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赢了哪些战争
⑴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打了哪些出名的战役
淞沪会战——国民政府的守都之战
台儿庄战役——国民政府的大劫之战
鄂湘桂会战——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大退却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的首战
百团大战——声势浩大的铁路破袭战
娘子关之战——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下
.....
想到的只有这些了,抗日战争国民党承担正面战场,但是,胜绩不多,而且,我们了解的机会也不多。共产党八路军的胜利都是积小胜为大胜。除了百团大战之外,几乎没有过歼敌万人之上的战役。这部同于解放战争。
⑵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还打了哪些胜利的战争
由于大大小小的战役非常多,我这里只说重点的,如有不足还望各位补充。
1941年12月7日,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经过充足的准备,在事先并未告知美国的前提下(甚至在开战前几小时日本谈判团还在和美国谈判),出动几乎所有海军装备长途奔袭轰炸珍珠港。由于美军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美军阵亡2000多人, 日本仅仅伤1000多人,这场战争彻彻底底的震怒了美国人,也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次月,美国一改隔岸观火的态势,主动加入盟国同法西斯作战,任命尼米兹将军为美国太平洋海军总司令,战役之一:经过密集的情报分析(也可能是出于日本人的自大),美国切实掌握了日本的下一个轰炸目标——中途岛。这次美国经过缜密的分析和准备。以大大少于日本海军力量的前提下。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狠狠地还击日本海军,(具体过程你上网络-中途岛海战),这次战役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和最具决定性的一次。日本海军4艘航母沉没,美国仅仅损失一艘重型巡洋舰。着名的美军企业号航母弹痕累累,硬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母港。毫不夸张的说,这次海战基本上打垮了日本海军的全部家底,以后的日本海军仅仅是苟延残喘,诚然,太平洋战场上还有许多比较着名的海战,比如,硫磺岛战役,爪洼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塞班岛海战等等,这些都是美军顺势而为而已,真正祈祷决定性的非中途岛海战莫属。
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日本两场战争都胜利的原因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失败以后,应该是一直侵略的思想没有断!大清朝认为如果再战只会有西方列强,战前在战略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甲午战争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购买和升级北洋水师武器设备,加上清政府指挥失误。
沙皇政府历来把远东看作次要战场,俄军总参谋部迟迟没有制订统一的对日作战计划。还有可以作为支撑后勤保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及时建成。绕了半个地球和欧洲海军舰队在马海峡遭到日本海军的伏击,日本联合舰队使用丁字战法歼灭俄舰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巨额赔款也支撑日本战争机器的开展。
⑷ 中日十大战役是什么
第一战役: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
第二战役: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着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
第三战役: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
第四战役: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中方主帅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亲自到广播电台发表了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同时,蒋介石在保卫武汉各部官长会议上,一再要求各高级将领务“抱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并制定了“此次保卫武汉,当取韧性,无论攻取进退,皆可立于主动之地位,而决不能陷于被动形势” 的战略决策……详见蒋介石日记)
第五战役: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 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
第六战役: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
第七战役: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同年春月,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国驻印军指挥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黄伯韬、邱清泉率新一军、新六军反攻缅北,越崇山峻岭,进击新平洋,与日军战于太白家。三月五日,克孟关,后又克孟拱,密支那,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同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五个军强渡怒江,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叠克日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国滇西军与驻印军会师芒友,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旋协同盟军收复了缅北。)
第八战役:桂南会战(白崇禧指挥以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为首的四个集团军与南下日军主力激战,取得昆仑关大捷,摧毁日军号称“钢军”的精锐师团,歼灭日军官兵达上万人之多)
第九战役:湘西会战(抗日铁军74军在此战役中与其他中国部队合围痛击西犯日军主力,把几万日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取得一次战役歼灭日军达2万余人之多的雪峰山大捷)
