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攻打美国后果严重
1.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
1、为了保证日本的海上贸易线的安全。
2、当时的日本已经有很多的优秀政治家及军事家已经意识到,东方的精神文明必然会与西方的物质文明有一次决定世界文明的会战,而参战的双方是东方精神文明的代表日本与西方精神文明的代表美国和英国。
3、当时的美国由于控制着菲律宾等地区,制约着日本海上贸易线。
4、由于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加上中国行动没有按照之前的规划进行,资源制约着日本的军事行动,而本国橡胶进口产地就是美国控制的南亚地区,为了不受制于人,草率的发动了军事行动,过早地把美国拉入二战中,导致二战开始了转折。
5、山本深知美国的实力,所以反对对美国开战,但日本军部执意执行,最后山本出了一个计划偷袭珍珠港。但是山本自己也清楚,他只能为日本赢得6个月的时间,而事后的一切都证明了山本预言的正确。
简单来说:日本二战战略思维叫“总体战”,这点很重要。这是贯穿整个昭和军事力量决策的核心思想。日本人不是傻子,至始至终都绝不希望和恐怖工业实力的美国人开战!所以不要光光美化山本五十六了,不止是山本大将,是所有日本军人都不想和美国打仗,特别是长期战争!
“总体战”是驻德学习的几个武官归国后在国内推行的观点,其中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冈村宁次,永田铁山等,还有几个重要的军人组织“木曜会”“二叶会”以及合并成的“一夕会”都贯彻了这个思想。
2.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偷袭珍珠港
因为当时日本想占领东南亚、印度,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其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美国、英国,荷兰和法国(因为这四个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正是日本想要的)。其中英国的实力已大为削弱,荷兰和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所以日本首当其冲的敌人是美国,日本想让美国的军事实力在短时间之内受到重创,所以选择了偷袭珍珠港。
3. 二战时期日军为什么要攻击美国
按照日本原本的战略机会是要先征服中国,再称霸世界,然而结果是虽然日本占领了半个中国,但中国的顽强抗争却让日本远远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再加上沦陷区中共领导势力的持续袭击,日本实质已经陷入战争泥沼,只能不断对中国战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但担忧日本实力过强的美国切断了对日本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出口(从日本侵华到珍珠港前期很长时间美国都在对日本出口战略物资且没有丝毫限制),而本国资源匮乏的日本转而把目光投向东南亚,但东南亚一带是英美的地盘,所以日本希望借助一场偷袭重创美军,紧接着占领东南亚,压榨东南亚的资源把战争打下去。
事实上日本确实重创了美军,且在美日战争前期一直占上风,只不过日本大大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
4. 二战中日本为何攻打美国
因为当年没开战前,美国就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军事扩张,对日本实施了石油禁运政策;日本发动战争,对石油的依赖极大,美国对日本的这项制裁政策,在日本人看来,就等于对日宣战;
此时,日本已将美国视为战争对手,是日本控制太平洋区域的最大威胁,当年美国人口仅仅只有5000万,而且是个商业国家,不仅日本,连德国也认为:建立在美元上的国家,绝对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因为他们首先看起来就不团结,整天只知道讨价还价;
只有少数日本人知道美国的再生产能力有多强大,大多数日本人,当年都持赞同意见;
太平洋战争日本是有胜算的,日本之所以失败,只在于低估了美国军事机器的再生产能力;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就为日本赢得了半年以上的对太平洋区域的控制权;美国也是在半年后才逐渐恢复海军实力的,这半年中,美国每战必败,充分显示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所取得的成果;
5. 二战日本为什么打美国
因为美国阻碍了日本的扩张。
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日本是个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后起的。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就一定需求殖民地,而殖民地是“资源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共同体,所以日本是一定要扩张的。而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又必须面对世界已经基本被英法等先起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的情况,日本想要发展就必须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
第二,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美国虽然也是后起国家,但本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可以在国内发展阶段就积累较强的国力;而日本资源匮乏,就不得不在实力还不强的时候就对外扩张。
所以,日本要想发展,就必须对外扩张;而一旦扩张,就必须与以美国为首的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拥有既得利益的西方国家同盟对抗。
另外,美国当时为了抑制日本的扩张,采取措施限制了对日本的三大战略资源的出口,这进一步迫使日本不得不尽快发动对美的作战,夺取其东南亚的势力范围,控制其掌握的资源,才能维持战争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