpi什么价

日本cpi什么价

发布时间: 2023-01-26 21:37:06

⑴ 日本如何衡量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衡量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数。具体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
CPI是从购买者的角度,反映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它衡量的是生活成本的变动,与居民生活消费的关系最为密切,历来为公众和政府所重视。
目前,在我国CPI的统计和分析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并进行认真研究。
一、应重视对我国核心CPI的分析和研究
国外经常会使用核心CPI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所谓核心CPI是指从CPI构成中扣除某些价格波动较大的项目(如食品和能源,或新鲜食品等)后计算得到的价格指数。由于核心CPI稳定性较好,通常被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计算核心CPI时扣除哪些项目,取决项目的波动性和权重,各国有不同的做法。美联储常用的核心CPI扣除了食品(权重为15%)和能源(权重为9%),日本的扣除了新鲜食品(食品的权重为25%,新鲜食品的权重为4.5%),欧央行的则扣除了未加工的食品(食品的权重为19.3%,未加工食品的权重为7.6%)和能源(权重为8.2%)。中国没有对本国的核心CPI定义,也没有公布类似的价格指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核心CPI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利于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指标。
中国当前的CPI尽管能够基本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动,但在衡量通货膨胀上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是CPI的各大分类的权重不太合理。近年来城市居民支出大项主要是医疗、子女教育、住房消费等,这些项目的价格近年来上涨幅度较大,但由于在CPI构成中,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的权重过低,这些价格的上涨在CPI中未能全面地反映出来。二是CPI构成中的一些价格是受管制的,CPI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胀压力。例如,多数公共服务品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在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未能在CPI中体现出来。三是CPI用来衡量整体经济活动水平具有误导性。因为中国CPI所包涵的消费活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消费率仅为50%-60%,而且呈下降趋势,投资和贸易占GDP的比重则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四是CPI所反映的是最终消费品价格,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最末端价格指标,是已经形成的通货膨胀状态,如果仅仅依据CPI的当前水平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就往往难以实现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需要更多地参考CPI的先行指标。
对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有助于更真实和准确地分析一国或地区的总供求关系及其动态变化,从而有助于对宏观形势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选择。
二、应重视对经济增长水平与CPI指数之间关系的研究
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国经济增长与其CPI总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规律是,在经济繁荣期,由于市场投资需求旺盛,从而会拉动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一部分投资又通过劳动报酬方式转化为消费需求,进而使消费品或服务价格水平相应上升;而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价格总水平也会有所回落。在这样的一般规律下,追求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和低价格水平的一致性只能是一种理想分析,但事实上很难实现。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而CPI总水平则一直比较低。这种状况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例如,一方面,近年来粮食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导致食品价格较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CPI的总水平;另一方面,消费品供求进入全面的“买方市场”,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放慢,而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加上居民预期的自我保障支出增加,消费倾向降低,导致市场即期消费需求下降,也影响了CPI的水平,等等。高经济增长水平和低CPI上涨状况不可能较长时期地维持。当经济持续增长,价格总水平必然依其规律发生变动。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究竟应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CPI水平变动,居民对CPI的现实承受能力如何?根据CPI变动如何确定宏观调控措施?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对目前CPI总水平的变动分析和政策选择有意义,而且从长远来看,对正确分析我国的经济形势,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应重视CPI与GDP与平减指数的研究
与CPI不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一个综合物价指数,它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并且与GDP的核算范围相对应,编制指数涉及的商品范围最广。GDP平减指数能较全面地反映国内产品消费和投资的价格变动,而CPI只能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的变动。GDP平减指数一般是按季度进行统计,CPI则按月进行统计。
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物价变动情况,缺陷在于:GDP平减指数只有季度数据,不能及时反映物价变动趋势,同时在计算时有较大的推算成分,可靠性受到影响,而且它是一个相对滞后的价格指标。
在实际经济活动和生活中,对于如何来衡量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不同的经济主体会使用不同的指标。一般来说,普通的公众会关注CPI和房价,但是,实际上中国当前的CPI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公众购买力的变化,也不能确切地衡量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企业会习惯地使用工业品出厂价格(Procer Price Index� PPI)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因为这些价格和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政府则是从整体经济活动出发,既要关心CPI、PPI、房地产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也要关心GDP平减指数。
四、应重视CPI上涨与城市低收入群体关系的研究
由于CPI指数分析能够总体上反映居民消费品和相关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因此,这一指标也最能反映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国,CPI的上涨无疑对低收入者生活的影响更大,因为,这一群体消费支出中较大部分用于食品等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特别是在我国食品价格占CPI统计权重较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由于恩格尔系数低于50%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温饱到小康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食品涨价直接导致了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数,在名义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温饱阶段。一些低收入者甚至有可能已进一步沦落到“衣食有忧”的地步。
更让人担忧的是低收入者的健康安全,这些人的肉禽蛋奶的消费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也只是以薯仔、大白菜、酸菜、白豆腐等大路菜为主,而且多是“哪里便宜去哪里买”,联想到最近关于食品安全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报道,安全着实令人担忧。
因而,分析CPI的变动,必须考虑其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但是,又不能仅仅以低收入者的承受程度来分析和判断CPI变动的合理性,而是应该比较全面地考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和社会上一般收入者的承受能力。CPI上涨对于低收入者的影响,从短期看应通过政府的临时补贴措施和特殊救助手段解决,从较长时期看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当然,对于不同的收入群体对CPI变动的承受力究竟如何,还应通过长期系统地跟踪分析研究方可得出一般规律。因此,由有关部门编制社会不同收入群体的CPI指数是很有必要的。强制性的价格调控只能是暂时手段,根本思路应当是采取措施避免价格上涨过程中对某些群体产生过激影响。而有形的经济手段应当主要包括提高低保和加强社会保障水平等。
五、重新审视CPI统计中价格“翘尾”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性
以上年价格为100,统计当年的价格与上年价格相比的变动幅度,被称之为同比价格指数,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直观地考察即期价格变动的幅度。然而,这种统计方法容易产生所谓“翘尾”因素。例如,上年的前9个月价格指数较低,而在第10个月以后升高,那么,在下一年的前9个月的同比涨幅都将比较高(因为上年基数较低),直到第10个月涨幅才会相应下落。这种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夸大即期价格变动程度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分析CPI变动时,较多采用这种统计方法。由于2003年CPI涨幅从第四季度开始升高,因此在2004年前三个季度,价格“翘尾”影响程度比较大,因此反映出来的CPI同比涨幅较高(翘尾影响占70%左右)。这种统计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即期新涨价因素,因而依据这种统计也会得出不尽真实的分析结论。因此,在价格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各月的价格环比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剔除“翘尾”的影响(环比中还应注意分析季节性因素)。建议在分析CPI变动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局限因素。
六、在分析CPI基础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毫无疑问,CPI总水平及其动态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以此可对一国或地区的总供求状况、居民消费状况和经济形势作出基本判断。然而,CPI并不是唯一的指标。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CPI统计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类别以及权重不尽相同,都会对CPI的统计和分析产生影响。因此,仅仅通过CPI水平和动态指数来分析宏观形势,并以此作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则难免会失之偏颇。
政府选择调控方向,实际上现在有三种,一种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治反弹,还需要关注经济过热的问题,把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上。另外一种观点,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增速下滑的趋势,所以要反向操作,要防止经济的加速下滑,不要出现大起大落。第三种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适度微调。
调控关键的因素就取决于调控目标的选择,在确定调控目标的时候,需要权衡内需和外需,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外需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如果把经济增长的基点主要放在外资上,那我们经济的风险就会非常大,所以调控的选择来讲,我们需要扩大内需,需要扩大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另一个意义来讲,就需要降低消除顺差,或者减少顺差。如果减少顺差消除顺差,结果可能短时间内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中长期,你的目标是要使得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当前调控当中就需要有所取舍。
另一方面是改革与发展,宏观调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制性原因,制约了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在很多经济杠杆的运用上,我们都存在着很大的扭曲。对于决策者来讲,要做出某种决策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金融体制,我们的资本市场,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投资体制的改革等等,在体制上都有很多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但是加大改革的力度,对于社会稳定,对于经济发展,又会有某种方面的短期影响,所以也需要在怎么样保持经济以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理顺经济的体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⑵ 日本CPI 1991年来首次突破3%,为什么日本的通货膨胀率这么低