第十战役:百团大战(八路军彭德怀部发动的共产党部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又称“正太线破袭战”,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几乎占了八路军总兵力的80 %,共发动了上百次大小战斗和袭击,共歼灭、俘虏日伪军3万余人,彭德怀因此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成为共产党部队中名副其实的抗战第一名将)
⑸ 日本历史上都和哪些国家发生过战争
中国、俄国、美国、缅甸、朝鲜等。
1、抗日战争(日本跟中国)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2、日俄战争(日本跟俄国)
日俄战争(英语:Russo-Japanese War;日语:日露戦争;俄语: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
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暴露了帝国的弊端,导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日本经过战争跨入列强的行列。
这次战争地区跨度极大,横跨整个西伯利亚。许多高科技发明被应用于战争。
3、万历朝鲜战争(日本跟朝鲜)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
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14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战争。
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明朝集结辽东军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宋应昌、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
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4、太平洋战争(日本和英美)
太平洋战争(英语:Pacific War,日语:太平洋戦争、大东亜戦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
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太平洋战争对亚洲影响至深,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来所有征服的土地,并受美军的军事管制,日后成了美国冷战的亚洲根据地。太平洋战争也造成了亚洲非殖民化与共产主义的传播,促使许多各地因而兴起独立运动或爆发战争。
5、缅甸抗日战争(日本和缅甸、英国、中国)
缅甸抗日战争是指在1940年代由于日本入侵缅甸而导致的缅甸人民抵抗日本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抗日战争一直坚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
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这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但在这之前缅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占。远征军第200师与日军在缅甸同古展开交火。然而日军在饭田祥二郎指导下率优势兵力兵包围了同古,迫使中国远征军突围。
不过,中国远征军在孙立人等将军的指挥领导下,在缅甸曾多次击败日军的进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
不久,中英两国军队预定在曼德勒筹划会战,但日军在同时夺取了英军控制的仁安羌,并领兵迂回至中国军队背后。英军开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国远征军右翼暴露,结果联合作战失利,远征军被迫后退。
在日军的不断打击下,英军一路溃败,最后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国军队与后方联系的要点腊戍被日军占领。远征军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两路分兵撤回中国境内。
最终缅甸失陷,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突围时牺牲。
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缅甸被日军占领后,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俄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太平洋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万历朝鲜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抗日战争
⑹ 日本靠什么赢得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梁启超说:“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日本自然资源实在匮乏,所以就最大限度开发人的资源。明治维新时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它首先抓的是对人的教育。这里说的教育指的是“欧化”后的新式教育,它完全不同于日本“唐化”后的旧式教育。甲午战争10年后,日本又打赢了日俄战争。日本天皇说,赢了这场战争,他最应当感谢的是日本的小学教师,因为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受过小学教育,而沙俄士兵则大多数是文盲。教育的革命带来了思想的革命。军队是更需要思想的。
日本是个岛国,它始终认为自己的出路在大陆。为了踏上列岛西边这片大陆,它已经准备了上千年。也就是说,它的对华战略已经实施了上千年。历史上的日本有两个特点:一、一旦权力集中,就要征韩;二、每一次自然灾难之后,就会出现要求对外动武的声音。
⑺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赢了哪些海战
也就在开始阶段赢得了两次海战,一次是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另一次是在新加坡附近击沉两艘英国的重型巡洋舰。
⑻ 二战时德国日本中国这三个国家都有哪些战役是打赢的
当时德国一个国家打十几个国家,日被作为法西斯后援切断后路,避免前苏联和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进攻,要说打赢并且比较出名的战役很少
先说德国德国从1939年~1945年,6年时间,先后与波兰,英国,法国,苏联,美国宣战。
1、1939年,对波兰的闪电战,比较有名的战役有:波兰战役,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到1939年10月6日,随即波兰政府覆亡,形成着名的东方战线。
