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污染鱼流入哪里了
㈠ 日本福岛后遗症,又想排核污染到太平洋,以后鱼还能放心吃吗
如果是国内淡水鱼是可以放心吃的,但是对于日本进口的鱼,不能放心吃。不仅是日本进口的鱼不能吃。只要是日本进口的食物都需要考虑清楚要不要吃,因为都有风险。在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时候,中国曾经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大米。因为有些被污染的食物,含有辐射,吃了对人体有害。
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影响
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其实对于这一决定,我认为日本政府是非常不负责任。等于把日本自己的应该负担的责任,让全世界的人民帮他们承担。因为这些福岛核污水含有大量的辐射。如果污染了大海,对于以后的环保甚至是人身安全,食品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不仅影响的是周边国家,有足够的时间,这些核污水甚至可以影响到美国。
㈡ 日本福岛海域发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海鱼,这样的鱼是什么样的
受到核辐射污染的近海和海港的海鱼,总称为辐射鱼。日本福岛南方茨城县外海于2011年4月1日捕获的太平洋玉筋鱼苗,验出每公斤达4080贝克的碘,超标一倍多,同水域前天捕获的同种鱼苗则验出每公斤526贝克的铯,已超出500贝克的上限,是日本首度验出的辐射鱼。2018年2月2日抽检的结果发现,每1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358贝克勒尔的铯,多于日本国家标准的100贝克勒尔。如果吃下200克,等于胸部照X光的50分之1辐射曝露量,约为1毫希。
㈢ 日本福岛海域发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海鱼,核辐射对鱼有哪些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鱼被辐射污染的,那么这些鱼的体内自然会长满肿瘤。我相信每个人都已经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爆炸的消息,在核辐射爆炸后,核泄漏对当地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洋中的许多鱼类或多或少已经都受到了核辐射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海洋生物的突变,它们原本都是正常的鱼,但是经过核辐射以后,它们的外观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他们的身体上全都长出了很奇怪的气泡,看起来跟残废那样。
一、鱼身上全部长满肿瘤根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里,有渔民在核辐射的地区捕获鲑鱼,然而,在这种大白鱼的体内发现了大量的肿瘤,恶性肿瘤遍布鱼的全身,这是非常可怕,因为这是辐射污染的结果,福岛核电站遭受海啸袭击后反应堆的融化跟爆炸,是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
㈣ 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那海里的鱼还能吃吗
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这遭到了日本渔业行业协会的极力反对,其实这就可以说明核污水排入大海对于鱼的生长以及渔民生活的影响,由此可知,起码日本海附近的鱼是肯定是不能吃了,毕竟核污水一旦倒入大海,它永远都不可能消解,所以说肯定会影响周边鱼类的生长状况,我想应该没有任何人会想吃辐射鱼吧!
所以说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核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不仅仅是日本的事情,也是周边国家的事情,这将会影响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改变了,海里的鱼当然就不能吃了,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㈤ 日本将排百万吨核污水入海,日本渔业何去何从
日本福岛发生核泄的事故已经距离现在有快十年的时间,为了能够将反应堆冷却要加入许多水,现在已经堆积了一百多万吨的“核污水”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将它们排出去的时候,于是日本官方决定将这些受核污染的污水排到大海里面。虽然污水受过处理,但仍然会有放射性的物质,因此这种行为遭到了各个方面的反对,到时日本的渔业会受到影响,渔产品形象也会受到打击,并且相邻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自从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福岛附近的海域都被迫停止,同时也颁布出了禁渔令。如果污水一旦进入大海,对于海洋生物,以及渔业必定会造成影响。大海不仅对于海洋生洋是十分重要,对于我们人类也十分的重要。如果海洋污染,那么直接影响到生态的不平衡,人类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㈥ 日本核污染后,对三文鱼有影响吗
日前,上海市水产学会和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请来海洋捕捞、渔业资源、食品加工、渔政管理等方面的15位专家教授联合研讨,从日本东侧的洋流、东黄海渔业资源分布和食品检测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分析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国内海产品及海洋环境的影响。
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东、黄海是西太平洋的边缘海,与西太平洋之间被日本本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相隔,成为半封闭海,我国东、黄海的海水鱼虾类不会受污染。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乐美龙认为:日本核污水被排入日本东部沿海,此水域主要海流是黑潮洋流。黑潮是环北太平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流,在菲律宾东海岸受阻后,沿菲律宾东侧沿岸北上,通过台湾东侧,主流再沿琉球群岛、日本东侧转向东北,沿阿留申群岛南侧,流向加拿大、美国西海岸至赤道附近转向西,成为一个大循环。而另一个次要分支,则经琉球群岛和日本本岛之间进入东海,这股海流一支流经对马岛进入日本海,另一支转向黄海,沿朝鲜半岛西海岸流向黄海北部。从洋流的角度看,福岛核电站泄漏或排出的核辐射污染水体,主要被黑潮带动向西北和东北太平洋一侧扩散。
况且日本没有大型江河,其沿岸流也较弱。而西北太平洋的黑潮,又会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亲潮形成水团、涡流等。因此,被核辐射污染水体是不可能流入东、黄海,更不可能影响到在我国一侧的东黄海海域和其渔业资源。
严密检测进口海产品 食用鱼虾应明辨来源
专家指出,栖息在东黄海的渔业资源的洄游范围,基本上只限于东黄海之内如东、黄海典型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中国对虾、梭子蟹等,不会游向日本东侧的太平洋海域。同样,处于日本东侧的太平洋海域的鱼、虾、蟹,也不可能游入东黄海。因此,处于我国海域内的海产品,不用担心其受到核污染。况且目前国内的大黄鱼、虾、蟹类是以养殖为主,更可放心食用。
每年5月至11月,我国有200多艘远洋鱿钓渔船在日本东侧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作业。其中,8月份前,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西经水域,离福岛相去甚远,8月份后则主要在东经150°至165°之间,考虑到此时海水已较长时间稀释污染水体,初步判断对该海域的鱿鱼影响不大。
此外,8月至10月期间,还有6艘渔船在西北太平洋公海兼捕秋刀鱼建议这批远洋渔船及时关注上述海域的水质状况,返港时加强渔获物的检测。
同时,我国每年从日本进口部分海产品,包括有秋刀鱼、金枪鱼和少量三文鱼等。有资料显示,上海每月从日本进口2吨三文鱼供应200多家日式料理店,对此要加大监测力度。对来自日本的养殖海产品,要严格控制,每批必检。9月份后,应严密检测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秋刀鱼,因为秋刀鱼渔期开始于8月。而现在市面上的秋刀鱼,可放心食用。
㈦ 日本受污染问题鱼进入中国市场是真的吗
假的。纯属谣言。当年311香港就有相关的检查,结果只有国内的蔬菜辐射超标了。日本对食品监管很严,进出口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