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么当首相
⑴ 日本首相是如何产生的
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当参众两院全体会议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出现不同结果时,由参众两院议员组成的两院协商议会进行协商。如果两院协议会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将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作为国会的表决结果。
《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由日本国会提名,内阁总理大臣由日本天皇任命。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6条第2项,军人不能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根据《日本国宪法》以及其他法令,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如下:
组织内阁,任命并任意罢免国务大臣(宪法第68条)
允许对在任国务大臣起诉(宪法第75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提出议案(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报告一般国内事务与外交关系(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指挥监督各个行政部门(宪法第72条)
与专职国务大臣共同签署法律及政令(宪法第74条)
主持内阁会议(内阁法第4条第2项)
指定内阁总理大臣及专职国务大臣的代理人(内阁法第9条、第10条)
掌有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监督权(自卫队法第7条)首任首相中国遇刺
日本首相在日本的正式称呼是内阁总理大臣,设立于1885年。日本首任首相是明治维新元老伊藤博文,他曾4次出任首相,累计任期达8年。
伊藤博文青年时即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与高杉晋作等积极从事倒幕运动。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外国事务局判事,以后历任大藏少辅、民政部少辅、工部大辅、工部卿、内务卿等职。1882—1883年赴普鲁士研究宪法,归国后致力于制定日本宪法,并制定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设立枢密院等。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1888年起三任枢密院议长,1889年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他是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第一个枢密院议长,第一个贵族院院长。
他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898年9月曾来中国,维新派欲请其赞助新政,戊戌政变猝发离去。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伊藤博文以元老身份,指导战争。1906年任特派大使,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韩国统监,积极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自1884年至1907年由伯爵、侯爵递升为公爵。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菅直人:我生长在一个普通日本工薪家庭,没有特殊社会关系,如果像我这样背景普通的人能担负起(首相)这一重大职责,对日本政治来说将是一件相当积极的事。 执政1 4月 菅直走人 “草根大臣”问鼎政坛一年后黯然辞职
菅直人时代已画上句点。
日本首相、执政的民主党代表(党首)菅直人26日在民主党高层干部会和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大会上正式宣布辞去该党代表职务。他说,国会已通过“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他按照此前承诺辞去代表职务,并将在新代表选举产生后辞去首相职务。
与鸠山去年6月含泪辞职不同,菅直人穿着衬衫西服,没有系领带,袖口敞开,神色轻松,不时露出笑容。
菅直人说他尽到做首相的责任,“非常感谢大家在动荡的时期支持我”。他同时为自己主张提高消费税导致参院选举失败和地震发生后应对策略多有不当而道歉。
之前在本月10日,菅直人在众议院财务金融委员会会议上说,如果“公债发行特例法案”、第二次补充预算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得到国会通过,那么民主党将迅速举行代表选举,他将在新代表选出后辞去首相职务。
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26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第二次补充预算已于7月25日获得通过。
今年10月将满65岁的菅直人,出生于山口县,1970年在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出身工薪家庭的菅直人,以投身社会运动起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先后三次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众议院选举落选,但因为他的政治才能,获准荐加入社会民主联合,1980年当选众议院议员。