全球经济现在正与高价格展开战争。尽管主要经济体的价格似乎已超过或接近峰值,但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仍处于高水平。

作为一个能源净进口国,日本不能选择退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日本的能源通胀增长率低于美国和欧盟。主要原因是长期合同为日本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提供了一些缓,根据国际天然气联盟的数据,2018年与石油相关的合同约占液化天然气采购量的67%,因此日本从近期天然气价格上涨中获得了更多保护。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不能处于“商品过剩”或产能过剩的状态。如果商品过剩严重,将不会出现“太多的钱追逐有限的商品”的真实状态,通货膨胀将难以发生。

⑶ 1992日本国家gdp,CPI是多少了,

1992年,日本美元名义GDP37922.61亿,日元名义GDP480.7828万亿,平减指数1.6。人均GDP30492美元,折合3865839日元。

⑷ 日本为什么cpi一直下降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程度
cpi太低,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cpi太低意味着商品价格上不去,不利于经济繁荣,因此可以说,现代化过程就是通货膨胀的过程
cpi太高,结果显而易见,泡沫产生令实体经济蒙受损失
日本cpi一直很低甚至在降低是因为日本整体经济萧条的表现形式之一,更具体的可能是房价上不去,菜价徘徊不前等等。
一孔之见,仅作参考!

