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为什么不用铺路

日本为什么不用铺路

发布时间: 2023-02-18 12:33:38

㈠ 同样用沥青铺路,为什么中国全是“补丁”,日本却年年平整如新

大家都知道,要是一个地方想要富足发育起来的话,一条可以通向外界的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各个地方的发展,我们国家才会花费大力气去修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国家才有了这个世界上体系最为庞大的铁路。但是要是说到道路的话,在技术上我们国家可能就不是最强。

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能够发展到现在,期间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遗漏一些东西,所以马路的问题也是可以体谅的。相信未来我们国家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㈡ 同样用“沥青”铺路,为啥中国的经常翻修,日本的却崭新如初

因为我们两个国家修公路的方式不同,国情也不同。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可以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我国也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不断地去修路,争取各个城市互通。据了解,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铁路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公路总里程4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像美国公路总里程为10.302万公里,加拿大公路里程为1.7万公里,从这可以看出,我国的公路总里程超过了所有的发达国家。

其实还有一方面,就是我国之所以要年年对公路进行修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车辆逐年的在增加,并且我国人口众多,来来回回的车辆要比日本这个国家多得多,所以对公路的磨损程度较大。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国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并不能很好地与其它建设相融合,然后就导致基础设备与公路建设脱节。经常看大的就是,刚刚修好的公路,再装其它设备时要将一块公路挖开,然后就呈现出修补的状态,

㈢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何我国频繁返修,日本却年年如新

“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京路》白居易

我国的道路建设,无论是哪一时期都比较受国家重视。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提高了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的条件之后,道路优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大家也会遇到一种问题:中日两国都用沥青铺路,为何我国频繁返修,日本的沥青路却年年如新呢?

然而日本人的精神领域当中还有一个内容,那就是匠心独运。意思就是说日本人在修建城市建设的时候,不仅会想办法把工程质量保证了,而且也会做出一些符合工匠精神的成绩来。所以人们在日本旅游的时候,会发现日本的沥青路不仅年年像新的一般。而且有些地段的道路还非常美丽,富有艺术气息。这和日本的国情以及文化思想分不开。

但是反观中国,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人口又十分密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衍生出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中国需要完成的城市建设工程量庞大,时间又必须缩小,这样可以提高工程队的完工效率。但是时间少、工程量大了之后工,程质量自然也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只能分步骤进行。第1步是先把基础设施做好,然后在基础设施上慢慢优化城市建设,也就出现了国内修路的情况比较多,但是缝缝补补的概率也比较高。

第二个原因,是两个国家对公路的保护程度不一样。中国国内的城市修建是分步骤进行,在基础建设之后,会有后续的一系列优化补救措施。比如说一个地区先把路修好了之后,又突然想要加一些天然气管道或者地下设施,这时候自然会对原本已经铺好的道路进行损坏。然后在工程修建完毕之后再将损害的道路部分进行修补,所以一定程度上中国的道路损坏也有后期新项目修建的问题存在。

然而在日本国内,道路的保护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说一定路段下,政府规定了车辆的承载问题,有明文规定受限制,那么超载的车辆是不会在沥青路上行驶的。这样的一些细节做法,自然也对路面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贡献意义。

所以结合这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我国现在已经基本注重效率与质量并行的问题了。所以现在人们在社会当中会发现过去道路缝缝补补的问题也越来越少,这也正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大进步。对此,我国国民也应该对城市化建设投入更多的信心,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更美丽的城市化建设成绩会优化国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京路》

㈣ 同样都是沥青铺路,为何中国的马路年年补,日本的马路年年新

漫漫人生之路,我们总要经历不同的过程与选择。曾经的我们拼尽了全力,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人生的财富终究被我们攥在手里。做出决定之时,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对错,便只顾一往无前。时间,就是我们最好的答案。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而不论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修建公路都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用同样的材料铺路,为什么中国的马路需要一年修补一次,而日本的公路却一年比一年新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速推行的公路修建必然有着些许的瑕和漏洞,因此中国与时间赛跑而修建而成的公路总会出现破损。为了保障中国公路的平坦性,我国会在固定的长时间对这些破损进行修补。

追本溯源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处在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之中。因为道路是所有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公路修建完成之后,其他的工作才纷纷开始启动。中国已经将道路修好,却需要在地下埋上管道,因此只能在道路上挖开一个洞。如果公路的建设对下水道等城市的排水措施造成一定的干扰,我们也只能依靠破坏道路来抢修。

在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与日本都采用的是沥青这一种材料。中国与日本两国的道路却呈现着不一样的风景,中国的道路看起来斑斑驳驳,深浅不一,就像破旧衣服上的补丁,然而日本的道路却十分和谐,甚至一年比一年新。

其实中国道路上的补丁都是后期工程操作留下的痕迹,中国的工人为了在地下埋设备不得不破坏道路。在工程完成之后,他们又在被破坏的地方重新填补新的沥青,如此便造成了中国的公路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公路一年补一次,而日本的公路却一年比一年新,因此他们便开始对日本盲目崇拜,对日本的所有东西都竞相追捧。然而这些疯狂追求日本技术、文化的人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中国的公路之所以一年补一次,是因为中国各方面的发展的需要,而日本为什么公路一年比一年新,那是因为他们对公路的使用次数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立场差异