2、而后1940年德国闪击了丹麦,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挪威,逐一攻占后,1940年5月10日进攻法国,1940年5月26日,着名的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
3、1940年7月~10月,德国准备入侵英国,(海狮计划)但是被英国抵抗了回来进攻英国失败。
4、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
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1945年所有苏德战役
莫斯科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基辅战役,明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哈尔科夫会战,乌克兰战役,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高加索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
5、德国与盟军的战役
诺曼底登陆,克里特岛空降战役,阿曼战役
然后是中日大战
松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2.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3.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4.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 --5月24日
5.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
6.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 --10月
7.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
8.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10月
9. 桂南会战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10.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11.豫南会战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12.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13.晋南(中条山)会战 1941年5月
14.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0月1日
15.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6.浙赣会战 1942年4月--7月28日
17.鄂西会战 1943年5月--6月
18.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2日--12月
19.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20.长(沙)衡(阳)会战 1944年5月--8月
21.桂(林)柳(州)会战 1944年8月--12月10日
22.湘西会战 1945年4月--6月
在此期间日本还和很多国家交战如,在太平洋---美国`澳大利亚等等
在东南亚---美国`荷兰`英国`法国`中国(远征军)等等
在中国--中国`美国(空军)`苏联
不包括朝鲜,因为当时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当时很多朝鲜人也应征在日军中与反法西斯盟国作战,而东南亚国家又是西方的殖民地它们还不是作为国家参战,好像还有美洲及太平洋的一些美国的盟国也参加了美国的对日作战行动.
⑼ 日本在袭击太平洋舰队和菲律宾美军基地的两次战役中都胜利后又发起了哪些战争
美国的大意失荆州,使珍珠港受到毁性灭的打击,气极败坏的美国政府立即对日宣战。听到天皇和东条煽动性极强的演说,正在南行迎接南云舰队的山本五十六这样写道:“今我已下定决心,一旦奉大诏而堂堂出击,则置生死于度外,闯过难关。然而此战为未曾有之大战,种种曲折亦必有之。倘存借名誉而保自身之私心,则绝不能完成此大任。因之以诗曰:浩荡皇恩记心间,弃誉舍命何所惜。”这些思想充分暴露了山本五十六作为一个十足战争贩子的罪恶灵魂。
山本终于有机会验证自己“航空优先”的观点了。不仅在袭击太平洋舰队和菲律宾美军基地中,日本飞机显示了巨大威力,就是在两天后马来亚海战中,山本也再一次证明了巨舰大炮时代的结束。
12月10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军舰在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中沉没,包括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上将在内的800多名英国官兵遇难。两天以后,裕仁天皇赐语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航空部队歼灭敌方英国远东舰队主力于南中国海,宣扬威武于中外,朕特嘉奖。”同一天,即12月10日凌晨,一支由3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4艘其它运输船只组成的日本舰队在袭击威克岛的战斗中失败。
12月16日山本派遣第2航空母舰战队和第8巡洋战队助战;数十架日机对威克岛进行了轮番轰炸,岛上美机全部炸毁,日军成功地占领威克岛。
为了扼制德日扩张势头,1942年初,盟军在东南亚建立统一作战司令部,海军司令由荷兰少将杜尔曼担任。这支由4国海军组成的作战部队,由于空中打击力量很差,而且各自独立作战,投入战斗不到3个月,就被拥有数百架飞机的南云舰队击溃。
1942年3月9日,日本海军控制了爪哇并结束了荷兰对东印度群岛3个世纪的统治。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日本海军席卷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在亚太地区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在国内外法西斯分子的一片颂扬声中,山本五十六从“长门”号旗舰迁至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上,这艘曾遭山本极力反对建造的豪华战舰成了新的海军指挥中心。
⑽ 英日结盟后,日本在战争方面赢得了哪些成就
英日同盟加强了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与俄国争夺的力一量、日俄两国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生气蓬勃的日本击败了沙俄。日本独霸朝鲜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1905年11月,日本强迫朝鲜签署《韩国保护条约》,在朝鲜设置统监府,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