⑸ 请问目前美国和欧洲及日本的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参考指标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达国家CPI涨幅集中表现为同比回落趋势,而新兴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CPI则涨跌不一。

对全球多数国家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反映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前者,更是各国通胀调控的风向标。

在高收入国家,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低,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所以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食品类消费价格涨幅要低于发展中国家。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看,美国核心CPI涨幅仍然偏高,欧元区、英国核心CPI开始趋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据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美国CPI月平均上涨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美国核心CPI涨幅从1月的2.7%,降到7月的2.2%,为2006年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但仍高于2%的控制目标。
对全球多数国家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反映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前者,更是各国通胀调控的风向标。

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幅回落,欧元区、英国、日本、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稳中趋缓,CPI水平变动不是很大。但从国家分类看,发达国家和其他类型国家CPI涨幅的变化各有特点,其中,发达国家CPI涨幅集中表现为同比回落趋势,且而新兴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CPI则涨跌不一。此外,发达国家的食品类消费价格涨幅要低于新兴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多数发达国家CPI涨幅回落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看,美国核心CPI涨幅仍然偏高,欧元区、英国核心CPI开始趋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CPI维持在0.3%,核心CPI维持在0.2%。10月PPI由9月的1.1%大幅下降至0.1%,低于市场预期,而核心PPI上升0.1%,大体和9月持平。今年1-7月,美国CPI月平均上涨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美国核心CPI涨幅从1月的2.7%,降到7月的2.2%,为2006年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但仍高于2%的控制目标。

据英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英国CPI 2.1%,为6月份以来首次超过英国央行2.0%的目标水平,也超过了经济学家的预期。9月份CPI年涨1.8%。另外,英国10月份 PPI升幅达到1995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10月法国CPI月增0.2%,年增1.9%,核心CPI月率增0.3%,年增2.1%。欧元区今年1-7 月CPI月平均上涨1.9%,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略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英国CPI涨幅从1月的2.7%降至7月的1.9%,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高收入国家,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虽然较低,但是这些国家食品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且呈逐月上升趋势,这对CPI上涨的贡献仍不容忽略。

其他国家CPI涨幅变化不一

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CPI变化趋势不一。

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CPI涨势平缓,涨幅低于去年同期。印度CPI从1月的7.4%,降至7月的6.5%;印尼从1月的6.3%降至7月 6.1%,但8月升至6.5%;马来西亚从1月的3.2%,降至7月的1.6%;巴西1-7月CPI月平均上涨3.2%,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韩国、墨西哥、南非、俄罗斯等国家CPI涨幅均有扩大,且高于去年同期。韩国CPI涨幅从1月的1.7%,提高到7月的2.5%;墨西哥CPI月平均上涨 4.0%;南非从1月的6.0%,上涨至7月的的7.0%,以及8月的7.0%;俄罗斯从1月的8.2%,升至7月的8.7%。

在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价格上涨是当前通胀风险上升的直接要素。食品消费支出在中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印度占56.5%,俄罗斯占43%,土耳其占32%,匈牙利、墨西哥在20%-30%之间,南非占三分之一左右。今年以来这些国家食品消费价格涨势十分明显,对CPI贡献较大。今年1-7月,匈牙利、土耳其食品消费价格同比均上涨12%;墨西哥上涨6.9%;南非上涨8.7%。韩国食品价格涨幅从去年12月的1.5%上升至今年7 月的3.6%,高于去年同期水平,8月与去年同期持平。俄罗斯食品消费价格涨幅也较大。

⑹ 请问目前美国和欧洲及日本的CPI

美国劳工部4月16日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0.3%,剔除食品与能源之后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月比上升0.2%,符合市场预期。年比方面,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4%,与2月数据持平,核心CPI年增2.4%。
《日经新闻》(Nikkei)22日报道,3月1.2%的数据可能是1998年3月增长1.8%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攀升最快的一次。

最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大部分是因为食品和石油相关产品等价格上涨。

另外,被认为是日本CPI领先指数的东京23区的4月CPI可能平均增长0.5%,比3月公布的初步数据下降0.1%。

汽油税和其他税收附加费的到期被认为是有助于东京4月CPI价格下降。该指数也将在25日公布。

因此,4月全国CPI可能因汽油税下降而出现较小的增幅。

日兴花旗公司(Nikko Citigroup Ltd.)的经济学家 Kiichi Murashima 表示,单是汽油相关领域就可能使CPI降低约0.5%。

欧盟统计局周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CPI年率创历史新高3.5%,已远高于欧洲央行不超过2%的目标。

这已是通胀率连续第7个月高于央行的目标上限,可能使欧洲央行重申对未来数周利率的强硬态度。周一公布的数据只是初步的,欧盟统计局并未具体指出哪些商品价格上涨最快,但估计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是主要因素。

欧元区3月CPI前所未有地快速增长,使得欧洲央行对利率重申强硬态度。与此同时,信心指数疲软、欧元兑美元强势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让许多观察人士预计欧洲央行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宣布降息。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源于原油和食品价格的通胀压力在未来数月中有望减退,通胀增长也会放慢,这将促使央行降息。

但因为CPI和通胀持续增长,欧洲央行一直警告称,高通胀的危险会渗透到经济的其它方面,产生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导致通胀局面失控。

⑺ 现在日本货币对外贬值幅度很大,请问目前对日本国内货币贬值程度如何也和对外一样幅度很大吗

看日元在国内是贬值还是增值,得看最近的日本国内cpi。
http://gold.jrj.com.cn/2013/04/26073315260805.shtml
目前看其cpi为-0.7%,所以日本国内的物价还是在下跌,也就意味只日元在本国是升值。但一般不这么说。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