德国的油纸包事件曾经给了人们重大的启示。在青岛的人们修建下水道的时候,工人们发现一个普通的零件损坏,工作人员遍寻而不得,于是十分急切。当他们向德国人员求助的时候,对方却十分镇定,原来,德国人在当初修建的时候已经料想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他们便在下水道中放置了一个用油纸包的零件。工作人员取出零件的时候,它依旧完好无损。

德国人做事严谨而认真,日本人做事也并不马虎。于是人们纷纷谴责中国的工人们并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大肆批判中国的行事作风,却站在日本的立场上为日本人摇旗呐喊。那些崇拜日本文化的人疯狂追求日本的动漫,却对日益进步的国漫大加诋毁;那些崇拜日本制造的人疯狂抢购,殊不知那些所谓的日本产品也是中国制造。


时代总是在发展进步,我们并不否认日本的严谨做事态度,同样我们也并不能崇洋媚外,丧失对中国的信心。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强大的压力之下,各个方面都会有所疏漏,面对改革时期的中国阵痛,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中国的发展是人民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也是14亿人民的进步。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曾经携手度过难关。我们曾经有着让别人望而却步的工匠精神,我们曾经让人们啧啧称奇。暂时的困难打不倒我们,中华民族还是那个自信的民族,我们始终相信,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必能再创辉煌!

㈤ 同样都是用沥青铺路,为何我们频繁在返修,而日本的却平整如新

道路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人类自从定居开始农耕后,路也就出现了,这时候的路都是脚踏出的路,大多都蜿蜿蜒蜒、窄窄细细的;农耕发展,单靠人力搬运效率低,黄帝造出了车,造型类似独轮车,需靠人力推动,接着慢慢路变宽了;部落发展成国家,国土变大,牛车、马车应运而生,路更多更长也更宽;随着汽车的出现,工业的发展,道路变得四通八达。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各个国家虽然铺路使用的原料及方法类似,但是呈现出来的状况却不一样,比如中国和日本都用沥青铺成的马路,日本的马路看起来像是刚刚整修好的,而中国的马路却会常见坑坑洼洼,需要时不时维修,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我们一步步来,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修路技术与维护技能的进步,我们的沥青马路不用经常“返工”,而且会保持得既干净又新。

㈥ 中国的马路每年都修,为何日本的马路却年年如新

在此时此刻的中国,无论是你走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走在城镇的小道上,是不是随处都可以见大兴土木,挖土机一台连着一台,尘土飞扬,好似哪里都在动工。

其实在兴建的中国,我们很大的一部分工作不是新建而是维修,老话说的好,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传统朴素风格在我国公路基建上依然适用,固然维修有很多内在和外在的理由,但不得不说的是维修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尽可能地把城市交通的不便降到最低。

但总有好事者拿中国的公路基建跟国外相比,比如日本的马路基建就不需要年年缝缝补补,而是质量始终如一的好,使用寿命比我国的马路寿命长许多等诸多对比言论,外在的表象怎么可以直接比较呢,具体现象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对于我国马路频繁的维修原因总结了以下几点:

无论是我国的马路翻修,还是日本的道路年年新,基本情况不一样,不具备可比性。每一个国家的决定都是基于本国的民生之情而定的,不应该存在攀比的现象。

像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存在的小瑕疵不能拿去跟小国家的优势进行对比,因为基数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国人而言,马路翻修也好,马路新建也好,只要是利民利国的工程,都是值得付出的工程,都是值得支持的工程。

㈦ 同样都是沥青铺路,为何中国的马路年年修补,日本却能年年如新

引言

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相较以往已出现不少改变,但层出不穷的交通工具之外,想要运输效率提升,还要仰仗基础交通的铺设。我们对道路建设一直予以重视,除去在城市铺设四通八达的道路外,农村的道路建设也严格落实,让百姓出行享受更多便利。但如果将道路和他国相比的话,会发现一个“怪相”,同样都是沥青铺路,为何中国的马路年年修补,而日本的却能年年如新?

另外其实也有历史遗留因素,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在最初城市规划时,其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因为并未考虑到未来的需要,在道路设计上也有弊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的需求,那些已经相对陈旧的道路就要为未来的规划服务,这就会出现每年都挖开道路,并进行重新修建的举动。当然如果完全将这个问题攻克,未来便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让道路更好为民众服务。

结语

通过这一现象能够看出,在不同环境当中,同种建设可能会受到环境约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我国的发展有目共睹。虽然看上去在道路建设上表现得不如一些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逐渐改善之下,将会让这个领域变得更为辉煌,相信未来类似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日本固然在修建道路上有可取之处,也不用为此自卑,我们应积极接纳他人先进经验,并为自身的崛起而自豪。

㈧ 中日都以沥青铺路,为什么我们经常“返工”,日本却如同刚修的

中国有很多关于路的古话,比如说俗语中就经常提到:要想富先修路。其实道路并不仅仅只是涉及到交通问题,可能也会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相关的问题。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道路交通问题越发达,其背后的各种问题解决难度,自然也就越容易有效降低。但是关于中国的道路和日本的道路,其实也容易令大家感到疑惑。比如说中日都以沥青铺路,为什么我们经常“返工”,日本却如同刚修的一样?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要涉及到两个国家的社会思想以及国情,不外乎以下三点原因。

现代人用不同的眼光或不同的要求去看待中国和日本的沥青路,其实对中国来讲不公平。再多给祖国一些时间,或许祖国会给大家一个更满意的答卷。因为整个中国的进程,包括沥青路的铺设问题都将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2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