才华出众的菅直人,在1996年担任前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内阁的厚生大臣,但他却揭露了数千名血友病患者,被输入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坦承政府会对此事负责及向受害者下跪道歉,菅直人为官的作风因此广受民众赞许、有“草根大臣”和“官僚杀手”的称誉,人气暴涨,更被民众期待他成为21世纪日本新一代领导人。
同年9月,菅直人与鸠山由纪夫等人合组民主党,并多次担任党首。形象清廉的菅直人,拒绝收企业的政治献金、不举行献金酒会,将议员的全部收入用在政治活动,2004年被误指没缴纳养老金而辞去党首,直至事件澄清后才重返政坛。
2009年菅直人出任副首相不足一年,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因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事件请辞,菅直人宣布角逐民主党党代表,并在参众两院击败对手谷垣祯一,当选日本首相,2010年再在民主党党代表选举中,高票击败前干事长小泽一郎继续连任。
菅直人也成为日本近年来少有的,任期内没能正式访问美国和中国的日本首相。因地震躲过一劫又因地震备受指责
菅直人曾在“竞选宣言”中表示,如果当选民主党党首并出任首相,他将大力推动实现国民期待的经济、社会和财政改革,努力开创一个没有政治献金丑闻的政治环境,为实现日本“新生”继续努力。
宣言仅仅是宣言。继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因收受一韩国籍女性5万日元(约合4000人民币)引咎辞职后,3月11日上午,日本媒体“爆料”,菅直人也收受了一韩国籍男性104万日元政治捐款。菅直人随即承认情况属实,但辩称“他的名字是日本名字,因此我以为他是日本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冯玮告诉记者,日本《政治资金规正法》禁止政治家接受外国人政治捐款。
3月11日中午,前来中国访问的原自民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两届厚生大臣舛添要一告诉冯玮,尽管出身“草根”的菅直人和出身官宦世家的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不同,非常珍惜首相职位,但他恐怕撑不过今年8月。
随后,日本东北地区沿海就发生了强震,日本政坛暂时迎来了朝野休战期。“强震,使日本遭受巨大灾难,却使菅直人政权得以延续。”冯玮说。
但由于菅直人在处理灾后重建问题,特别是核泄漏问题上的无能,遭致朝野普遍不满。为此,日本在野三党向国会提交了对菅直人内阁不信任案。6月2日下午,众议院表决在野党提出的内阁不信任案,80多名民主党议员打算“造反”。所幸鸠山在表决前与菅直人达成“告一段落”后辞职等共识,促使多数原打算投赞成票的民主党众议员改变想法,不信任案最终遭到否决。
然而,菅直人6月2日晚对自己在民主党议员大会上讲话的解释令鸠山等人感觉受骗:菅直人说,他在会上说将在“灾后重建和核电站泄漏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把职责交给年轻一代”,其中,泄漏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是指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明年1月进入稳定“冷停堆”状态。这引发政坛哗然,党内对立再度升级。鉴于在野党在本届国会会期内无法第二度提出内阁不信任案,菅直人对要求自己下台的势力展开正面抵抗,拒绝民主、自民和公明三党干事长几乎同意的方案,坚持把会期延长70天至8月底。
6月27日,菅直人把自民党参议员滨田和幸“收编”为复兴担当政务官;7月13日,菅直人在新闻发布上提出“去核电”目标。日本共同社报道,对这种一边说要辞职、一边宣传重要新政策的做法,在野党普遍认为菅直人无意辞职。
另一方面,“去核电”言论招致日本经济界批评,迫使菅直人改口称“去核电”不是政府见解,而是他个人看法。这种摇摆不定令朝野更感沮丧。在野党认定“朝野合作最大障碍是菅直人”,迫使民主党高层暗示菅直人将在8月底前辞职。
最终,菅直人8月10日宣布,将在“三个条件”即国会通过2011财政年度第二份补充预算案、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后辞职。
⑵ 请问日本首相是怎么选出来的
日本首相的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有时简称总理,雅称宰相。
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是伊藤博文,最初的时候是由推翻德川幕府的明治维新有功的人担任首相。
《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没有关于首相的规定,根据其中关于内阁组成之规定,具有政治实力的人组成的枢密院推荐首相,由天皇任命首相。
《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由日本国会提名,内阁总理大臣由日本天皇任命。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6条第2项,军人不能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编辑本段]【职责权限】
根据《日本国宪法》,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如下:
组织内阁,任命并任意罢免国务大臣(宪法第68条)
允许对在任国务大臣起诉(宪法第75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提出议案(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报告一般国内事务与外交关系(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指挥监督各个行政部门(宪法第72条)
与专职国务大臣共同签署法律及政令(宪法第74条)
主持内阁会议(内阁法第4条第2项)
指定内阁总理大臣及专职国务大臣的代理人(内阁法第9条、第10条)
⑶ 怎样才能当上日本首相请严肃
日本采用议会立宪制政体,在国会众议院拥有过半数席位的党派可获单独组阁权利,该党派领导人即为内阁总理大臣。现日本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那么民主党代表(党首)即为首相。
首相的基本条件:
1.必须年满20周岁(日本20 周岁为法定成年年龄),并且拥有日本国国籍的日本国公民。(详见《日本国公务员法》)
2.必须是国会众议院议员,因为只有众院多数党才拥有组阁权(前文已提到)。
3.必须是文职人员(《日本国宪法》第五章“内阁”第六十六条 【内阁的组成】第二款规定“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
4.要有一定经济实力,日本国会议员竞选有“八当六落”的说法,就是拥有6000万美元很可能落选,有8000万美元才有希望,(注意只是有希望)竞选中要开办事务所、聘请顾问、进行集会演讲、拜票、做宣传广告、办理相关手续等都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大概要募集到100亿日元左右的资金。
5.需要有20名国会议员联名举荐。
以上只是竞选国会议员所需要的条件。竞选党首很难,在美国总统竞选其实就是看谁有钱。但在日本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日本首相的竞选并不向美国总统竞选需要这么多钱。日本是政治高层频繁更迭的国家,日本首相并不是由选民直选,而是在党内产生,而党内又是由最大派阀产生。这就形成了日本政界的“55体制”。派阀斗争严重,日本首相并不是国民最喜欢的人和最有才能最有领导能力的人出任,原来执政50余年自民党内一般由实力最大的派阀推举出党总裁,这个总裁一般也都是党内各派阀都能够接受的人选。不需要党派间的竞争,而是自民党内派阀间实力斗争的产物-即“55体制”(自民党自55年起执政)。自民党现今最大派阀为森喜派,福田、安倍、小泉、森喜朗等多位首相均出自该派阀(三木武夫首相、铃木善幸首相因自身派阀实力较小而辞职,麻生三度竞选首相失利也是因此)。现在菅直人就是出身小派阀,所欲处处受制于最大派阀大佬小泽一郎限制。
还需要在政界、财界、商界有很广、很深的人脉关系。我在上文中一提到,竞选需要很多的资金,一般这些钱都是由支持你的各大财团们出。
还要有很高的人气,日本国民较为注重个人魅力,喜欢有特点的领导人(如小泉虽政绩不佳特别是外交,但人气颇高)
还要有很好的身体和精力。日本首相的工作压力很大很繁忙,小泉曾说:“任首相五年间我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安倍首相曾累出胃病,小渊汇三首相因健康问题辞职2个月后病逝,大平正方首相更是因忙于选举而突发心脏病死在任上)
还有一条就是日本的官僚体制很严重,首相一般都有很深的背景,冷战后的14为位首相中,只有海部俊树是小商人出身,村山富士是渔民出身,菅直人是工人出身,其它11位都是祖辈、父辈是高官。比如最近的四位安倍、福田、麻生、鸠山都是出自名门望族,特别是麻生和鸠山,而且麻生和安倍还是远亲。
总之竞选日本国会议员就已经很难了,竞选首相更是难上加难。
⑷ 日本首相是如何选举的
日本采用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国会众议院拥有过半数席位的党派可获单独组阁权利,该党派领导人即为内阁总理大臣。现日本自民党在国会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那么自民党总裁即为首相。
基本程序有以下几点:
1.现任首相提出辞职。
2.召开自民党总务会议,决定选举日期。参选人要向总务会议提出申请。(参选人此时必须是众议院议员,而且必须有20名以上国会议员举荐)
3.开始竞选活动,拉票、拜票、街头演讲等)
4.进行党内初选,即自民党内拥有国会议员资格的议员开始投票。(这轮投票基本决定总裁人选。)
5.到达总务会议决定选举日期,开始全国党员投票。(普通党员1000票等于国会议员1票)得票过半数者当选自由民主党总裁。
6.国会召开临时会议,选举新一任内阁总理大臣。众议院首先投票,由于自民党在众议院拥有绝对多事,所以国会投票只是走形式。后参议院投票。当两院意见相背时召开两院协议会。如两院协议会不能达成共识,则以众议院决议为准。(见《日本国宪法》第4章“国会”关于“众议院优先权”一条)
7.由议长(参众两院议长皆可)上奏天皇。
8.前任内阁向天皇提出总辞职。
9.新首相入住首相府“永田町”召集选定内阁成员谈话。
10.天皇在千代田皇居正殿“松间”主持新一届内阁总理大臣“任命仪式”与新一届内阁大臣“认证式”天皇要向新一届内阁成员颁发任命状。
11.新一届内阁成员在皇居南门合影。
12.新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在首相府1楼的小会议室主持“初阁议”。
以上程序完成后新一届内阁才可走马上任。
建议阁下参考以下资料:
《日本首相列传》《日本政治与外交》《日本国会与政治》《日本外交三十年》《出使东瀛》《首脑外交-中日关系》等
《日本国宪法》全文:http://ke..com/view/447279.htm
有关网站:
日本内阁府官方网www.cao.go.jp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网www.cn.emb-japan.go.jp
日本政府官网http://nettv.gov-online.go.jp/(有视频)
日本首相官邸(永田町)官网www.kantei.go.jp
⑸ 日本首相选举制度
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即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日语:日本内阁総理大臣[1],英语: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简称日本总理大臣、日本总理,是日本内阁的最高首长,也是日本国政府首脑,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2]
其产生方式是在国会议员之中择一提名,再经国会议决指名,在形式上由日本天皇任命。
2020年9月16日下午,日本自民党总裁菅义伟在当天的临时国会上经过众议院的首相指名选举,正式成为日本第99任首相,日本新内阁也将于当天成立[3]。
中文名
日本首相
外文名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4]
全称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
建制日期
1885年(明治18年)12月22日
官邸
日本首相官邸
快速
导航
首任首相现任首相历任首相任期排行
职务概述
职务沿革
日本帝国内阁总理大臣(1885年—1947年)
日本首相在自卫队中的旗帜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1947年—今)
日本首相的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简称日本总理或首相。
二战前,《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没有关于首相的规定,根据其中关于内阁组成之规定,由具有政治实力的人组成的枢密院推荐首相,由天皇任命首相。
二战后,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当参众两院全体会议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出现不同结果时,由参众两院议员组成的两院协商议会进行协商。如果两院协议会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将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作为国会的表决结果。
《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由日本国会提名,内阁总理大臣由日本天皇任命。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6条第2项,军人不能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权利义务
根据《日本国宪法》以及其他法令,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如下:
组织内阁,任命并任意罢免国务大臣(宪法第68条)
允许对在任国务大臣起诉(宪法第75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提出议案(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向国会报告一般国内事务与外交关系(宪法第72条)
代表内阁指挥监督各个行政部门(宪法第72条)
与专职国务大臣共同签署法律及政令(宪法第74条)
主持内阁会议(内阁法第4条第2项)
指定内阁总理大臣及专职国务大臣的代理人(内阁法第9条、第10条)
掌有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监督权(自卫队法第7条)
选举制度
指名选举
根据日本宪法,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因此,日本首相与采用议员内阁制国家一样,首相由国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而非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日本主要政治人物世袭表
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当众参两院全体会议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出现不同结果时,由众参两院议员组成的两院协议会进行协商。如两院协议会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将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作为国会的表决结果。
关键数字
根据现行《日本国宪法》,由众、参两院组成的国会是日本最高权力机构与立法机构,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根据2000年2月日本国会通过的《改正公职选举法》,众议院定员为480名,任期4年。从1993年起,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由中央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选区并列制。
比例代表选举,是指把日本全国划分成11个比例大选区,并根据各政党的得票数来分配议席,各政党再根据候选人名单的先后顺序,将议席安排给本党成员。各比例大选区根据人口数量分别拥有6至29个选举席位。选民通过填写“政党名”进行投票。
小选举区选举,是指从根据各都道府县的人口数量来划分的300个选区中来选举议员。选民将在选票上直接填写参选的“候选人姓名”进行投票。每个选区只有得票最多的一位能够当选,但必须获得总票数的六分之一以上。
⑹ 日本首相选举是怎么选举的
日本首相由国会议员兼任(通常为众议院) 并非全民直选 日本首相无任期限制 然若其失去国会议员资格时即自动解职 因内阁有权解散众议院 野田预计在11月初解散众议院 当众议院选举完后才会由联席会议选出首相 再由天皇任命
⑺ 日本的首相是如何选出来的
日本实行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日本首相的产生机制是通过全国普选的,选出众议院议员。众议院议员最多的党派的党魁出任为首相。如果选中党派的人数不够全体众议院议员的半数,则由几个党派组成联合,推举出首相。
在安倍晋三因病宣布辞职以后,对于日本的下一任首相的人选问题就一直备受关注,也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⑻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胸部中枪,他当初是如何被选中为首相的
2022年7月8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奈良公路街头进行演讲的时候突发变故,有一名奈良本地男子用一把经过伪装的手枪对其进行袭击。安倍晋三身中两处枪击——胸部和颈部,目前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行兇男子已经被警方控制、枪支已被缴获。
安倍晋三出生于政治世家,他的第一次顺利当选,跟自己父亲和外祖父是有一定渊源的,同样作为政界人士,他的学历并不高,成绩也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